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
《廉政准则》是一份严厉的爱
党组织肩负着对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担,更无可避免地担负着教育和引导干部的职责。而这种责任和义务的体现,就是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才干、奉献社会。因此,更深层次来看,《廉政准则》也是呵护干部成长、家庭幸福的一份关爱。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下文简称《廉政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共有三章十八条,其中第一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共涉及八条52款,明确禁止党员领导干部的八大类52种行为。
《廉政准则》本文 详细列举了领导干部不准“在公务接待活动中的违规问题”、“公费开支和公车使用事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准则”,以及涉及领导干部和政府形象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问题”等等,这与以往较宽泛和原则性过强的规定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涉及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也涵盖了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家庭和社会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要求不可谓不严、规范不可谓不细。如此明确而细致的标准,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有了更严格的行为标尺和参照系,体现出严格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心。而《廉政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标志着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已从过去较宽泛性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党组织肩负着对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担,更无可避免地担负着教育和引导干部的职责。而这种责任和义务的体现,就是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才干、奉献社会。因此,更深层次来看,《廉政准则》也是呵护干部成长、家庭幸福的一份关爱。
众所周知,“风起于青蘋之末”,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细节和小处开始的。管好领导干部的生活小节,是对干部的爱护。这种爱护不仅应体现在工作中的八小时内,更应体现在工作之余的八小时之外。日前,重庆市高院院长钱锋就提到了个别法官:“八小时外,醉生梦死”的问题,这或者是个别法官的个别现象,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对党员干部全方位、全天候监督管理的高度重视。
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廉政准则》正是一份严厉的爱。
纵观以往落马的贪官,无论是邱晓华、郑晓臾,还是陈希同、王宝森,以及陈良宇之流,也无论是他们曾经如何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大肆贪污腐败,都有着有关部门对他们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影子,也有纪律不彰、执纪不严的原因,更与对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不细致、不全面、不到位有关。而《廉政准则》的实施,将逐步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全方位”监督管理,其效果值得人们期待。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目的是为了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近几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准则的屡屡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甚至呈愈发愈烈之势。其它的不说,就说说我国在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中,有16位省部级高官先后“落马”,这些高官在一年内先后“落马”,足以说明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没有遵守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走上了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这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以前“试行”的《廉政准则》毕竟不是正式的准则,缺乏刚性;去掉“试行”二字使之“转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转正”后,能够更加有效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更有效地指导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成为一部高质量、高层次的党内法规。可以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实施,是给党员领导干部装上了“防腐墙”,只要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越雷池一步,就能远离腐败。
《廉政准则》共有52个“不准”,犹如52条鲜红的“警戒线”,谁敢触碰,那就是“死亡线”;自觉遵守,那就是“安全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廉政准则》的颁布,从制度上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然而“知易行难”,关键是如何贯彻落实。
其一,要“知”与“行”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这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首先必须抓好对《廉政准则》的宣传学习,要逐条逐条学,原原本本学,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仅是知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 )够,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若学透后,去思考如何规避监管、怎样打“擦边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其二,要“自律”与“他律”结合。《廉政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廉政准则》执行力、约束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以“自律”作为基础。大量的资源和权力主要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单靠外界的监督和压力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在“自律”上下功夫。要做到自律,首先要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廉政准则》的学习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于少数不能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党员领导干部,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辅以“他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监督、干部群众信访举报等的监督作用,施加压力,让党员领导干部不得不遵守《廉政准则》。对于少数无视党的纪律,要严肃进行查处,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2月,中央正式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反腐倡廉最紧迫、人民群众最关注、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从政行为作了规范。从近年来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廉政准则》落到实处,成为廉洁从政的表率,必须从下列六个方面作出努力:

以谦虚之心对待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筑牢思想防线。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基础。思想防线是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夯实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才能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地加强学习,自觉地接受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廉洁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牢记公仆本色,自觉用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核心。现在的违纪违法案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以权谋私。腐败的本质是权力腐败,要害是以权谋私。所以,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贯彻《廉政准则》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手中的权力管住用好,绝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商品化、私有化、家庭化,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绝不以权谋私。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重点。现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作案人数最多的就是捞钱捞好处,经济类腐败每年都是第一位。大量事实证明,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从政,就必须有正确的利益观。如果对钱财有贪婪之心、不注意小事小节、滥交朋友,在利益面前迷失方向,那不仅难以做到廉洁从政,而且还极容易走向腐败。

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培养高尚情操,追求健康正派的生活。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基本要求。现在,腐败还处在易发多发阶段,诱惑多、风险大,如果在生活道德方面不注意,追求享乐,放纵自己,那也很容易出问题。因此,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管住管好自己,就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

以感恩之心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和带头开展监督,在阳光下工作和生活。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关键。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强化监督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这是廉洁从政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自己的需要。

以快乐之心对待生活,知足常乐,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重要保证。要做到廉洁从政,一定要有好的心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心态不平衡,有些心存侥幸,最后跌入了腐败的泥沼,不仅个人身败名裂,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珍惜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多想想党和组织的信任,多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多想想民生疾苦,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当官,干干净净干事,有了这样的阳光心态,那么廉洁从政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浙江日报 2010-5-24 第七版 中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 教育长 陈武明)

(小编 http://)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颁布以后,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党员领导干部,感到由衷的欣慰,并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回想《廉政准则》从1997年试行到20xx年正式推行这十几年的历程,从以前“30个不准”到现在的“52个不准”,条目不仅增加了,内容更有了新意。可以说条条不准都针砭时弊,条条不准都反映了党中央反腐力度、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反腐关口的不断前移,反腐制度的不断升级。

《廉政准则》的52个不准,详细列举了领导干部不准“在公务接待活动中的违规问题”、“公费开支和公车使用事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准则”,以及涉及领导干部形象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问题”等等,这与以往较宽泛和原则性过强的规定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涉及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也涵盖了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家庭和社会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可以说,要求不可谓不严、规范不可谓不细。如此明确而细致的标准,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有了更严格的行为标尺和参照系,体现出严格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心。而《廉政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标志着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已从过去较宽泛性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廉政准则》正是一份严厉的爱。纵观以往落马的贪官,无论是邱晓华、郑晓臾,还是陈希同、王宝森,以及陈良宇之流,也无论是他们曾经如何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大肆贪污腐败,都有着有关部门对他们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影子,也有纪律不彰、执纪不严的原因,更与对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不细致、不全面、不到位有关。而《廉政准则》的实施,将逐步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全方位”监督管理,其效果很值得人们期待。

总之,通过学习,我认为《廉政准则》就是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一场及时雨,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从政指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行对照检查,加强自律自警意识;同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来说,还要对照《廉政准则》做好他律,监督管理好我们身边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廉政准则》中提出的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及52个“不准”,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廉政准则》的执行力度以及对违纪违规党员干部的查处力度,为我们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营造风清日丽、政通人和的氛围。从而让“52个不准”筑成一道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防洪堤,成为一条政治生命的高压线,成为领导干部的人生信条;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保驾护航船。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