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

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
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
读完《代价》一书,思绪万千,心情非常沉重,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使人喘不过气来,真是痛心疾首,既有对他们所犯罪行给国家财产和建行声誉造成巨大危害的痛恨,也有对他们缺泛法律知识、追求金钱享受、断送美好前程而惋惜。这本书通过透视活生生的案例来敲响我们的警钟,解读《中国建设银行警示教育案例》我们发现从福建省福州市城北支行林妮娜挪用公款案到山西太原市万柏林支行邵进民诈骗案,从甘肃省兰州市铁路支行的连环骗贷案到湖南省常德市安乡支行朱卫挪用公款案。在这些内外勾结、相互串通且重蹈覆辙、骇人听闻的大案、要案中,让我们看到了银行暴露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一、必须加强各级的防范责任。在这些案件中,内部人员与社会不法分子协同作案之所以得逞,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案者能违反制度,逆程序操作。一些责任不明、责任意识差、碍于情面的员工,任凭作案者依仗“业务熟、环境熟、人熟”,且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乘虚而入,不管不问不纠,故此隐患不断,导致案件频生。因此,如何强化各级的防范责任、真正杜绝各类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必须实施严密细致的防范教育,教育员工诚信做人,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做好防范工作的根本所在和重要前提。对此要针对员工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员工的防范教育,要像抓经营工作一样教育员工增强防范意识。在教育中,既要进行政治、法制、规章制度教育,又要进行职业道德、思想品德、家庭美德教育,既要进行防范形势教育,又要进行预案演练和警示教育,既要克服形式主义,又要注重教育的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各种条件下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必须强化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既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墙壁上,也不能停止于业务考核上,应当贯彻到每个干部员工头脑中去。三条防线的监督制约必须完善,科学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必须制订,自律监管体系必须有效建立。因为监督一动真格,作案者的犯罪事实就会暴露无遗。否则,监督流于形式而走过场,或者是被动地走了过场,监督者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影响或推迟作案者真相暴露的一种庇护伞了。所以,实施上下共管、全员齐抓、岗位制约机制,构成“点、线、面”三种方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安全防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面对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要不断地拓宽和畅通信息渠道,各级领导应经常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从关心爱护员工的角度出发,及时了解群情,发现问题,并及时沟通解决。结合作案分子作案的手法、犯罪的特点,制订出台与银行实际相配套、相适应的信息反馈制度,克服案件防范的盲区和误区,从而将案件杜绝在萌芽状态。
俗话说:覆水难收。员工应在做每一笔业务是要控制好风险,要以清醒的头脑面对。一失足成古恨,不要轻易以身试法,否则监狱的大门将为你敞开;而领导要当好优秀的“领头羊”,要真正实现领导的管理价值。领导与员工要从各方面自我提升,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双管齐下,那么所谓的“代价”将会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


