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军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从科学发展观谈中国军人的价值、道德和归属感
军队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其自身的发展必然包含在社会的总体发展过程中。因此,科学发展观也就包含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总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任何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短视和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军队作为国防建设的主体,它的现代化首先要以军人为本,激发军人的创造力,让军人具有正确的军人价值观、军人道德观和职业归属感。
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我国军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与千千万万名现役和曾经为军队做过贡献的每一个军人息息相关。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军人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过去尚未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但仅仅靠传统的政治教育和爱国、爱军教育是远远不能激发军人的潜力和创造性的,必须重新定位军人的价值,重新审视军人的道德,从军人出发,以军人为本,才能保证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总在强调军人应该奉献,但军人首先是人,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军人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维护了人民的安全,那么军人是脱离人民之外的特殊人吗?我们不能因为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而抹杀军人作为人的普通性,军人也是人民,科学的发展观也应该维护军人的根本利益。要让军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军队自己认识到军人的价值,而要求上到国家高层,下到黎民百姓认识到军人的价值,才有可能使军人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军人是人,因此军人有正常人的任何需求,而且军人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军人产生比普通人更强、更多的需求,但中国军人却没有得到满足他们需求的合理供给,这也就是产生了军人需求与供给极不均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生存的需(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求,我们且撇开生理的需求,只谈生存。毫无疑问,军人是国家供给制,不用考虑生存的问题。那生存的质量呢?我们在谈小康社会,在谈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好象这一切把军人刨除在外,只谈军人应该随时随地奉献,但光让军人吃饱肚子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中国军人知道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全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所以中国军人可以忍耐,可以奉献,但不代表中国军人只能忍耐,只能奉献。军人得不到有效的激励,是国家巨大的隐患。我们的中国军人是人民的儿女,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份子的孩子,我们的军人更加了解父辈的艰辛,我们的军人更加希望全国的人民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但让军人忍耐、奉献是不能让全国普通人民进入小康社会的,也不能让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因此,不能让军人一味的忍耐和奉献,军人的价值虽然用货币无法衡量,但却是不可估量的。要让军人体现价值,全社会要尊重军人,首先要从人性的角度认可军人,承认和满足军人的客观需求,才能让军人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谈到的人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才能在和谐社会中建立和谐发展的军队,才能让军营的绿色成为社会的和谐色。
道德是一种意识的事物。脱离军人本身,而空谈军人的道德,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军人的道德是建立在承认其价值和体现其价值的基础之上,如果军人得不到其付出相对等的补偿,那么军人的道德对军人没有任何约束力和说服力。过去,我们总在对军人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军人应该怎么样,但现在看来,这些教育对军人的激励作用很小,反而造成了很多军人的抵触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军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有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能提倡军人的道德。但仅仅是生存还解决不了军人的道德问题。军队不是真空,军人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在经济学中,通常以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系数大,说明最基本的生活支出比例大,生活水平低,而现阶段我国军人的主要支出还是生活必须品,生活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较大,恩格尔系数很大,可以说生活水平和质量很低。甚至,很多军人整天在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可以想象,在这种条件下,军人怎能爱岗敬业,怎能有正确的军人职业道德观。古语讲重赏之下有勇夫,现代新军事革命更是人才的竞争,合理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合情的精神激励相配套才能让军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军队是执行国家特殊任务的职能部门,也可以说是国家所有的一个大集体。要让这个大集体产生较好的效益,必须让集体里的成员热爱这个集体,让他们身在这个集体里有强烈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这个集体,更好的行使自己的职能和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因此,军队本身必须合理的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目前,我军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即使一些留在部队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么多军队优秀人才离开军队这个大集体,除了军队的待遇低这个原因外,军队自身不能很好的使用配置这些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让军队中的每一个人产生职业归属感,必须根据每一个军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决定他们的报酬、奖励、晋升等。要充分了解军队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给他们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创造其发展才能的最大空间,使各类军队人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部队的发展前途,以增强其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的动力。
