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基层康复”,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对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任务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一个有社区领导、社区团体、卫生人员、志愿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加的基层康复系统。工作内容是对残疾人进行普查和预防,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使分散在社区的残疾人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其工作有五个基本点:一是依靠本社区的人力资源;二是尽可能利用社区原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政工作网点;三是使用简化的、适宜的技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区和家庭条件下可以发挥作用;四是以康复为中心后盾,帮助解决复杂的康复医疗、咨询、培训等问题;五是在社区对残疾人进行身体的、精神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使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是初级位上保健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陕西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社区康复是符合我省省情的康复事业发展模式,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广大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实践证明,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基本手段,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等情况。根据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未央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内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进展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情况还令人堪忧,部分残疾人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康复服务,有些对社区康复的概念不甚清楚。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工作的差距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需要我们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倾注更多的心力,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明确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未央区共有49个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尚有2个正在建设中。区残联20xx年为3家已建成的“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已初步具备了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服务能力,今后几年区残联将陆续为其它几个“中心”配备康复训练器材,逐步完善康复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当前区内已建成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残联已将其纳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发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还有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建设;已建成的指导站建设项目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二)残疾人康复意识不强。不少残疾人认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送药,把康复服务理解为医疗服务,在农村地区,有的残疾人甚至把它当作一项待遇来享受,一些社区的康复器材和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残疾人主动要求康复服务的比较少。
(三)社区康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大多数都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疗站等建设,在场地、器材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社区残疾人康复人员都由卫生服务机构内的医生兼职,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和社区卫生工作叠加在一起,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服务手段单一,服务理念滞后。当前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康复医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与指导;有医生以完成任务为主,传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社区康复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医生服务记录过于简单,内容基本相同,有的让人代签字,还有的只签字不服务。服务手段的单一和服务理念的滞后,使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愿望远未达到。
三、对策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残疾人在康复服务需求方面的愿望也逐步提高,社区康复作为对基层残疾人最直接的服务形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越来越多地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注。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调研后,我们针对不同区县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好工作,未央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同步联动,统筹安排
区委、区政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同步、投入增长同步、组织运行同步,建立起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是上下联动。区委、区政府统一各部门、街道和社区的思想认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社区康复工作思想认识、职责分工和工作措施的到位,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合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二是部门联动。在社区康复工作实践中,以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相关部门为主体

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第2页

,区级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和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并落实专(兼)职残疾人康复责任医生进家庭;区民政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和谐社区、星级社区考评标准,积极支持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深入开展困难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区财政局为确保创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经费提供有力保障;区残联更应倾心竭力,在康复需求调查、康复员培训、康复站建设、深化康复服务等基础工作方面做好工作。在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联动,使社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社会联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为此,区委、区政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联动的工作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助残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康复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康复医生力量比较薄弱的时期,助残志愿者要在帮助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意识的宣传
社区康复的最大功能是弥补机构康复不足,更好地就近、就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利用康复资源。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不仅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服务广、收效大的特点,更是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合理定位“送康复服务上门”的功能,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避免出现政府出了钱、医生送了服务、残疾人还不满意的情况。
(三)狠抓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服务有场地”
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新辟场地等措施,在抓社区基础设施本文 建设上下功夫。区残联将逐步为每个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备2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为社区康复站配备1万余元不等的康复训练器材。为了使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站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提高康复站的利用率。在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体现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四)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实践中创新、完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社区康复要从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出发,按照目前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使康复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带来一系列工作的变化和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让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入户;把最能够普及的康复技术传授给残疾人及其家属或亲友,使残疾人康复真正能够紧紧贴近残疾人本人。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社区康复工作方向,让“就近”更近,让“就便”更便,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向康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五)强化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方式,提高社区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为街道和社区配备53名街道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知识,兼任基层残疾人康复员或社区康复指导员,充实社区康复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统一考试,做到康复员持证上岗,促进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考核工作实绩和残疾人评议,建立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
(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康复需求调查,形成按需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康复需求方面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在康复的形式、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体现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转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保持工作的生命力。
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方面我市作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正在完善,服务意识正在增强,服务能力正在提高,服务领域也在拓宽,残疾人对政府实施的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改进力度,制定改进措施,努力把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残联(残疾人)系统先进性教育学习体会


