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巡回展有感-学习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柏坡精神巡回展有感-学习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西柏坡精神巡回展有感-学习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自从在北京这第一站推出以来,几乎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当我走在展览馆大厅里,看着一幅幅略微发灰的图片与手迹,我被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西柏坡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做出的无数重大决策所折服,一种含有钦敬、崇高的复杂情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充盈心田。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展厅里的系列实物,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物质条件的艰苦。无论是那细小的油灯,还是那碾米的小石磨,都让我们有恍如隔世的错觉。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着旧中国的贫穷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何等的伟业!条件越是艰苦,成事愈显难能可贵。展厅里的实物背后,掩藏着英豪们何等的志气!在这个取得暂时伟大成绩的关口,毛泽东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可以说,这为当时的广大党员干部注射了一支醒脑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还很长远,毛泽东同志与超乎常人的理智告诉我们,“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如今,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新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确确实实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不过,物质条件的富足也带来了世风的浮泛,奢靡、放纵、安逸的情绪也有所滋长。社会上各种制假、贩假的时有发生,无疑是有关当事人出于对安逸生活的奢求以及对物质利益的片观追求,从而蒙弊了自己的良心,有关当地政府的管理缺位和不到位又在无形之中放任了制假贩假者,从而给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与潜在威胁。在此恶性链条中,这些管理者明显失去了“不骄不躁”的好作风,没有做到真正关心民生,没有做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那样来保护。而不顾当地财政现状,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肆意建设豪华办公楼,购买豪华轿车,搞脱离实际需要的路边政绩工程以及城镇中心超大广场等形象工程,都是领导干部不能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坑苦百姓的行为,直接损害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离开了对人民群众的关爱,管理者又靠什么来博得当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拥护?!“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看来,物质条件的进一步富足,精神世界的建设愈显必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也许,这就是党员干部重学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西柏坡精神学习心得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农业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相距适中的村落分布,遂使西柏坡成为中央工委驻地的最佳选择。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949年初,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大阶段的战略决战已近尾声,中国革命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进行着清醒的思索:中国共产党人能否避免重蹈其亡也忽的历史覆辙?深谙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同志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如果任其泛滥,我们队伍中的某些人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其亡也忽就可能成为现实。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两个务必的警钟。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毫无疑问,两个务必是中国革命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三年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再次向国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务必的坚强决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取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三十年后,中国革命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又在中国大地上发生。如果说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是巩固革命胜利成果,走向社会主义;那么,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之第一次历史转折,第二次历史转折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其一,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且极不平衡的大国里,要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是空前的。其二,为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和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必将引起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其三,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也正以西化、分化的各种手段干扰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防范西化、分化,将长期成为党必须面对的艰巨课题。显然,历史条件虽然变化了,但西柏坡精神并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9年邓小平同志又一次号召全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3年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全党必须继承、发扬、深化和发展两个务必的64字创业精神。可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实现新的历史转折,完成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任务,经受执政考验和国际斗争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乃至社会各个领域,正成为改变中国面貌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与坚持两个务必分不开的。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因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需要完成的宏伟目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没有理由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悲观失望,因为完成如此艰巨的事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和十分正常的:任何骄傲自满和悲观失望的情绪都将延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应当在成就与进步面前谦虚谨慎,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乐观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其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党的各级干部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因意气用事、盲目决策而导致的失误。其三,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引起我国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既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人民和有关人士的友好合作关系,又要时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气节和风貌。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就是克服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试验、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在探索创新中走出社会主义新路;步子稳,就是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制定各项重大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其二,永远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当前,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7000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社会财富丰富了,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丢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其三,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建成,只能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如果我们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现代化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的海市蜃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将永远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精神柱石。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遇到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对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从总体上看,当今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他们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缺乏对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不容易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社会需要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由于生活较为优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难,他们也因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两个务必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党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孙姝娟

西柏坡红色精神学习心得


西柏坡红色精神学习心得

祖渭敏 红柠铁路公司

当我满怀深情的踏上西柏坡,凝望着这片神奇的红土地时,我的心情是那么的沉重,又是那么的激动。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红军战士驰骋沙场,红色战旗徐徐飘扬,战场硝烟弥漫,枪声震耳欲聋的场景......

