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局长:念好教育科学发展的三字经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县教育局局长:念好教育科学发展的三字经,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县教育局局长:念好教育科学发展的三字经

**教育俨然是中国教育的缩影:规模大,为全省第一教育大县,在读学生达24万多;经费缺,省级欠发达县,适应课改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各种经费依然拮据;不均衡,25个欠发达乡镇教育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各类教育发展仍然不够协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念好“三字经”:
一是求普惠。要充分利用县慈善总会教育分会平台,大力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外来务工和异地脱贫、水库移民、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为“三残”儿童少年就读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促均衡。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做大做强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做好标准化学校、教育强乡镇、农村寄宿制学校、合格学校等创建工作,抓好新课程改革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三要拓优质。要深化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健全育人机制,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要强化师德教育,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和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要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创建,让更多孩子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学习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应在一个新的问题的范围内对教育加以考虑,在此范围内,教育不只是许多发展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是发展的组成成分之一和主要目的之一。”(《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

1.教育工作更要强调以人为本。“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师、学生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

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有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权利的生命体。不要当作父母和老师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或器物。

2.教育必须促进全面发展.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而不是只着眼于其某一方面的素质,从而造成个人发展的失衡。

全面素质的基点、核心和灵魂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情感、态度、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比知识更重要;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比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要。

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认知、社交、审美、灵性等内在潜能的充分发展。

3.教育要均衡和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城乡校际差距,重点关注弱势地区、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比如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他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发展,共同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4.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合理使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人的智慧和人体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也需要科学地开发利用。今天的教育教学不应透支儿童的需要,冲减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后要讲的内容不要拿到现在来讲,预支儿童明天的兴趣。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不

要给学生以后的发展留下遗憾。

5.树立正确的“教绩观”。既要看分数、升学率,更要看学生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少数人发展,更要看全体学生的发展;既要看今天发展,更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卷子上的显绩,更要看潜绩;既要看学生的主观努力,还要看学校的

客观条件等。

二、构建和谐学校的指导思想

和谐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学校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构建和谐学校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以德立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和谐学校的工作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首先,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特别是对学生,不管其家庭背景如何,学习成绩如何,行为表现如何,他们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只有权利把他教育好,没有权利歧视他、放弃他、侮辱他,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其次,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主要是靠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紧紧依靠教师,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学校的工作才能上水平上档次。再次,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为每个教师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学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长,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

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构建和谐学校,有利于突出教育的人本理念,关注人的价值,为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构建和谐学校,标志着办学治校理念和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体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构建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师生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三、构建和谐学校的基本策略

构建和谐学校是关系到学校工作大局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加强民主建设,真正做到民主办学。学校的民主化管理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民主,学校领导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要经常深入教师和学生之间,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的重要决策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民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扬民主的作风,要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学校要通过抓建章立制,全面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学,不会因学校的小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遵守国家**的前提下,学校要有自己的小“法”,做到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强化公平原则,真正做到公正公开。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只有切实做到维护和实现校园的公平、公正、公开、正义,教师的心情才会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干部聘任、职称评审等重要工作中,要做到坚持任人唯贤,不准任人为亲;坚持五湖四海,不准搞团伙帮派;坚持公道正派,不准拉关系、徇私情;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持公开透明,不准搞暗箱操作。

4、强化职工利益,真正做到干群和谐。要坚持把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提倡教职工之间团结合作,和谐竞争,彼此包容,相互谅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以诚意善待他人,努力构建文明、诚信、祥和、向上的人际关系,把校园建成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

四、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的本领

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的干部和教师要针对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心,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抓先进的教育思想、抓学校的科学定位、抓学校的科学发展规划。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我们的工作中,要作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全心全意依靠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是知识资产——智力资本,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意加强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在师德建设中,注重师德的四个核心的培养: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我们要力争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注重教师学历达标转变到注重实际教育效果能力培养上;以个体单项培养转变到注重群体素质提高上;以离岗进修转变到多层次,多形式的在岗提高上。要把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师所在学校的作用,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领导和教师的学历水平。