残联(残疾人)系统先进性教育学习体会内容显示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密切同广大残疾人的血肉联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总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一潭死水不能有活跃的生命。共产党员的进步并不是一个平静的自然过程,而是与实践随行,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也需要充实提高,仅仅保持现状就有落后于潮流的危险,随着地位的变化,有些共产党党员丧失了一些先进的东西,保持先进、发展先进是共产党员终身的追求和职责。中央提出抓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在党的建设上贯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重大举措。一、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一个创举,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党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在发展进程中三个关键性因素,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中,赋予了党的先进性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党只有通过源于实践的正确理论、纲领和路线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党员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残疾人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和内在体现,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年纪大小、职位高低、工作分工不同都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生活、学习、工作的全过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指导残疾人工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武装自己,以此作为做好我们残疾人工作的内存的不竭动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要立足本职,联系实际,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全面体现“三个代表”要求,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作为领导机关的共产党员,要锤炼成为“五个模范表率”:①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模范表率;②服务群众,联系残疾人的模范表率;③促进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模范表率;④开拓残疾人各项工作,创新服务残疾人体系的模范表率;⑤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模范表率。
党员的岗位职责不同,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侧重点也可以有所不同,比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主要体现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科学决策、廉洁自律等方面;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主要体现在履行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离退休党员应主要体现在积极做好团结群众,支持现任班子工作,不错位、不越位,维护残疾人事业发展稳定的大局等方面。对不同岗位党员的素质要求也有不同,比如,党政部门的党员应在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群众观念,坚持勤政廉政,坚持依法办事。作为一事业单位的党员,应在提高业务水平、树立服务意识、保证政企畅通,依政策规章办事,勤奋工作等方面下功夫。总之,每一个党员只有联系本部门、本行业、本岗位的工作实际,针对不同的职能特点,明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才能使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才能体现新时期党的要求,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面临着“解决好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课题,肩负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与党员的先进性是密不可分的。党员是党的肌体中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党员来体现。因此,广大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能否终始保持先进性,最终决定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高低。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今后和将来永远先进。一个政党要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就必须站立在时代前列,站得高些、看得远此,使自己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如果做不到这点,迟早有被历史淘汰的危险。从总体上看,我们党内大多数党员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同肩负的历史重任是相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也存在不少的突出问题。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理残联(残疾人)系统先进性教育学习体会

