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欣赏心得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画欣赏心得”,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做了十来年美术老师,说来真是惭愧??不会画中国画,谁听了都不会敢相信。不过这是事实,而且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学画者普遍重油画而轻国画,这当中有很多原因造成的。说一个自己的切身所见。

我那年考入师大艺术系的时候,系里正好进行教学试点试验,由原来的清一色油画班又增设了一个国画试点班,学制都是四年本科。那时的系主任是刘旦宅老先生、张培成先生是主管副主任之一,系里面有点社会影响的国画老师也不少,估计是这样的背景才有了国画班的试点。可是不知道是开班准备不充分还是招收的学生都是从西画中挑出来的原因,没出两年国画班已经名存实亡。当年国画班的同学在系里老师无奈的默许下全体叛逃去油画班里来,大家似乎更向往油画班的那种教学内容。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里边应该还有其他因素,不过二十来岁年青人普遍不喜欢国画那是不争的事实。

我和国画的真正接触也来自工作之后,因为教学的需要,自己只好东一块西一块的补缺少的东西,这样的过程即痛苦也苦恼。本来很希望参加郑老师的国画工作室,可能因为人数的关系最后没能如愿。所幸这次参加了郑老师的《中国画欣赏》,虽然是和各类学科的老师在一起的入门式学习,但我觉得还是收获颇丰。

想不出具体该写点什么,就谈谈自己对四僧的理解

十年前购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四僧画集》时,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觉得髡残画得没有其他三位好,笔法狂野,很多画面上都是一叶小舟浪迹江湖。这种印象在多次看了上博藏画之后被彻底颠覆,我甚至怀疑我是否记错了人!髡残在这里原来是一个热爱山的艺术家,他的语言非常讲究,笔墨清新雅致,而且只要仔细研读他画作上的一些文字,就可以看出其心气道行之高绝。

渐江的画这两年特别的喜欢,这可能和我喜欢莫兰迪有关系。两个处在不同时空不同纬度上的艺术家,在艺术的意趣上上尽然有如此的相像。渐江的构图总是那么险奇,笔法总是如此的干净,一块石头一棵松树都那么有精神,洗净铅华占尽风流。每次站在他的作品前面,人立刻会静下来,慢下来;他的笔有让人调匀呼吸的魅力,不由自主地随着他一起高古。

石涛成就自然不用多讲,在四僧当中他的山水有一种特别的博大感,个人感觉也是四僧当中语言表达最好的一位。实在堆砌不出那些描述性的词语。

朱耷的作品一直就特别喜欢的,现在家里还挂着他的两幅小品(二玄社的复制品)。我认为他具有表现主义的气质,虽然南宋时期的梁楷已有逸笔草草直抒胸臆的减笔佳作,但八大身处的时代风云际会,国仇家恨集淤心头,让他的艺术多了一层凝重肃杀,多了一层桀骜不群,也就多了一层感人至深。XX年的时候,我和朋友特地参观过南昌郊外的青云浦,直叹服那是一个多么清净的世界,古木森然,三面环水,窄窄的半岛曾经庇护了一颗痛苦的心灵,也庇护了一颗伟大的心灵。

画为心象,言为心声。四僧艺术的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只有当艺术成为个人唯一的寄情之物时,艺术才可能产生意义。充沛的强烈的感情会驱使艺术家去寻找和之匹配的表达方式,唯有这样,视觉语言的突变才有出现的可能。

中国画欣赏心得(2):

上世纪,东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我们的革命家对西方文化,政治以及大量科学技术的引进,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对中国的一些东西开始远离。纵观学生有几个能拿起毛笔,吟出诗词,甚至对中国的文学作品都很陌生,造成了他们对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中国绘画也是那么无法理解。

中国民族的确是一个包容量很大的民族,但是没有在中国绘画上,我们离他更远了,甚至我们中的很多人,对他否定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兴趣,这是可怕的。现在的教学工具越来越方便地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起作用,*,google网上有大量的图片可供我们下载。我们知道,文化的辉煌,历史的发展,都是靠经典的延续,和新的经典的创造去完成的。历代的艺术大师都是在学习经典,延续经典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经典。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也是延续社会文化。郑板桥、徐渭的绘画,不正是建立在传统的绘画之上的吗?它是继承的改革,前人尚在改革,我们更不能停滞不前。

