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你不妨看看《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近日认真学习了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读后受益匪浅。

《七个怎么看》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七个热点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可读性极强,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感觉该书主要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聚焦热点问题。七个怎么看即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件件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工作者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梳理。七个怎么看,既抓住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又抓住了人民群众当前关注关切的问题。加之编者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读后让人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二、分析说理通俗易懂。这本书一改人们脑海中理论读物索然无味的印象,没有抽象的概念演绎,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将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百姓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说话,同时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图表、数据以及知识点、网友提问、观点声音等时兴流行的表现形式,通俗的语言、生动的阐释,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老百姓愿意读,喜欢看,乐于接受。

三、讲怎么看是为了提出怎么办。探讨问题只是理论分析的开始,关键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这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讨论怎么看的阶段,而是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深入地从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几个方面解疑释惑,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比如怎么看分配不公,书中首先列举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分配不公现象,论述了分配不公产生的五点原因,在阐释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之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以三个如何,即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阅读的同时,我也在联系实际,边看书边思考:该怎样看待这七个问题与本职工作的联系,该怎样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我想,应当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快速稳定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一些与民众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学习了《七个怎么看》,我们应当用理性的观点去看待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根源,认识到这是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特殊阶段。同时,透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看到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举措,从而认清方向,把握主流。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更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党充满信心。

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七个怎么看》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这是因为其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身边熟悉的事情,忧百姓所忧、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当一切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尤其是做组织人事工作,更应当扑下身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再次,要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面对热点难点问题,《七个怎么看》不遮掩,不回避,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问题。全书既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又不回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准确地把握住了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该书从自然、历史等客观条件,从国内、国际背景等多个角度,客观公正地分析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成因,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使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种对待处理事务的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少走弯路,少出偏差。

最后,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践行七个怎么做。通过学习《七个怎么看》,我对于我们国家的国情及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更加准确地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了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决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就是要立足本职,。身为党员干部,要振奋精神,率先垂范,以昂扬的状态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展现风采,以实际行动践行七个怎么做,为彻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周艳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七个怎么看》的开篇是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看来,中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关注。文章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原因、对策等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入剖析。现状剖析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论证,通过东西部、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比,得出“目前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这一结论。

作者把这一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自然、历史、政策、体制等四个方面原因,分别加以论述,指出,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面广,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结果。文章指出,发展不平衡会给中国社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引起民族、宗教、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以解决。

作者分别从解决城乡不平衡和解决区域不平衡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心得体会解决前者主要是以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战略着力点,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一言以弊之,就是强化农村建设,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对后者的解决办法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檄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对久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简言之,就是大力发展久发达地区,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

我是这样看待这篇文章的。对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状把握准确,原因剖析深刻、全面,解决问题的措施与中央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相一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提出更进一步的建设性意见。

我认为,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正如文章中指出的那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文章列举了一大堆举措,关键是从哪里下手这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步骤,如果把后做的事情与先做的事情并列,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在我看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服务。将国/家的重点项目用于支持这些相对落后地区改善基础条件,这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与其每年花大量的资金去补贴农民种田,不如将这笔钱用在支持改善医疗、卫生、教育心得体会、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上。当基础条件改善了,人才、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自然而然的向西部地区转移,自然而然地向农村地区转移,自然而然地带动农村地区、久发达地区的大发展。要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资金紧缺,国家又没有能力全力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东部与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办法,以对口支援为平台,政府牵头揽总,项目为重点,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的互惠互利机制。

第一步,实施对口支援政策。东部支援西部,城市支援农村。既可以让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又可以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二步,进一步实施惠农政策。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鼓励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集中,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第三步,构建全国范围的和谐社会。推进东西部地区平衡、较快发展。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同在蓝天下


狠抓政策落实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择校热”高温不降。比如,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再比如,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部分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偏少。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问题才收到群众广泛关注。

当前,到底哪些因素影响教育公平呢?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重点学校本省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三是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莲山课 件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四是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的重大决策。“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提质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缩差距”。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三是“重配置”。要从硬件、软件等更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一是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三是扶持社会力量办学。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四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一是扩大资助范围。资助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延伸。二是提高资助标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助力度,让这些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三是落实资金保障。中央和地方要足额安排应当负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省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应承担的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四是动员社会力量。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明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分好“蛋糕”促和谐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分好“蛋糕”促和谐

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破解分配不公难题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比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比如垄断行为收入畸高。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还比如,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对于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社会十分关注,究其原因:

一是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比如,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导致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二是有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还没建立起来,而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则仍然存在,体制的不健全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公平。三是有相关政策不完善的原因。分配问题并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受到很多方面政策的制约。四是有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的诉求日益强烈,因而对分配不公的感受更加强烈。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有效调节收入过高。一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步伐,进一步打破垄断,放款准入领域,引入竞争。二要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三要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四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应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十分重要的就是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二要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工商管理等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为更多社会成员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三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把低知识水平、低技能的劳动者提升到高技能的劳动岗位上,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四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要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股票、债券、期货、黄金、外汇、保险市场,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理财渠道。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公平分配的追求从未停歇。当代中国,亿万人民必将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共同分享自己创造的甘甜果实。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