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

【摘 要】本文为概述性策论。论述的逻辑结构为:以语言哲学的求证方法,结合人类行为本体论重新诠释旅游与旅游学基本概念,同时引进现代闲暇游憩理论,试图以新思维新方式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新时代本土旅游产业策略。针对新余市旅游资源现状与旅游局20xx年工作计划,进一步讨论新余如何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整合以实施旅游产业战略构想。前两节与后两节是哲学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 旅游学的哲学背景:跨文化想象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以维特根斯坦、海森堡、伯格曼、卡尔纳普为首的一大批西方的物理学家哲学家们宣称,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人类思想领域发生并持续为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这场变革使我们看清了研究学术的正确方向和方法。这场被描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变革就是“语言的转向”(linguistic turn),从形而上思辨向语言研究与意义研究转向,重新审视语言词汇与世界的关系。风暴袭来,许多人类学的经典词汇都被更全面深刻的重估、阐释、认知、理解。其中,十年来最热门的莫过于旅游与旅游学研究(笔者曾在香港夙负盛名的pageone书店看到,学术类畅销书目前列就有john hultsman的原版旅游学理论著作)。

旅游既有多义性的内涵又具备广阔的外延,既涵盖人类学的理论又紧联繁华现代的产业实践。对于普罗观光客来说,旅游是吃、住、行、游、购、娱的行业六要素的多层次体验;对于知识精英来说,旅游是古代士大夫行万里路,仗剑远游情怀的精神传承,是生发离情别恨、羁旅乡愁,诞生千古绝唱的绝佳题材,是借行走江湖游历山水来独抒性灵、品读自然、快意人生、怀古伤今、健全生命的必经途径(明高濂《起居安乐笺》:“四时游治,一岁韶华,毋令转眼成空,当自偷闲寻乐,已矣乎!”);对于旅游业者与行业管理部门来说,旅游是涉及国际环境、产经政策、区域规划、交通与服务业结构性布局、景区建设保护与会展经济等多个有机环节的综合性强关联性广的产业集群,是最具可持续动力、最符合未来时代发展主题的魅力行业;对于当代相对主义的前沿旅游学者来说,旅游则是个“现代”概念,象征着15以来西方中心论扩张时代的商业与休闲活动,以及充斥历史的后殖民、流亡、移民、混血儿、探险家(卡普兰caren kaplan),而克勒福德(jamesclifford)则从文化人格意义指出旅行一词乃是和欧洲的、男性的、中产阶级的、科学的、英雄的、娱乐的感觉相连,从中可以指认出旅游学现代价值的身影。

笔者以为,在以上各种角度与观点之外,从人类行为本体论方面考察,我们可以对旅游的认知再有一个观念上的全面深化拓展,超越就产业谈论产业、就经济解决经济、就旅游理解旅游的思维模式,由此澄清旅游的起源、动因、用途、趋势,从而对我们的旅游资源认识评估、旅游产业规划、旅游行业发展将起到原则性的辅助指导作用。

同济大学刘滨谊研究后发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形式可分解为两类,一为固定化的定居,一为游荡性的聚集。旅游起源于人类生存的最原始需求:觅食与择居,因此旅游本质上是人类聚居中的一种聚集行为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在对历史的纵向研究与对文明考古发现后承认,人的物性本质或生存本能就是迁旅行游,人类的文明史是形成于迁徙与旅行之中。这也是人类发展至今旅游成为一大产业的根本原因。

一言以蔽之,旅游既是在文化间的跨越、转换,又是文化的深化。旅游的魅力来自跨文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具有“时空异化”与“时空强化”的双重心理动因,是对另一个空间(所旅行之地)所有景观、传说、印象、体验的人格化的综合性的感受。文化的神秘性在流失,但独特性和差异性却是多元社会最宝贵的特质。在五百年来全球理念、价值、思想、生活趋于一致的语境下,信息化现代化给不同文化间造访交流带来的空前的便利,这个跨文化的想象所带来的,不仅是旅游行业的空前繁荣,也是各特色区域所面临的世纪性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我们将以怎样的本土旅游策略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呢?

