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破解农场经济发展难点思考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以科学发展观破解农场经济发展难点思考”,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科学发展观破解农场经济发展难点思考

为做好即将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试点工作,我区在“**”宾馆召开区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主题,展开学习、讨论,大家结合实际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通过二天来的学习和讨论,特别是听了熊书记的会议小结和胡区长的中心发言,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和区情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和行动的自觉性、坚定性,时间虽短,但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很受启发教育。
**农场是一个有着五十年历史的农垦单位,地理位置偏,发展空间小,历史遗留问题杂,包袱重、负债多,可用“地方不大、困难不小、负担不轻、发展不易”来慨括。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要求,根据学习体会,结合实际,谈谈今后一段时期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营造良好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的滞后归根到底源于观念的陈旧。推进发展,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对此,必须在干部职工中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破除那种“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干部职工客观分析原因,查找差距,既要看清自己不足,又要看到自身发展的一些优势,如土地资源丰富,现有人员也不多,实现税费改革后有一定数额的财政转移支付,干部职工能吃苦耐劳等等。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发展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二、大胆改革,加快发展,找准最佳切入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许多矛盾和问题,要靠发展和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农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一直以来,经营管理模式较陈旧。因此,既要倡导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科学地谈发展,当前一方面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把现有企业改制作为切入点,在破解体制机制的同时,大胆抛掉一些“坛坛罐罐”,对长期闲置资产加紧理顺、清理、评估、拍买,按相关法定程序处置。用搞死还是搞活;是否有利于发展;是否有利于稳定;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实际效果来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领导班子要勇于承担责任,只要不谋私利就不要怕背“卖祖宗” 的罪名,用所获资金对职工身份进行置换,尔后妥善处理历史债务,一步步解决包袱重问题,轻装上阵,对改制后企业要支持其发展,帮助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针对当前**地区控规,工业项目难以落户的状况,利用国有土地易整合调整的条件,招商引资,引进生态观光农业项目,高标准打造几个近郊休闲旅游的精品、亮点,带动人气,解决职工就业岗位,增加税收。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要把提高农场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点,坚持执政为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利用有限财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在上级的支持下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①解决“吃水难”问题,引进自来水;②解决“环境差”问题,建设垃圾中转站;③解决“行路难”问题,对道路进行改造;④解决“住房差”问题,进行危旧房改建;⑤解决“看病贵”问题,办理新型合作医疗和退休职工医保;⑥解决弱势群体“生活保障”问题,扩大低保覆盖面。让职工群众得实惠,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
四、提升素质,转变职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一支能力强、作风硬、工作实,勤政廉政的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农场由于远离市区,条件艰苦,工资福利待遇低等,分配来的大、中专生绝大部份流失,所剩无几。相对乡镇来说,机关干部整体综合素质还有一定差距。对此,必须注重引进人才,补充和培养年轻干部。同时,在现有的领导干部中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坚持勤险办事的方针,提倡团结奉献精神,为践行好科学发展观,实现农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适应农场今后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好由生产经营管理职能转化为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的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造出自己的工作特色,确保农场社会稳定。扎扎实实争取用二年左右时间,妥善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使农场逐步摆脱困境,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借此机会,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否考虑对**撤乡建镇,同时借鉴省内其他县区的做法,实行镇、场合并。采用一套人马,二块牌子的管理体制。①可以节省行政管理的费用,农场面积和人口仅相当于三个村规模。②能够强化行政管理的力度,农场体制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政府行政职能存在局限性,如民政、计生、综治等方面工作均无法定的管理职权。③利于统筹发展资源,特别是农场土地资源(属国有土地)。④便于制定发展规划,为**地区整体开发作一定的准备。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和想法,不妥之处,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发展循环经济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电动机、汽车、计算机、家电等机械制造企业,要从产品设计入手,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零部件或材料,提高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废弃物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严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2页

控制“洋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物进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
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要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
要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无线电管理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


