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感悟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感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感悟

带着一个初学者对“心理咨询”这一领域的好奇与期待,怀揣着沉甸甸的希望与憧憬,我有幸参加了 “全省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舒适的学习环境,科学的课程 安排,让我累并快乐着。心理学泰斗们精彩的授课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不仅是一次团辅、沙盘、个案知识的培训,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旅程,内心的感概如泉涌,我想从两个方面加以诠释:
转变观念
到达培训基地的第一天,一条醒目的电子横幅映入我的眼帘:“热烈欢迎参加XX省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班的各位学员”,心理顿时“咯噔”一下,我是心理咨询师吗?!对这个称号我很不自信,虽然三级咨询师证是自已埋头奋战二个多月付出辛勤汗水考出的真实成绩,问心无愧,但我知道那远远不够,因此踏上培训之旅,我是抱着“学习并解决问题”而去,带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惯性思维去学习。于是,起初,我认真学习,希望掌握技能,然后,希望能解决问题,可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却惊奇地发现,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掌握多少知识成为几级心理咨询师不是最重要的,让咨询师自己成为“尊重每一个生命,大爱,随缘自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从两个误区中走出来:
一是走出“明察秋毫”的藩篱,学会“用心陪伴”。原以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是非常自信,有着强大的气场,有很好的口才,有较高的职称,能深入“探究”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一针见血地指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能“驾驭”整个咨询过程,擅于采用各种“立竿见影”的快捷方法帮助求助者,就像一位高名的手术医生一样“刀到病除”。于是,我怀着这样的目的,非常迫切地希望掌握各项技能,从而达到“明察秋毫”“一叶知秋”的境界。然而,殊不知,这恰恰只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最低境界。通过几天的学习和感悟,特别是听完XX治疗大师王求是老师的授课后,我如梦初醒。他整个的课程没有教案,没有课件,完全不是标准的授课模式,书上的知识只字不提,却全凭一张嘴将佛学、禅学甚至茶道、太极拳融为一体,以非常幽默诙谐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在轻松中慢慢悟出所蕴含的精华,过去模糊的理念逐渐变得清晰。作为心理咨询师有三层境界,前面是第一层,第二层境界是,心理咨询师拥有较多的心理正能量,内心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足以让他表现出沉静、低调、稳健,他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没有外显的张力不会给他人以压力,接近他就象靠近春天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在咨询中,不管他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始终。他不会唐突地指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而是以非常隐晦和温和的方式让求助者自己去探究可能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使求助者感觉不到任何伤害而产生阻抗,却感激他无私的关怀和爱。到了这一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后,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第三层境界是,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一眼望去他是如此平凡,但走近他,却能感觉他象大海般深邃、平静的博大胸怀。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直接地或委婉地,他都不会给求助者任何结论或价值评判,甚至他只会静静地呆在那里,你就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即便是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愧,就象孩子绝不会因为在慈爱的父母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一样。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
有了大师级老师的指点,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浮现这些词:“一两拨千斤”“润物细无声”“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咨询或咨疗过程重要的不是“说教”、“改造”,而是用安宁平和的不加任何个人价值评判的心态去“陪伴”,就像一位母亲陪伴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体咨询就是一个人陪伴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就是一个人陪伴一群“人”成为一群“人”的过程,重要的不是用“脑”去“揣摩”,而是用“心”去“陪伴”,犹如清风拂面,月光挥洒,不见花开,却有暗香浮动,我想,这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最高境界。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二是卸下“全面撒网”的枷锁,知道“量力而行”。踏上培训之旅,最初有些惶恐不安,因为这将意味着未来的责任重大,学以致用,如何靠“心防”来促进监管安全,让每一位求助者或干预对象通过我们心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各个击破”,特别是如何解决监狱目前诸如邓某等几个“老大难”问题,所以对学习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然而,通过大师们的指点,我终于明白,要学会“量力而行”,学会“放下”,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正如一个资深的监狱心理咨询师所言,对于这些“心理癌症”患者,再高明的咨询师也是无能为力的,特别是讲授“个案”课程已七十多岁高龄具有几十年丰富实践经验的方老师也如是说,我更深信无疑。我想,咨询师也要

