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学习心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你不妨看看《“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学习心得,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关于语文学科的几点思考

常州市花园小学 凌文波

假期中学习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的一~三章,后面的内容也简要的看了一下,大都是各个基地学校的研究报告。浏览过后,自己对新基础教育在本校的开展,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关于对新基础教育在本校本学科的开展,感受到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可以达成的。

可能自己对新基础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对于新基础教育在本校的开展还集中在专家、领导来时搞一搞。展示一节课,一次教研活动等这些一课一案上,往往花较多的精力与老师们集体备了一节课,上了一节课,活动结束就完了的形态上。学习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这部书的部分内容后,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的这些基地学校有现在的成绩,是长久以来、坚持不懈、扎扎实实的研究过程的自然结果。针对本校语文组的实际情况,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把研究落实到自己学科的实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对于新基础教育中语文学科的认识,以前的思维归于狭隘。

新基础教育接连出了三套丛书,自己也逐步逐本的看过,但总体情况是虎头蛇尾,大的是以前看书比现在看的细,小的是每本书前面比后面看得多。觉得自己对新基础教育,最起码是最核心的理念有所了解。不过看了其他一些学校的报告文集,感受到以前了解到实在太少了,甚至一些新基础用语都发生了改变。所以,现在感触更深的就是对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还应好好的学习,消化,吸收。写这篇心得之时,先看了看自己过去写的一些新基础教育的东西,感觉很幼稚、很过时,所以《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值得自己好好的学习。

第三,关于本校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的规划,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新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划,自己已经是写第二次了。自己边写边查边看边学,过程很辛苦,效果很糟糕。看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这本书,感觉还是自己以前的认识、考虑方向太小了。其实学校的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划,可以从教师、学生、过程、方式方法;动态的、静态的;制度、活动等等。作为一个学科的规划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人意识,要对本学科的每一位语文教师负责,对本校的学生语文素养负责;其次,要事先规划好本学科的三年之后的总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关于措施的落实,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曲径通幽,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是围绕总目标就可以了。

第四,关于对新基础教育学习、研究的态度。

既然自己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就不要有上岸的思想。自己要给自己一些压力与要求,不管是理论学习方面的,还是外出听课交流的,多一些要求,少一些条件;多一些主动,少一些借口。《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这本书后面还有几章,做好看完全书的计划,前面的,温故而知新。

总之,新基础教育有所了解,但尚存在诸多不足。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索和提高。今后,我将此为基础,不断学习、总结、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能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好第一责任人,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变革。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一、观念转变
1、必须树立宽广的服务观
2、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3、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
二、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向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2、由教书匠角色向科研型教师的角色转变
3、由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
4、由独断的角色向多元的角色转变
应用到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方法,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实际应用
例如在讲《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我有一个班用的是传统教法,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检验,结果在习题检验中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不理想.另一个班我用的是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探讨各种方法,不同方法的利弊,最后总结出正确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对每一种方法都能说出利弊,掌握得很好.
通过这个尝试我知道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正有意地把这种观念渗透进去,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研究多思考多探索,找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的新基础教育新路.

小学教师《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叶澜教授有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是新基础教育实验的灵魂。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专业技能。因此,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与能力水平同步的研究型教师是目前所要努力的。

作为一名新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在学习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学会摸索应用于所带班级,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尝试课堂创新改革,将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同时要注重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习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论文的撰写。

此外,要学会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坚持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从中汲取,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在听一些课后反观自身,开放性不够是我的教学所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在教的过程中,无法从教结构放开到用结构,少有以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课堂,让学生有多个答案,多位思考,在生成的资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尤其是在综合练习中,开放性的操练尤为必要。

在教学中,有时我也会出现对课堂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以至教师的核心目标不明晰,在下面的过程中也不能达到准确分解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内容较难,较散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堂缺少主话题的串联,有了老师的给予,却少了学生的体悟,没有达到在同一主题下渗透句型的目的。学生少了可谈的内容,仅仅为了句型的结构操练而操练,课堂乏味而沉闷,效率明显低下。

再有就是在教学的设计时,没有从整体的大块结构来考虑全课。要分为基本的几块?块与块之间应该如何递进,怎样思考在不同的块中提升学生,都是在备课中所要充分考虑的。教师忙要忙在课前,忙于思考这些问题,并且作出充足的预设和准备;教师要闲在课堂,让学生多讲,多练,多思考。

多次的新基础活动,让我在他人的课堂中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影子,也让我能在专家精准的分析中分析了自己。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真的希望作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人民教师中的一员,我的一言一行不会辱没教师的角色,不会辜负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别无选择,我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饯行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时间按中去验证其理论。

姚华芬

小学教师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小学教师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是一篇好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改掉错别字就发到了小编,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新基础教育倡导追求真实、平实、扎实、朴实;其中真实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真实必须建立在能沉下心来,真心地蹲下来研究,研究他们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以此为的出发点,展开教学活动,这样课堂上才能呈现学生个性化的基础性。这些资源有是课前预设到的,也有可能课前没有预设到的,甚至被教师看来是幼稚的想法,我们都必须以平和的、尊重的态度悦纳学生。这样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新基础教育的课堂需要开放。而一直以来,我们都惧怕学生脱离教学预设的轨道,或者潜意识中给予学生一些开放的空间和时间,但时不时又把学生牵引过来。到需要进行新基础研究活动时,为了表现有新基础的味而为开放的开放,很有可能学生和老师都适应不了。为此,我认为我们都必须思考,如何设计开放式的导入,如何设计有思维含量的大问题,如何梳理知识结构等等这些。这不是通过一、二节公开课的研究才有感悟与体验,真的需要时时考虑、处处留心、不断积累,长此以往,才可能对开放、结构、资源等有较清晰的理解。在听完几节数的计算课后,我发现教师不再是把会算作为它的唯一标准,写作网,教您怎样写范文 而是以培养学生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和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为价值取向。带着这样的认识,不断刷新自己原有的认识与实践,把数的计算教学内容定位于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告诉后的接受改为思考后的发现,使学生对数的加减法竖式对位方式不再停留于形式的记忆,而是在尝试、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对于计算教学有如此上法的思考正是得益于有新基础理念的指导,它的高屋建瓴的价值观能使教师的眼界更加开阔,站位更高。

这一点原来的感受没有这样深刻,通过学习与上课的实践,感觉开放的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以为多年的教学经验足以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但现实的情境却是错综复杂的,七、提供最新和免费范文模板参考 八种甚至更多种资源一下子全部呈现在教师面前时,发现学生的资源不仅仅是普遍层面上的可能状况,还有许多个别的或始料不到的累积出来的情况,也需要教者在短时间内很快地作出选择、判断、反应、回馈,就感觉措手不及了。放是放了,该怎么收呢?收的层次又是怎样的呢?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教者根据当时的情境作出调整,而非照着课前的预设行进。在这段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得恰如其分的话,将使学生的各种资源发挥到最大的功效。从而顺利达成除知识目标之外,同时又获得思想方法上的提升。反之,会在混沌中越弄越乱,甚至无法收场。

通过听研究课及课后的专家点评,我觉得要提升教学智慧,首先,对学情的分析要准确、深入,既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状况了解清楚,更要洞察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既要对普遍层面的学生可能状况了如指掌,也要对个性化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这样才可能面对不同学生时应对自如。其次,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一定要放在整体知识结构里来看待,透过教学内容更多地去发现它内涵的思想与方法,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新基础教育真的是直面真实的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它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以真实的状态展现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追求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使得师生获得共同成长的幸福与快乐,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想追求的境界。

胡萍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