无线电管理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

无线电管理的目的与核心任务就是管好、用好无线电频谱资源,建立良好的电波秩序,保障所有无线电用户的业务顺畅。目前,人们要求使用无线电频谱资源越来越多,设置的电台也越来越多,市民对居住环境中的电波辐射越来越关注,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加大,许多制约或影响无线电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作为管理部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管理、保护资源、保障安全、健康发展”的无线电管理方针,坚持以“以民为本、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管理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无线电管理工作全局,促进无线电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充分认识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意义,重视无线电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无线电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能,是国家通过政府部门对无线电频率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的行政活动。无线电管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实施综合管理,确保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及时消除有害干扰,切实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行各业无线电业务在良好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开展;积极引导产业发展,为促进行业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服务保障;全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安、民航、海运、广电、交通、气象、救灾、“三防”等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无线电信息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恐怖、暴乱、“邪教”等非法活动以及“非典”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强、后果严重的意外事件,不仅保证无线电信息安全顺畅,还及时为应急指挥部门正确地预防、判断和处置突发性事件提供准确的无线电监测、测向情报;此外,无线电管理还为重要国事活动和重大节日以及“两会”、“春运”、“高交会”、“文博会”等重大活动的无线电通信提供安全保障。事实证明,在政治、军事、国防、经济、生活等各领域中无线电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权益,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线电管理是无线电行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没有无线电管理就没有良好的电波秩序,一切正常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会受到影响。无线电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无线电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

二、认清当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增强无线电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趋势快速发展,给我国无线电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和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区委区政府推进高新技术发展战略举措,更激发了全社会对无线电技术的需求,为无线电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我区无线电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展,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广泛应用,无线电事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无线电行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无线电作为高科技生产力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无线电行业在迅猛发展、日益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无线电行业快速发展,有限的频率资源却十分紧缺;在无线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上的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盗用无线电频率、非法设置台站现象时有发生;电磁环境复杂,有害干扰和安全隐患比较多。同时,在无线电管理自身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无线电法制建设亟待加强,依法使用无线电的社会氛围还比较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行业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等等。以上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无线电行业的建设和无线电管理事业的发展均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我们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增强无线电管理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充分估计和认识无线电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明确无线电管理的责任与使命。

三、切实加强无线电管理的组织领导,坚持无线电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无线电管理责任重大、职能范围宽、涉及领域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无线电管理的组织领导,将无线电管理纳入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无线电管理部门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及运营单位要通力合作,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形成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配合无线电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建立无线电管理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讨论无线电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

无线电管理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无线电管理的前瞻性思考,必须树立宏观战略管理思想,加强无线电管理的创新性研究。要积极了解跟踪和分析无线电行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无线电管理的新对策、新方法,在深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方面进行有

无线电管理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第2页

效探索,积极推动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管理范围上,要从“一站、一机、一证、一表、一文、一印章”式的微观管理向对无线电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进口、设置使用的全方位、宏观管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从单纯地下“红头文件”和注册审批管理向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综合性管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从固定式、半封闭式管理向系统服务、开放透明的动态式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上,从单一的管理部门向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各单位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转变。要坚持自主创新,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狠抓资源管理、抓法制建设、抓基础设施、抓电磁环境、抓产业服务、抓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全面开创我区无线电管理工作新局面。

四、加快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无线电技术管理水平

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是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维护电波秩序重要的技术支撑。要把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建设范畴,实行政府主导、政府投资、统筹规划。要从提高利用效率、增强共享功能和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建立布局合理、体系完整、技术先进、设备完善、利用充分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系统,增强无线电管理的实力和后劲。

全面改善技术管理环境当作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和要求,分期、分批完成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布局一系列高山监测站、城市固定监测站、移动监测站,形成远程控制、联合测向、重点监测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监测网络,与国家、广东省实行联网监测,实现对所辖行政区域陆海空全频段、全业务、全时段、全方位和无缝化的监测覆盖,全面改善技术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水平。

五、强化无线电台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空中电波秩序安全畅通稳定

根据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和资源共享要求,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原则,做好无线电台站综合建设规划,达到“室内基站集约化、室外基站景观化、通信覆盖无缝化”要求,实现无线电台站的站址资源共享,采用统一整合、科学规划、综合管理的无线电台站管理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台站设置和管理方面的困难和矛盾,促进我区无线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规范无线电台站的设置与管理入手,做好台站的设台审批和日常管理工作。创新台站设备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管理数据库建设,要搞好频率台站数据库、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库和设备检测数据库“三库”建设并充分发挥效能,逐步建立起一个管理业务种类齐全、信息数据准确充实、技术功能完备的无线电管理信息网,为加强无线电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建立健全我市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无线电频率、台站进行清理检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无线电频率资源和台站设置使用情况,确保台站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进一步完善事后监督管理机制,把加强源头管理与加强事后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相应配套完善的管理规定和措施办法,加强对无线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全方位管理。严格实行无线电产品型号核准制度,定期对全市无线电台站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制止非法生产和非法销售无线电设备的行为,坚决查处滥用频率、乱设台站、盗用频率,自行组网、擅自改变频率用途、随意加大发射功率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无线电监测力度,对全市电磁环境定期进行常规性的全面测试和分析,对易受干扰频段、重要无线电业务频段和常用频段定期进行重点监测,认真查处有害干扰,保证无线电电波秩序良好、台站运行良好。

