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_[实习报告]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实习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在工作中我们会做很多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写一份实习报告,优秀的实习报告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那么实习报告需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_[实习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我们过去更多地是从农业供给的角度来加以认识,重点放在稳定农业生产,农产品增产增收,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现在看来,还需要从农业需求的角度看待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注重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开拓,为工业、商业、旅游业等其他行业市场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空间,为国家财政开辟新的税源,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路子。从管理角度来看,也就为我们工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许多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农村。多年来,通过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价格的几次提高、民族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大批少数民族农民到城市到外地务工、一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农经作物、农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益等等,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不仅要出产品,而且要推销产品。他们早己不满足于自给自足,而要溶入社会消费与交换。显然,要销售要消费要交换就必然要有市场。所以,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市场,从而培育和开拓民族地区的农村市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的发展,就成了我们工商部门正确、科学、高效地发揮市场管理职能的新形式下的需要。下面仅从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认识和看法,农村市场的特点和现状,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作一粗浅地论述。
对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认识和看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是国民的大多数,只有农民的生活、消费、交换水平的总体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经济化,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少数民族地区也莫不如此。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有的地方对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思路狭窄,办法不多,进展缓慢,政府经济官员们只重视城市市场,轻视农村市场。重视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忽视农产品交换频率的经济价值。更有甚者,把开拓农村市场看作是解决城市滞销商品问题的权宜之计。这种“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流通”的极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也可以说这和意识和观点,拖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腿。
无数的事实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包括我们工商系统在内的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把培育和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增收的一项战略任务来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会稳定。要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族地区经济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市场建设,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少数民族农民收入增长,扩大农村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从而,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不断开拓和发展,有效而迅速地实现城乡一体、外地与内地一体,民族大家庭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特点和现状
一、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容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消费资料的需求和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巨大的、稳定的农村消费市场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增长动力。
1、从农村市场的需求潜力看,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目前民族地区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较低。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正好说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空间很大,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日趋理性化,消费结构日益良性化。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对市场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显示出农民已打破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参与市场经济循环,预示着农村经济发展将更具活力,农民生活消费将更加丰富多彩。
2、从购买力潜力看,农村市场容量较大。近几年来,由于政府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平抑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和对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视,农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但与过去相比大大提高,就是其增长幅度也比现在城市居民有所提高。可以想见,农户具有相当的购买能力,如适当加以引导,就可以转化为有效需求。
3、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低,潜能巨大。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虽在不断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依然偏低。当城镇居民已向电脑、空调、摄像机、VCD、电话等新一代高档商品的消费与普及方向发展时,农村还只是有彩电、等耐用消费品。属城市80年代中期的水平,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庞大的潜在需求有待发掘。在农村逐步形成多种耐用消费品消费热点是完全可能的。
4、农业生产对物质和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资料性日益增加。市场开拓空间较大。此外,农村居民在农业运输机械、农产品深加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在迅速增长。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运输和加工机械的需求,将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5.有很强的少数民族地域特性。
二、农村市场有很大的分散性
分散性一方面是指地域上市场布局是分散的。一般来讲一个乡才一个市场,而乡与乡又有十几公里或几十公里的路程;另一方面是购买人群是分散的。民族地区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集中和需求集中;再一方面是购买力是分散的。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营销成本增加和的不便。
三、对交换品的不同的需求性和功能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价廉: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
实用: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并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
耐用:基本上达到耐磨、耐脏、耐穿,又能适应不同季节,才受农民的欢迎。
简便:要求产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勿需过多奢侈功能。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四、假、冒、伪、劣商品充次农村市场。
由于上述特点而引起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大势横行。只要便宜、农民就会买,不太在意产品质量。辩别能力差,消费经验少,也是其原因之一。“城里打假,假货就往乡下跑”是那些不法小商贩的贯用手法。农民都说,每次赶集都是参加“全国质量最差商品展销会”,此话并非言过其实。更可恨的是那些假冒伪劣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上当一次就坑害农民一年。显然,对我们工商部门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应该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拓展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存在的困难
一、 农民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购买力仍十分有限。
购买力是影响市场发展的首要因素,农村总体有强大的潜在购买力,但分散到每家每户还是很少的,也就是讲个体购买力仍十分有限。同时,近几年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三令五申地强调和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影响了农民的购买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市场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
近几年来,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已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农村市场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有市无场,农民缺乏交换的场所,以路代市普遍存在。
2.现有的大部分农产品市场设施十分落后。不少市场还是露天交易,交易规则不完善,交易方式落后。
3.市场设施和农村供水、供电条件差。不少地方没有自来水,供电不足,电压不稳,且电费较高。
4.市场信息不充分。市场信息不灵,首先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农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其次也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由于不太了解市场信息,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好,怎么买,如何用。
5.消费观念远远落后。有了钱也不知道怎么花,死报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思想不放,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6.道路交通条件差。物流困难,运输成本大。使大量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农户家庭,农副产品也不能及时运出。
7. 市场秩序差,农民的消费意识自我保护不强。民族地区的农民普遍缺乏对有关商品知识的了解,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水平低。再加上农村市场假货横行,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
8. 售后服务不及时或根本没有。
农村市场由于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造成了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商品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家用商品的心理负担。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农民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抑制了农村市场的发展。不但给工商管理带来难度,而且也给拓展民族地区的农村市场带来极大的困难。 
拓展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对策
开拓发展农村市场涉及到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开拓农村市场,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1.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
农民购买力是农村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而农民购买力取决于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市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所以还应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种种决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农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小编推荐

