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中学跟岗的学习心得体会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中山纪念中学跟岗的学习心得体会,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根据广东省XX年骨干教师第二阶段培训计划的安排,我非常幸运的走进中山纪念中学,来到了“邹倦生教师工作室”进行为期二十天的跟岗学习。

在整个跟岗培训学习期间,我严于律己,学习态度认真,自觉遵守所在学校、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能虚心向邹倦生导师和其他学员学习;积极参加每次培训活动,做好笔记,按时按质完成跟岗学习布置的各项任务。

在这次培训中可以与全省的骨干教师一起学习、交流;特别是与名师邹老师零距离的接触,让我被他渊博的学识所折服,被他精深的政治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所震撼,被他娴熟的教材处理技巧技能所惊叹,被他的教学激情和敬业精神所感动。它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为我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次跟岗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博客的建立完善、跟岗日志的撰写到教学案例分析、工作室与学员的听评课、课题研究等。通过以上的培训学习,锻炼自己,开阔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使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

这次学习更收获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广州10天的学习,中山近20天的相处,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借鉴,使我们不仅应当成为事业上的伙伴,而且应当成为生活中的朋友。

同时,通过这次的培训,认识到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尚未全面贯彻,专业知识还有待加强。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深层次的提高和发展。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老师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我们土门小学和龙岗一小举行了师徒结队仪式,在那里,我初识了我的师傅谢广玲老师。在花开烂漫的四月,我走进了美丽的龙岗一小,开始了一周的跟岗学习。一周的时间,悄然而逝。在这一周的学习中,我温暖着,也感动着;我发现着,也感悟着;我收获着,也幸福着;无数的感谢也悄悄从心底升腾而起

最真实的感情是感谢。能有机会到人杰地灵的龙岗一小跟岗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在那里,我度过了快乐而充实的五天。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无数的感谢却涌上心头。我想感谢学校领导们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给予我关心和指点的罗文老师、邱龙英老师、唐全莲老师、陆美琴老师、段绍庆老师,我更要感谢五天中耐心指导、热心帮助我的师傅谢广玲老师。

最真切的体会是感动。感动于龙岗一小领导对于这次活动的重视和精心安排;感动于星期一初入学校时,江传绪主任热情的迎接、充满人性化的安排以及对学习要求的温馨提示;感动于谢广玲老师关切的话语和谆谆教诲;感动于龙岗一小老师们敬业的精神、专业精湛的教学技艺和那一张张热情真诚的笑脸;感动于龙岗一小孩子们的可爱有礼、乐学善思。难忘那篮球赛场上篮球队员们的顽强拼搏和拉拉队的呐喊助威声,更让我感动于他们那份对班集体的热爱!

最深切的收获是感悟。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听了5节常规课,课的节数虽然不多,但课型却十分丰富:谢老师和邱老师的《语文园地》教学;罗老师的《草船借箭》阅读教学;唐老师关于描写小动物的习作指导课;陆老师《触摸春天》的阅读教学课。她们对于课堂教学巧妙而不失朴实的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艺、灵活地驾驭文本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智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感悟很多:一堂常规课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课堂需要朴实、扎实;第一课时字词一定要上扎实了,千万不能马虎;要训练好学生概括好课文大意,不同的课文,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概括,老师要教以方法;课文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词句进行体会;每组课文都有单元重点,教学时要把握住重点;对于古典名著作品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而应该从整部名著入手,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孩子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低年级指导学生写字很重要,老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结构,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关键笔画,掌握字的重心,不同年段的写字教学侧重点不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学生得法后才写得清楚容易;三年级起步作文首先要在学生的心中建立篇章结构,尽量以课本为例;写作指导课不能随意,老师要认真备课,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和思考;试卷的评改也有学问,写好评价语言;班队活动可以与语文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活动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建设好班级文化,建立小组与个人相结合的竞争机制学习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却让我难以忘怀,她们的指导为迷惘中的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怀着责任与使命而来,带着感悟与感动而归!在跟岗学习的日子里,我经历了一次成长的洗礼,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经验,提升了理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