警示教育心得—读《代价》感想


读完《代价》一书,思绪万千,心情非常沉重,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使人喘不过气来,真是痛心疾首,既有对他们所犯罪行给国家财产和建行声誉造成巨大危害的痛恨,也有对他们缺泛法律知识、追求金钱享受、断送美好前程而惋惜。这本书通过透视活生生的案例来敲响我们的警钟,解读《中国建设银行警示教育案例》我们发现从福建省福州市城北支行林妮娜挪用公款案到山西太原市万柏林支行邵进民诈骗案,从甘肃省兰州市铁路支行的连环骗贷案到湖南省常德市安乡支行朱卫挪用公款案。在这些内外勾结、相互串通且重蹈覆辙、骇人听闻的大案、要案中,让我们看到了银行暴露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一、必须加强各级的防范责任。在这些案件中,内部人员与社会不法分子协同作案之所以得逞,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案者能违反制度,逆程序操作。一些责任不明、责任意识差、碍于情面的员工,任凭作案者依仗“业务熟、环境熟、人熟”,且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乘虚而入,不管不问不纠,故此隐患不断,导致案件频生。因此,如何强化各级的防范责任、真正杜绝各类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必须实施严密细致的防范教育,教育员工诚信做人,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做好防范工作的根本所在和重要前提。对此要针对员工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员工的防范教育,要像抓经营工作一样教育员工增强防范意识。在教育中,既要进行政治、法制、规章制度教育,又要进行职业道德、思想品德、家庭美德教育,既要进行防范形势教育,又要进行预案演练和警示教育,既要克服形式主义,又要注重教育的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各种条件下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必须强化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既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墙壁上,也不能停止于业务考核上,应当贯彻到每个干部员工头脑中去。三条防线的监督制约必须完善,科学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必须制订,自律监管体系必须有效建立。因为监督一动真格,作案者的犯罪事实就会暴露无遗。否则,监督流于形式而走过场,或者是被动地走了过场,监督者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影响或推迟作案者真相暴露的一种庇护伞了。所以,实施上下共管、全员齐抓、岗位制约机制,构成“点、线、面”三种方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安全防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面对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要不断地拓宽和畅通信息渠道,各级领导应经常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从关心爱护员工的角度出发,及时了解群情,发现问题,并及时沟通解决。结合作案分子作案的手法、犯罪的特点,制订出台与银行实际相配套、相适应的信息反馈制度,克服案件防范的盲区和误区,从而将案件杜绝在萌芽状态。
俗话说:覆水难收。员工应在做每一笔业务是要控制好风险,要以清醒的头脑面对。一失足成古恨,不要轻易以身试法,否则监狱的大门将为你敞开;而领导要当好优秀的“领头羊”,要真正实现领导的管理价值。领导与员工要从各方面自我提升,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双管齐下,那么所谓的“代价”将会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学习代价警示教育案例体会


在防范风险中实现人防技防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建总行编辑的《代价》警示教育案例,我发现有11起挪用公款案,12起贪污案,1起受贿案及4起参与诈骗案和2起被诈骗案。上述案件的发生,是由于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造成的,给国家、建行、自己以及亲人造成及其严重的损失和伤害,从而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中发现部分案件是通过人防和技防可以避免的。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黑手和黑钱伸向金融机构。从近年银行发生的案件情况来看,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治理不到位、违章不追究等是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不完善,缺乏严密有效的全面风险控制体系,操作层面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或多或少还长期存在。为了有效规避人员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技防和人防的有机结合。

一、以人为本,把好选人用人关

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经营效益的提高、风险的控制水平。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人员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经营者应当以人为本,着力抓好选人用人关,要把德才兼备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考核一个员工着重看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行、从业经历及学识水平。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和监察部门要对要害岗位人员的履岗情况进行重点监管,对在要害岗位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轮换,实行离岗审计。

二、完善制度,构筑风险防范体系

一个好的企业,既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也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经营治理也要精细化。构筑风险防范体系如同画同心圆,即大圆套小圆,圆心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二圆之间的环形部分就是各种风险。在经营中,时刻以效益为中心的同时,还要高度关注风险防范。在各级行日常经营治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制度建设,发展要靠制度作保障;其次要提高治理的执行力,上级行制定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文件通知等,下级行要贯彻执行,不能有任何借口去搪塞、敷衍,要落实到位,对执行不力的,果断进行处理,树立上级治理的权威;同时要加强治理的监督检查,没有监督的治理算不上合格的治理,要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会计督导检查、纪检监察的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措施,对治理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验收考核,组织人员对全行经营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建立考核体系,按照一定的权重与经营指标挂钩,要求各级行、部门按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抓好治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三、依靠技术手段,提高抗风险能力

