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国大典》有感(两篇)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看《开国大典》有感(两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看《开国大典》有感(两篇)

当南京国民党政府逐出大陆之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的胜利,这时候中共方面认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机到了,于是就有了《开国大典》这部影片。虽说已经看完了,但毛泽东手拿开幕词,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以及一幅幅人们欢呼的场景久久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此成立了,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结束了国民党多年的反动统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将从一个落后的、受奴役的旧中国,逐步走向安定、统一、繁荣和昌盛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在五星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的前程,国家的发展而牺牲的英勇烈士,永不能忘记。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坚强的。相比之下对于那些出卖国家的小人,我们应该以唾为待,我们应该为他们而感到痛恨,感到悲哀!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英雄烈士的心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在这美好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应该懂得珍惜。看电影《开国大典》有感【20xx-6-819:38:00】三 郎 1东方欲晓夜将阑,历史风云现眼前。双簧戏尽京城外,千里堤溃大江边。铁军南征追穷寇,贤达北聚写新篇。一叶扁舟漂去远,遥望礼花飞满天。 2金陵王气何处寻?泥牛入海断讯音。岂有邪恶侵正义,全无坦途建功勋。屡战屡败非关命,民气民心是真因。不见广场红旗舞,万众欢呼遏行云?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军训心得两篇


军训心得两篇

军训心得 1

军训不仅仅是对我们身体的考验,更多的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是在不断的磨练中长大的,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军训很苦也很累,但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最佳良机。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军训之中,正是如此,其中有酸楚的泪水,有苦咸的汗水,有飘扬的歌声,有欢乐的笑声。

是的,军训是很辛苦的,回想一下,苦在脚上磨出的泡,苦在为正步踢麻的腿,苦在站军姿时累酸的腰间,军训如此的苦,我当然也有退缩的时候。但我坚持了下来,军训是一个过程,一个考验自我,磨练自我的过程,半途而废是耻辱。大家都咬紧牙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停止训练,有多少人是在暴日下站着倒下去的,又有多少人是在教官的劝说下才去旁边休息的,要知道军训本来就是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身体,那么,为什么要放弃呢?想到这,我都会咬咬牙,挺过去。也许坚毅在累酸的腰间堆集,最后将坚实、挺拔与不屈。或许这些不是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让我受益终生的收获,我收获的是耐力是坚毅是勇敢,是不屈,更是团队精神。无论今后我做什么,想到今天的苦与收获,一切艰难险阻都变得无所谓了。 我想这也就达到了军训的目的了吧。


军训心得 2

军训,象征着苦与累;军人,意味着刚毅与顽强。当把这两个名词加到一群新入高中的学生身上,产生的会是什么?是蜕变,不仅使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漫长的暑假,把我们温养成了懒散的蠕虫。这样的我们,是无法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年高中学习生涯的。于是乎,我们便于今日早晨开始了军训。

其实,我认为我们的训练并没有很大的强度,这一点点太阳,这一点点训练量,是绝对拦不住我们的,有句话说得好: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如果连着都不敢面对,那还谈什么考名牌大学?

今天的训练很简单,除了站军姿仅仅只学了几个基本动作的动作要领。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如果不时时刻刻用心的话,根本就无法体现军人的简洁、阳刚之美。教官对我们的要求非常细致:有问题时先打报告,没收到命令不行动,坐时背不能靠着且双手不过膝,双眼不能四处乱看。说实话,要想把这些要求全部做到,很累,很难。因为这和我们平时所做的完全不同,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这些。但是,我们的这些和真正的军人需要做到的相比,不过冰山一角。我们所经历的,不过是军营生活的九牛一毛罢了。

在之后的几天训练里,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们,更严厉的训练在等着我们。再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誓死不做逃兵,誓死不为班级荣誉抹黑。

还有很多人抱怨军训服装质量差,穿着不舒服,总开线之类。虽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回想一下先辈们的艰苦的条件,我便不这样想了,就当忆苦思甜,缅怀先人嘛。

其实这个军训我也不想来,但我既然来了,我就会做好。要么不做,要做,我就要做最棒的!

