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对集体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体会)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个性对集体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体会),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个性对集体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体会)

担任班任工作已有好几年了,而我所带的两个班在其他老师看来归为“乱班”一类,但我却不这么认为。难道学生只要守本分,规规矩矩,太太平平,功课好,听老师话,就是好学生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这种陈旧的观点,从根本上忽视并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都赶进了同一个模子里去挤压,使个性在集体中找不到得以生长的土壤。一个真正班集体的形成应该是从学生出发,从他们的个性出发,使三十多个在集体中遵循规范,发展自我,让集体的其个性发展提供自由而广阔的空间。当然,这里所说的张杨个性,绝非自由放纵而不加约束,造成个性意识的无限膨胀。它必须是以不与集体的要求场与利益相抵融为前提,学生民表现出来的个性应该是为集体所接受和认可的那部分,个性培养也是集体主义观念熏陶下个性的充分发展。我认为,真正的个性教育是培养人的自主性的独特性,使之在心里上逐步形成独立的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个性的有无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求新、创造的欲望,而这些能力将成为个体在当今社会寻求发展的重要素质。有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顾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会导致一个班级显得散漫,学生只顾个性的孕育,而不顾集体的利益呢?就我几年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觉得恰恰相反,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集体不正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么?发展了个性,不就等于在发展集体?要形成良好集体关键在于高度关注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面为集体的教师,只要每片树叶烂了,整座森林当然也瑰丽多姿的。作为班主任,应该调动,引导学生的个性为集体服务,变以往那种集体压抑个体,个体服从集体的被动局面为个体与集体共同茁壮成长。具体的说,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现在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上不少班主任常常为班级缺少凝聚力而苦恼,平时班里搞活动,总是几个班干部在忙碌.更多的同学则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恰恰是他们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的。一个良好的、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离不开个人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表现”的欲望,有获得集体承认的愿望。作为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大胆释放这种欲望,使学生的优良个性自觉地表现出来,并肯定他们对集体的贡献,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价值,他们自然就会向着这个集体靠拢,把个性的成长与集体的成长绑在一起,以其充分发展了的个性为集体服务。学生的参与是最宝贵的,尽管他们的个性有时显得幼稚可笑或者会出错,但千万别去斥责他们。因为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一但你这么做了,要想再次激起他发展个性的欲望就会变得困难重重。只要为他们提供施展的机会,多给一些鼓励的微笑,他们自然会调整自己。在上学期的下敬老院,探望孤老的活动中,我班的同学就礼物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说带梨、桃子、苹果等;有的学生则认为多吃梨和桃子对老人身体不好,还不如带些蛋糕;还有的则提议西瓜、哈密瓜……反正,众说风云,出了一箩筐的点子。我当时并没有利用班主任的权威去替他们作决定,我觉得那样做会挫伤一部分同学的个性意识,而那不是我所乐意见到的。于是我让他们每个人的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互相自由的碰撞,在交流中逐步形成统一。而这时,他们每个学生的个性意识提供一定的空间,他们定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会珍惜这个机会。这样,集体的凝聚力何愁建不起来呢?二、体现在学生个性差异的互补上苏联教育家科尔玛娃曾说过:“一个人的个别性及其内部精神世界将永远有别于另一个人的个别性及其精神世界。”所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均有差异,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是片面和不完整的。作为班主任,功忌把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个性的优点,对于那些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发掘他们身上尚未被人甚至未被已知的优势。便使他们的个性同样得以充分的展现。我班的王俊杰,成绩一般,在班里也算得上是个调皮捣蛋学生。平时,也总有老师向我告他的状。但我却发现他的嗓音特别好,于是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让他做主持人,刚开始,好多同学都反对;但结果我是对的。当学生一旦生活在集体中,他自然会与周围的同学有一种对照,从而发现自己个性方面的不足,那么,个性差异就能得以互补。对一个班级来说,学生间互补的个性无疑是集体的一笔财富,学生的个性会整合成集体的特色,无论是绘画的、唱歌的、朗诵的、跳舞的、运动的,以及各门学科,都不乏强者。这样一来,班级各项活动地也就能很好地开展起来,而个性的互补使集体也如一座森林一样,容纳了不同种类的树木,因而也就显得多彩多姿态,充满微型机。三、体现在班级管理自主的提高上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学生自主能力的高低是个关键。如果在一个长期被老师“管怕”了的班级中,习惯上的惰性使学生始终在等到待班主任发布指令,尽管看上去学生老老实实,班级太太平平,可这样的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按部就搬的模式