二 旅游学的现代图景:闲暇游憩理论

从上述对旅游概念本身的探究与人类学讨论可以看出,旅游心理与旅游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是基于人性深处需求的,是以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为归依的。近百年尤其是二战后兴起的现代旅游学理论研究,提出的本源性的问题是:什么是旅游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经过发达国家三十年的学理辩论和实践证明,闲暇游憩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成为了现代旅游学科的龙头理论。

刘滨谊的研究指出:为什么旅游在我们这个时代, 尤其在中国的作用如此之大? 地位如此重要? 正是因为旅游所创造牵动的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为什么可以创造牵动? 按照闲暇游憩学的理论, 就是1/3 和2/3 的原因。现代人类一天的活动, 大体上是三三三制, 即按24小时的一天计, 1/3 为8小时工作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第2页

, 1/3 为8 小时睡眠,1/3 为8小时活动, 旅游至少盖涵了1/3 的时段。如果将中国的旅游概念广义化, 与国际接轨对应的就是闲暇游憩( leisu re and recreat ion)。这是一个很大的学科, 核心内容专门研究如何满足人类闲暇时间的活动, 国际上有300多所大学设此专业, 所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从事社会管理。可见闲暇活动的管理安排对于社会何等重要,而其中核心的内容对应于中国的现状就是旅游与休闲。国际闲暇游憩学所长期积累、广泛而深入的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是我们提升旅游行业品质和旅游规划水准的理论基础。

现代闲暇游憩理论在旅游学研究上有哪些创新性的结论呢,根据理论学习和联系现状的思考,笔者总结为:

1,旅游的类马斯洛需求层次,既:商业消费以拉动经济需求(例如香港、纽约)、与自然和文明对话以提升精神需求(例如九寨沟、敦煌、凤凰古城)、大众闲暇活动以完善生命需求(例如巴黎、罗马、旧金山、台北);

2,旅游层次可分为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深度旅游三个阶段(这在后面的新余旅游资源分析会详细提到);

3,旅游作为选择性活动,其评价标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市场和人的心理选择性需求而变动,旅游的一切开始与归宿都来自于人的体验;

4,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旅游地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传统上我们注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有无风光秀丽的环境实体与驰名中外的历史遗存),近代观光工业重视承载力,即提供的旅行社、交通业、餐饮业、旅馆业、景区管理五位一体的舒适的旅游环境服务;而现代旅游理论高扬生命力的旗帜,主张个性化、信息化的产业链整合之外,要求旅游地不必是千年古迹或风景名胜,而可以是各种活动,时时刻刻焕发生命力的、寄托人类梦想的活动。(汪德和同志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讲话提到的好莱坞与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就是鲜明的例子);

5,对于旅游地而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固然是重要的充分条件,但无中生有的策划能力与不断变化的运营能力才是真正的必要条件。欧美发达国家的持续性成功案例无不证明这点;

6,旅游是文明进化的动力,旅游业是社会进步的缩影,“大旅游”战略既是政府工程,又是社会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我们只有务实地做好城市建设与生态均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保障居民的幸福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搞好搞活旅游业。

全面深入的了解闲暇游憩理论,我们可以突破长久以来形成的近代观光工业的经营方式,激活以人的体验为本的更生动更本质更人性更开放的旅游理念,以此可以重新评估审视一些我们已有判断的旅游资源或从无到有的策划新的旅游项目,从而为我们地方旅游业赢得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具前景的发展空间。

三 区位优势:新余旅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在开发利用并能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之总称。旅游资源是激起旅游者兴趣并导致各种旅游活动最直接的因素(《旅游学概论》p2)。

新余作为具有悠久历史血脉,同时背负世界光伏工业梦想的城市,其旅游资源格局归纳起来具有类型众多、资源分布广泛、地域较为分散的特点,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难度与要求。如何化弱为强,无中生有,扬长避短,抓大放小,打造真正的城市旅游品牌,建立一定的旅游业区位优势,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海外新儒学的重要概念),使潜在的旅游资源提炼出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是重要而必须的。

根据现代闲暇游憩理论提供的思路,笔者将新余业已存在的和列入规划的旅游资源按照生态、人文、深度三层次进行归纳整理及对其转化为优势资源的可能性的前瞻分析。

1, 生态旅游:中国洞都潜力无穷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与过去的风景观光不同,生态旅游更强调和谐、自然、保护、互动。

完成的《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未来新余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为“飞鸟型”空间布局,即以仙女湖和大岗山景区为“龙头”,带动新余形成高位突破和产业升级;以中心城区和仰天岗为核心,组织带动新余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提升城市旅游品位;以北部蒙山、洞村区块和东部百丈峰区块为两翼,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各具规模特色功能片,拉动乡村田野旅游联动发展。在生态旅游方面,我们既有大岗山之巍峨壮阔,蒙山之险峻雄奇,又有百丈峰之林海苍茫,仙女湖之烟波浩荡,都是通过山水旅游、森林旅游进行生态教育的生动教材。