测量实习心得两篇


实习心得1

实习两周结束了,从刚开始的欣喜到期间的泄气,到临近尾声的坚持让自己得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

工程地质测量的理论知识在这次实习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把那些在课堂上难以弄懂的理论知识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基本上掌握了。对于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能过用这些仪器进行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测量任务。和两周的时间,自己对这些仪器从刚开始的完全陌生到现在能够熟练操作,全得益于老师的悉心教导。同学们的帮助。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

两周的实习,也亲自体验了作为土木人的艰辛,虽然只是几天时间,我们连续几天都是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中午不休息。虽然烈日当头但是,大伙都没有一点怨言。都配合组长的工作,这样才得以让我们组的工作顺利的进行。这两周的时间我们六个人对彼此的了解也进一步的加深,我们之间的的感情那就不必说了,用东北话说就是老好了。

这次的实习让我也体会到,作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应该付出自己努力,即使你在主要环节不能出力,这也没有关系,有句话叫做,能者多劳,是的。作为一个团队,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任务能够完美的完成。但是我觉的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应给去实践,任务完成了,那个总是上手操作的同学会越来越熟练,而其他人,在这期间就会落下一大截。我觉的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因该去伸手去拿,而不是等着别人拿东西给你。不是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给又准备的人吗。我们在平常就应该让自己全面的发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发掘自己的潜力,让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强者。

实习的结束,只是一个时期的结束。自己学到的体会到的会对将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事情。只有去坚持,不懈的努力,你才会收获自己想要的东

最后我用自己的座右铭来结束自己的实习报告:

与其让社会折磨自己不如让自己折磨自己

实习心得 2

这二周进行了我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这次实习是土木工程的测量教学实习。实习前一天老师布置了任务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了。原来觉得很轻松的实习一下子变得不是那么简单了。

第一天我们就体会到了实习不是那么的轻松。对我们的任务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不明天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干什么,实习没有了好的计划。组员六人分工也没有明确,所以导致了做起事来没有效率。一系列的问题一下子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我感受到了这次是我来说是一次有力的挑战。我们第一天虽然做事效率低可是我们组一起从早上6点开工到下午7点才收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熟悉实习操作,那一天收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很疲劳了。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好好总结了这一天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每个人以后实习的具体分工。同时我们还一起规划了每天要做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做事就更具高效性更有目的性。果不其然,我们第二天做起来相比第一天就好多了。

这次的测量实习说真的还是比较辛苦的,每天就是不停的找碎步点,定点,找点,读数,计数,画图,每天固定的工作有时真的很疲倦。还要担心我们操作是不是正确,如果出现一点点错误那数据就全部报废要返工了,那就很麻烦了。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每次遇到困难问题时我们组总是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不能得出结论的就问问其他组的同学,或者向老师请教。我有时真觉得我们真的很幸运和幸福,因为我们有一位很和善亲切的老师。老师每天还在测量地点陪伴着我们,不管是大太阳还是大雨天。还有老师每次见她的那脸上的微笑给人的感觉总是很亲切。

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2周时间,可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我更从这次实习中懂得了什么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有快乐一起分享,有困难一起担当,我们有个很团结很优秀的小组,我们在一起做事很快乐也很难忘。我为能成为这样的优秀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和骄傲!这一次实习的经历也必定会成为以后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学生毕业感言两篇


第1篇:学生毕业感言精选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转眼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项目示范中心的三年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学校依旧那样熟悉,那样亲切;校园里的林荫道上,翔宇楼的自习室中,依旧能够见到同学们奋斗的身影,而我们也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向母校告别,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开始新的求学历程。

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全体07级同学向培育我们的母校、领导和恩师道别.

在宝贵的青春岁月里,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项目示范中心度过的三年时光将是我们人生之中最美好的记忆。为了撰写报告而通宵达旦的忙碌,长夜过后,我们望着初生的朝阳和桌前完成的报告,畅然一笑;我们会因为一个未解的问题而与同学争论不休,面红耳赤,直到老师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曾和好友坐在夜晚的校园里,望着满天星斗,少年轻狂,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也曾和朋友们在体育场上并肩作战,在阳光下挥洒青春的汗水。我们有过努力学习的刻苦,有过考试没有通过的痛苦,有过面对困难的彷徨,而这一切,都划归了成功之后的喜悦。

