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常”, 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体会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坚持“三常”, 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体会”,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确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中之中的任务来抓。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提出和正在实施“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快人心,深得民意。
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发展一方,真正把“以民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有着一大批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优秀儿女。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群众治风沙,斗盐碱,为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是勤政为民的典型。人民公仆郑培民一身汗,两脚泥,实践党的宗旨,“万事民为先”,是勤政为民的楷模。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两次进藏,为阿里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精神后人赞,是勤政为民的典范。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该学习他们视人民群众如亲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民官,想民事,知民意,解民忧。彻底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撞钟和尚”的错误思想,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就要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以为民、务实、清廉、勤政为核心内容,常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政之德。
坚持“常修”,不在于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在于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在于为人民服务的一言一行,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常思贪欲之害”就要明确贪欲害党、害民、害人、害己的坏处,自觉接受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坚持“常思”,就是要思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生在时间长河中的短暂。要努力实现这又“小”又“短”的人生价值,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淡泊明志,远离贪欲。“常怀律己之心”就要时时处处克己奉公,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一事当前,明辨是非。
坚持“常怀”,就是要时时刻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让腐朽思想退避三舍。领导干部做到了“以民为本”,就能就能赢得党和国家的信任和褒奖,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三常”与“以民为本”的体会


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确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中之中的任务来抓。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提出和正在实施“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快人心,深得民意。

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发展一方,真正把“以民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有着一大批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优秀儿女。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群众治风沙,斗盐碱,为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是勤政为民的典型。人民公仆郑培民一身汗,两脚泥,实践党的宗旨,“万事民为先”,是勤政为民的楷模。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两次进藏,为阿里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精神后人赞,是勤政为民的典范。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该学习他们视人民群众如亲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民官,想民事,知民意,解民忧。彻底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撞钟和尚”的错误思想,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就要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以为民、务实、清廉、勤政为核心内容,常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政之德。

坚持“常修”,不在于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在于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在于为人民服务的一言一行,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常思贪欲之害”就要明确贪欲害党、害民、害人、害己的坏处,自觉接受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坚持“常思”,就是要思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生在时间长河中的短暂。要努力实现这又“小”又“短”的人生价值,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淡泊明志,远离贪欲。“常怀律己之心”就要时时处处克己奉公,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一事当前,明辨是非。

坚持“常怀”,就是要时时刻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让腐朽思想退避三舍。领导干部做到了“以民为本”,就能就能赢得党和国家的信任和褒奖,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


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员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党的根源在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最终夺取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所在。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员在社会中、在个人日常行为中都要表现先进性,都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是否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要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民为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爱民、亲民、敬民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爱民、亲民、敬民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爱民,是党的领导干部执政为民最重要的心理要素。爱,是指对人深厚的感情,感情又是对人的关切和喜爱的心情。爱民,就是对人民充满喜爱的感情。只有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才能做到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对人民群众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高呼“人民万岁”,表现出领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听说淮河发洪水淹没了土地、淹死了许多人,他流下了眼泪;听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他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挥笔写下著名诗篇《送瘟神》。邓小平同志在古稀之年,第三次复出,仍然以对中国人民真挚的情感,领导和设计改革开放的大业。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同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威胁面前,深入灾区指挥抗洪斗争。胡锦涛同志“情为民所系”,当非典病魔降临到人民头上的时候,他深感“揪心”。这一切,都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情爱。爱民,是领导干部对待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情怀,是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感情基础。长期以来,许多党的领导干部爱人民,竭尽全力为人民着想、急人民所急,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亲民,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一种亲密关系,两者血肉相连、没有心理距离。领导干部来自人民,人民群众是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忠实儿女。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些共产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那么地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总书记胡锦涛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层、民间调研和考察,了解民情民意,为全党树立了亲民风范。人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亲民,是党的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亲近人民,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才能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才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境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敬民,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干部心目中的位置至高无上的具体体现。敬,是尊敬,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敬民,就是领导干部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凡事想着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摆正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无条件地办好。温家宝总理在重庆云阳县农村检查工作时,了解到农妇熊德明反映自己外出打工的丈夫被拖欠工钱的事情,他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迅速返还被拖欠的农民工的工钱。当天晚上,熊德明丈夫就收到了被拖欠的工钱;随后,全国成千上万的打工者都拿到了被拖欠的血汗钱。敬民,是党的领导干部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主人的一种心态,是表现领导干部诚心诚意履行人民群众忠诚公仆职责的一种态度。
二、坚持爱民、亲民、敬民的民本思想,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主与仆的关系。首先,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如何正确回答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谁是主人,谁是仆人,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小集团或个人谋利益。我们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位心中装着人民、倾心竭力为人民服务的好典型。但是我们党的干部中,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发生角色错位,摆不正位置,高高在上,成为人民群众的“老板”,甚至有的摆架子、耍威风,逐渐走上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在这方面,教训也是深刻的。其次,要增进