农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发展思考措施


农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发展思考措施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行,返乡农民工增加、就业困难,经济增长放缓、矛盾增多,对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巩固发展农村好形势的要害所在,是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可以说,20xx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 。对此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切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把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不滑坡。一要从农业内部挖潜促进增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今年农业生产,在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品质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步伐,积极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农产品物流配送运销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效益。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广大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带动农民增收。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促增收。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各县(市、区)都要专门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政策性投入和补贴、依靠政府投入和减轻农民负担促增收。三要稳定农产品和农资价格促增收。今年,自治区将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我们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要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想方设法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让农民在稳定价格中得到实惠。四要加大劳务输出促增收。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尽管当前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但我们思想上不能放松,工作要更加有力,措施要更加扎实。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切实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适应市场变化、诚信守法,靠劳动致富的务工意识,要培育规范劳务组织,创造劳务品牌,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和今年实施的重点项目进行对接,巩固在外务工基地,开辟农民外出就业空间。落实全民创业有关政策,引导具有一定技能、积累一定资金的农民进行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力争输出劳务2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 o. 6亿元。

二、全力推进农业“十大基地”提质增效

以建设“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山区节水旱作高效农业示范区”为目标, 加快推进“十大基地”建设,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要扩大优质粮食生产。抢抓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的政策机遇,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山区水浇地、引黄灌区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方法,提高农业精耕细作水平,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确保全市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亿公斤以上。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发展畜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奶牛、滩羊和肉牛养殖业,抓好孙家滩、牛首山北麓畜牧养殖带建设,新建扩建各类养殖园区20个,在奶产业上重点要在发展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上作文章,要通过“出户入园”、建立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提高科技饲养水平、建立健全奶牛疫病防控、保险、鲜奶价格形成机制等,确保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和提高养殖效益。要按照高起点、标准化的要求,以建设规范化养殖小区和规模牛场为重点,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国家扶持、企业和农户投资等多种形式,着力建设一批适应我市奶牛发展要求的技术含量高的奶牛养殖科技示范园区和奶牛场。乳制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事关产业持续发展、事关社会稳定,要通过实施奶牛出户入园工程,改善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保障奶农收益。从根本上解决加工企业对优质奶源的需求,有效化解牛奶不安全的问题。要在奶牛出户入园上多动脑筋,多做工作,多下力气,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国际国内奶牛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奶源相对集中、优质原料奶运送便捷、龙头企业和奶农利益共享的奶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奶牛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转变。盐池、同心、红寺堡要重点发展肉牛和滩羊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青铜峡生猪养殖规模,搞好畜禽品种改良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养殖水平。力争年底在现有9.7万头的基础上新增6万头,奶牛“出户入园上台率”达到 70%以上

