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心得:做忠诚干净之人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也许以下内容““严以用权”心得:做忠诚干净之人”合你胃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严以用权”心得:做忠诚干净之人》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人如树木,不勤于修剪则无法正其行。严以用权,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身,不断地律己来实现;严以用权,要彻底粉碎对基于权力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糖衣炮弹的围剿;严以用权,我们就要习惯于在法律的约束下做决策,在制度的笼子里办事情。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些不法商人拉拢,不是领导干部本人魅力有多大,而是因为手中有可以让他牟利发财的权力,一些人向领导干部讨好、献媚实际上也是本着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而来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始终绷紧理想信念这根弦,锤炼坚如磐石的党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做官先做人,做人必律己。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行为方式,革命英烈、先进人物之所以能够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一不是靠崇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和激励。理想信念靠什么来坚定?我认为只有办法,那就是理论上的清醒,行动上的持之以恒。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有些同志会嫌麻烦,会认为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不然,用正确的理论,坚定的信念武装起来的头脑,在实际工作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严峻考验中筑牢安生立命的主心骨,立稳修身立业的压舱石。
严以用权,就要做一个之人,要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不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也不是中庸随流、一事无成,恰恰相反,“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是要我们客观的说、科学的创、大胆的干,不要怕得罪人。忠诚之人要有担当,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就是要有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需要有锐意进取的担当精神,坚决克服确确实实存在的“为官不为”的倾向。忠诚之人还要有品格,说仔细了就是不做“墙头草”、不做“软耳根”、不拉“小圈子”、不当“老好人”的宝贵人格。我们的工作,唯有以实贯之,才能行之久远,我们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不能扯公家的大旗,谋自己的私立,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也不能做栽花插柳的“老好人”,对一些错误的言行举止、歪风邪气,我们要绝不手软,绝不回避,始终保持浩然正气。我们在选人、用人上必须坚持重视、重用那些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老实人,不能让老实人寒心、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一个党员干部若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离开道德支撑,一切收获和拥有都不可能带来心灵的愉悦和幸福,更多的却是迷茫甚至痛苦。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严以修身的底线,我们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纵观十八大以来中央“打死的老虎”和“抓到的苍蝇”,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犯罪道路,就主观原因而言,主要就是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道德滑坡、官德缺失往往都是从管不住自己的欲望开始的。所以说,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守住底线。防线一旦冲破,就会兵败如山倒;“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我们必须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算清“人生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经济上的“干净人”和作风上的“正派人”,对是非、真假、善恶、美丑洞若观火、清澈明了,善于决断选择。坚持不义之利、不义富贵“不苛得”。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怎样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要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经常反省,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忠诚、干净,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核心素养,保持了忠诚,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保持了干净,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我们要以强烈的公仆意识,从品格、人格、风格上不断优化自己,做一个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严以用权,忠诚为民执法研讨学习心得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严以用权,忠诚为民执法研讨学习心得》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xx月中旬以来,xx县公安局党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用权”教育主题和公安工作实际,研究确定了“严以用权,忠诚”研讨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思考,我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对“严以用权”的认识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用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制度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并强调指出“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古语言:“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也是用权为公,用权为民。在我看来,领导干部和普通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核心所在。权力如流水,在沟渠河道之内奔涌,可灌溉田地、运输货物。倘若破堤决坝,肆意泛滥,将会淹田毁屋,损害巨大,因此说,严以用权,“公”字最重要,“责”字记心间,“特”字要摒弃。权力无论大小,都不能为所欲为使用,为防止权力之水泛滥,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必须公私分明,始终坚守掌权为民、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理念,要摒除特权思想,严禁特权行为,消除特权现象。严以用权,就是要牢记职责所在,守住底线,坚持按法律按制度行使权力,努力用手中的权力为民谋得最大利益,为部门和社会谋得最大效益。