个性对集体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体会)第2页

对于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不会有什么益处。只有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充分地突现出来,其内心深处才会产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冲动和欲望。在学生自我孕育、培养个性的过程中,他必然会主动去寻找诉说个性意识的位置,这时只要班主任适时地予以引导,在班级管理方面为他们提供适合其个性特点的位置,如让爱劳动的人做劳动委员,表现力强的人表演节目等,这样学生自然会十分乐意、用心地去做。有时出于扭转某些学生身上不良个性的角度考虑,也可以让容易急躁的人作纪律委员,让性格内向的人主持十分钟队会,迫使他们正视自己弱点,在现实的磨练中去培养完美的个性,这样做充分利用了学生抒发个性的需要,使他们自觉自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在学生的个性得以实现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总而言之,个体和集体之间就好比是一片树叶与一座森林之间的关系,森林的茂密离不开枝叶的葱郁,森林的多彩源于枝叶的绚烂,所以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良好关系对班级的作用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良好关系对班级的作用


同样是作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引导者,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个人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但靠班主任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教师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因此,班主任应与任课教师多做沟通,价格师生团结起来,共同来管理好一个班集体。

毕竟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认识比较多,也比较深,比较全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学习兴趣都是了如止掌的。而任课教师只有在上课时间与学生接触,交流,互动,只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然于胸,在其他方面是茫然不知,但要真正的对学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而这时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就不可少,以达到一种相辅相成,互帮互助的联系。这样任课教师也能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能更好的选择方法来帮助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帮助督促一下。

一个好的班级不是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出来的,他需要各任课老师的协助,各任课老师也是班级的一部分,所以,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了解班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班主任要做好各任课老师的后盾,当任课老师在班级中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帮助渡过难关,而且在学生面前树立任课老师的形象和威信。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默契合作会使班级的整体状况焕然一新,在做到各司其职的同时,也能相互辅助,在一个班级中什么样的学生都有,比如说一些从事反社会行为的学生,就我们所见,许多教师在不良少年面前都软弱无力,他们除了感叹之外别无他法,于是只好弃之不顾。能够扭转这一局面的,唯有教师,教师如果教起的携手努力。(班主任 )如果教师不想转变不良少年,或成为他们的敌人,这些学生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任课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排斥这些学生,让他们更加的偏激,孤立,自卑,要在学习中慢慢融化他们,给他们机会融合到班级中。对于班主任任务也更加的沉重,要更深一步的了解他们做出这些行为的动机,目的,从根本上治疗。毕竟学生多班主任的信任和依赖多一点。我相信人本性是善的,只是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与行为。只要给予适当的帮助,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精神上,这些都是可以矫正过来的。

因此,只有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携手互助,多做沟通,就可以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班主任培训心得: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


班主任培训心得: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

一:班主任

从古代看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人,从现代教育观念来说,教师是陪着孩子们一起长大的人,虽然说塑造人的灵魂有些过了(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说儿童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材料,而是按照内部规律发展的生物,教育只有排除障碍以及对这种发展提供自由活动的余地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大了,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一点。班主任则是在现代以班级授课为主要教育形式的前题下,支承着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如果说课任老师主要负责一节课的教学,那么班主任则是学生从进校园到出校园,甚至包括学生毕业,都将给于学生极大影响的人。这几年我甚至发现,一个班的学生如果从一年级到毕业总是一个班主任带着,那么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班的班级风格会和它的带头人班主任的个人做事风格一模一样,我说的班级风格,也就是这个班给人的总体感觉。那么,这个总体表现其实应该是全体学生综合表现的复杂叠加。正是这个原因,有时我很害怕做班主任,因为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个班和自己一样,尤其是缺点也暴露给了别人。

从此来看,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了一个班的形象,当然也给班上的每个学生无限的影响。从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看,班主任工作难!难在什么地方?用张万祥老师的话说,一把锁只能用一把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钥匙很小,很脆弱,但它能打开孩子们的心锁。这些钥匙,不是那么简单就被你拿到的。(班主任 )一个班主任他必须对各个学科都要通晓,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我会给学生上什么什么课的水平,而是要通晓。关于这一点,我已经越来越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难处。因为我作为一个教英语的老师,每次给学生谈数学的时候,总不得不很难为情的说:让我们的数学老师好好讲讲。之类的话。很多人都说,这样要求,能有几个班主任合格?是阿,没有几个人会合格,所以合格的人才叫专家,做的好的才叫名师呢!

这是技术上的难,还有一难,也是决定性的难:爱心。我现在明白了,爱心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的,那是需要参透人生这本最难读懂的书以后,你才能具有这颗真正的爱心。现在很多所谓的教育家、名师们,他们说起来他们的经验绝招令人眼花缭乱。那么孔子的教无类,他们做到了吗?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做到了教无类,而且他也能象苏霍姆利斯基那样,用爱心做自己的教育,那么爱心他就有了,教育家的称号不虚了,名师当之无愧了。