但相比江西省内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婺源徽式农村的绝美景观与名震天下的品牌效应,新余的风景资源还是显得相对贫乏。现代闲暇游憩理论认为,风景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发掘以及旅游项目的创意策划,可以最大限度发现旅游资源的新的吸引力。新余“中国洞都”的打造就是实施现代旅游产业策略和区域性旅游布局规划的生动实践。

分宜县万洞之都洞村的卡斯特地貌造就了境内拥有多达36个溶洞的奇迹,这是在华东地区罕见的地质奇观,也是江西绝无仅有的极富特色的潜在旅游资源。以此衍发的溶洞探险漂流、穴居体验式旅游、休闲洞区旅游等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态旅游方式,都是崇尚自然、大胆前卫的都市族群极易产生旅游冲动的创意项目。保护自然生态,建构和谐旅游,将旅行与生存方式融为一体,正是现代旅游行为的应有之义。分宜洞都的开发过程和远景规划,具有深刻的类型意义与值得期待的无穷潜力。

2, 人文旅游:佛文化科技文化举世瞩目

前面提到,旅游是跨文化的想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政治学名著《文明的冲突》揭示了不同国家文明间冲突的宗教根源;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穷其一生做文明史的纵深研究,从历史观上开启不同文明间对话的可能性。可以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经久不衰魅力的见证和密符。哲人已萎但儒学不死,庄周化蝶但道家不死,庞贝坍塌但罗马法传统不死,耶路撒冷沦陷但基督教精神不死。一座西敏寺让多少英国文学的仰慕者造访雨中的伦敦,一部《罗马假日》让多少欧洲电影的观众亲临日光下的古都寻爱情的地图。王尔德说文化是人类最后的秘密。人文旅游的持续性、依附性、跨越性在旅游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用途。

笔者认为,目前新余旅游已形成仙女文化、佛文化、红色文化、宰相文化、科技文化五大模块,分别对应仙女湖、圣集寺与佛教文化博览馆、罗坊会议纪念馆、严嵩洞、中国新能源科技馆及天工开物科技博览园。其中仙女文化是我们过去一直着力宣扬的,红色文化方面罗坊会议在党史研究上的价值远未被发掘,严嵩洞蕴含着对中国士人文化的反思与感叹(参见笔者《回首严嵩洞》),但由于缺乏正面的宣教意义而一直被长期忽视。真正具备创新胆魄和历史眼光的是已经或即将全面竣工运行的仙女湖圣集寺暨佛教文化博览馆与中国新能源科技馆及天工开物科技博览园。这是从文化视角实践构造旅游资源生命力的新锐尝试和重要典范。

胡适晚年认为,中国民族传统最缺乏的是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宗教精神所代表的终极关怀意识与科学精神代表的精益求精的理性态度是现代公民社会灵魂的两翼。佛教文化与科技文化的构建,与上述观点正好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观照对应。

中国佛教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名刹古寺遍布中华,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但在系统上梳理佛教文化普及佛教知识的集大成式的博物馆还比较稀少。佛教史学者蒋维乔就痛感“中国佛教缺乏历史观念”。与扬州天宁寺佛教文化园相比,我们的佛教文化博览馆虽无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遗留,但可以用突破本土面向全球佛教徒的国际视野、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法、缜密生动的佛教历史故事讲解、全方位的佛教仪式场景重现、网罗各地的佛教古迹名胜微缩景观、独具特色和创造力的规划设计,再配以仙女湖的诗画山水环境,打造富有全国竞争力的生机勃勃的文化景区和“江南佛教圣地”的金字招牌。

科技文明不仅是器物之利,更是科学精神和经验主义的百年教育。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不仅是中国古代各种农业手工业技术的系统总结,不仅是中国人古典智慧与实践能力的光辉写照,更是人力与自然力的辩证体现,是科学观察、精密研究、抽象归纳、逻辑思考、经验累积、怀疑论证等一系列人类思维活动的展示。在古代手工业产品与流程的充分展览铺陈之外,我们要重点表现人类科学思维之力,技术创造之美,从而在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张力之间找到平衡,这样的旅游资源才不会昌盛一时而很快枯竭。

