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教师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珠玑名言。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然而,在中国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耻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之间,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之间,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荣辱界限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悄悄地变得模糊起来。难怪有学者惊呼,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耻感意识的淡化和底线伦理的崩溃。

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这对于引导少年儿童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所有孩子的头脑中扎下根。细细品味,认真思考,总书记提出的这八荣八耻,从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到团结友爱,从树立孩子们遵守法纪到崇尚道德,从激发孩子们热爱科学到勤劳诚信,既有对光荣传统的发扬与继承,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荣辱观包容了小学教育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全部内涵。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含义深刻、充满期待、深怀希望,更是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导和要求。身为基层教师,我们平日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是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文明素养、民族精神的未来社会人。所以我与许许多多的小学教师一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刻地对学生进行着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俗话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地学习并躬身践行八荣八辱,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并把八荣八辱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首先要以身作则地学。八荣八辱虽然话语简单但内涵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八荣八辱与老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老师在学习八荣八辱时与师德教育、与学习等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在学习上作好学生的表率。其次要以身作则地做。学生是看老师是怎样做的不是看老师怎样说的,喊出个不如做出个样子。知行统一是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有知只能说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作,如果不践行,只能是口头上的高尚行动上的矮子。老师要亲自实践八荣八辱,如老师在升旗时候要严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每个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在课外活动时候与学生一起活动等等,一个方面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帮助和引导,更重要是引领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较高的道德标准一时达不到并非坏事,而是要从言行一致开始,通过坚韧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李琰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有感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有感

提及道德,还需追根溯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了高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精神。其中,儒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处处闪耀着德治思想的光芒。儒家文化奠基之作《论语》中开篇第二即是《为政篇》,且该篇首句即为"为政以德,譬如**,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就是说,只要统治者"以德治国",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子上,而老百姓却像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他。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统治者对"道德"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广大的百姓,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儒家文化相信"人皆可为圣人",相信人民群众与社会的统治者一样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能力,相信人类可以凭借普遍的道德觉悟,建立一个符合正义的政治秩序,也就有了后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德治思想影响了华夏文明几千年。所以道德,一直都是维系我们民族荣辱与共,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仍是支持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说起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正是大力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道德规范,是衡量行为准则的标尺,更是当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时间,道德俨然成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言必及道德,行必践道德,一股新兴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哲人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的确,在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下,社会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迈向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国与国间的交流使我们的民族更具世界性,我们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感到目眩,应不暇接。于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冲击,也让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乎道德的挑战,有一种东西正背离了我们所熟悉的正确的方向,渐行渐远。社会中开始弥漫着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风气,被所谓"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影响的很多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开始为了物质享受而向自己的道德挑战,向国家的法律挑战。传统的道德被颠覆,我们处于一个道德失语、断层的年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前瞻历史、展望未来的高度上,提出了""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的提出有如当头棒喝,令人警醒,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咿呀学语时天天吟诵的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心立刻澄明如水,社会的喧嚣、纷杂不能动摇它半分。人们重新拾回了道德的标尺,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这一发展着的道德观并发掘其深刻内涵,道德归来。但是细心的人发现,举国上下大家都在学"八荣八耻",可如果你问周遭的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是哪些,估计能一字不拉地说出来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的学习不扎实、流于形式。有人要问,有什么方法让大家深入学习,不流于表面呢。学习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都离不开内动力和外动力。所谓内动力即内在的需求,外动力即来自本身之外的压力,包括社会的、家庭的等,事实证明,内动力作用的效果更明显。实际上,我们学习"八荣八耻"毋宁说是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如说是为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及人格的自我完善,这是一个道德内省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掀起学习"八荣八耻"的高潮。只有将"八荣八耻"作为道德的根本,使之成为我们的内需,才能在学习、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去实践,并将之延伸至生活的各个层面,把握其深刻内涵,才会有更广阔的外延。

真正做到了以"八荣八耻"为自我完善的内动力,就会发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实在是以有限的文字表述了无限的可能性,"八荣八耻"衍生为"数荣数耻",正确的荣辱观始终指引我们朝着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方向前行。