西柏坡,一个让我无比敬仰的圣地,我对这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 一种永远不变的信念。当我瞻仰了五位书记的铜铸像,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教育展览馆、西柏坡廉政展览馆以及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简朴的旧居,瞬间被那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所感染。革命历史的红色洗礼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耀应,神圣与神奇吸引着无数游客,让人流连忘返。

教育展览管内,一把把大刀,一架架大炮,一件件麻布衣服,一句句名言录,让西柏坡精神更近距离的呈现在我的面前。周恩来总理评语道“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党的十九打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回顾西柏坡精神,充分发挥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通过西柏坡精神,激励我们要勇往直前。

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我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以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每一步。

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我们再续书写新的时代传奇。()当下,按照铁路集团“十三五”规划及公司年度目标,我们要用创新的眼观,推行新技术、新工艺,用科技武装自己,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谱写跨越式的新篇章。

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我们牢记使命,坚持自己的初心。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无私无畏,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自己的原则,说真话,坦率地提出批评意见,实事求是,不阿谀奉承和随波逐流。把生活、工作相互协调,保证生福美满,工作蒸蒸日上。

西柏坡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新迈步、新起点、新转折的磅礴力量,在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持续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党员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做到不忘初心,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牢记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公司的年度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习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

当我满怀深情的踏上西柏坡,凝望着这片神奇的红土地时,我的心情是那么的沉重,又是那么的激动。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红军战士驰骋沙场,红色战旗徐徐飘扬,战场硝烟弥漫,枪声震耳欲聋的场景......

西柏坡,一个让我无比敬仰的圣地,我对这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 一种永远不变的信念。当我瞻仰了五位书记的铜铸像,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教育展览馆、西柏坡廉政展览馆以及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简朴的旧居,瞬间被那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所感染。革命历史的红色洗礼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耀应,神圣与神奇吸引着无数游客,让人流连忘返。

教育展览管内,一把把大刀,一架架大炮,一件件麻布衣服,一句句名言录,让西柏坡精神更近距离的呈现在我的面前。周恩来总理评语道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党的十九打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回顾西柏坡精神,充分发挥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通过西柏坡精神,激励我们要勇往直前。

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我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以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每一步。

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我们再续书写新的时代传奇。当下,按照**规划及公司年度目标,我们要用创新的眼观,推行新技术、新工艺,用科技武装自己,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谱写跨越式的新篇章。

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我们牢记使命,坚持自己的初心。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无私无畏,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自己的原则,说真话,坦率地提出批评意见,实事求是,不阿谀奉承和随波逐流。把生活、工作相互协调,保证生福美满,工作蒸蒸日上。

西柏坡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新迈步、新起点、新转折的磅礴力量,在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持续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党员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做到不忘初心,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牢记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公司的年度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学习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

游西柏坡有感

游西柏坡有感

10月西柏坡学习心得

赴西柏坡学习心得

西柏坡培训心得体会3篇

西柏坡心得体会

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

西柏坡培训心得体会

西柏坡精神心得体会

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

西柏坡赶考心得体会


西柏坡参观学习有感


西柏坡参观学习有感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

身着粗布军衣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

当前,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从国内来看,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时代的挑战、社会的变迁、历史的责任、人民的厚望,容不得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正是站在掌握和运用执政规律的战略高度,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坚持“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充分显示出我们党站在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实际行动。

我们在这里看到,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党内腐败现象严重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离开了西柏坡,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培养祖国药学事业接班人的伟大进程中,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道德修养漫谈-修养的现实意义