文化的构建与繁荣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两项工程可以达成。但正如汪德和同志所言,我们要创造,要挖掘,成为五台山普陀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做起来就会有轰动效应。

3, 深度旅游:城市精神与体验

现代闲暇游憩理论认为,旅游的最高层次是人的体验式生存,旅游资源的最高境界是完成自我形象的精神定位。

研究张爱玲的学者都会注意到张爱玲的三城情结。她对上海、台北、香港三座城市的品味和迷恋,真正浸入到城市精神的本质中,体会到同样繁华喧嚣背后不同的城市人格和气质个性。不是每个人都有张爱玲般的敏感灵魂,但享誉国际的旅游城市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余经过二十七年的卓绝努力,已经建设成初具规模的世界光伏产业基地,新兴的工业城市,环境优美的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新余拥有全省一流的公共园林设施,抱石公园、仙来湖公园、北湖公园、孔目江湿地公园点缀其间,灯火辉煌美不胜收,不仅为市民提供优越的居住休闲环境,也是吸引外来旅游和入住的外在因素。可以说,在塑造城市精神与生存体验上,我们具备了很多先决性的优良条件。

在发达国家旅游产品涵括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会议展览、修学和特种旅游种类,其中,商务旅游和会议展览的比重逐年增加。美国第一大旅行社运通(epress)商务旅游收入137亿美元,占营业收入79%。由此可见发展商务旅游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钢铁工业和光伏产业是新余经济的命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余工业特色的优势,特别是新钢和赛维直接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工业商业旅游。

前面提到,为了扩大强化旅游资源,使之具备长久的生命力,针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风景资源不足,面向全球化的旅游未来,我们要致力于各类动态型旅游活动和展览会的策划。旅游部门可以携手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策划诸如光伏产业博览会、农业三新展览会、葡萄酒节、现代版的游园赶集活动,以定期的会展和不定期的节庆狂欢的形式,活跃市民社会,树立城市精神。

四 产业大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与整合产业链

前任市委书记汪德和同志在即将出版的研究区域经济的著作中,特别提出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与生态城市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推进型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发生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连锁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而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应该建设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集文明与和谐、健康与活力、人与自然互惠共生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在光伏产业和传统钢铁工业的驱动下,服务业和旅游业是链接这两大理论架构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在《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市旅游局20xx年工作计划指导下,我们应该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稳步实施全市旅游产业战略构想,逐渐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化、高度化,最终整合旅游产业链,实现“十百千工程”,即到2014年实现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旅游收入达100亿,旅游人次达1000万。

在全市旅游产业战略构想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认清旅游业发展的大气候, 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业

所谓大气候是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宏观局势对旅游业发展形成的外在客观环境与条件。随着金融危机二次探底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传统实业投资环境趋于恶化,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对于旅游业来说既是有形的压力更是潜在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具有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正是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发展的最佳启动时机。

2把握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开发旅游特色项目和产品

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大趋势, 反映了当代人们的主体需求变化, 决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回归自然, 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这种趋势的高度概括。因此政府及旅游部门在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及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 应遵循以发展趋势为取向、以山水文化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原则, 深层次开发建设前述各种旅游资源。

3 全民共建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

所谓大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条件,旅游业是一种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的大产业, 其兴衰成败绝不仅仅取决于旅游业本身,因此,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亟需全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指导思想、舆论氛围、扶持政策、基础设施条件、改革举措等方面予以协同配合, 合力振兴新余旅游业。

4努力营造多元化旅游大格局

要努力营造一个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经营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规划在先、合理布局的原则。另一方面, 又应在此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 采取国家、企业、个人、外资一起上的方针,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兴办旅游业, 以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开发进度, 形成多元化旅游大格局。

(以上部分论点参考自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课题组研究成果)

5强化整体形象, 拓宽旅游大市场

旅游大市场是区域性旅游业发展战略实施后的终极目标。实现此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时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使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之间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从而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高度化是指旅游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在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优势,使之不断向资源深度开发、产出高附加值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科技进步创新是高级化的主要动力。

旅游消费涉及旅游者从一地到另一地过程中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一般来讲,旅游行业包括旅行社、交通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景区管理这五个单一产业,由单个产业要素发展扩张到上下游的旅游企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通过建立与上下游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密切的关系,形成旅游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整合和共同营销是旅游局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中最需要组织和协调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积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旅游产业长足发展,旅游收入大幅增加,旅游人气显著提升,全县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旅游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以我县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产业本身所具备的美好发展前景来看,我们理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加突出旅游产业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真正把打造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际旅游胜地。

