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具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体现了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体现了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现就相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为什么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什么要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而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使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实行重大转变,也要求对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工作布局进行重大调整。XX年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标志着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建议》要求,今后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XX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另据统计,XX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7.7%。“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要是考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现在我国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社会和谐)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社会和谐)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 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回顾以往,企盼社会和谐之梦启迪良多;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扎扎实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必将促进的全面落实,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境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为此农民做出了巨大奉献。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关农村的两个尖锐问题无可回避:一是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二是农村的现代化若不能同步有效推进,整个的成长将因此遇到阻滞。现在,这两个问题越来越迫切,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先后进行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出这样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大大增加,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0%,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上升到85%左右,国家公共财力越来越雄厚,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已经有必要而且开始有能力转而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取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阶段性和现代化进程规律性的科学把握。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农村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关于“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历史上,我们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基本上属松绑和减负范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工农差别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其症结仍在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没有得到彻底打破,农村难以得到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辐射带动。一些关系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发展的规划问题、机制问题、途径问题、组织保障问题,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职能转变问题,都亟待我们从整体上去研究和解决。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党群干群之间,也积累了不少错综复杂的矛盾,成为党长期执政和构建社会主义的隐患。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把握了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到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的结合点。这一系统的战略规划,必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闯出新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稳定,使农村不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包袱,而是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落实到操作层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如何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如何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立足一年多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五新一好”。
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农村住房建设乃至整个村镇建设。五中全会指出,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县乡政府应当切实担负起责任,以建制镇和自然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镇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实,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因此,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源之一。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适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塑造新风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公司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根据公司党委组织部《关于在公司组工干部中认真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公司认真贯彻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公司拟发《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胜油建劳党发13号),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之风,各党支部采取自主学习,集中总结的方式,着重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和讲话,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议(讨论稿)》的说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人民日报》社论以及集团公司、局党委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根据基层支部书记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作如下总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的工作重点,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面。近来,我们总是能从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听到或看到关于农村、关于农民工、关于贫困儿童教育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情,就是说老百姓的疾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当前国家关注着,并且将之视为“十一五”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表面上关心着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实际上却感动着全国100%的人,谁人能和农村脱得了纯粹的干系呢?”“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老百姓们的生活真正关心的是“实在”,是生活质量的好一点,是生活水平的高一些,是求医问药时的不“囊中羞涩”,是孩子接受教育时的“如鱼得水”,可能还包括交通便利一些,公共卫生好一些,文化生活丰富一些,当然还有赚的钱多一些等,“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人为本”,想民所想,切实考虑农村的需要,正是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重点,真正使农村感受到国家的关注和党的关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而农民朋友们是以特有的诚实憨厚,体味着党是人民的党,是切实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党,他们会拿关心换真心、换决心,必将真抓实干,不辜负党的关心和关怀,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十一五”的工作重点,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一面。资源,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中国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中国成了世界第三大能源进口国,中国每天消耗石油600万桶。而中国并不是“地大物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仅仅是对水资源的调查,如下:1984年全国已有223个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约32亿立方米。严重缺水城市有40个。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城市几乎都缺水,某些北方城市已经到了被迫每日定时定量供水的状况。北京市人均用水量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首都的1/3,经常出现供水不足甚至停水的现象。西安、太原、大连等城市均已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威胁。中国目前日缺水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缺水量每年达1200万立方米,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全国农村5000万人,还有3000万头牲畜饮用水发生困难,2000公顷耕地受到旱灾的严重威胁。再有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与“缺油”,都使中国真切感受到了能源危机如“阿喀琉斯脚踵”般的柔软命门。而如同水、电、煤、油等资源正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们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我们国民经济的提高,影响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所以我国政府在能源供应上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并将“开源与节流结合,把节约放在首位”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记得电视里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涉及了一些新产品如“噪音隔离耳机”、“氧气面罩”等,并有一句广告词“现在你用不到它,但总有一天会用到,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如果环境继续恶化会怎么样呢,是汪洋?是沙漠?是狂风呼啸?是漫天黄沙?…… ……人类是优秀的物种,应该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转变自身以求“适者生存”,但与之绿树成荫、阳光明媚,长椅上、公园里,相依相伴着的情侣们、老人们、孩童们的场景相比,谁又愿意去选择痛苦地活着呢?就像当媒体上介绍某地吃水困难,一盆洗脸水全家人用,一年也洗不上一次澡的时候,你就不为你现在还有足够的水洗脸,还能想洗澡时就洗澡而感到幸福吗?为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工作重点,确实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一面。“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顺民意”、“得民心”,更能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更要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各基层单位都表示:积极承揽施工任务,努力开拓内外两个市场,力争在经济效益上有较大的突破,不断完善各项,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控制和降低各项成本,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使每一个职工能发挥出自己的工作潜能,确保今年各项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内容显示中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圆满结束,一个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迅速兴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