残联(残疾人)系统先进性教育学习体会内容显示中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不牢固,宗旨意识淡化,个人主义盛行,工作作风漂浮,严惩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些都是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努力加以克服的问题,必须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健全我们党的肌体,巩固我们的执政地位。
三、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对残联党员的基本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职责其具体行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到残联来说我认为它是政治素质、工作能力、行为规范三者的统一,作为残联每一名共产党员,要具有优秀的品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模范行为,才能成为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学习仿效的榜样,我认为,新时期残联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坚定的思想信念,让理想在“强市富残”的事业中闪光。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向往的一种精神支柱。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和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每一位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自己入党前写的申请书,不能忘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词,如果忘记了自己庄严宣誓过的誓词内容,起码就是不合格的党员。
理想与现实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了现实而空谈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联系残疾人工作实际,踏踏实实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始终把强市富残作为残联每一个党员的第一任务,让理想信念在带领残疾人奔小康的残疾人事业中闪光
第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我们党成立80多年的历史证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才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和活动力,这是被历史证明的一条经验。战争年代,党的先进性靠的是冲锋陷阵,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身份发生了转变,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共产党人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残疾人利益,人民群众、残疾人才会拥护,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残联的工作来讲,如何为残疾人谋利益呢?我看关键是二条:
一是一切要依靠残疾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善于总结民慧、集中民智,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总结升华后再落实到群众中去。在制定政策时,要把符合广大残疾人利益放在首位,决不能为个人或身边几个残疾人服务,为小团体服务。要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在制定长远利益时不能忽视残疾人的当前和现实利益。要尊重残疾人的首创精神,善于从残疾人创造的经验中吸收有益成份,为我所用,切实保障残疾人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是一切要为了残疾人。作为一名残联党员,决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残”的观念停留在口头上,要紧紧围绕残疾人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残联党员要始终牢记“残疾人工作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残疾人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中,认真的研究他们在改革与发展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前,尤其要化解城市下岗残疾人、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行路难、政策兑现落实难的问题,通过减少应酬,转变作风沉下去,关心残疾人,服务基层残联,树立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残联的干部形象。
第三、增强党性锻炼,加强道德修养。道德品质的高低、文化修养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人格品质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更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共产党人要淡泊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修养就是诚实守信,对党忠诚、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言行一致,表内如一。
一是工作作风要讲求实效。作风问题看起来很虚,但却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最能看出先进不先进。每一个党员要力戒心浮气躁、华而不实,树立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绝不能报喜不报扰和搞浮夸,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工作中偏差。“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不怕别批评指正。”这句名言,清楚表明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党员应具备的品格修养。一个人生活阅历、文化知识、所处环境的不同,认识不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别人给你指出来并加以改进,群众对你的评价就会更高,就会更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为了残疾人利益坚持好的,为残疾人利益改正错的,我市残疾人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三是要清正廉洁。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事业处于加快发展的初期,要办要做的事情都很多,为此,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办一切事情,珍惜人民群众创造的每一份财富,把有限残疾人资金用在事业的刀口上。
腐败现象侵害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危害党的事业,群众深恶痛绝。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做到不为权力所蚀,不为钱物所惑,不为声色所动,不为人情所困,在思想上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在行动上敢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第四、严格组织纪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工作就形成不了上下一致的合力。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首先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和省市委的权威,决不允许对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同时,还要严格遵守党的群众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等规定,争做遵守纪律,依法执政的模范。
其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组在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做到充分发挥民主,各抒己见,决定作出后,必须坚决服从,决不允许一套人马二个调,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三是反对自由主义。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残疾人事业的大局,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坚决反对本位主义、部门主义、个人主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自觉维护组织的权威,服从组织分配,接受组织监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靠工作上的先进性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到底也要落实到每个党员的行动上,职工群众通过党员的一件件为残疾人办好事、实事来认识和体会党的先进性。
残联系统的共产党员,自己应立足岗位,勤奋敬业,争创一流,找准位置,争做贡献,创造一流无愧于时代和无愧于残疾人的伟大业绩。
2005年9月8日
残联(残疾人)系统先进性教育学习体会

如何做好残疾弱势群体工作,促进我县经济发展


我县现有1.23万名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左右。残疾人是社会中既困难又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加之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其在就学、就业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建立的重要举措。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自残疾人事业起步以来,紧紧围绕“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残疾人的政策和规定,积极开展了残疾人扶贫、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法制维权等各项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平安松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了我县扶贫总体规划,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本着“依靠政府、动员社会”的扶贫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扶助残疾人的若干规定》,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及社会各界的帮扶,投入配套扶持资金400多万元,扶持3723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自食其力,扶持40户小康示范户,扶持8个残疾人扶贫基地。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种救济、补助、供养等措施,使1109名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实施“安居工程”,使72户贫困残疾人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对2088名农村持证残疾人实行了免费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是开展各类康复工作,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全县有1072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707名白内障患者复明,24名低视力患者配备助视器,30名聋儿得到语训,36名肢体残疾患者通过矫治手术改善了功能,肢体系统康复训练68名,智残儿童系统训练52名,假肢装配72名,装配矫形器83名;用品用具供应321件。

三是通过按比例分散安置、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异地劳务输出、个体经营就业及基地就业等多渠道安置了3998名残疾人就业。

四是通过教育培训,结对助学276人次,1520名残疾人得到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五是文体生活活跃。有3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市首届残运会,夺得14金5银9铜和组织奖;7名参加省级运动会,夺得2金3银2铜。2名残疾人的书画作品在省级评展中获奖。同时,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