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感悟第2页

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要能“走进去”,更要能“走出来”,要学会“随缘自在”,不要给自己树立过高的“期望值”,否则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难以保障。
三是,转变“孤军奋战”的观念,推进“全员参与”。心理咨询工作并不只是心理中心几个咨询师的事,也不是监区几个咨询师的事,而是每名警察无形中都在充当着这个角色,因为一个警察外显的气质、人格力量、个人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服刑人员,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服刑人员的心理治疗!
他山之石
几天下来,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和这样一群大多处于八十年代左右的年轻人相处,他们的博学,他们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让我深深感动。按照省局的安排,我狱心理中心陈红同志作为我狱代表作了经验发言,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我狱心理咨询及矫治工作均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然而,我们深知,在我省乃至全国,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及矫治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还很不成熟,各兄弟单位也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各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省局领导的总结讲话大大开启了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我们深信,未来我们一定做得更好!湖南监狱系统会做得更好!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也许我永远也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已行走在这条路上,领略一路的风景,开心!快乐!
感谢有这样一次珍贵的培训,一次心灵成长的旅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心理咨询师培训感悟体会


心理咨询师培训感悟体会

年过五十的我有幸参加了201x年暑期浙大心理咨询师培训,现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这轮教师培训中我收获巨大,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莫大帮助,对人生旅程也有裨益。现作小结如下:

一。该培训项目的设立对于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是雪中送炭

1.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是刚刚兴起的、非常年轻的一门课程,基础薄弱,并不像语数外、音体美这些传统课程那样成熟,所以中小学心理老师的工作是在摸索中从事着自己的业务,非常需要培训指导。

2.在各个中小学里心理老师人数稀少,往往每个一个学校只有一名专业心理老师,有的甚至还没有专业心理老师,所以研讨交流严重不足,而培训就是雪中送炭。

真心感谢浙大心理系开设了这样的培训班!

二。浙大心理系的教学实施高端大气

1. 培训的课程设置高端、全面,有利于每个受培训的学员理论素养提升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2.培训过程的管理很严格坚持每个课时点名签到,同时又很体现人文精神,学员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够及时采纳并且调整到位。

3.师资配备实力雄厚,每门课的授课老师不断理论扎实,而且备课全面、教学认真、各具特色,得到学员们充分的认可与好评。

三。学员的学习刻苦认真

1. 学员们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管理规定,上课出勤率极高。

2.学员们听课认真、积极思考,利于一切时机向老师求教学习中的问题,课余时间坚持复习、完成各项作业。

3.许多学员的学习目标不但在于能够完成培训获得学分,而且报名参加国考,力争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第25期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陈俊燕

首先非常感谢校领导给予我们学校18位老师这次机会参加浙江大学心理系主办的第25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短短15天的全日制培训,高静芳、陶明、董一胜等9位专家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心理咨询经验教会了我们很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班主任韦绮老师对我们照顾有加,不仅每课时签名点到督促我们学习,而且把我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我们学员也是勤奋好学,出勤率极高,专心记课堂笔记,积极与专家进行互动讨论,学员之间也及时巩固复习并相互指教。

教授说:"人之所至,心理学之所在。"足以说明心理学应用范围之广泛。这次我们学习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咨询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量技能等多门课程。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消除了以往对心理学的一些误解。学会了如何判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如何调整自己知、情、意方面的自知力,使用应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上;不断修正和完善一些固有的观点和信念;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处理好周围人际交往关系。

我们都报名参加了11月份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争取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将更加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预见力、沟通能力和传递希望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学些心理学知识,生活将会更美好,社会将会更和谐。

《心理咨询师》培训心得


《心理咨询师》心得

九方小学 陈芷平

今年暑假参加了株洲市教委举办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由于要抓紧时间学习《心理咨询师》,因此没有时间阅读别的书,所以我今天就谈谈学习的收获和感想。

本次培训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现今社会我们不时会看到,听到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跳楼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新闻。曾经有一位家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悲惨命运,都是性格的悲剧。其实这些悲剧,都是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我们的学生,我们老师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也可能导致悲剧的产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水平,同时也能为帮助身边的人。我感到这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呀!而且二十多年前我曾看过国外心理咨询师的文章,当时就心生羡慕之情,这次能有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非常珍惜。

看着两大本厚厚的书,都有一百一十万字,还真令人有点犯难。为了在11月份的考试能顺利过关。参加完面授学习后,我每天在家看书,一行一行地看,一节一节地做作业,一章一章地考。暑假天气热,很容易犯困,我要么变换着姿势看书,一会儿坐着看,一会儿站着看;要么换着方式看书,一会儿大声朗读,一会儿边读边画。有时实在太困了,就停下来休息十来分钟,唱唱歌,做做操……然后又接着看书。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每一节的作业做两三遍,通过这种方式回顾所学知识,随便查漏补缺。为了每一章能考试过关,考试前,又把每一节的作业重做一遍。这样一遍一遍地看书,反反复复地做作业,终于在8月20号上午把书读完,8月21号1:00左右通过把专业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看到自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和考试。虽然还没有参加11月份的考试,但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我也感到非常开心,虽然晚上没休息好,第二天参加学校职代会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我是第一次基本上凭着自学完成学习任务,感到自己还有能力,还没有老。同时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有心做一件事,事情再多,一点一点地去做,一定能够做完;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够做好。