齐白石闭门谢客,徐悲鸿卖画还债,张玉良自己做模特,顾恺之画龙点睛,这些小故事会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到画家的人进而更好地了解到画家的作品。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了解对人格品行的修炼是中国画家终身要做的功夫。

中国画在内容上力求表达出诗一般的意境;造型上不满足于写实的形似,而是追求不似之似的神似如黄宾虹先生曰:画有三:一、绝似物像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以物象者,此乃真画。形式上不同于西画追求的明暗调子,而是追求水墨笔法的笔情墨趣。另外,中国画还以诗、书、画、印即为一体,形成中国画特有的传统形式。

作为中国绘画的内涵,不只是存在于画家对画的表面的演绎,中国画最妙之处是她的意境,这是人看不见,摸不着,但体会得到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使中国绘画透过薄薄的纸张,散发出无穷的意味。中国画,表面简朴和粗拙的线条代表的不只是简朴和粗拙。它不象汉堡包那样直接,它是小笼包,要咬破外表才会尝到内中的鲜美。宋元之后的中国画大师无一不是中国文化的饱学之士,无一不是文坛赋诗作文的高手。它是曲折的,不是一览无欹的,但肯定是存在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内秀的民族,中国画在不张扬中也体现了民族的内秀。

在现在的高中美术课上,虽然有思考题,可实际上,同学们并没有真正思考,更谈不上动手实践,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我觉得,不能是纯欣赏,就象对茶文化,光看、闻,不亲口品是不行的,把欣赏和绘画分开,是不恰当的,是不科学的。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璀璨传统文化宝藏中闪闪发光的珍品,是我国绚丽的民族艺术花坛中常开不败的奇葩,追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看到,有无数的画匠和著名的艺术大师,上下求索,不断创造,历经时间的淘洗与磨炼,使我国的书画达到了令世人惊叹的艺术高度。正因为如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到十分荣幸与自豪,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开创了中国画,这种在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国画是可以亲近的,它不贵族,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国画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不泥古,不媚外,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守,多接触,就会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赞美。

在艺术欣赏课上,短期的直接的效应可能不是立刻就有回报的,艺术作品是突破国界的,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空间无论多么遥远,也不会阻碍,时间无论多久也乐意得到沟通,艺术的所有形式如此,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相信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音乐的节奏性和大学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走路、说话、运动无一不与音乐的节奏合韵合拍。于是,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激昂的时候兴奋,低落的时候忧伤,几周的学习之后,觉得不仅是人有乐感,就连打雷、下雨都有了节奏,成为了一种音乐美。于是学会了从音乐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人和事物,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很多。

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像美术,戏剧和小说那样,显示出具体的生活图景和人物,事件。而是仅仅表现出人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和产生的情绪,欲望等情感性的东西,音乐表达情感而不去揭示这种情感所赖以产生的那些依据,所以更加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也可以说音乐表现的是情感本身,对情感的表现是直接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说过: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音乐的这种感情的特殊性表达也就给欣赏和理解带来了特殊性。我认为欣赏音乐要作到理性和感性想结合,并要充满幻想,既要有充分的想象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既然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那么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就首先要求听力审美感觉的敏感,没有好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在课上学到了很多的乐理知识,认识了很多的乐器。真的是大开眼界。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音乐欣赏课,再说当时的老师从来没有讲这么生动过,也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音乐,因为他觉得我们只是胡乱的听,不懂的欣赏艺术。现在不同,老师鼓励我们去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不管是流行的还是古典的。虽然只能领悟一点点,但是我们很受启发,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渴望去展现自己接受一门适合自己而又对自己生活提供帮助的艺术 。

虽然音乐欣赏课是在每个周一的下午,但仅有的几次课上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乐曲。过去听歌曲的时候,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听好几遍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精华,而且听完了之后印象不深刻。现在,学会了用节奏、结构去解析音乐,能融入到音乐优美的意境中去,真正的去欣赏。这样,音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音乐的了解也更进了一层。 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教室里的音响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我们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画面和欣赏中去了,感觉不到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差距。老师的热情、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表现。 很庆幸自己能对音乐做一番了解,我想它会帮助我调节自己的心情!为更好的人生提供一些帮助。如果有机会再让我选课的话,我还会选音乐欣赏类的科目的。因为在课上能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轻松愉快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感谢老师的付出!希望这堂课越办越好!总的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了个人素质的修养,并且对音乐欣赏这一欣赏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里,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2):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针对新教材谈几点心得。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对比教学,灵活多变地设计不同课型