农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发展思考措施第2页

;肉牛出栏30万头,较上年增加5万头;羊饲养量达到500万只;生猪饲养量达110万头。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在设施农业上。我们要更加注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在扩大内涵上下功夫,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扩规模,大力发展设施畜禽生产养殖,加快特色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步伐,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突出优化区域布局和主打产品;突出设施农业的物质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和效益。引黄灌区的设施农业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发展,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园艺等方面扩展,走精品、高端、高效的路子。要切实抓好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更加注重产品包装和创立品牌,在扩大本地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外地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狠抓落实,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调节指导产业发展,做好设施蔬菜种植的茬口安排和品种搭配,争取把我市设施农业的边际效益做到最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巩固提高利通区金积、青铜峡叶升、盐池城西滩、红寺堡大河等7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和20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 全市20xx年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高酸苹果3万亩、红枣10万亩、酿 酒葡萄5万亩、人工甘草20万亩。三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升级工程”,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娃哈哈恒枫乳业、塞外香、荣宝园、天予枣业、科冕酒业等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带动能力。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订单农业面积。通过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转化率。积极争取国家强农支农项目和资金,提升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30个,初步建立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产品销售流通体系,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要加快农村市场 和物流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信息支撑”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方向,加快“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农产品物流公司、青铜峡仔猪市场、同心果菜市场等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综合市场、产地市场建设进程,建成孙家滩工厂化育苗中心和市区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每个县至少组建一个农产品物流公司,培育交易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10 家, 5亿元以上市场5家。积极发展农资农产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建设**市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国内先进冷藏设备,建成日储购1000吨果菜的预冷库20xx平方米,半封闭交易大厅1500平方米,为农产品销售开辟更宽渠道,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抓好260家农家店的管理配送工作,发展各类连锁店20家以上,实现乡镇有超市、村有放心店,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五要切实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步伐,把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年内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个,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杜绝重大疫情疫病发生,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和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的潜力在科技,希望 也在科技。一要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围绕建设“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广泛开展科技与推广活动。深入实施科技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农业科技人员进村驻点开展科技承包制度,全市科技特派员发展到1000名。着力培育市区10万头绿色奶源生产基地、青铜峡、利通区水稻有机栽培科技示范基地等八大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完善提高青铜峡、利通区万亩设施农业等17个示范园区的建设档次和规模。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平台,建立奶牛、设施农业、酿酒葡萄、甘草、马铃薯5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绿色有机栽培等20项实用技术。二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 等,完善各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建立种养加示范基地45个和高科技样板区20个。三要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大力推进信息惠农工程建设,高度重视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解决网络服务运行经费和信息员工资问题,充分运用好"三农"呼叫中心和农业科技110等信息平台的功能,发挥好基层服务站的作用,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进村入园到户。开展面向"三农"的综合性、专业化、特色化信息服务。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站,及时发布农业科技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建成服务便捷、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业信息资源收集和发布制度,实现生产、技术、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切实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抵御自然风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夯实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一要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灌区续建配套、末级渠系改造、小农水工程和马莲渠下段砌护工程,红寺堡石碳沟节水改造工程,同心县预旺至下马关、盐池县大水坑、红寺堡矛头墩三项节水补灌工程。重点实施太阳山小河防洪整治工程,甜水河水库除险力口固工程,盐池县、同心县7座淤地坝坝系工程,完善太阳山盐湖开挖工程。 实施盐池县花马池生态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柳杨堡水土保持项目,完善清水河同心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力争实施苦水河综合整治工程。续建新建利通区孙家滩、青铜峡邵西、红寺堡 中部等7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二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活动,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力口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旱作"三田"建设,实施"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新增高效节水补灌面积1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兴修"三田" 7万亩。三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新机械,扩大农机覆盖领域。把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动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进推广新机具,扩大机耕、机收面积,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在玉米种植、收割、秸杆回收利用、青贮、黄贮制作全程机械化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今年全市三大粮食作物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 46%,灌区达到73.2%。四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实施"三 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60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3万亩,生态经济林37 万亩,治沙及荒山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加快发展 生态后续产业,加强林地和草原管护,巩固退耕还林(草)、 封山禁牧成果,促进生态自我修复。

税收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税收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发挥税收职能要以正确的观念作指导
(一)要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收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协调同步。因此,国税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和服务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服务经济发展,都是国税部门的天职,都应坚定不移、旗帜鲜明。

(二)要牢固树立法治税收观。国税部门是国家重要的执法部门,必须依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税收执法权力,坚决维护税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征税,倡导诚信纳税,提高公民的税法遵从度,营造和谐的税收法治环境。因此,坚持依法治税,推进依法行政,是国税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要牢固树立公平税收观。要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在税收立法中合理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在税收执法中对所有纳税人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加强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从实体和程序上尊重并保护他们的法定权利。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是社会公平本来含义之一。税收公平不仅是指它所具有的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而且也应包括征纳双方在上述意义上的公平。