现阶段,我军在人才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就是不能以人为本,不能合理的用人,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使用很不恰当。很多单位只讲求口头上的重视人才,过分重视人才的数量,而没有真正的合理使用人才。比如:有些单位强调人才建设工程,对外宣传单位有多少博士,多少硕士,多少本科,但只是数量的聚集,而没有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很多硕士、博士高学历军人的工作岗位和专业不对口,学以无法制用。这势必打击军事人才的职业归属感,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流失。在某些军队单位,硕士、博士毕业后即使受处分也要脱离部队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一边强调重视人才,一边却不使用人才,这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障碍。只有重视并且提倡军队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动,才能避免有的单位缺乏人才,有的单位浪费人才的现象发生,使人才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增强人才活力。可以想象,如果高学历军人遍布在军队的许多重要岗位,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面貌改观有多大。我们不能完全苟同“精英治国”、“精英治军”的绝对正确,但应该认识到高学历“精英”在治国和治军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他们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军事威慑力的根本支柱。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以人为本,在军队就是以军人为本。只有在给予军人合理的物质待遇基础上,优化配置军事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军人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军人创造价值,提升价值,军人的道德观和职业归属感必然也就随之增强。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大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给全军部队带来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培养科学精神、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的新气象,有力推进了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和今后全军官兵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帮助官兵进一步认清科学发展观对部队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清除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本刊应读者要求,开展“科学发展观离我们远不远”的讨论,本期选发10位读者的讨论稿,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读者的一些疑问,欢迎大家继续踊跃参加“科学发展观离我们远不远”的讨论。下期请读者着重围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军事训练改革、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发表据事论理的见解。
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科学理论只有被广大官兵所掌握,才能生成强大的战斗力。而官兵对科学理论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宣讲辅导是否贴近实际、深入浅出。只有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才能使官兵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方永刚的政治理论课之所以人们爱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善于用群众语言把深奥的理论“翻译”成大家喜欢听、能听本文懂的通俗语。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应该从部队建设和官兵的思想实际出发,多联系本单位的事例,多用官兵熟悉的语言,多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使宣讲辅导可感可触、可亲可信。这样,大家才能感到科学发展观就在部队建设的实践之中。
以人为本尊重士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现在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日常管理,都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就拿我们单位来说,以前担心士兵乱交往,对他们的书信、日记管理很严,带兵人有时甚至私看士兵的信件和日记,伤害了士兵的自尊,还容易诱发官兵之间的对立情绪。我部领导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士兵的隐私权,专门为士兵内务柜安装了带锁的抽屉,让士兵锁住自己的小“秘密”,温暖了每一个士兵的心。
取消不合时宜的“统一”
我刚入伍时,连队为了整齐划一,啥事都搞“统一”:毛巾、被子叠成“豆腐块”,脸盆、牙具、水杯、拖鞋、碗筷全连一模一样,就连钢笔、笔记本等也由连队统一订购。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争当内务卫生先进,有的人还往被子上洒水、缝帆布、插硬纸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后,部队取消了这些不合时宜的“统一”。毛巾不再叠成“豆腐块”,而是晾在专用毛巾架上。被子虽然要叠放整齐,但严禁洒水、缝帆布、插硬纸板,也不必用夹板反复挤压,无须徒耗时间和精力。连队不再统一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而是让官兵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想买什么品牌就买什么品牌。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军人--从科学发展观谈中国军人的价值、道德和归属感
军队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其自身的发展必然包含在社会的总体发展过程中。因此,科学发展观也就包含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总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任何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短视和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军队作为国防建设的主体,它的现代化首先要以军人为本,激发军人的创造力,让军人具有正确的军人价值观、军人道德观和职业归属感。
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我国军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与千千万万名现役和曾经为军队做过贡献的每一个军人息息相关。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军人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过去尚未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但仅仅靠传统的政治教育和爱国、爱军教育是远远不能激发军人的潜力和创造性的,必须重新定位军人的价值,重新审视军人的道德,从军人出发,以军人为本,才能保证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总在强调军人应该奉献,但军人首先是人,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军人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维护了人民的安全,那么军人是脱离人民之外的特殊人吗?我们不能因为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而抹杀军人作为人的普通性,军人也是人民,科学的发展观也应该维护军人的根本利益。要让军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军队自己认识到军人的价值,而要求上到国家高层,下到黎民百姓认识到军人的价值,才有可能使军人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军人是人,因此军人有正常人的任何需求,而且军人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军人产生比普通人更强、更多的需求,但中国军人却没有得到满足他们需求的合理供给,这也就是产生了军人需求与供给极不均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生存的需求,我们且撇开生理的需求,只谈生存。毫无疑问,军人是国家供给制,不用考虑生存的问题。那生存的质量呢?我们在谈小康社会,在谈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好象这一切把军人刨除在外,只谈军人应该随时随地奉献,但光让军人吃饱肚子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中国军人知道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全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所以中国军人可以忍耐,可以奉献,但不代表中国军人只能忍耐,只能奉献。军人得不到有效的激励,是国家巨大的隐患。我们的中国军人是人民的儿女,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份子的孩子,我们的军人更加了解父辈的艰辛,我们的军人更加希望全国的人民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但让军人忍耐、奉献是不能让全国普通人民进入小康社会的,也不能让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因此,不能让军人一味的忍耐和奉献,军人的价值虽然用货币无法衡量,但却是不可估量的。要让军人体现价值,全社会要尊重军人,首先要从人性的角度认可军人,承认和满足军人的客观需求,才能让军人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谈到的人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才能在中建立和谐发展的军队,才能让军营的绿色成为社会的和谐色。