二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长,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三是坚持管理以服务为本,满足师生的需求。克服“重控制轻服务”的落后管理理念,用人、理财、管物,学校管理的整体运作均以是否有利于育人活动的开展为标准,努力创造教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环境。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学校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必须动员广大党员投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中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物质是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确立管理出质量的思想,加强办学软件建设,把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学校的全局、长远来考虑,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认识和处理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扬州率先发展先行区,落实到教育领域,我认为,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本。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人民群众造福、让人民群众称道,就必须要在解决人人“有学上”之后,切实转变发展重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待。二是以育人为本。要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的德育工作机制。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健康第一的方针,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体育与艺术“2+1”工程,继续加强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是以人才为本。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体水平。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形成骨干教师成长梯队,壮大骨干教师队伍规模。同时要保障教师待遇,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吸引、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从教。
第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一是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为所有的适龄人群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重点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做到“应助尽助”,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二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即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适合自己的发展。因此,要着眼于办好每一所学校,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教育事业的高位均衡;要促使各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学生,着眼于德智体美全面素质,而不是只着眼于某一方面素质。三是教育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今后,必须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既不断改善办学设施和环境,又要加快内涵发展步伐,逐步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层面转向软件层面,从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持续推进精致管理,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精神积淀,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
第三,树立协调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要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提高和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二是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围绕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必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公办与民办、普教与职教、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的协调发展。三是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要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强化优质学校创建和结对帮扶政策,落实倾斜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第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三点:一是要坚持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二是要培养学习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三是要建设终生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反映在当前的具体工作中,要求我们既要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注意改变质量增长方式,做好“减负增效”这篇文章,实现效果、效用、效率的三统一;既要追求教育基本目标的达成度,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力,又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不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的愿望、兴趣与能力的发展;既要稳定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规模,又要灵活开展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网络,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终生教育体系,不断满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优秀范文: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学习体会


《优秀范文: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学习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一、科学观对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应在一个新的问题的范围内对教育加以考虑,在此范围内,教育不只是许多发展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是发展的组成成分之一和主要目的之一。”(《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

1.教育工作更要强调以人为本。“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主体是和。以教师、学生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

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有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权利的生命体。不要当作父母和老师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或器物。

2.教育必须促进全面发展.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而不是只着眼于其某一方面的素质,从而造成个人发展的失衡。

全面素质的基点、核心和灵魂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情感、态度、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比知识更重要;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比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要。

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认知、社交、审美、灵性等内在潜能的充分发展。

3.教育要均衡和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城乡校际差距,重点关注弱势地区、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比如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他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发展,共同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4.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合理使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人的智慧和人体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也需要科学地开发利用。今天的教育教学不应透支儿童的需要,冲减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后要讲的内容不要拿到现在来讲,预支儿童明天的兴趣。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不

要给学生以后的发展留下遗憾。

5.树立正确的“教绩观”。既要看分数、升学率,更要看学生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看少数人发展,更要看全体学生的发展;既要看今天发展,更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卷子上的显绩,更要看潜绩;既要看学生的主观努力,还要看的

客观条件等。

二、构建和谐学校的指导思想

和谐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学校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构建和谐学校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以德立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和谐学校的工作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首先,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特别是对学生,不管其家庭背景如何,学习成绩如何,行为表现如何,他们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只有权利把他教育好,没有权利歧视他、放弃他、侮辱他,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其次,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主要是靠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紧紧依靠教师,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学校的工作才能上水平上档次。再次,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为每个教师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学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长,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

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构建和谐学校,有利于突出教育的人本理念,关注人的价值,为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构建和谐学校,标志着办学治校理念和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体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构建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师生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三、构建和谐学校的基本策略

构建和谐学校是关系到学校工作大局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加强民主建设,真正做到民主办学。学校的民主化管理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民主,学校领导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要经常深入教师和学生之间,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的重要决策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民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扬民主的作风,要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学校要通过抓建章立制,全面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学,不会因学校的小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遵守国家**的前提下,学校要有自己的小“法”,做到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干部学习三字经