治理者在用好人管好人的同时,还要有疑人的能力,对要害岗位的人员不要凭感情、凭主观去下结论,要用事实、用制度去衡量。因此在治理中,要充分依靠技术手段,提高治理的抗风险能力。首先,建立先进的人员考核系统,将德、能、勤、绩等相关细小指标纳入该系统中,使上级行对下级行的工作情况了然于胸;其次,建立各种风险防范的辅助系统,如稽核系统、帐户监测系统、对帐治理系统、服务治理系统等,外部投诉利用好95533,对行内也要建立专门的服务监督号码,实行保密举报措施。对下级反映治理人员滥用职权、违反规章

制度及其他违纪行为的,查实后必须给予严厉处理;三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坚持查个水落石出,不管涉及多么难的问题都不能放弃。开发新的软件系统,如帐户监测系统,可以对我行的结算帐户按照存款额度大小、结算方式使用频率等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以次系统与反洗钱治理相结合,对重点帐户的资金流进行监控,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资金转出转入,可以安排督导人员调阅传票进行跟踪检查。

总之,银行的风险防范采用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能取得最大的风险防范效果。

《代价》警示教育案例学习体会


 
在防范风险中实现人防技防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建总行编辑的《代价》警示教育案例,我发现有11起挪用公款案,12起贪污案,1起受贿案及4起参与诈骗案和2起被诈骗案。上述案件的发生,是由于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造成的,给国家、建行、自己以及亲人造成及其严重的损失和伤害,从而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中发现部分案件是通过人防和技防可以避免的。
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黑手和黑钱伸向金融机构。从近年银行发生的案件情况来看,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到位、违章不追究等是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不完善,缺乏严密有效的全面风险控制体系,操作层面“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或多或少还长期存在。为了有效规避人员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技防和人防的有机结合。
一、以人为本,把好选人用人关
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经营效益的提高、风险的控制水平。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人员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经营者应当以人为本,着力抓好选人用人关,要把德才兼备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考核一个员工着重看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行、从业经历及学识水平。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和监察部门要对要害岗位人员的履岗情况进行重点监管,对在要害岗位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轮换,实行离岗审计。
二、完善制度,构筑风险防范体系
一个好的企业,既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也需要健全的,经营管理也要精细化。构筑风险防范体系犹如画同心圆,即大圆套小圆,圆心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二圆之间的环形部分就是各种风险。在经营中,时刻以效益为中心的同时,还要高度关注风险防范。在各级行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制度建设,发展要靠制度作保障;其次要提高管理的执行力,上级行制定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文件通知等,下级行要贯彻执行,不能有任何借口去搪塞、敷衍,要落实到位,对执行不力的,坚决进行处理,树立上级管理的权威;同时要加强管理的监督检查,没有监督的管理算不上合格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督导检查、纪检监察的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措施,对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验收考核,组织人员对全行经营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建立考核体系,按照一定的权重与经营指标挂钩,要求各级行、部门按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抓好管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三、依靠技术手段,提高抗风险能力
管理者在用好人管好人的同时,还要有“疑人”的能力,对要害岗位的人员不要凭感情、凭主观去下结论,要用事实、用制度去衡量。因此在管理中,要充分依靠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抗风险能力。首先,建立先进的人员考核系统,将德、能、勤、绩等相关细小指标纳入该系统中,使上级行对下级行的工作情况了然于胸;其次,建立各种风险防范的辅助系统,如稽核系统、帐户监测系统、对帐管理系统、服务管理系统等,外部投诉利用好95533,对行内也要建立专门的服务监督号码,实行保密举报措施。对下级反映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违反规章制度及其他违纪行为的,查实后必须给予严肃处理;三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坚持查个水落石出,不管涉及多么难的问题都不能放弃。开发新的软件系统,如帐户监测系统,可以对我行的结算帐户按照存款额度大小、结算方式使用频率等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以次系统与反洗钱管理相结合,对重点帐户的资金流进行监控,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资金转出转入,可以安排督导人员调阅传票进行跟踪检查。
总之,银行的风险防范采用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能取得最大的风险防范效果。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