将题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与题裁等异同点明显,易于对比地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领会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时还能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

1.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 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能使学生从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的。

2.以演唱(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 这一课型将同一音乐表演形式、内容、主题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不同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等形式的独唱曲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除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3.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 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以一段体为中心或以进行曲、变奏曲等为中心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曲式、体裁等有关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 

四、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诗词欣赏心得体会集锦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词欣赏心得体会集锦”,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诗词欣赏心得体会

诗词欣赏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欣赏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我对诗词欣赏的心得体会:

1. 读诗词需要耐心和恒心。一首好的诗词通常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境,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理解和领悟。只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够真正领略到诗词的魅力。

2. 欣赏诗词需要细心和留意。在欣赏诗词时,我们需要细心地关注诗人用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我们也需要留意诗词中的韵律和格律,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

3. 欣赏诗词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背景。在欣赏诗词时,我们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

4. 欣赏诗词需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在欣赏诗词时,我们需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其他艺术形式,例如音乐、绘画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

诗词欣赏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体验,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恒心,细心和留意,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背景,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通过欣赏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篇一:民族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

由民族音乐鉴赏课所学到的

我感觉选了民族音乐鉴赏课是一种幸运。以前,我音调老唱不对,对音乐一窍不通。后来在陈老师一学期的言传身教下,对音乐懂了些皮毛,也感受到了祖国民族音乐的魅力。陈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对我来说,上陈老师的民族音乐鉴赏课就是一种人生的陶醉,一种享受。 当然在民族音乐鉴赏课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对民歌有了一些了解: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的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记载着他们的历史,哺育着一代的民间艺术家。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民族民歌形成了体裁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艺术经验、音调素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源泉,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族器乐曲、民族歌舞曲、民族歌剧音乐,它们的创作素材,音乐元素都是吸取了中国民歌的营养,在中国民歌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再进行延伸、创新、继承和发展。

其次,我对民族唱法有了一些了解:民族唱法是在我国民族艺术土壤中孕育成长,在继承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欧洲传统唱法的科学训练手段和技术方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特点的歌唱艺术。民族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独特的行腔和韵味为精髓和特长。重视唱“情”,强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歌唱美学原则,并与形体表演紧密结合,使歌唱的情、声、腹、腔、味、表演交相辉映。民族唱法讲究声音的明亮,音色甜美,圆润,形成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特点。 再者,我也了解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民歌,像河北民歌《放风筝》,山西民歌《五哥放羊》,湖北民歌《清江放排》,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内蒙古民歌《牧歌》、《夏夜》、《良宵》,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福建民歌《采茶捕蝶》。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等等。

也了解了不同歌手的民族唱法,像李娜的《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青藏高原》,毛阿敏的《同一首歌》、《历史的天空》、《渴望》、《烛光里的妈妈》,刘欢的《心中的太阳》、《弯弯的月亮》、《绿叶对根的情意》,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又见炊烟》、《甜蜜蜜》、《何日君再来》,阎维文的《举杯吧,朋友》、《啊,丽江》、《三峡船夫曲》,王宏伟的《西部放歌》,宋祖英的《大地飞歌》、《爱我中华》、《小背篓》等等。

还有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像《姑苏行》、《二泉映月》、《牧笛》、《黄河大合唱》等等。所有这些歌曲和知识不断提高我们的音乐素养。记得陈老师经常说:“大学生不懂音乐,天天听那些你爱我,我不爱你的歌曲,多听听一些民族音乐,提高自己的修养。”想想陈老师的话,确实有道理。

就我而言,音乐鉴赏课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首先,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可以让我们初步领略音乐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激发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素养,不会对音乐一窍不通。对一些本来就想学习音乐的大学生来说,这正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接触音乐知识。我们家早就有了一台电子琴,可我不会基本的指法,只能勉勉强强的弹着,有时我想,要是音乐课上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就好了。可见,一些基础的乐理对刚进入音乐鉴赏课的大学生来说很重要。

其次,试唱知识同样很重要。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试唱调整自己的发音位置,锻炼自己的嗓音,激发我们的兴趣。在陈老师的课上,我发现,每到试唱的时候,大家都有了兴趣,调整坐姿,准备一展歌喉,可见,试唱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的,试唱知识对大家试唱更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发现,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相辅相成,同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同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音乐素养。