县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_[实习报告]




**县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

**县是一个山区农村小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卷烟市场潜力越来越大。为正确把握当前**县农村卷烟市场的现状,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烟草专卖体制的优势,加强农村卷烟市场管理,笔者专门对**县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试图对专卖管理对策进行一些有益性地研究探讨。
 一、**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的现状

由于农村所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条件,决定了农村卷烟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众所周知,近些年景宁县农村虽然得到很大发展,但在大部山区,农村经济仍欠发达,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法制观念还很淡薄。虽然国家颁布了《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县烟草公司也开展了法制教育活动,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尤其在山区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卷烟市场依法有序管理,一些地区农民抗法案件屡有发生。纵观景宁县当前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交通不便,战线长,管理难度大
**县农村市场偏僻,交通不便,分布滥散。往往是一个村绵延十几里,下乡检查查一户得走十几里山路。一些地方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徒步检查,给专卖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全县2100户零售户,其中农村占1120户,占总零售户的53.3%左右。对全县每个经销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月时间也检查不完,全面检查市场周期太长,造成专卖检查困难大,管理难度大。影响了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二)法制教育不到位,农制观念淡薄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普及,以及“二五、三五”普法教育,使我国国民法制意识增强。但不可否认在山区农村还存在薄弱环节,加之《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颁布较晚,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使山区农村农民对烟草专卖知之甚少。近些年,下乡检查查扣违法卷烟,有的违法经营者甚至煽动不明真象的群众围攻、欧打、哄抢查扣卷烟。对闹事者批评教育时,一些老百姓竟说:“没听说卖几盒烟也违法”。20xx年一年查处120起卷烟案件中,农村市场案件达75起,占查处案件62.5%。
(三)卷烟供应品牌不合理
近些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一大批中小烟厂关闭转产,而这些中小烟厂大部分生产中低档卷烟。目前,卷烟工业都是以提高利润为生产目的,低档烟利润少,一些烟厂干脆不生产,造成市场低档烟紧张。而广大农村,有着占全国烟民80%以上的消费者,吸食水平大部分在低档卷烟。一方面急需低档烟,而另一方面供方又缺货,于是地下制假贩假应运而生,且有大市场。这不但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使国家税收蒙收巨大损失。
(四)制假贩假分子将目标转向农村大市场

土地执法中的困难与困惑_[实习报告]




20xx年年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部署,我县人大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县*个乡镇的土地执法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并召开了两次由县直涉农执法单位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发现,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由于加大了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加上人大、新闻舆论及人民群众等发挥积极监督作用,使土地违法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土地违法依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如土地未批先用、少批多占、征地不依法补偿、随意截留、挪用征地款、土地非法交易等违法行为较为普遍。这些违法案件的发生,不仅给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给国有资产带来巨大损失。而因为种种原因,给土地执法造成了诸多的困难。