这是一个道德回归的年代,归于内心,归于内省,所谓内圣者可以外王,我们的民族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体会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点体会
(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要求我们知耻知荣,远离耻,追求荣
一个不知荣耻的人,他的行为后果肯定是危害社会、伤害他人、破坏家庭、残缺人生,最终只能被社会淘汰,甚至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祖国是伟大的母亲。小平同志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们要铭记小平同志的教导和对伟大祖国的情感,终生吟唱“我的中国心”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进步。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又造福于人类社会。
科学始终是进步的因素。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要把相信科学、献身科学作为终生追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自觉摒弃保守思想和习惯势力,不害怕挫折、失败和风险,在探索科学的征途上,树立造福人类的崇高目的,培养献身祖国的爱国情怀,保持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磨练不怕失败的探索精神。
“劳动光荣”这四个字,已经融化在国人的血脉之中,写进了被世人公认的历史书中。十六大提出“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而处在首位的就是尊重劳动。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尽管存在不劳而获的现象,但是,劳动至上、劳动光荣仍然是社会的主流,我们有十足的理由相信,“五一”国际劳动节永远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因为“劳动万岁”!
(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
团结出干部。一个政治上成熟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会成为团结的表率。凡是闹不团结的、互相拆台的领导班子,它的政治寿命肯定是短暂的。讲团结,就要在政治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维护发展大局,维护班子的团结。我们一定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团结,真正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锤炼党性,顾全大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好民主制度,做维护团结的模范。
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我们已经讲了几十年,还是要继续讲下去,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经济是内在要求。我们提倡的是见利思义,而不是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都会干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必须把诚实守信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是怎样一个社会,一个没有诚信的单位,是怎样一个单位,一个没有诚信的经营者,肯定要被道德法庭所谴责。
(三)遵纪守法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
一个社会要实现安定有序,必须人人遵纪守法。过去我们经常讲: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单位有制度,道德有规范。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切实增强道德意识、纪律意识、制度意识、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维护秩序的表率。同时,还要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为社会的安定有序作出自己的努力。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就谆谆各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办公条件改善了,
但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不能丢。面对金钱、美色等诱惑,我们要抵得住、顶得住。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官不言贫”、“当官不能贪”。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永不骄傲自满,永不奢侈浪费,永不养尊处优,永不沾花惹草,切记:“谦虚使人进步,谨慎一切平安”。
(四)切中时弊,掷地有声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成就喜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在冲击着人前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成起着钳制作用,传统的价值观正在退出认知领域,符合现代意义的新型价值观还未形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无疑是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思想隐患。在这种形势下,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及时提出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根据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实际,提出过“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出台了“七不规范”,着力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和社会效果。但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中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国外某些腐朽的思想文化随着国门的打开而一道涌入,泱泱大国、芸芸众生,被灯红酒绿、花花世界笼罩着,迷惑着。
我们不用讳言,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二元结构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社会腐朽问题、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传统的社会规范受到挑战的问题,党和国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深层次矛盾的存在,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工商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


工商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

文章标题:工商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


胡锦涛总书记近日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道德面临滑坡的今天,“八荣八耻”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立行、立言”的基础,做事、做官的前提是好好做人。知“荣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不知荣辱,何以做人?更何以做官?当前,能够做好人、做好官,并起到表率作用的干部是大多数,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一批时代先锋更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楷模。但是,不可否认,有极少数干部并没有搞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甚至以耻为荣、以荣为耻,公开讲话冠冕堂皇,背地里腐化堕落,完全违背了[本文转载自[网-找文章,到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他们连做人起码的道德底线、准则都丢掉了,还谈什么“立行、立言”,谈什么“做官”?那些是非不清、荣辱不分的观念和行为,不仅害了他们自己,更祸国殃民。
“不知荣辱”而“做官”,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社会道德水平高不高、风气好不好,和干部道德境界高不高、工作生活作风正不正息息相关。因为做任何事情,群众看的、学的是干部,一般干部看的、学的是领导干部。如果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很清醒,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懂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并且知行统一、率先垂范,群众就会跟着学习,社会风气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不断提升。反之,道德滑坡是难以阻挡的。
知荣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对干部的起码要求,是做官的道德底线。不知荣辱,何以做人?更何以做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做人才会每日“三省吾身”,为官才会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最终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工商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工商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荣与辱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评价手段。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乃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对传统荣辱观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道德建设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社会流行错误的荣辱观念,就不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用社会主义光荣感和耻辱感去评价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履行义务,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自觉。我们要通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能进一步明确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最高荣誉。第一,要做到利国利民。一般来说,对荣与辱的评判是以社会道德为标准的,凡是受到肯定赞美的道德行为就是荣,凡是受到否定、谴责的道德行为就是耻。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符合这一根本利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高的荣誉。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利国利民,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者,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褒奖和尊重、肯定和赞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价值,离开人生对社会的贡献、责任,就谈不上人生自我价值。只有把个人的全部聪明才智运用到社会奋斗之中,造福于人类,创造人类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做到知荣知耻。现实生活中,荣耻共存,有荣必有耻,有耻必有荣。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让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总是喜欢荣誉、追求荣誉,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与丑陋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荣誉也总是与耻辱相联系而产生的。知道何为荣固然重要,知道何为耻更是难得。孔子早就提出“行己有耻”的思想,认为人不可无耻。知耻者,就能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失,避免再步后尘,从而走出耻辱的阴影;知耻者,就能激发起进取心,争取荣誉。所以说,知耻者近乎勇,有了耻辱心,就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持人格尊严,就能产生自制力,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
第三,要做到明理明法。剥削阶级的荣辱观以个人利益至上,以个人得失为准绳,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他们把个人功名利禄作为最高荣誉,一切为了个人的目的,甚至不惜违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相反,认为荣辱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必须合理又合法,不能与社会的公众利益相悖。因此,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明理明法。只有明法、知法、守法,才能在社会中严格自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荣辱观教育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建立社会舆论平台。一般来说,社会舆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荣辱,社会大众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荣辱观。社会主义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是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教育人和影响人。荣辱的核心是道德问题,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建立道德实践平台。道德的实践是人类精神和行为的自律。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社会公民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关于荣辱的价值判断,渗透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渗透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公民具体的道德实践,深化对道德品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使其道德品质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荣辱意识。
第三,建立学校教育平台。接受学校教育是社会公民成长的重要阶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判断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渗透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要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价值观念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到课程的学习中,让青少年在知识的海洋中摄取营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显示中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第1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公忠体国、为生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时代精神的每一次凝聚和升华都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次胜利。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牛玉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时代精神的号角响彻我们的社会,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如何观察身外的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过往的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社会主义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德修业,这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在现代化之路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目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当此之时,一定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