通过这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系,我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的认识。民族音乐是中

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精神上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性。当我们听某首民族音乐时,很快就能辨别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神奇和魅力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不朽的民族音乐。但在当前,民族音乐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逐渐缺失。大多数学生追求动感歌曲,在他们的意识里,民族音乐是上一代人该听的,现在已经过时了。可见,民族音乐虽然充满魅力,但却不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很多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不为大学生所知。就我在身边同学的观察来看,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民族音乐,但又怕大家嘲笑,所以追随大众,听一些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心理特征,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民族音乐,抵制不良歌曲的侵蚀,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特别丰富。先辈们从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优美的歌曲。尤其是劳动号子,听了让人浑身精神抖擞,倍感活力。

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确实需要学习音乐。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又无法排解。这时,学学音乐,通过试唱排解心中的烦恼,愉悦自己的心情。听听民族音乐,把烦恼放在一边。这确实能够让自己心情好一点,充满动力,这也是我的亲身感悟。还有就是,学习民族音乐能够让自己烦躁的心灵静下来。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从学习方面来说,很多大学生都被自己的专业绕的头昏,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像我是英语专业的,整天面对的是各种字母,确实没什么兴趣积极学习。这时,学一学音乐,放松一下心情。对于学好自己的专业来说也很重要。我们的民族音乐课是在周二晚上,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早早从荷花池校区来到路北校区,心里期待着这次会听谁的歌曲,又会有哪些歌曲让自己心头一动。每次都是在笑声中度过。回来的路上哼着课堂上听的歌曲,心情无比高兴。

一个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就这样结束了,总感觉意犹未尽,总感觉还有很多民族音乐的知识没接触到。陈老师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我希望自己会这样。说实话,高中三年基本就没接触音乐,早就被语数外占去了,这次有幸选了陈老师的民族音乐鉴赏课,是莫大的荣幸。因为我接触了很多不懂的知识,可以自己去试唱歌谱,第一次感受到音乐也有很多知识,第一次领略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伟大和英才辈出的民族歌手。

陈老师也在课堂上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估计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江阳路北校区上课。民族音乐鉴赏课让我愉悦了自己的心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对我国民族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向教我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陈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篇二: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

李秋法学1101班 110501110

(一) 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体会

通过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不同的体会,可以说受益匪浅。对基本乐理的学习,对简谱试唱的练习,对各地民歌民谣及著名音乐作品的欣赏,以及老师对我国当代著名歌唱家细致介绍,都使我们感悟颇深,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可以说是层次提高了、深度增加了、体会更深了。

在层次的提高上,现代信息传播的加快与网络的发展,也促进音乐作品的传播,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上层次不齐可以说是当今音乐创作的现状概况。我们需要音乐优秀作品的滋养,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放松身心、了解文化、感悟生命,可以提高自己的气质,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比如在课上欣赏的内蒙古民歌《牧歌》、《塞北的雪》,这两首一动一静、风格不同的民歌使我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草原的广阔、空旷、宁静祥和,也体会到了西北牧 民充满热情的生活和奔放的生命。我们在欣赏音乐中放松,在愉快的过程中感悟和学习。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我们学会了拒绝那些没有质量、没有形象、没有思想的歌曲,也更不会再去听有些可以说是庸俗的、无聊的歌了。

在深度和对音乐作品的体会上,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基本的乐理、还学会了一些音乐语言,知道怎么去欣赏和体会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和艺术魅力。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知道作曲家是按照自己的思想与意图,将不同的音乐元素有机的集合起来,在欣赏音乐时,该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意境,音乐具有何种风格、特色,使用何种乐器、人声来表现的,是用何种音乐元素来组成的,我们都必须有所了解,必须将自己的耳朵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来培养成一个能听懂音乐的耳朵。

俗话说,学习知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欣赏音乐也一样,对于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传承不朽、世代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启发的作品,它为什么那么优秀、为什么那么富有感染力、具有艺术性,它如何就表现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而不是那样的艺术情境呢?我们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逐渐有了自己的判别力,体会更深了。比如在法国作曲家圣璨的作品《天鹅》中,我们知道了用浑厚坚实的大提琴可以表现天鹅的气质优雅,而钢琴则可以表现出湖水的平静清澈,二者结合就仿佛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对音乐鉴赏课中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学习的认识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们这是民族音乐鉴赏课,不是小学生的音乐课,为什么要学习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呢?但是还是那句话: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作为基础,又怎么能够欣赏出整部音乐作品的美呢?就好像学习课文要先学习生字一样,你连字都不认识,又怎么去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艺术情怀呢?