二、如何做到“严以用权”
一是严以用权必须严格端正权力观。所谓正本才能清源,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如何用权。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种视公器为私物,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庸俗化为个人“发家致富”的工具,是腐败分子的基本权力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而不是身份和地位的摆设,从思想深处转变用权理念,甘当人民公仆,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二是严以用权必须严格依法依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普通民警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公职行为,在老百姓看来都是一种权力的行使,正是由于我们掌握着这种特殊的国家“公权”,关乎着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权益和社会的公共秩序,就更加要求我们必须严格公正执法,做到有法必依,做到法无规定不行为,法有规定必执行,正确使用法定和酌定裁量权,根据事实和情节、起因和后果等条件作出适当的处理和解决,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如果为部门利益所虑、为情所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必然导致权力滥用,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的和谐安宁。
三是严以用权必须用好执法手段。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党和人民赋予了公安机关许多特殊的权力手段。这些手段使用好了,是人民群众之福;使用不好,是人民群众之祸。为此,我们必须谨慎使用好这些手段。首先要正确使用好刑事执法手段。公安机关掌握着其他任何部门都不能行使的限制人身自由手段。这些手段如果行使不正确,不但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而且将会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其次要正确行使好有关警务保障的各种手段。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留置、盘查、交通管制、优先使用交通工具和进入一些特殊场所、使用枪支、警械等警务保障手段。公安民警如不能正确行使这些手段,随意耍特权,就会侵犯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三、如何把握“严以用权”与“执法为民”
应该看到,部分民警头脑中的特权思想似乎与身上的警服息息相关,只要一穿上警服,职权和权威就油然而生,脸上写满了不可侵犯,总是颜面深沉,在任何人面前均以管人者自居,动辄声言厉色,武断粗暴,使群众望而生畏,避而远之。从公安工作实际来看,之所以出现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问题,之所以出现随意执法、徇私枉法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民警的宗旨意识淡化,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根植于心。作为公安领导干部,必须带领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灵魂,严格、公正、文明是执法为民的生命线,是公安执法的根本准绳的理念,切实摒弃不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权力、群众、为民、人民、执法、公安、手段、必须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严以用权”学习心得:重在“四严”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严以用权”学习心得:重在“四严”》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三严三实”,严以用权是关键。的党员,岗位特殊,手中有,有资源,“严以用权”于党于企于己十分关键。“严以用权”,严在依法,严在秉公,严在廉洁,严在作为。
严在依法。作为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组织重托,来自职工的信任;因此说,这种权力是公权,而不是私权。公权受制约,用权必须依法。习近平总书记讲,严以用权,就是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中。公权力必须正确行使,必须正确地在职责范围、组织授权、领导分工的框架下行使,而且依照程序、规定和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权限,就是限定的内容、限定的范围、限定的责任,限定的义务,限定的方式,限定的程序,权力必须受约束,受限制。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更是党任命的干部,行使权力更要在党章、规则下办事,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党规。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强化组织意识,正确地对待组织,不能一有权就任性,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人独大,妄自尊大,滥用权力。
严在秉公。企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为强企富工服务的,不是私权,不是谋私的工具。权力必须用在正道上,用在服务上。领导干部的职务越高,权力越大,为党为企为民服务的责任越重。企业领导干部必须心中始终装着职工群众,心中有企业,用权出以公心,一心为公,秉公用权,克己奉公。“公生明,廉生威”,行使权力要挺直腰杆,这样用权才有威信。要正确地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正确地处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顾大局,识大体。坚决杜绝“以关系代替原则,以感情代替党性”,坚决杜绝纵容私欲,以权谋私,公权私用,钱权交易、权权交易,搞团团伙伙,甚至利益输送。
严在廉洁。用权重在廉洁。廉洁用权,一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只有自己干净,洁身自好,不昧良心,背后不遭人指指点点,才能要求别人,管好别人,带好团队。廉洁用权,必须自己首先、带头廉洁从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领导干部亲属不相容岗位、职务回避制度,带头遵守八项规定,不搞特殊化,不搞特权,不搞不正之风,不搞腐败;更不能有这样的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是“企业”的干部,“企业”特殊,就放宽标准,降低要求。党的纪律规矩对所有党组织的党员干部都适用,标准一致,没有特殊性。作为国有企业的干部,更要权为企谋,权为民谋,更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二是要自觉地接受监督。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领导干部不论贡献有多大、资历有多高,都要有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事实证明,不从严管理干部,就是放任干部,是在害干部。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权力不受监督,只能导致腐败。
