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
“做华益慰那样的精诚大医”、“做一辈子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刊播后,引起医疗卫生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医务工作者致电致信本报,表达了他们对华益慰的敬佩之情。(7月15日《人民日报》)

华益慰曾说过,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病人。华益慰从医几十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华益慰的眼里,患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对贫穷的患者,更要分外同情。如河北一位农民,在其他医院做肠梗阻手术,术后严重感染,被几家医院拒收。这位年近半百的庄稼汉子找到华益慰时,身上只有几百元钱。华益慰立即安排他做检查,并很快为他做了手术。最后,病人出院时,手中还剩下100多元钱。一例肠吻合手术,如采用吻合(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器一个医生一上午可以做2-3台,但病人需要支付1-2万元的费用。华益慰为了给病人省钱,采用传统的缝合术,伏在手术台上4~5个小时精心缝合,只需400元钱。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他真无愧于媒体所说的,他是新时期的白求恩。

当前,全国医疗卫生战线号召向华益慰学习,做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笔者理解的做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就是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就是要像华益慰那样,从细节上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如天凉时,为病人查体前,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然后再接触病人的皮肤,并尽可能地减少暴露病人的身体。就是要像华益慰那样对病人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为病人着想,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

做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就是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名与利的诱惑,就是要像华益慰那样淡泊名利,固守清贫,不收红包,不拿药品回扣。以自己的一身正气、一腔热忱、一份执着,为病人看好病,治好病。

做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就是要有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记得有一位医院院长曾说过,近一段时期以来,频繁出现的医疗纠纷始终困扰着国内医院,不少医院对此多觉委屈。其实,医疗行业应该作更深层次的自我检讨,整个医疗过程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流程,缺乏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是相当数量医疗纠纷、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不少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往往凭仗经验,习惯“跟着感觉走”,缺乏严谨的规范操作意识。做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就是要像华益慰那样真诚理解每一位病人,像华益慰那样把病人放在心中,用微笑迎接每一位病人的到来,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患者。

医生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医,但只要热爱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精益求精,恪尽职守,就一定能成为人民爱戴的良医。尤其在当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形势下,只要我们第一位医务工作都能像华益慰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付出的是真心,处处是为患者考虑,就一定能赢得患者的尊重和认可,就一定能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题记?摘自《诸氏遗书》。
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从医56年,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心系患者,工作兢兢业业,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医疗事业。
“做医生,没有一个到什么时候就不能做了,除非你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这个事,这就是医生的天职。”华益慰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他高尚的人生信条,我们看到了一个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人,这种对患者的爱是发自内心、发自灵魂的,正是这种源自内心的爱,让他为医学、为患者炽热而灿烂的燃烧了自己的一生。我作为一个刚刚踏入医疗队伍的一员,深深的为之动容,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再现与弘扬,看到了一个优秀医务工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者应有的品质和追求,那就是: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
从白求恩到华益慰,都不是偶然的存在。在他们身后,是千千万万心系患者疾苦的医务工作者。虽然我们现在的医患关系中还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医患关系绝不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救死扶伤精神绝不能被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所取代。但,只要我们像白求恩、华益慰那样,从我做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么,我们的医患关系就会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建立互信互任的良好医患关系。让我们学习白求恩、华益慰的精神,以华益慰为榜样,一辈子忠诚于党,听从指挥;一辈子对得起病人,热爱患者,不收红包;一辈子扎根临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甘当人梯。
“饱满的谷穗永远低着头,而空虚的毛毛草却翘着头。人要做沉甸甸的谷子,不要做轻飘飘的毛毛草。”这是华益慰本人对自己“淡泊宁静,敬业乐群。”的座右铭的形象比喻。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半个世纪的军医生涯中,华益慰以高超的医术享誉军内外。华益慰作为一名知名的医学专家,从不摆专家的架子,每次就诊都耐心解答病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记下病人的每一处细微变化。在他眼里,病人都是亲人,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能让病人省一分就省一分。即使休息时间,他也在家中热情接待那些慕名而来的病人。华益慰一生曾把多少病人从“死神”的手里夺回,已无法一一数清,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是,他做一台手术拯救一个患者,收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我们作为一个刚进入医生角色的医务人员来说,应该学习华益慰的精神,从我做起,抓紧每分每秒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抓住每一个机会来扩展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抓住每一次相向家领导学习讨论的机会。
把每一个病人的用药、检查、治疗的原因、原理及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学习,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病人询问的每一个问题都重视起来,耐心讲解,把每一个病人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像华主任那样,收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从医56年,华益慰以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温暖了成千上万颗心,从而赢得了这样一个高尚而神圣的称呼——“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华益慰的情怀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华益慰的情怀
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在56年的从医生涯中,用仁心仁术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痛苦,一生做手术数千例,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被老百姓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读着华益慰的先进事迹,我尤为他的三种情怀所感动。

一曰亲民情怀。医生素以冷面著称,华益慰却不仅用手术刀为病人治病,更用心为病人治病。电视报道中有一个镜头,就是华益慰先将听诊器捂热了再去为病人听诊,仅这一举动,我们就足以看出他对患者的那份体贴和关心。

二曰清廉情怀。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正因为特殊,许多医生把手术刀当成了筹码,把患者当成了待宰的羔羊,收受红包礼金,甚至索拿卡要,严重损害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光辉形象。华益慰常说:“如果一个医生把钱看重了,就会把病人看轻。”正是有这种感情,他从医56年,从未收过一个红包,从未拿过一次药品回扣。华益慰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廉洁作为立身之本,把品行看得比命还重。

三曰谷子情怀。华益慰曾说:“饱满的谷穗永远低着头,而空虚的毛毛草却翘着头。人要做沉甸甸的谷子,不要做轻飘飘的毛毛草。”从医几十年,华益慰的医术不可谓不高,但他面对同行,总是非常谦逊,对待后生,没有半点架子,更多的是言传身教,这就是谷子的本色、谷子的情怀。
(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亲民情怀,使华益慰始终有一颗博爱的心,把患者当亲人,唯病情是重;清廉情怀,使华益慰始终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不为世风所污,不被灯红酒绿所染,永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高风亮节;谷子情怀,使华益慰始终能够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良好的医术医德医风。

三种情怀,三重境界。对于医疗行业,华益慰是一个榜样,让老百姓看到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希望;对于其他行业,华益慰是一缕清风,让老百姓对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充满了信心。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值得病人信任和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做值得病人信任和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8月7日、8日中午,中医科全体医务人员集体学习了“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录像光盘,很多同志是流着眼泪看完了录像。华益慰把病人当亲人,在工作中能充分的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说起来是很轻松的,但真正做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医乃仁术,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有仁爱之心。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他都一视同仁,精心救治,处处为病人着想,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他把对病人的爱,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
华益慰把品行看得比生命还重。他一生廉洁行医,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从来不收一个红包,不拿一次药品回扣。他常说,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如果一个医生把钱看重了,就会把病人看轻。
“感动”“敬佩”是同志们说得最多的词语,让人感动的并不是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而是对待患者的真诚友善、认真细致的每一个细节,那慈祥的面容,嘴角边洋溢着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心贴心的温暖!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少数医务人员医德滑坡,拿红包、吃回扣、开大处方,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行业风气。华益慰严于律己,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树立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位伟大而又平凡、可敬而又可学的军人!他崇高的道德操守和伟大的人格的教育着每位医务工作者。高尚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华益慰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和工作的动力,同时也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的。
通过观看华益慰的事迹报告,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那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弘扬正气,抵制歪风,从每一细节处做好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工作,做值得病人信任和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