一、 为什么要更加突出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一)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1、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旅游资源遍布于山水之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旅游,这是我县旅游的一大显著特点。山、山、南山、北山、石篆山、石门山,湖水库、化龙湖水库、上游水库、跃进水库等山水之地都有众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紧紧连在一起,有山有水,山水相依,这在国内外也不多见。

2、人文自然,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富集,人文与自然俱佳。人文景观最著名的是以山、北山为代表的石刻,它与敦煌、云岗、龙门齐名,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自然风光方面不但有山、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区,还有其他各具特色且有潜力可挖的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厚重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3、文化传承,积淀深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儿女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最绚丽的奇葩有万古的鲫鱼灯、中敖的火烧龙、的西山神歌、的狮子舞等,他们都传承久远,为的旅游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湖畔温泉,极具价值。现代旅游,温泉是最富吸引力和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之一。我县湖温泉不仅水量大、水温高、水质优,而且座落于山下、湖畔,这种“温泉依湖畔,泡泉观山水”的湖畔温泉举世罕见,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特色鲜明,开发价值巨大。

(二)旅游产业具有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1、旅游消费市场非常广阔。旅游消费是有钱人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参加旅游消费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旅游已和住房、汽车、美容一样,成为四大消费时尚。在今年国庆中秋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28亿人次,比的“十一”黄金周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十一”黄金周增长26.4%。就我国而言,旅游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可待挖掘,据权威杂志数据分析:全国有近15亿人,现有旅游消费市场不足6亿人,也就是说有9亿人是潜在市场。

2、旅游休闲时间更加宽裕。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人们又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旅游休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职人员的休闲时间除了周末外,加上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元旦、公休假等节假日,全年大约有150天左右,外出旅游休闲的时间相当宽裕。

3、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改革开放六十年来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使旅游交通也取得巨大成绩。“五纵七横”的12条国道主干线,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铁路的5次提速,使旅途时间大大变短,加上原有的水路固定航线和航空运输的日益兴盛,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咫尺天涯已变成现实。

4、旅游带动能力特别强劲。旅游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无烟产业”,除本身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外,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也特别强。一般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刺激和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商贸业、娱乐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一业带动百业的作用。

二、怎样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一)坚持大项目带动不动摇。当今旅游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大进大快,快进快出。远的不说,单说离我们较近的四川省大英“死海”、云南省水富“西部大峡温泉”就是旅游项目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成功典范。这几年,我县成功引进重庆市广电集团,全力打造湖影视文化基地。目前,这一大项目已经完成景区资源整合、第一期工程征地拆迁等工作,正在加紧实施农民还房工程、大门改造及酒吧一条街等建设,明年将要启动大型室内滑雪馆、5星级酒店等具体项目建设,整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行,且成效明显,前景看好。我县的旅游发展一定要坚持大项目带动,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班子换届而动摇,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变动而动摇。只有大项目抓好了,做成我县旅游发展的“月亮”,然后发展相关的小项目,才能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发展局面。

(二)策划大师级营销不犹豫。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第2页

作为拥有重庆市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和两个国家级风景区的旅游,过去在宣传营销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特别近年来,我县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已经有所突破,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插播石刻宣传广告,举办石刻海内外巡回展等,但力度还显不够。要痛下决心,不惜血本,策划大手笔、大气魄且能造成轰动、持久效应的大师级宣传营销,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实质上的提升。广西桂林请张艺谋等名家策划推出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文艺演出节目,使桂林旅游的人气更加红火,浙江吉安借助浙江卫视王牌栏目“我爱记歌词”这个平台,无疑让全国的电视观众知道了他们的“大竹海”,湖北凤凰请叶文智策划的由中韩两国顶级围棋选手对决的世界最大露天围棋赛,从而引来了新的旅游大潮,这些最成功的大师级宣传营销都值得我们借鉴。具体建议搞好“五个一”大师级创作,即:创作一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宣传,像当年《霍元甲》、《渴望》热播时一样,造成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让全国电视观众向往;创作一支传唱全国的歌曲,像《康定情歌》唱响康定、《太阳岛上》唱响哈尔滨一样,让全国歌迷都唱响;创作一本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小说,像《红岩》让全国读者了解重庆一样,也让全国读者了解;创作一台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大型文艺演出节目,像桂林《印象.刘三姐》一样,让来旅游的海内外游客热爱;创作一部全国都叫得响的旅游宣传口号,像“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和“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一样,让海内外的游客都能记住。