自己的努力与刻苦固然是获取成功最为基础的保障,更为珍贵的则是在徘徊与彷徨时前方指引方向的明灯。我们十分幸运,在二外的三年里,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帮助,并非仅仅在于学术的指点,更在于人格魅力的感染。还记得初到二外,从小不曾离开过父母的我们第一次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也尝到了孤独的滋味。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一切的一切对于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新的同学,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一切如井喷般袭来,让我们不知所措。正是项目办和学工办老师们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王岩老师对待学生问题的耐心和一丝不苟;陈京老师那风趣的讲课方式,张亮老师那会计师式的严谨态度以及李时老师偏向理论结合现实案例的授课方式,让我们不仅仅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更让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成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二外的三年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变得更加成熟了。我们拥有着无比美好的梦想,然而比梦想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话, 厚积而薄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畅想,更为重要的是付出朝着梦想前进的努力与辛苦。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升华自己的内涵,多方位的武装自己,直到有一天我们遇到一个可以实现我们梦想机会的时候不至于让机会从手中溜走。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还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尽管无比的留恋,我们却依然要选择离开,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很多的梦想要去实现。无论怎样,关于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项目示范中心那些时光的回忆都将是我记忆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正如雏鹰若想成为雄鹰便要离开鹰巢的庇护,今天我们离开了,只是为了做的更好,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今天我们以二外为荣,明天二外以我为荣,破釜沉舟天涯路,我们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2篇:优秀毕业感言:四年,我是这么走过

XX年夏天,我怀着梦想来到了长春师范学院,20xx年的夏天,做为长春师范大学的首届毕业生我感到非常荣幸,几代长师人升大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感谢学校以及老师四年来对我们的培养和照顾,大学生活是丰富的,我憧憬着;四年后,大学生活依旧是多彩的,我怀念着;曾经的憧憬,如今的怀念。当我试图用词语去追忆四年的大学生活时却发现,浩瀚的辞海显得那般无力。对于即将结束的四年大学生活,我最想说的是,我付出了,我收获了,我充实地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曾经是多么的盼望着早些离开校园、走进社会,但到真快要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留念。因为这里是我梦想的源头,是我奋斗的基地,是我记忆的 全部。

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就要离开母校,各奔东西,回首大学的四年,算不上轰轰烈烈,更谈不上浑浑噩噩,算是平平淡淡吧,一切都是那么单纯,单纯的学习,单纯的友谊。在这毕业之际,我最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不做水面的浮萍,不随波逐流,不管做什么,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20xx优秀毕业感言20xx优秀毕业感言。金色的秋天始于辛勤的耕耘,曾经、现在、将来,我都相信这句话。

随着毕业工作的进行,毕业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回顾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再次领会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在这里很想借用于丹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你突然看到自己的以前,你看到那么一个不自信的,生涩的,莽撞的自己,傻傻地站在时间的那一端,然后你会觉得,流光能改变人多少心里的痕迹啊!这大概是毕业生的心态吧。 四年,我是这么走过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篇一:短文两篇

今天讲授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巴金是我国着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讲授此课我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本科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次我通过本文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在文章中有一些关键词语,如“日”“飞蛾”“夸父”“月”“姮娥”等,他们的含义不能仅仅按照本义来理解,而要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来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神话,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在讲课中,由于教师过于着急,对这些内容讲解较少,而又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说,所以此环节处理不好。

“读”和“写”是两项最基本的训练,充分朗读可以让自己的读音更准确,也可以深入的了解、感受课文,欣赏本文的铿锵之美,因此授课中我注意朗读,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读准生字,了解内容。

其实我们教师明明知道为了更好的突出课堂效应,加强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但真正做起来就忘到了脑后,课堂上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而自己就为学生包办一切,讲个没完。讲完这一课我还是有这样的体会,因此,今后的课堂我还是要多反思,认真备课,以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篇二: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整体上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比较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授课之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读书的名言,故事;授课之中,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导入新课,学习第一篇。

(一)、教师布置思考题:(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二)、探究《谈读书、》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做点拨补充。在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三)学习第二篇。(1)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2)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1、“好读书’与“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2、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3、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四)、探讨比较。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3题。

以上是我的教学流程。从以上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关注学生即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构筑了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另一方面,组织学生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编写《读书名言警句》,与培根“对话”,比较阅读,自拟名言等,促进了学生在体验中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此次教学中,因为拓展迁移不够,所以让人感觉到学生学习空间窄了一些。但是,这节课上,的确为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篇三: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这两篇课文内容都比较简单。备课的时候,吸取了前古文教学的思路,认真备足课文的字词,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翻译及字词。关键的,就落在如何引导学生对古文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了。