土地执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乡村两级干部执法意识较为淡簿。村干部随意发放宅基地,致使客观上造成违法。二、村两委换届频繁,派系争斗造成宅基地“一女两嫁”。***乡**村前任村干部将一块宅基地分给一家后,现任村干部又将其划给了另一家,致使两家出现矛盾纠纷,最后起诉到法院。三、执法力度稍显不足。在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中往往以罚代法,纪律处分普遍过轻。按有关规定,凡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其责任人为干部的,都应受到相应处分。但在实际中只有极少数的干部受到处分,而且往往是乡镇以下干部,这与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相符。四、执法经费难以正常供给,存在执法作为主要创收的有效途径。现在我县乡(镇)国土所大部分是人多编制少,靠自收自支来保运行,并且人员经费直接归县土地局管理。在处罚中,由于乡(镇)片面强调增效益,求生存,有的甚至“放水养鱼”,纵容违法来扩大财源,这样违法用地年年查,年年有。

执法中的困惑

一、宅基地审批建房究竟谁定。我县**村在规划调整宅基地时,村中一家的祖业宅有8分地,村委会要其划出四分给另一家做宅基,而82年国土资源部文件规定,82年以前的宅基如未翻盖可以维持现状,而村里却强行将其中的四分划给了另一家,引起两家纠纷。

二、农村土地承包在承包合同签定之前引发的争议究竟是权属之争还是买卖合同之争。**乡**村在土地二轮承包时,其中一块地的合同既签了张三的合同又签了李四的名字,法院如何判决此类纠纷。

三、夫妻双方离婚后的土地纠纷问题该如何判决?离婚后女方嫁到外地的,按法律规定,土地该判给女方;而村里却不愿让土地流失,女方既无法将土地租出流转又无法在原地种植。

四、个别村干部对法律知晓程度高,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乡**村将村里的机动地按招标方式变向发放宅基地。土地承包法充许村里有机动地,该村干部与村民签协议时特意注明此地如用做宅基,需经土地部门批准。而村民却改变了土地使用用途,一律将其作为宅基使用,造成了执法困难。

出现问题原因

一、农业税的取消,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民本来就对耕地有深厚的感情,近来国家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后,又使农民对土地的权益加重了关注力。

二、部门配合难,存在执法难以到位。按照法律规定,由国土部门作出生效的处罚决定,土地违法者拒不履行时,必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由于县里的财政状况,经费的支出成为了制约部门配合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样,事实上淡化了法律的尊严和效力,难以对土地违法者强有力的打击。其次,法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土地的权属争议一般不予受理。

三、个别乡村发放土地承包合同不到彻底,宅基证也未及时全面放到群众手中,造成纠纷标底物确权困难。高龄乡南高岭村两户因耕地相邻,对自家的田地亩数都有怀疑而起诉到县法院,却因耕地无法确权,法院不予受理,调解又不成,两家至今尚有矛盾。二轮土地承包时,一些乡镇村怕承包后,税费任务不能落实,敷衍了事;个别村还没有搞二轮土地承包,农户承包地还是一轮土地承包的基数,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调整。据调查,目前我县尚有百分之2。7的村尚未进行。现在,人多地少的农户找村里要耕地,人少地多的农户不愿退耕地,矛盾十分突出。村里急切盼望搞好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解决人地矛盾的问题。

四、农户耕地被占压也引发矛盾纠纷。**乡**村张**等5户近十亩耕地被地道桥占压,去年村里收到了***国道占地补偿费,村民怕村班子不稳定,领不到补偿款;并且粮食价格上涨,村民要求补偿时以粮抵款,并要村里给他们调剂土地,村里没有土地调剂,因而引发矛盾纠纷。这些问题也只能协商解决。