道德修养漫谈-修养的现实意义(一)、何谓道德
⑴“道德”释义
最早,用“道德”这个词表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规则。其中,“道”是指道理;“德”是指掌握“道”的人,能够“内得于己,外施于人”。起初,“道德”这个词是分开使用的,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经》和《德经》,也是把“道”与“德”分开使用的。
把道德二字连起来使用,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总的说来,在中国,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以及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等等。
道德作“功夫、法术”讲,《水浒传》53回——李逵斧辟罗真人:“要不是我有道德,那就丢了性命”。
⑵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历史上的伦理学家们所重视。历史上曾有一些伦理学家,企图离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去观察和研究道德现象,去寻找道德的起源。他们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类:其一,认为道德来源于客观精神和上帝及佛、道、神;其二,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类天性、人类同情心等;其三,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感觉欲望;其四,认为道德来源于动物世界。
以上凡种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说明道德的历史起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产活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自然是由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自觉行为规范,起源于人类最初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⑶道德形成
人一生下来,没有道德。小孩子,见人的东西,喜欢的就抢,说明小孩没有道德意识。最初只是模仿道德的外表。
完整的道德过程由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构成。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评价可以促使道德行为完善。道德的形成,主要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他培,道德修养是自培。一般来说,道德教育形成道德基础,道德修养完善道德。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认为:人原本都是完全自由的,但你自由,我也自由,过分的自由就会伤害别人,于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每个人都要交出一部分的自由,通过订立法律,限制起来。(这就是社会的王道;那些不讲和谐,弱肉强食的规则就是霸道)。
道德是隐形的法律,法律是显露的道德。
⑷道德行为与文明行为
道德行为与文明行为不同。人的行为是多方面的,人们在处理道德关系时的实际行嘛作“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的道德面貌。人们的道德行为是多方面的,“文明行为”就是其中一方面。文明行为指人类进步、开化的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凡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行为,都是文明行为。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
⑸道德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经济基础决定道德规范。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封建社会的“妇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封建社会,妇女归属男人,妇女道德实际上是对妇女的约束。妇道理论最初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东汉班昭推出《女诫》,将三从四德观念理论化。唐代《女论语》、《女孝经》进一步明确了女教的细节;清代《女学》将妇道推向高潮,并强制执行,成为禁锢妇女的枷锁。
1903年,《女界钟》问世,妇女的道德观念开始变化。《女界钟》提出六项女权:入学权、交友权、营业权、掌财权、自由出人权、婚姻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妇女的新道德观念才开始实践。
无产阶级认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无产阶级道德的最高准则;而剥削阶级则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调整。拾金不昧,被认为是传统的美德,历来为人们推崇和赞颂。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冒出了“拾金有偿”的观念,并在现实中付之实践。有人拾到东西,要求失主给予酬谢,,不然,见到东西也不拾。我们将拾金不昧称作提倡道德,后者为实践道德。提倡道德,是道德先锋的道德规范;而实践道德是普通人都可接受的道德规范。
道德根据行为区域和内容的不同将道德分作:“公共道德、积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三部分,也称“三德”。公共道德行为区域为公共场所,家庭道德局限于调整家庭内部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概括了我国公民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和道德素质。
(二)、社会公德
1、何谓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指人们维护生活秩序,