严在作为。在其位,谋其政。权力和责任对等,有权必须有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担当责任,必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责任推不掉,也脱不下。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必须为了企业,为了职工利益,奋发作为。不管权力大小,在什么岗位,责任都不小,压力也不小,谋事、干事、成事都是一贯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对分管的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作为意识,对工作的主要矛盾要积极调研,认真思考,主动解决,不能回避推卸。

《“严以用权”学习心得:重在“四严”》是篇好,讲的是关于权力、必须、领导干部、作为、企业、干部、责任、监督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心得:慎权、尽责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心得:慎权、尽责》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修身”是基础,“律己”是保障,严以用权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如何严以用权,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下面我结合学习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准确认识严以用权的内涵
权力从哪里来?它为谁所用?应当如何用?我认同一个观点:严以用权,民是中心,权是核心,用是路径,严是标准。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不是个人享受的工具。为民谋利是权力的王道。如何用好权力,本质上是用权为公还是用权为私的问题,一切以人民的既得利益为中心,始终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是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前提。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是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本职。
权力由政府行使,再大也不能为所欲为;权力由干部使用,再小也不能放纵;权力只能严用。严以用权需要严在决策、严在用人、严在花钱、严在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标准进行决策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坚持以制度用人,严格按照选人选才的程序和标准为党和人民选好人、用好人;坚持财务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做到不挥霍、不浪费、不公款私用、不公款私谋,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党和人民开源节流;坚持遵从法纪规矩,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规范用权,谨慎用权,始终坚守为官底线,摆正身位,坦荡做人,克己奉公,尽心竭力为人民谋福祉。
二、正确遵循严以用权的路径
第一、实现严以用权,必须畏于用权。
一个人立身处世,应当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生命,更要敬畏自己。权力掌握在官员个人手里,但决不是属于任何官员个人的,权力是公器,官员代表人民、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不能把权力和自己混为一体,产生“我即权力”的错误权力观。我们不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要关进个人的行为准则中,坚持底线,不越雷池一步,心中权力的边界比现实中的制度更重要。
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面对党组织授予的权力,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一是坚决做到用权不谋私。公权是公器,来自人民的赋予,只能公用,干部服务人民,人民付给工资,薪酬已付,该得已得,以权谋私就是违法犯罪。二是坚决做到用权不怠政。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权力是治国重器,领导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就是对权力的亵渎和贪污,耽误的是一方的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期待。三是坚决做到用权敢担当。职务即服务,权力即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为了广大百姓的幸福生活,领导干部在工作上要永不知足,事业上要永不止步,追求上要永不懈怠,绝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四是坚决做到用权永谦逊。时刻保持谦逊之心,坚持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和心态去面对人和事,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低调做人,磊落为官,踏实干事。
第二、实现严以用权,必须慎于用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谋利;用错了,损害人民利益;用反了,危害人民利益。领导干部在使用权利时首先要做到慎初、慎独、慎微,在一开始就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给自己违权机会。其次,谨慎用权时要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搞清楚情况唯一的办法是调查研究,除此没有别的途径;把问题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博采众长,寻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结合点,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规律。任何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来,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可能比别人多一点,见识可能比别人广一点,但决不是先知先觉的神仙,不能拍脑袋决策,而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不做人走政息的决策。
第三、实现严以用权,必须敢于用权。
慎于用权和敢于用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权力有风险,用权须谨慎,说的是,手握权柄,如履薄冰,要负责任地使用权力。反之,过之,不敢负责不敢用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权力放空,以不作为而保证不犯错误的惜权思维,也是违背权力的本意的。有权必有责,不敢担当不配拥有权力。虽然现在政府提倡简政放权,但不是放空权力,而是有原则、有依据、有方法、有步骤的为民负责的改革。
毛公说,“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敢于用权是要有一些牺牲精神的,包括真的犯错误被批评处分,包括被误解受委屈。无私,才能无畏。焦裕禄的事迹非常感人,焦裕禄精神的本质就是对人民负有的使命,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让老百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