(三)实施高效益开发不糊涂。旅游开发不能只开发纯粹的旅游项目,必须走旅游项目加旅游地产的复合型、高效益开发之路,以项目聚人气,以地产旺财气,这也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如武隆的仙女山风景区,坚持走旅游加旅游地产的开发之路已初步成功,自第一家地产商进驻仙女山开始旅游地产开发后,武隆花漾山谷、中坤依云美镇、芳草地雪岭仙山等九家旅游地产项目相继落户仙女山,两年间共建设20万平方米房地产,且销售情况良好,目前已交200余套。我县在湖影视文化基地等大项目建设中,也要坚持走旅游项目加旅游地产的开发之路,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开发商在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适度开发旅游地产,使旅游产业在项目建设中得到发展,使开发商在地产开发中得到回报,以旅游项目建设带动旅游地产开发,以旅游地产开发支撑旅游项目建设。

(四)配套高标准交通不松劲。旅游要有可进入性,交通建设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县两条主要的旅游公路宝邮路、龙玉路已经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县旅游的形象。但是,从旅游产业大发展的要求来讲,交通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加快建设山环线公路。湖环湖公路、山沿山公路等几条高等级公路。特别是山环线公路建设势在必行,该公路建成后既能解决香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交通拥堵的问题,又能促进山、化龙湖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

语文创新课堂学习体会:感悟语境视野下的语用教学


xx年12月27日至28日,我在xx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观摩了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研讨活动。这次活动规格高、质量好、名师多、规模大,让我对一些原来听说过但认识模糊的教学理念变得清晰具体。在活动中,我目睹了阅读教学中正确的语用过程,感受到了积极语用的巨大魅力,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语用课题实验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以王xx老师的《桃花心木》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心灵沟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王xx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解读文本之深细让人折服。他通过一个“不确定”去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不确定”体现在哪儿,让学生了解种树人浇水与老天下雨的相同之处,从而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有那些“不确定”,并引出陆xx、xx、唐xx三人生活中的“不确定”,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面对不幸,面对挫折,面对苦难时所应有的态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一次比一次动情的朗读去内化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为走进文本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更让人惊讶的是王崧舟老师竟然能引导一群小学生用他们独特的慧眼,去接触林清玄散文中的现代佛教文化气息,演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与精彩,为我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二、以读为本,发现问题,直指运用。这一节课,王xx老师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引导学生走进言语深处,触摸语言文字,咀嚼文字精髓,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时,先以“作者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吗?”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作者对种树人做法的三次奇怪反应,并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写一点都不罗嗦,而且引起了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兴趣。在王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习得了“层层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实现了“言、意、法”兼得的效果。

三、深厚功底,传播知识,走进学生。另外,从观摩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还感悟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做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正如王xx老师老师所说的,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听了王xx老师的《桃花心木》,我明白了语用教学不能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不能脱离语境进行语用设计,语用设计一定要和内容理解结合,要和情感陶冶结合,要和学法指导结合。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这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是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需要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顺应经济运行规律,彻底更新观念。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应当自觉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全新市场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切实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生产轻流通、重产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靠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要实现由只重数量向质量、效益意识的转变,要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以调整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扩大高质高效的名优特新稀农副产品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升级,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到质量优化型增长的转变。要实现由乡镇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的转变,面向两个市场,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层次的市场需求,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制定产业规划,鼓励和提倡跨区域形成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作好结构调整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要始终立足于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根据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生产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规划,面向区域内外市场,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抓好农业布局区域化和经营集约化。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借助资本开道,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农业的产业化是伴随着资金的高投入来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通过带有农业概念的龙头企业的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扩张和机制的转换,从而加大对农业的再投入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推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首先要抓好主导产业,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选准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要有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特色区域规模经济的主动意识,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其次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各级政府在金融、税率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发展产业链长、规模大、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第五,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产业化经营要素。要在领导思维和领导方法上转变观念,要摆正位置,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而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指导生产。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要尊重企业和农民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把自主权交给企业和农民,注重培植典型,搞好示范引导,逐步推广,形成规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在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调控市场供求、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保障的职能,着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