事物都是由一系列元素组成的,音乐也不例外,作曲家作曲和文学家写小说诗歌一样,有整套的表达情感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常说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含诸多元素,有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等等,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和艺术魅力,是作曲家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意图将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有机结合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很多,但是就是因为其中的音乐元素的不同从而造成的艺术效果的不同,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将他们区分出来。而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我们就更需要对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对乐理“音的强弱”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音的强弱对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形象特别重要。音的强弱可以表现出人的情感和态度,情感、态度的表现则是与人物性格的表现有所不同。抑制、

平和、安静是由长的音符、慢而疏松的节奏来表现;兴奋、急躁、激动则是由短的音符和快而密集的节奏来表现。比如在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通过“强强强”的节奏表现解放军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使人振奋、催人奋进。

(三)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

民族音乐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生活的音乐,因而,它是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民族音乐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民族音乐也是扎根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我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舞曲,到殷周奴隶主统治的时代,音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不断得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在我国,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犹如繁茂的鲜花,竞相争艳。它涵盖的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及民族器乐等等,它们都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巩固凝聚各族人民团结的有力武器,对于保持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性,并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较大时期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不容乐观,但是我们看到,随着音乐家们的努力,中国民族音乐已经得到了较大发展。民族音乐的一些旧的观念得到了剔除,很多西洋乐曲中的一些新的元素被借鉴。诸如我们在课上欣赏到的用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民歌《牧歌》、 《二泉映月》等,也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他们经过在专业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将西洋的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结合起来,演唱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走进新时代》的张也,《西部放歌》的王宏伟,《我爱你,塞北的雪》的殷秀梅等等,

2005年春节,天津歌舞剧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鸡年中国民族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音乐会不但通过卫星直播传送到国内,而且由美国休斯敦音像公司无偿提供音乐会的录音,将制作成CD在全世界发行。自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代表中国民乐第一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八年来,在“金色大厅”举办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著名品牌。从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以及现代民乐组合如《女子十二乐坊》在东南亚的如潮好评,到中国各地民族乐团在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的日益活跃,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力量的积累正逐渐地转化为民族自信,也带来民族音乐的回归——中国民乐正在交流与创新中走向复兴。

(四) 民族音乐鉴赏课开设的作用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就像我们的母亲河每年断流一样,民间音乐中的许多品种也出现了断流,濒临绝灭。流行音乐充斥着中小学音乐课堂,民族音乐教育被忽视。专业艺术院校招生和业余器乐考级中,报考西洋乐器和报考民族乐器的人数惊人的悬殊。更令人痛心的是多数学生都不会欣赏民族音乐的美,甚至对教材中的民族音乐持排斥态度。长此以往,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发挥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民族意识,让绚丽璀璨的民族音乐自立于世界之林,乃是当前音乐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而作为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开设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必要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但对于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积淀、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对音乐作品辨别力的形成有重要作

用,也对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有重要作用,李岚清同志就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演讲时殷切寄语:“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想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希望大家成为音乐的爱好者。”他认为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钱学森也曾说过:“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

就拿我们班上的同学来说,学习了民族音乐鉴赏,感觉到自己现在对音乐不仅仅是听着好玩、听着好听了,能够一定程度上听出歌曲背后的意义,听出作曲家的思想感情。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高气质。比如在听著名交响乐《红旗颂》时,我们可以从气势磅礴的恢弘乐章中回顾革命历程,音乐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中,圆号奏出简短有力的曲调,号角响起,乐曲从颂歌主题变成进行曲,使人仿佛听到在革命红旗指引下,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大道上奋勇前进的矫健步伐。我们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的蓝天下,高高飘扬,永远飘扬。老师说,因为经历过那段难忘的岁月,作曲家才能创作出如此旋律优美,感情真挚,传承不朽的动人乐章。作曲家吕其明在创作《红旗颂》时,他亲身的革命经历和革命家庭,深深影响着他音乐的构思,并诉诸生动的音乐语言。那种来自革命生涯中独特的切身体验,无半点学院味道,实是经过战火锤炼的呕心之作。正如作他自己所说,“从党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就包括我的父亲。他的英勇就义,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一定要用音乐的语言,对共和国的成立、对祖国、对党,用音乐表现出来”。而《黄河大合唱》至今具有它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成为红色经典,也正是因为光未然、冼星海他们经历过那段火热的生活,火热的生活是艺术作品的源泉。对这些经典的欣赏,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也可以促使我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篇三:音乐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