(四)要牢固树立民本税收观。只有以民为根本,服务于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按照这一要求,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民本位意识,把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作为第一准则,竭诚为经济社会、广大纳税人和人民群众服务。这样,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得以体现,税收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要牢固树立和谐税收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树立和谐税收观念,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现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国税部门要在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大力构建和谐国税,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维护干部队伍和谐氛围,推进国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要加大组织税收收入的工作力度,构建有利于实现税收与经济良性循环增长的机制,确保国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政府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是一个贫困山区县,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初级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从国税税源结构看,以中小企业和个体税收为主,税收征管难度较大。针对此,近年来**县国税局积极探索行业税收管理,对茶叶、建材、药材等季节性税收实施分类控管,加大重点税源控管力度,减少了税收流失,促进了全县国税收入稳定增长。20xx-20xx年,全县累计组织国税收近1.3亿元,年均增长15%。

(二)加强税收经济分析,为政府经济决策当好参谋。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加强税收形势和税源状况的调查分析,为政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当好参谋,更好地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就**县来讲,应针对工业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缓慢的实际情况,建议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资源做文章,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发展茶叶、丝绸、药材等加工企业。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搞好经济开发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改善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环境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资本流向**,进一步做强做大县域工业经济规模,着力培养一批新的经济税源增长点。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要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配合县域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实现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近三年,**县国税局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132万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享受减免税2300余万元,其中落实民政福利企业763万元、废旧物资回收企业437万元、涉农企业534万元。下一步,要继续服务“三农”,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科技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税收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民政福利企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扶助弱势群体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要继续推进“五五”普法工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月活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要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执法上的缺位、错位、越位现

税收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第2页

象,切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下大力气解决在基层税收工作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要坚持公正公平执法,对各类纳税人都坚持一视同仁,为纳税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要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氛围,对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级的纳税人,两年内免予检查;入户检查实行统一稽查、阳光稽查、查前告知、查中辅导、查后约谈等人性化制度,做到在严格执法中实现征纳和谐。

(五)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要通过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树立国税部门的良好窗口形象,为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作贡献。重点是要积极落实“两个减负”,清理简并各类纳税报表资料,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节约纳税人办税成本。要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规、以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办税公开,认真做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涉税事项,给纳税人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按照简便、高效、快捷的原则,围绕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不同纳税群体的需求,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政策宣传和纳税咨询服务,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和办税程序,提高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及时给予税收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要完善办税服务厅服务功能,强化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推行各类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为政策优惠和需要特殊照顾的纳税人开辟“绿色通道”。要进一步规范和整合12366纳税热线服务,加快推进税库银联网步伐,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申报缴税。要利用税务部门政策熟、财务通和信息灵的优势,积极帮助纳税人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以开展文明执法教育、加强执行力建设“两项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以良好的作风、优质的服务赢得纳税人的满意、社会各界的认可。

机关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搞好机关党的建设、保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履行治国理政职责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就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围绕中心抓党建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抓发展。机关党的工作,一定要扣紧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努力为各级机关肩负起和完成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推动业务工作的完成作为机关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新时期机关党的建设中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机关党建工作长期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当前,机关党的工作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具体说,机关党的工作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整体工作来思考、来谋划,紧紧围绕所在部门的中心工作来安排、来落实。二是找准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积极协助行政负责人做好工作,并对每个党员实行监督,这是机关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党组织发挥保证作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找准与业务工作结合的着力点,把机关党建工作有机地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通过深入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努力实现“两结合、两促进、两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认真负责地加强对机关工作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扣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机关党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的建设,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机关党的建设全过程。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切实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党建工作的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着眼于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党员的意识,把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权利实现好、维护好。要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心与热情。二是大力营造和谐氛围,以机关和谐带动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机关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充分认识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和谐理念教育,培育和谐精神,加强机关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不和谐因素,使得机关风气良好、团结向上、规范有序、关系融洽、充满活力,以机关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教育和引导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机关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的建设,要把机关党的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坚持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保证机关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一是注重协调,形成合力。机关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涉及方方面面。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必须注重协调和沟通,做到上下左右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机关党的工作既不能削弱,又不能过于突出自身,影响单位整体工作。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尺度,改进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二是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机关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要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布置某项具体的党建工作任务时,应系统考虑这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会怎么样、在整个机关党的建设中起什么作用、在部门总体布局中与其他工作是什么关系,做到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三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机关党的建设保持内在发展活力,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把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机关实际、体现时代特色、切实管用的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机关党建工作全面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解决机关党的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把握新规律,在继承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同时,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结构合理的原则,切实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并加强对党务干部培训的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适应工作要求的复合型党务干部队伍。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为全党全社会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