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温家宝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结束时还发表了公报。全会通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认真学习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温家宝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的说明,认真学习会议公报。学习,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全会的精神;通过学习全会的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项文件,明确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明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在思想认识上切实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要抓住关键。要明确认识,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发扬优良学风。要以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分析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事求是找差距,定措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和谐社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和谐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
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回顾以往,企盼社会和谐之梦启迪良多;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和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进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对于进一步提高执政、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通过学习之后,本人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认识和提高。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及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就总体而言,在本世纪开始之前,着重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特别是人均达到美元以后,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不仅对物质生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自身也要全面发展。这种历史性变化,对过去那种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提出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实现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明显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阶段和世界潮流要求不相协调的突出矛盾,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欠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缓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区域之间发展欠协调,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而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有些地区甚至还相当贫困;经济与社会发展欠协调,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及收入分配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民群众的经济和政治权益有时难以得到保障,文化产业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欠协调,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生态遭受破坏,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国内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欠协调,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弱,国内增长很快,但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不同步。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避免;有些则是由于在发展观上出现的偏差所导致的。但不管原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解决这些矛盾都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更新发展观念,着眼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⒉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五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本质是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物质、文化、安全等各种需要。否则,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长期以来,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少为生产而生产、为增长而增长的情况,增长很快,但投入很多,浪费很大,污染严重,效益不高,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多。这与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合的。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牵引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可以说,全会提出的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六条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核心是创新发展模式。满足人的需要能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发展模式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过于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在经济发展中又片面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带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协调,特别是人自身需要发展的不协调,已经不适应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五中全会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从经济到社会、从社会到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此,就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着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内部各要素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自身发展的辩证法。
⒊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五中全会本身就极富标志性意义,它首次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计划”二字去掉,改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规划”。这一字之差的意义在于,中国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将致力于彻底摆脱原有的僵硬的计划经济,而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这是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观察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希望通过“十一五”改革,能够带给百姓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与和谐,给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加肥沃的发展土壤、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积极的政策扶持。我对这次改革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二、认真学习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会议公报。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全会的精神;通过学习全会的各项文件,明确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明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在思想认识上切实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要抓住关键。要明确认识,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企业的发展转到全面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发扬优良学风。要以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分析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事求是找差距,定措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三、加强学习,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深远。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带领所管部门抓好本单位的学习?如何不断提高本单位、个人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下面我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想法。
×(一)抓住中心、提高认识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紧紧抓住中心环节,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要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观念,并结合工作实际及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学习讨论。二是认真抓好党员的学习。要求党员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及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二)目的明确、不断创新
×要把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实践“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增强执政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的创新;要时刻铭记“两个务必”,进一步转变单位工作作风和职能,改进领导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努力以过硬的素质、一流的工作水平,让群众满意,不断推进我厂各方面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举办辅导报告、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参观调研、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学习的组织、引导工作。积极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拓展学习领域,增强工作能力,切实提高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广泛宣传、认真组织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职工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学习活动作为单位建设的主要抓手,作为转变作风、争创一流重要内容,认真组织,统筹安排,正确实施,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并及时总结学习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按照全会精神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全力以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把我厂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