备课时所定下的学习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夸父和共工的人物形象,学会比较人物形象。哪知上《夸父逐日》的时候,有个学生忽然站起来问:“老师,夸父是不是很无聊,去追赶太阳?”我念头一转,刚好这个可以作为学生质疑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进行讨论探究。于是我放下课本,请学生就“夸父是不是个无聊的人”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扎开来。学生反应很激烈,甚至有学生说得很全面,既说到了夸父是盲目的,又说到他是勇敢的,敢于挑战权威的。最后我再总结:从积极意义上看夸父,和从消极意义上看夸父,告诉学生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人物,就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上到《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课时,吸取了前面的课堂经验,我在分析了共工的身份以后,本想请同学分析共工的形象,也有同学举手问:“共工这种行为是不是表现他是个失败者?”他列出的理由是:一,本身和颛顼战争的过程中,他就已经失败了;二,败了还自己恼羞成怒撞不周山,这不是很奇怪吗?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值得讨论的余地的,于是也打乱了自己的思路,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意见“共工是不是英雄人物”这个问题来讨论。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仅平时成绩好的举手,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甚至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也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历史上也有许多失败者,但是他们也用自己勇敢的行为改造了当时的社会(她列举的材料是陈胜吴广),所以英雄应该是以他对社会作的贡献来评价的;有的学生也说了,共工的脾气太暴躁,真正的英雄应该广纳贤才(他列举刘邦和曹操);还有同学说共工改造了自然界,这是英雄的表现。讨论很激烈,一直到下课,大家都不肯停下。

这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可以有几点收获:

第一,课堂的讨论一定要有收获。讨论一定要使围绕课文的中心主题来讨论的。学生有时候提的某个问题,可以作为导入,但是教师一定要把这个问题作为课文中心的切入点,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比如这一课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人物的形象。两篇课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离开课文的主题:两位英雄人物牺牲自己,改造自然界的精神。

第二,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设置得有趣,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学生看问题的面才能广,讨论才能更激烈。在这次的讨论中,学生列举的材料都是信手拈来,调动学生本身学习过的知识,这才是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和分析课文能力的方法。

第三,能够利用学生的提问,及时和学生进行课堂的交流。学生觉得顺理成章,在讨论时,不会觉得只流于表面,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后得出的问题,更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

小学毕业感言两篇


篇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前,我们一群懵懂无知的儿童走进了您――母校的大门,像是一簇破土而出的幼苗,期待着阳光和雨露,是您――敬爱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哺育着我们茁壮成长。

六年啊,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老师,您的鬓角又添了几许白发,您的嗓音又有些沙哑,您的身躯不再挺拔,而我们,却在您的呵护、您的教诲下,像是一株株婷婷玉立 的小树,朝气蓬勃,雄姿英发。

老师,您像是和煦的春风,吹开了我们智慧的花蕾。

老师,您像是明亮的火炬,点燃了我们心中理想的灯塔。老师,是您让我们懂得 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理。老师,是您让我们牢记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

我们就要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母校这个美丽的家园。母校是我们人生的摇篮,母校更是我们腾飞的起点。让我们在这里起飞,飞向祖国的蓝天,飞遍祖国的各个角落。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让母校为我们而骄傲!

篇二:

也许,毕业后我们相会不能,即使偶然的相会也得离去匆匆。只愿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微微地递来一个笑容,让如今的岁月留存心底,不求又有如何的回忆。

也许我们还将作为校友返回母校,也许能在一起合影留念,但定难全数而归。有的是脱身不能,有的是今世难回,怎能梦想是谁?也许是你,也许是我。

如果,就象现在;如果,握手不能,点头不能,就让我们的目光对流,作为人生,也不可奢求。

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崖即将结束,再这六年经历了许多喜怒哀乐的事,我也交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在我伤心的时候, 鼓励我,安慰我,也有也有许多老师教导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在这六年里成长了许多。

我要感谢老师的教导,虽然小学生崖结束了,但不代表学习结束了,可是上了国中就要跟好朋友分开了,还真是舍不得,这些美好回忆,将永远留在我心里,成为我一生最难忘的事。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