解决土地执法难的对策

一、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坚决克服“重查处、轻预防”现象。要认真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确保做到按土地规划安排各种用地。要严格实行责任制,严格落实对土地执法责任人的奖惩措施,做到对土地资源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努力把各种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二、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对土地违法行为,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关于“不能敷衍了事,不能批评了事,不能罚款了事,不能补办手续了事”的指示,坚持查事与查人相结合,经济处罚与行政处分相结合,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相结合。要依照党纪国法对违法责任人严肃查处和追究,该处分的要处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建筑该拆的要拆,该没收的要没收。

三、建议政府设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对保护耕地措施得力、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土地执法单位予以重奖的方式,来弥补执法中的经费不足。

四、鼓励村民利用出租或转让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

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贯彻《土地管理法》、《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其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各级干部依法保护和管理土地的水平。要区别不同层次,区分不同内容,采取宣传栏、文艺演出、就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针对性,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

驻村工作实践与对策_[实习报告]




由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基层不稳定因素不断出现,派驻驻村工作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帮助农村解决突出问题,是当前有利的时机。驻村工作能否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如何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优势。

一、农村工作的现状

从驻村到,要做好现在的农村工作是难了,难就难在我们如何更加巩固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如何更加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如何更加维护和稳定好当今的农村社会;难就难在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征用、村镇建设,特别是一些些积累性、群体性矛盾,不稳定因素急剧膨胀。这也不得不使我们深刻反思,在经济越发展的形势下,为什么农村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会不断出现;难就难在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如果基层矛盾特别是村一级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社会稳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制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严重影响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基层特别是村一级,各项工作难开展、公益事业难建设、农村社会难稳定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最基层的村一级抓起,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去化解。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驻村实践工作中体会到,现在农村工作难做,由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一是村两会干部报酬待遇偏低。虽然近年来,村委会干部报酬待遇有所提高,但与他们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相比仍偏低。而且,由于近年来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积累增长不快,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所以村两委干部只能领取财政补助300元最低工资,其他报酬很难提高,给村两委干部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二是由于个别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当,使干群关系发展不很融洽,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了信任。三是有些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没有多少差别,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薄,不及时参加党组织活动,不愿做党组织安排的工作;还有在帮助农民增收上缺点子、缺引导,因而导致部分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任。四是农村群众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导致大部人在经济相对增长的社会环境下,增产不增收,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同时,部分农民相对缺少一定的致富方法、致富门路,因而增收相对缓慢,大多是靠外出打工和水田增加收入,致富的步伐缓慢。

三、驻村工作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优势,促进村两委会协调发展。

(一)发挥驻村干部的行业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驻村工作队是一支“特种部队”,队员中既有从事机关工作,又有从事金融业的内行;有的协调能力强,有的政策理论水平高。我们要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巧借这些优势,为富民强村取真经、谋发展。工作组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和行业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鼓励农民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必要时,通过信用部门给予资金进行扶持,激活其供血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发挥驻村干部的政治过硬优势,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这期下基层驻农村干部是组织的后备干部,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过硬的政治素质。我们必须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的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支部委员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及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使两委会工作得以逐步规范,进一步约束和监管好党内外干部,始终使两委会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大为改善,增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使各项工作都进展顺利,并达显著成效。

(三)发挥驻村干部的科学文化优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驻村干部要通过组织和宣传,把先进的科学文化带给村民,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村民群众在轻松和娱乐中受到了教育,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村中各项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挥驻村干部的求真务实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驻村干部入村后,干的第一件事是入户调查,问的第一句话是农民的收入,最关心的事是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求真务实优势,多方协调,争取各级和驻点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投入资金,协助村两委解决群众反映最多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事实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树立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增强群众发展信心,使驻村工作更加顺利开展。

(五)发挥驻村干部的公道正派优势,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与驻村干部自身建设十分重要,有句话叫“打铁需要自身硬”。驻村干部官职不大,责任重大,肩负着崇高而光荣的特殊使命。但在纷繁复杂的农村社会和农村工作面前,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就驻村干部自身而言,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需要从实际出发,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等,以适应农村工作实际的需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减少农村矛盾纠纷,稳定农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其自身形象的好坏,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更会影响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当好一名领导信任、群众拥护的驻村干部,树好自身形象,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_[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市场实习报告的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