六是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通过信访,妥善解决了10名残疾人营运车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法律援助58件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案件,并挽回经济损失累计20多万元,有12名残疾人获赔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1.6万余元。

七是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助听和助行工程,赠送助听器28台,社会各界捐赠轮椅335辆。县城各项大型建筑及窗口都设立了无障碍设施。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当前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残疾人的贫困状况依然存在;康复资源的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残疾人就业不稳定、就业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歧视残疾人、侵犯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的自身素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残疾弱势群体这项工作,使残疾人事业适应大局,与时俱进,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实现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需要在执政中继续加以探索和实践。结合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统筹兼顾,确立和谐的统筹观。

我县绝大部分残疾人在享受康复、教育、就业、生活水平等方面,远不及健全人,他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政府在决策时要胸怀全局,统盘运筹,既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好发展,又要顾及社会弱势群体,把残疾人事业列入政府决策大局,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确立残疾人特殊人权观。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的特殊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残疾群体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权利获得与健全人同甘共苦样的人权。然而,由于他们处于弱势,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广大残疾人实现“残有所学、残有所用、残有所医、残有所养、残有所乐”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积极帮助城乡困难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等,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目标。

三是执政为民,确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群众观。

一是要眼睛向下,心系残疾人。牢记“群众无小事”,时刻把残疾人的冷暖记在心头。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尽心尽责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凡是政策允许或能办到的事,都要尽力帮助解决。一时办不到的要尽量做好释惑解疑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建章立制,确立依法治“残”的法制观。

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依法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意识。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各项有关残疾人的各项法律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大执法检查和法律监督。要综合运用人大、执法机关的职能,保证残疾人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如何做好机关处室工作


如何做好机关处室工作

机关处室工作人员要注意把握好的“三个关系”

处室是机关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每一个成员在其中的思想定位、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影响着处室工作效能的发挥,影响着自身的工作表现和个人成长进步。做到定位准确,应注意处理好以下的三个关系。

一、上进心强与想法太多的关系
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追求,机关工作人员在职务的进步和发展上也都有所期盼,因为它既可以提供更大的能力施展平台,同时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形式。上进心强是优点,它能促进个人自觉提高能力和素质,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如果做到个人上进心与能力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工作表现与工作需要相结合、个人诉求与组织信任相结合,就能有为有位,产生“正能量”。如果个人想法太多,超越了主客观条件和工作需要,而不能正确认识、摆正位置,就会扰乱自己的心态、影响工作的开展、降低外界的评价,最终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因此,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岗位是我们“要做事”的平台,而不是“要面子”的外套;要做的就是本本份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自信但不自傲,通过勤奋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做一个“有准备的人”,获得组织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反之,妄自尊大、好高婺远、自怨自艾,既影响处室的工作开展,更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以及与职责相对应的工作权限,在工作中如何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实现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学会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原则性就是严格按照工作中的政策依据、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办事,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机关工作的纲。实际工作中,工作规范不可能穷尽所有具体情况的处置,灵活性就是在坚持原则、按章办事的前提下,实现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但是,由谁来执行“原则性”,又由谁来掌握“灵活性”?从规则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就是各级只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对于需要按政策延伸、变通的问题,应该做的是积极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但不是自我决策,决策应交由上级领导做出。否则就会贻害工作,并造成自己的被动。
三、内部团结与外部协调的关系
一根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成员的互补、互助,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而一旦团队内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形成内耗,就会极大削弱团队战斗力、损害团队形象。团队内的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谁都能说出很多,但不一定人人能做到,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真正悟透道理,做到知行合一。在整个机关运行体系中,各部门、各处室按照职能分工,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但由于各自职能分工、政策依据、目标要求、工作角度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相互间职能划分的清晰度和对接度不一,为了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部门间、处室间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与合作。缺乏合作精神、单刀走天下,只会增加工作的阻力,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外关系的协调是机关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工作中要学会并善于尊重、协调和互补,注意避免一味地强加,通过沟通、听取、协商、争取,甚至合理的妥协等方法,从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中获得支持和帮助,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