道德是一种意识的事物。脱离军人本身,而空谈军人的道德,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军人的道德是建立在承认其价值和体现其价值的基础之上,如果军人得不到其付出相对等的补偿,那么军人的道德对军人没有任何约束力和说服力。过去,我们总在对军人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军人应该怎么样,但现在看来,这些教育对军人的激励作用很小,反而造成了很多军人的抵触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军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有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能提倡军人的道德。但仅仅是生存还解决不了军人的道德问题。军队不是真空,军人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在经济学中,通常以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系数大,说明最基本的生活支出比例大,生活水平低,而现阶段我国军人的主要支出还是生活必须品,生活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较大,恩格尔系数很大,可以说生活水平和质量很低。甚至,很多军人整天在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可以想象,在这种条件下,军人怎能爱岗敬业,怎能有正确的军人职业道德观。古语讲重赏之下有勇夫,现代新军事革命更是人才的竞争,合理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合情的精神激励相配套才能让军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军队是执行国家特殊任务的职能部门,也可以说是国家所有的一个大集体。要让这个大集体产生较好的效益,必须让集体里的成员热爱这个集体,让他们身在这个集体里有强烈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这个集体,更好的行使自己的职能和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因此,军队本身必须合理的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目前,我军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即使一些留在部队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么多军队优秀人才离开军队这个大集体,除了军队的待遇低这个原因外,军队自身不能很好的使用配置这些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让军队中的每一个人产生职业归属感,必须根据每一个军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决定他们的报酬、奖励、晋升等。要充分了解军队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给他们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创造其发展才能的最大空间,使各类军队人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部队的发展前途,以增强其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的动力。
现阶段,我军在人才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就是不能以人为本,不能合理的用人,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使用很不恰当。很多单位只讲求口头上的重视人才,过分重视人才的数量,而没有真正的合理使用人才。比如:有些单位强调人才建设工程,对外宣传单位有多少博士,多少硕士,多少本科,但只是数量的聚集,而没有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很多硕士、博士高学历军人的工作岗位和专业不对口,学以无法制用。这势必打击军事人才的职业归属感,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流失。在某些军队单位,硕士、博士毕业后即使受处分也要脱离部队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一边强调重视人才,一边却不使用人才,这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障碍。只有重视并且提倡军队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动,才能避免有的单位缺乏人才,有的单位浪费人才的现象发生,使人才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增强人才活力。可以想象,如果高学历军人遍布在军队的许多重要岗位,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面貌改观有多大。我们不能完全苟同“精英治国”、“精英治军”的绝对正确,但应该认识到高学历“精英”在治国和治军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他们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军事威慑力的根本支柱。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上。以人为本,在军队就是以军人为本。只有在给予军人合理的物质待遇基础上,优化配置军事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军人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军人创造价值,提升价值,军人的道德观和职业归属感必然也就随之增强。

优秀范文: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理论是“软指标”,最走过场,但又是硬任务,最考验一个人的思想和作风。理论学习欲掌握实质、领悟精髓,必须深入,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心入”。

“心入”先得上心,在思想认识上真正重视起来。埋头拉车忘记抬头看路可能丢失方向,身陷事务疏于学习可能劳而无获。师旅团级单位处在抓工作、带部队和组织完成任务一线,加强理论指导、注重把握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有的同志常常抱怨工作忙没有读书,总是强调事情多无法集中,把放松理论学习归咎于客观因素、推诿给外界环境。事实上,时间再紧也是可以调整成“块”的,精力再散也是可以聚焦成“点”的,关键还是一个态度和认识问题,是一个决心和毅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学习既是一个具体行动和实践过程,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认识。

“心入”还得用心,在肯于吃苦、善于学习上下功夫。学习既要花大气力下苦功,也要讲方法找门道。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是粗粗翻看一遍理论原著,草草浏览一番基本观点,而是要逐章逐篇阅读不落内容,逐字逐句琢磨不留死角。如果坐不下来、静不下心,就难以深入进去,在理论学习量的累积中实现质的飞跃。同时,师旅团级单位离官兵最近、贴实践最紧,联系实际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更容易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更容易掌握科学理论活的灵魂,更容易使读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更容易使科学发展观成为观察、分析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心入”更得专心,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胸无杂念、心无旁骛。“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师旅团级单位党委机关直接带兵管部队,工作头绪多,担负任务重,牵扯精力大,理论学习更需要在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上下功夫。事实证明,只要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科学统筹,做到周密计划、合理配置,大小工作区分轻重缓急,能兼顾的尽量兼顾、能压缩的尽量压缩,充分挖掘时间、积极利用时间、抓紧点滴时间,就能够有效排除各种干扰,切实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学习上来。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