干部学习三字经


【意义篇】
吾中华 重读书 自古兴 好习俗
孔孟道 倡诗书 学而优 展宏图
孙中山 幼好读 振中华 终生搏
学鲁迅 不媚骨 博古今 国学普
毛泽东 倡导学 谋解放 打基础
邓小平 号召学 若不学 封闭苦
江泽民 强调学 避错误 多读书
胡锦涛 引导学 价值观 核心伍
讲科学 谋发展 八荣立 民之福
党干部 不学习 政治弱 难立足
多读书 少应酬 常读书 斗志鼓
好读书 智慧足 读好书 理论熟
勤读书 不迷途 苦读书 聪耳目
会读书 如神助 善读书 创新出
终身读 凯歌谱 学到老 青春驻
学习型 好干部 除陋习 创新路
学习型 好党员 作表率 新风树
学习型 好领导 率垂范 民必富
全党学 党性塑 兴中华 民拥护

【内容篇】
学马列 立根基 方法论 世界观
唯物论 辩证法 记心间 不走偏
学毛选 明国情 中国化 真理探
学邓选 唯实践 特色路 改革坚
学江选 与时进 三代表 市场篇本文 新时期 发展观 边学习 边实践
新时代 新承担 新知识 新考验
学为剑 破万难 学创新 勇向前
学政治 信念坚 学哲学 真理辩
学历史 通古今 学经济 实中干
学管理 长才干 学法律 前程宽
学网络 站前沿 学数理 凯歌还
掌信息 思路宽 通技术 不畏难
学文化 宏图展 学艺术 身手显
党管干 治党严 抓学习 保清廉
讲党性 心不贪 重品行 作风转
制度前 无特权 拒腐蚀 永不沾
自觉学 多学点 继传统 开新篇
干与群 血肉连 党纯洁 百姓欢


【方法篇】
讲学习 明方向 巧学习 要有方
是学习 要精研 学书本 为武装
学贵恒 习为常 通精髓 才智长
学中用 用中学 多实践 派用场
常思考 心亮堂 思路宽 出路广
创新学 开新航 觅新知 学无量
领导者 学为桨 带头学 当榜样
众部署 齐跟上 好学风 共发扬
学历史 新路创 学国外 取人长
要活学 纲目张 能活用 本领强
系统学 掌要领 带群众 奔小康
工作忙 仍须学 立制度 建规章
干中学 学中干 学有成 重担扛
基层学 长实干 党与群 不紧张
上网学 常浏览 上博客 高智商
善总结 能提高 懂归纳 能力强
强理论 眼睛亮 强知识 有力量
崇道德 正气扬 遵伦理 身心壮
抗风险 有主张 防腐蚀 气如虹
党号召 多学习 党性坚 斗志昂
众一心 构和谐 先进性 向前方
干部学习三字经

教育局长--科学发展上水平开创教育新局面


教育局长--科学发展上水平开创教育新局面**市教育局作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学单位,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坚持科学发展,力争再上台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的活动主题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活动载体。同时提出了今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关注民生,促进公平,努力把我市的教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深刻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并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将进一步确保十七大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加快教育的发展,加快“文化小康”的建设。“文化小康”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以及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教育在“文化小康”建设中将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教育,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准确把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我市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旨在使全系统广大干部、党员、教师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科学发展的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在解放思想上开辟新境界,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力求新突破,在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上推出新举措,在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做出新业绩,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自治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近几年,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呈现出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强势发展的良好局面,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上升。这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显著提高;职业与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加强;民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切实改善;素质教育不断向深层次推进;学校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以及其他各项工作如:依法治教工作明显加强;民办教育得到规范有序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教育行风进一步好转;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等等。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还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以解决和完善。一是义务免费乡间、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农村牧区办学条件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相对不足;城镇择校现象和大班额问题突出。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教辅用房及生活用房紧张问题普通存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二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协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相对较差,加之地区经济状况、就业门路窄等客观因素,导致我市中职教育发展缓慢,成为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三是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很大困难和阻力。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依然十分严重,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数中职学校与当地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联系不紧密,受实训条件和专业教师队伍条件限制,部分学校在办学上仍然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不能把技能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不能完全按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人才。四是学校办学思想和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和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中考招生秩序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一些民族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育局长--科学发展上水平开创教育新局面。五是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上还存在着薄弱部位。
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从我市教育大局出发,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应着力突出“三大战略重点”。一是大力办好农村牧区教育事业,重中之重是办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扎实推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和“双高普九”工作,启动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工程”,夯实义务教育办学基础和条件,缩小城乡、地区、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巩固完善“两主一公”办学模式,落实好民族教育专项经费,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尽快使民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当地同级同类学校的中上等水平。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步伐。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及农牧业产业化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以就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三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体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突出教育“三大战略”,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断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保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教育系统要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形成良好作风,推动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二是着力解决教育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着力解决不能深入了解群众对教育的愿望、顺应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对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不够等问题;着力解决教育片面发展、盲目发展、只顾眼前发展等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等问题;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改变教育系统某些机关干部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够宽,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科学兴教、科学治教、民主治教、依法治教能力不够强等方面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科学发展教育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
要把市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机制,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把教育事业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使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教育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教育发展的实际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力推进教育各项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实现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本文作者系**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子军)