《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能在学生故意把一瓶墨水全倒到自己光秃秃的脑袋上,还丝毫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跑到这个学生的妈妈面前去给这个他打圆场,就让我想到了爱心的份量。有人说,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我说不够,因为当一个儿子故意这样对待他的爸爸的时候,他的爸爸会不生气吗?不会的,那一定会大巴掌打过去的。那要怎么样做才算是一个教师的爱心呢?有一个电影名字叫:《喜盈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老爷爷,他去地里给孙子看庄稼,晚上回来孙媳妇给自己拿出来的饭是:窝窝头。这时候,小孙女却跑出来,给老爷爷拿出来了他们吃剩下的饺子。这时老爷爷却还能眼睛含着眼泪生气的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了,不缺这碗饺子吃。说完就又去地里看庄稼了。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爱心,同行们,能做到吗?我理解一个教师必须有如此的胸怀,否则你做不了现在的名师。

这就是我理解的班主任,我在尽力而为。

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以上的理解来看,班主任工作将体现在一个学生生命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来做这个工作呢?特别是今年,我觉得我找到了做好这个工作的基本方法,那就是班主任课程。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课程是一个人一生所必须走过的路。我理解它已经不是只限于学校阶段的这段路。它还应该包括毕业后,来到社会上,甚至一直到一个人生命的结束所需要的学习过程和体验过程。那么,班主任课程我想首先应该是在校园内这段路上,一个班主任应该带领他的学生一起走过的一段路程。这段课程当然也会辐射到学生毕业以后,乃至他们的人生所有路途中。虽然只是辐射,可是毕竟是和一个班主任有关系的,这就决定了班主任课程的重要性。

我理解班主任课程应该包含于教育的非常广泛的领域内,例如:班级文化的营造,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等,而所有这些,我想行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一个班主任无论在何时,都必须是一个楷模。粗读了一遍《论语》,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楷模。在《论语》的乡党篇第十中,孔子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但要说具体操作,班会课还真的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这非常适合现在老师们的胃口,因为只要你告诉一个教师说,你这样的教学不好,他马上就会反唇相稽:你告诉我怎么做?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把教育当成一个单纯的技术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不管怎么说,班会课确确实实是我们班主任的一个杀手锏。

今天听丁如许老师做的班会课报告,让我很受启发。我做班会课也有一个学期了,但是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水浒》阅读课程是我本期开发的第一个比较成型的课程,而这个课程中,我主要是探索了班会课的一些做法,形式虽然不算太单调,可是相比丁老师讲的,我的班会课路子太窄了。丁老师已经把班会课渗透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形式更加实用、有趣。

说到这一点,我想我的教学思想还要进一步的解放,不能受到各种所谓的考试分数等等的束缚限制,因为你只要在教育这块儿田里耕种了,肯定是有收获的,这样也就不会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冲突太多。

根据丁老师的班会课特点,我理解班会课应该是我的班主任课程实施的一个平台,而且今后这个平台也不能只限于为阅读而阅读的状态,还应该发散开去。根据某个课程的具体要素,采用不同的班会课来实施,来展现,来总结,例如我的班会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教育,那么我就可以利用丁老师的面临地震主题班会课,来做一个具体的展现,这样生动形象。接下来,我应该全面掌握丁老师的班会课,从而使班会课这种教育形式更好的服务于我的班主任课程。

丁老师的班会课理念给我的最大冲击是:他十分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利用和文本的保存。无论怎么说,这样做都是非常明智的。这两天我想了很多,教育究竟应该在什么环境下展开?

我的班会课虽然也有一些积累,但要和丁老师的班会课相比差距还太远,研究的味道还是不浓,今后要更加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丁老师的班会课,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完整体系,在我现在的视野里,还无能力看出这个系统还有那些地方不足,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消化它。按照丁老师的做法去创新性的利用,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它、运用它。特别是如何让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是我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异化,也就是使自己永远君子不器。

班主任对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


课余时间,班主任下班巡视,不能为巡视而巡视。要“有事做”。要有计划地与学生交流,进行灵魂的沟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为学生分析、疏导。

集体备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老师们不想这么做,而是不知如何动手。没有一个团体领队,老师们是动不起来的。因此,必须从点到面,先从个别教研组入手。集体备课的教研组要推出一个主讲人。主讲人说课,之后大家建议——每人必须提建议,且不能与他人重复,初步提出一个模式。然后,主讲人汇总众人的意见,形成基本教案。接着,进行教学展示。本组老师必须听课,邀请其他组老师听课,学校领导必须到场助阵。在教学中,初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最后把这种模式推广。如果能取得70%的成功,那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怎样把老师“讲得多”变为学生“做得多”,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一点。

可以进行“推门”听课。但凡听完一节课,必须给上课者提一则建议,且一下课马上跟上课者提出,不要拖延。要少说缺点,多给建议,至少要提出一个优点,一个缺点和一则建议。以后,凡老师的听课,都要求写建议;坚持听课本检查,要看听课本中有没有建议。评课时,不要讲别人的不成,而是要指一条路子给他(她),因为既然你觉得别人做得不好,那么你肯定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法和建议。“你能不能这么做……”“如果……你觉得行不行?”这样的话就很有艺术,既暗中批评了他人而不伤人,又能让人得到具体的指导。这才是“推门”听课的艺术。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