道德修养漫谈-修养的现实意义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为大众所公认并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行为准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遵循的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规范。比如,遵守秩序、讲究卫生、尊重人格、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
2、社会公德的特性。社会公德具有四大特性:共同性、群众性、继承性、简易性。共同性指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准则。群众性指社会公德有维护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职能,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继承性是指社会公德具有历代相漪和继承发展的特点。简易性是指社会公德是人们起码的共同生活准则,简单明了,方便易行。
3、社会公德的内容。社会公德具有如下基本内容:①尊重他人,互相尊重;关心他人,互相关心;②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③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环境和资源;④讲究信用,履行诺言;⑤互谦互让,助人为乐;⑥见义勇为,惩恶扬善。
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互助友爱,扶贫济困。总之,为他人着想是社会公德的核心。我们进行社会会公德建设,就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对全体人民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体现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和互根关心。
社会公德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古代人随地吐痰,他们不觉得这是污染环境,违背公德的行为。
4、新时期所提倡的社会公德。新时期社会公德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良好的社会公德,不仅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使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保证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还可以改善社会风气。试想每个公民都能做到循正义、依准则、讲文明,整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就形成了。
⑴、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与互相尊重,是社会公德的核心。尊重他人要做到如卞几点:①文明待人。②尊重老人和妇女。③尊重人才、尊重教师。
⑵、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诚实守信,诚实指直爽无隐,赤诚相见,讲真话;守信,指履行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⑶、勇敢正直。勇敢正直,主要指见义勇为,这是社会公德的又一重要内容。
⑷、遵守公共秩序。
⑸、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⑹、保护环境。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反对浪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成果。
(三)、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中,从思想和行为都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在道德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最集中、最突出、最鲜明地体现着一般社会道德。成为一般社会道德的主要载体。是道德成熟的阶段。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热爱祖国,献身教育。只有献身精神,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既教书又育人,首先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第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威信,教师的一举一动也将影响学生。因而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和祟高的精神境界,做到诚实正直、谦虚谨慎,讲究文明、讲究卫生。第四,勤奋学习,博学多才。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四)、家庭美德
1、何谓家庭美德?
家庭道德,调整夫妻关系、双亲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由千午万万个家庭组成,家庭安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所以家庭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2、家庭美德主要内容
包括婚姻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爱情道德不仅表现在恋爱观上,也表现出对失恋的坦荡胸怀。
(五)、个人道德
个人道德是相对政府道德、企业道德而言的。是从道德对象角度划分的。十七大强调个人道德,与上文“三德”相提为“四德”。
(六)、道德问题:
道德滑坡现象:竞有人提出道德一斤多少钱?
⑴培根语——从艺术判断道德:人们常见,道德生长时期,艺术是在武功方面发展的;道德成熟时期,艺术是在文化方面发展的;道德堕落时期,艺术是在肉欲方面发展的。
⑵抬金(物)有偿
拾金不昧是美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拾金有酬”是改革开放之后冒出的新问题。是是?是非?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拾到东西,送归失主,理所当然;那东西本来不属于你自己,不必酬谢。酬谢之后,反降低了思想境界。
有人认为,拾到东西,必须有酬(或称有偿),不占为己有已经说明有道德,因为拾东西也要付出劳动,有酬理所当然;不然,才不拾呢!
现实中的一个实例:一个失学的儿童,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妈妈(他父亲乃下岗职工),途中拾到了“一包钱”,他将钱送到了派出所。将钱清点过,数目是一万八千元。警官详细地询问了他的情况—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很快,失主找到了,是一位大款,于是,警官与失主商议,希望他能拿出五千元(少一些也可以)回报拾主。那位大款振振有词地说:“拾到东西,归还失主,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警官无可奈何。
因此,有人认为,拾金(物)有偿应该立法。于是,又产生了许多问题。有偿的比率是多少呢?无法确定。
⑶.道德技巧
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由于社会开放、思想的多元化,、道德也被混杂于技术、学术之中,来个“速成”。道德“速成’、得有技巧,因此,便出现了道德技巧。道德技巧,有人称道德技术,也有人索性将它称作“道德演技”,因为它属表演形道德,与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却是两码事。道德技巧抽掉了道德的具体内容,使道德成为一种形式的空洞。在西方国家,这种道德技巧使用相当普遍,许多人都得有这种表演能力。于是,就有关于道德表演的专门书籍——《如何让你身边的人感到你有道德》,因为只为表演,所以在现实中不具意义。
道德技巧要求用最小的代价(或根本不付出),收到最大的“道德”效果。于是,在生活中,表现为空洞的同情、空洞的支持。这样,付出去的代价最小。这是道德的一个误区。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文章标题: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用廉政文化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对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反腐倡廉,迫切需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多年来,我们党依法依纪从严查处了一些党内腐败分子,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党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党,也看到了党坚定不移反腐败的决心。但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却依然严峻,腐败现象还在不断滋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腐朽文化在影响、侵蚀人们的思想,并在一部分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如有的人视权力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而“59现象”仍较为突出;有的人“笑贫不笑贪”崇腐羡腐心理作梗作怪;还有一些人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看病给红包”、“采购要回扣”等不正之风视而不见,风怪不怪,有的反倒认为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旧的传统思想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腐败意识相互交织,相互推波助澜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结果反过来又进一步助长了腐败行为的产生和腐败风气的蔓延。由此看来,腐败与反腐败不仅是政治上的斗争,而且是文化上的较量。缺乏廉政文化支撑的反腐败斗争就有可能失去应有的力量。
二、惩防体系,迫切需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三者并重教育为先,这是因为,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目前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制权、管钱、用人”的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有些制度的功能发挥不尽理想,尤其在执行中有的制度法规容易受“潜规则”的影响而走样变形。因此说,我们当前要做好的不单单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更重要是要通过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进而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遵守制度。目前有的党员干部在学习上,特别是在廉政制度和条规的学习中,往往是“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种走马观花、蜻蜒点水的不实作风和学习态度,使得制度条文形同虚设,更谈不上怎样去执行。这些都是廉政信念淡薄、廉洁信仰缺乏的表现,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来培育人们的廉政信念和廉洁信仰,这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所在,所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构建三者并重的惩防体系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三、风清政朴,迫切需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清朴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条件,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努力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特别要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来进一步规范权力的动作,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维护和保证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而推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用权。而廉洁用权正是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促进党员干部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做到勤政为民,廉洁用权,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廉洁的社会文化、政治文化、组织文化,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崇廉、护廉、爱廉的良好风气。
作为一项艰难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廉政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实践中深化和发展,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特别是从本质上看,廉政文化从属于文化范畴,只有具有生动的形式和内容,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建设廉政文化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要努力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不断增强活动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一部反腐倡廉影视片、一台廉政话剧小品、一堂警示教育大课、一句廉洁自律格言、一帧书画、一条短信、一篇廉文……,都能使人从中感悟人生、陶冶心灵,进而发人深思、催人奋进,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