外出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xx市“三名”培养工程名校长人选高级研修班赴xx被安排在xx外国语学校跟岗培训,感受了该校“民族情怀 国际视野”的文化熏陶,听了各位专家和优秀校长的报告,亲身经历了教师招聘会,华东师大和学校联合举办的“国际视野下的立德树人教育”研讨会,微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报告会,并深入课堂共同见证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扎实有效、求真务实,让我受益匪浅。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学习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深处,让我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高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就自己学习中的三点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做一名思想者。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xx外国语学校近几年在xx声名鹊起,得益于先进清晰的办学思想,得益于不同凡响的办学实践,得益于敢为人先的办学举措,更得益于刘国华校长对学校整整10年的规划、设计。正是刘校长个人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智慧,在不断引领着xx成为xx特色教育的一张名片。从xx的成功案例中我们足以看出一个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校长是学校的决策者,没有校长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统筹规划,没有校长十年磨一剑的苦心经营就不会有学校的发展,更不会有师生的成长。作为一个校长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智慧才能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只有不间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引领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情。校长必须善于思考,积淀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时时站在时代的前沿,深刻思考育人规律,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人的素质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人才标准的要求,形成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的先进的办学思想,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办学目标,指导课程改革,完善学校管理,构建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师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要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会思考,规划明天,用今天的条件,明天的思想去打造学校。校长才能够把一个学校做长。

二、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新航标,要强化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根基,是学校的新航标,学校建设中文化建设最难。一个好校长可以短时间把一所学校做强,但好的学校文化却永远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xx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有着56年办学历程的老牌学校,一种蕴含于心的学校文化成为xx师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校门的“礼”字大铜匾,“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的对联 ,显示着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和传统文化的核心——“为人做事”的真谛,表达着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知礼明事的智人的愿景。“培养有教养、有个性、 有竞争力、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彰显了学校国际取向的特色,xx外国语学校独有的特色文化会不时地沐浴着每一个xx人,它让我想起了一位专家的话:“没有文化建设的学校,等于一个少了筋骨没有灵魂的空壳,永远不能以鲜活、伟岸、丰满的形象站立起来”。

xx外国语学校让我真切地感受着“文化发展引领学校发展”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必须反思,思考,更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虽我校“孝”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肤浅,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学会寻根,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中去吸取营养,再结合学校现有实际,区域文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用文化来引领学校发展,让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着每位学子。

三、教师素养决定学校未来,要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学校能否成为名校,能否为民族培养合格人才,除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外,教师的素养是决定因素。

“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绿洲。”正如刘国华校长报告中所说,刘校长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际,创新设计出了xx外国语学校校本培训“顶层设计”,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校本培训的全局,为xx外国语学校的发展谋划出了新的发展蓝图。从育人目标出发、以目标导向、用情感渗透、借绩效强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采用引进与自培相结合的方式,研训一体。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以“青蓝工作室”和“529教师培养工程”为载体,精心打造以“领军人物”、“骨干教师”、“特长教师”等培训梯队。

校本培训活动中xx外国语学校更重视对教师的“价值引领”,他们强调“营造激励教师发展的管理文化,完善‘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激励机制,构建了‘教师发展为本’的活动平台,积极使变革与自我更新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激活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使教师将个人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在对理想与目标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实践中,创造业绩,体现价值”。xx外国语学校民主、开放、多元的校本研修氛围,有效的研修机制,增强了教师的成长自信,让教师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教师们自我发展的热情得到了激发,实现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促进了xx外国语学校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xx一行,我感悟颇多,体会很深。从思想上给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让我明白: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发现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学校才有生命力。教育无止境,唯有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硬道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学习,欣赏别人,成长自己,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立自我之新,引领学校走的更高、更远。

教师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是跟岗学习的第二天,正式深入八中课堂,亲身感受其教学与教研氛围,感触颇多,获益匪浅。

首先是来自课堂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和谐融洽、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教师的课堂准备充分,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大气、出口成章,教师点评时的精炼到位、恰到好处点拨与引导,使课堂流程自然顺畅。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有素以及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认可与回报。反观自己学校,虽说轰轰烈烈的“三步七环节: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但总感觉到语文课被模式化僵硬化,很难上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正如学员来自一中的刘丹所说,我们应该将这种久违了的氛围带回去,辐射和感染自己的同事与学生。

其次是来自八中语文组那种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研氛围,特别是评课氛围。下午评课,虽然任务只要评上午听的两节课,但引申的专业问题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授课者详细介绍教学设计,坦承教学中自身意识到的不足。评课者对课不对人,毫无保留的客观评价无论是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参与教研的老师,不管是对八中本校的老师还是我们这些有幸参与观摩的外校学员,收获都是很大的。特别是主持人、评课者之间大多以昵称、绰号或名字互称,更可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和睦与亲切,这种感觉令我羡慕。特别是对我这种评课喜欢讲直话讲真话的人来说,我找到了自信与勇气,我以后将秉承“对课不对人”的原则参与自己学校的评课,我相信,不管是对自己还是被评者都大有益处。好期待明天能听到名师傅老师的精彩一课!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