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第2页

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情通则理达。只要有了这份感情,就会自觉地、主动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位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与群众真心交朋友,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好干部。其三,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好公仆。要牢固树立入党就意味着贡献,而不是索取,当干部就意味着服务,而不是享受。要敢当公仆,自觉为民尽职,为民分忧,真正把永做人民公仆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的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处理好官与民的关系。官与民的关系,应该是为民当官,当官为民。官与民犹如鱼与水。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安泰的,他力大无比,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但前提是他不能离开大地,因为他是大地的儿子,他一旦离开大地母亲,他就会手无缚鸡之力。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儿女,我们手中的权利也是人民群众给的。为民掌权,就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我们就会像离开大地的安泰一样苍白无力。处理好官与民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充分相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党的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经验和知识最丰富、最宝贵。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革命才会成功,事业才会发展。面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突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相信群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二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总结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决策;三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我们党就是基于对社会实践、对人民群众的科学态度,才使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的局面。如果当初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哪会有今天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如果没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就不会有今天市场经济的红红火火。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去寻找力量和智慧。四要坚持群众标准。一切工作都要从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对共产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是为何立党、为谁执政的本质体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处理好先生与学生的关系。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说:只有先当学生,才能当好先生,只有敢当小学生,才能够当好先生。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基本经验之一就是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毛泽东同志重新向全党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下苦工夫”向群众寻求真理。人民群众丰厚的沃土中集聚着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和请教,才能够总结提炼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新思想。我们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来自于最好的老师——人民群众,最好的课堂——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讲虚心向群众学习,但却放不下领导的架子;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认为是领导就比群众高明,是领导自然就是先生。他们不知道,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只有首先做群众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具有爱民、亲民、敬民的公仆情怀,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三常”与“以民为本”的体会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学习“三常”与“以民为本”的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贪污****,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不惜出卖,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确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中之中的任务来抓。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提出和正在实施“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快人心,深得民意。

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发展一方,真正把“以民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有着一大批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优秀儿女。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群众治风沙,斗盐碱,为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是勤政为民的典型。人民公仆郑培民一身汗,两脚泥,实践党的宗旨,“万事民为先”,是勤政为民的楷模。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两次进藏,为阿里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精神后人赞,是勤政为民的典范。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该学习他们视人民群众如亲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民官,想民事,知民意,解民忧。彻底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撞钟和尚”的错误思想,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就要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以为民、务实、清廉、勤政为核心内容,常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政之德。

坚持“常修”,不在于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在于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在于为人民服务的一言一行,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常思贪欲之害”就要明确贪欲害党、害民、害人、害己的坏处,自觉接受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坚持“常思”,就是要思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生在时间长河中的短暂。要努力实现这又“小”又“短”的人生价值,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淡泊明志,远离贪欲。“常怀律己之心”就要时时处处克己奉公,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一事当前,明辨是非。

坚持“常怀”,就是要时时刻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让腐朽思想退避三舍。领导干部做到了“以民为本”,就能就能赢得党和国家的信任和褒奖,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以民为镜


以民为镜,倒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风观、价值观,时刻恪守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根本宗旨,这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是一脉相承的。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应该以民为镜,站在群众厚重的镜子面前让群众说了算。

以民为镜严守三严高压线。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强调党员干部要严守道德底线、权力红线和纪律高压线。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有的人明面上守住了道德底线、权力红线和纪律高压线,部分领导干部白天大张旗鼓反腐,晚上依旧灯红酒绿、放纵自我,陷入金钱、权力和情色的漩涡无法自拔。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开展三严三实,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守政治规矩,进而增进党群、干群鱼水情。倘若三严失守,必将进一步加剧脱离群众的危险。以民为镜,搭建平台让群众对党员干部说说话,甚至来点别具一格的指指点点,既可以强化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又能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让三严三实走得更实、成效更大。

以民为镜抓牢三实新规矩。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给党员干部干事立业、为人处世定了规矩、做了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做好服务群众文章。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生产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民为镜践行三严三实,可以让我们在谋事、创业、做人上长期坚持群众视角,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一桩桩小事上来,确保工作抓得实、出成效。为严守三严高压线,抓牢三实新规矩赋予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让三严三实成为党员干部成长的良师益友。

以民为镜铸就干部新形象。以民为镜就是要不怕群众揭短,不怕百姓批评,只要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就要整改,就要转变作风。这是一种担当、一种职责、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彻底摆脱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以民为镜践行三严三实,党员干部就会自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由此倒逼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法,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就会有分量,我们党就能永葆生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加速实现。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