国学—《三字经》教学反思


初探多媒体教学在国学中的运用
国学—《三字经》
本次教学展评活动,我选择了执教国学——《三字经》。选择这一内容参加班主任公开课,主要基于以下思考:(1)作为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代表性内容,《三字经》已经进入幼儿教育内容中。源于南宋,迄今700多年历史的《三字经》相传为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经后人不断增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全书1500多字,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2)我园大大班早在2006年开始国学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办园特色,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小组。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曾亲临指导。我选择这一内容,可以进一步交流国学教学经验,探索适合本园特色的方式方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针对大大班幼儿年龄等特征,我在课前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逐句学习《三字经》(部分段落,即: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讲解蕴意;(2)学习生字“犬、苟、曷、酿、物”,了解字面意思;(3)唱诵《三字经》,体会语言节奏和韵律感;(4)理解体会《三字经》蕴含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堂前半段,我首先以接龙游戏和吟唱形式,让孩子们唱诵三字经。配上古典音乐背景、节奏明快的歌曲,学生拍手吟唱,轻松活泼,避免了单调、死板和枯燥;接下来,进入内容复习,“孟母断机”和“孔融让梨”,孩子们一起分享孟子三迁、孔融尊重长者的,明晰其中蕴涵的道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由于配上了幻灯图片,这部分过渡顺利;学习新三字经为这次设计的重点内容,我先播放幻灯,让孩子观察,领会意义,然后出示课文,解释意义,然后开展朗读和跟读。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意义,我还设计了生字学习过程,让孩子指认识字,充当小老师。从效果来看,孩子们对大部分的字都能诵读,基本达到了设计效果;最后,我以集体诵读形式,巩固学习内容,并开展接龙游戏和自由交流体会,让孩子思考如何将三字经中学到的道理,迁移到生活情景中。最后部分,由于时间紧凑,未能深入进行,部分学生还不能有效地从文本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
从我这堂课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基本和原有教学设计一致。其中也出现预设和生成之间的不同步,比如,在认“曷”时,有孩子提出跟喝水的喝一样,我没能及时强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按程序牵引整堂课的时候,中间过程一定需要根据孩子的“偶然”反应,做出灵活机智的调适,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这堂课的难点在于孩子们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蚕、公鸡等,因此,只能让学生自由想象,个别学生回答并进行描述,在这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更详细的延伸表述,避免只存在于个别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同学中。本节课认字设计略显多,学生更在于诵读,而诵读的时候,遍数多少合适,还需要研究。接龙的时候,需要指认句子。认字和表达常常容易出现集中在个别口语表达较好的孩子身上,为了照顾群体,在认字的时候,如果多放几张黑板,让学生去圈读字,指认,或者幻灯中动态字浮现,配上教师的语境表达,教学效果可能会辐射更多的孩子,也会轻松活跃;图片具有直观性,但是可能漏掉了一些信息,如果能引用到动态的视频,结合儿童小故事,则减少了汉字字面理解所带来的困难,学生通过情境获得感悟。因此,本堂课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诵读、指认字等设计任务,但是体验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潜在的任务,囿于技术、时间等原因,初步达到效果,但还需要再接下来的课堂中进一步领悟。
通过这堂课的设计与教授过程,加深了我对幼儿课堂中国学内容教学原则、规律、技巧等的认识。同时,孩子们的课堂反馈、同行之间交流、专家的点评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机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大的提高。
周 晨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