班级:B1106

姓名:王洋洋

学号:1415110608 音乐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一直偏爱流行音乐的我看到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时候是非常感兴趣的,可是当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有点受不了了,感觉都是些我得父母听得歌曲和音乐, 后来慢慢的听了几节课发现其实这些歌和当下流行的音乐有着某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音乐人的灵魂,包括现在的很多歌曲都有一千那些音乐的影子,我发现我喜欢上了音乐鉴赏这门课。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世界也会愈加澄明。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因为学院要求修艺术类的课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听别人说起这首曲子,可从来没认真听过,也没唱过,在课堂上我不但听了,还会唱了。还有阿柄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终于明白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音乐是最能抒发人类情感的。

至于音乐鉴赏课有没有必要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我不是很清楚,我个人 认为如果仅仅就欣赏而言,不是很重要,音乐是作曲家(当然也包括演绎者)心灵的吟唱, 所以,要用心灵去感受。如果过多的用乐理知识去分析一部音乐,那其实是对音乐的肢解。 我认为,其实音乐的技巧即使对于作曲家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涵。就像那些 世代传颂,脍炙人口的诗词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谨严的诗词;那些精于格律的诗词家,其作品 往往是苍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但说到音乐鉴赏与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的联系时,我还是要承认他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我们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我们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从“欣赏”音乐提升到“鉴赏”音乐,才能做音乐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音乐作品的武器、打开音乐神秘大门的钥匙。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视唱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词汇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而且在视唱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感觉,同时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鉴赏课上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和视唱知识还

是有必要的。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至于音乐还能表现什么,可能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我觉得音乐可以表达一切。音乐是独特的,任何语言或画面都不能将它完整的描述。音乐是直接的,多数时候欣赏经典的音乐只需放开心灵去直接感受,而不需要思考什么。音乐是抽象的,但我们欣赏的时候不必刻意追究它的什么细节,只需本能的去感受。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进音乐的门问自己就行了。有的时候自己真的体会到了,并不带有喜爱音乐以外的想法,问心无愧。也许就是音乐想要表达的世界,即使和作曲者的想法不一样。自己真的热爱那才是最关键的。我觉得跟着大流走,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认为是什么这种想法并不可取。虽然大流很多都是对的,但热爱音乐并不需要大流的认同,因为音乐是人的杰作,也属于较为抽象的艺术,在理解和看法上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音乐没有这一特点那也就没有这样的魅力了。熟悉贝多芬还是他的那句话。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我对这句话比他的《命运》要熟悉。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命运》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在这4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也逐渐成熟。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

虽然每次上课我不是一直在认真的听,但是,当讲到我感兴趣的地方我就会很认真的投入,我一直记得老师给我们做题,让我们识别各个音乐片段是属于哪种类别的音乐,我很认真的听,我全身心的投入聆听各种优美的旋律,好像我置身其中一样的,闭着眼睛好像看到了大海高山田园等等景物,我完全能辨别出所听的是哪类的音乐。还有老师给我们给了打了那个牛奶糖的比喻。其实当初老师给我们看那么多音乐大师的画像我认识的并不多,而且诧异怎么会有爱因斯坦,我也不了解莫扎特是个什么人物,直到后面老师给我们介绍莫扎特他的一生以及他的一些作品,令我感到身心感到震撼的是他写得音乐让后人来抄都要他一生的时间才能完成,还有他临死的时候还在为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前来拜访的陌生人请他写一首《安魂曲》。老师也给我们看了那段电影,他死的时候连棺材都没得给。老师除了给我们介绍西方的很多音乐大师,也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一些音乐大师。还介绍了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在最后我们欣赏了《梁祝》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

曲中音调婉转,悲凉。使听者动容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 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 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不仅如此,而且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美的事物总让人回味,音乐欣赏课便如此!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