学习《心理咨询师》中的《心理咨询技能》这一章节的时候,第一节重点讲到了建立咨询关系。并且提出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从“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这五个方面谈咨询师如何在咨询过程中建立和维护好良好的咨询关系。我觉得这五个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教学。现在,我选择感受最深的“尊重”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尊重”,尊重意味着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意味着平等,意味着礼貌,意味着信任,意味着真诚。我认为尊重学生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很重要的行为准则。尊重的核心和本质含义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既接纳求助者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要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尊重并不是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尊重也不是对学生的错误掩饰遮盖。而是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能够真诚地指出,并用恰当的方式帮助他。如果我们老师既能尊重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又能尊重哪些学习能力不强,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我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懂得自尊,一定能懂得尊重他人。懂得自尊的学生,他一定能乐观地对待生活,友善地对待他人。如果我们老师能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就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因为被批评指责、被歧视嘲笑、被冷漠无情,而产生委屈感、孤独感、无助感,也就会少了对老师的不尊,与同学的争吵,也不会产生厌学、逃学的行为,更不会有反社会的言行,甚至产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对学生的尊重,就意味着对幼小生命的呵护。既然我们身为老师,就意味着我们是这群幼小生命的守护者。让我们从尊重做起,担当起为人师者的这一份责任。

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心得


今年春天,我在心动力学校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回味深长。感触颇深,不虚此行。两度在心动力学校参加学习,给我自己的内心带来的是强烈的震撼。感觉自己真的长了很多知识。当我走进心动力,我渐渐的发现,于我自己而言,我走进了一个新的学科——心理学。对于这个学科,我不曾了解,但是,我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好奇,产生了强烈的探索的渴望。在毕业多年以后,我又找到了在校专研和学习的那种感觉。我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课堂。我又可以认真的倾听。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都是这个学科的精英。在他们的身上,我领略到的是敬业的精神,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水平,深刻的见解,精彩的授课。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好。自然,授课效果也非常好。极有利于知识的领悟和能力的提高,也很开阔视野。学校的年轻老师,也非常优秀,他们热情的服务和保障,对于学习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学习,我对于心理学算是有了一点点肤浅的认识。原来,人的内心活动是分成不同层次来研究的。原来,很多人际交往中的现象,是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的。原来,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原来,人的心理活动还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原来,人的心理特点是可以测量的。原来,心理咨询是有着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规范的……可以说,通过学习,就我自己而言,我对于心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觉得,心理学是直接叩问人性的。进而让我感觉到,科学不仅是严谨的,枯燥的,也是充满了人情味的,是庄严和神圣的。

一个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时候,真的是很痛苦的。一个一般心理问题,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发展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发展为神经症,发展为精神病性问题。这是一个多么痛苦和可怕的过程。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了一个人的痛苦,或者是多个人的痛苦。而心理学就是分析和应对这些问题的规律的,是减轻人的痛苦的。

我也深深的感觉到,作为一个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世界之魂。但,人却是充满了矛盾。人,自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天,就注定了要与自我去抗争。人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有生理的,有社会的。可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穷的。这就注定了矛盾。人能够适应,能够调节,能够积极的面对,心情就会舒畅。可反之,就会痛苦。

也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人格。也正因如此,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标志与象征。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一个人,最可宝贵的,就是他的人格。人格,外显为行为,而内化于内心。行为是直观的,是容易观察到的。而内心是深邃的,是需要感悟的。

每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那里,有着一个人最为柔软,最为真实的东西。那里,甚至是不可触碰的。那个内心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高尚,也有龌龊。有时时刻刻想要冲出去,让外人知道的东西,也有永远要被关在里面,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个内心世界,总是被人人都有的防御观念所包裹着。那个内心世界与外面的世界,总是被难以叩开的心门所隔绝。这样,也就造就了一个人的痛苦与孤独。

应该怎么办呢,怎样让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更为协调呢,每个人都在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探索。然而,探索的是那么的艰辛,心路的历程是那么的崎岖。多少人,为了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当中。

不过,还有这样一个学科和这样一个行业的存在,就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探索。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对于这项事业抱有着一腔热情,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渴望。我,是一个好奇者,与探索者。我,满怀着对生命和人性的敬畏。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还是应该充分的利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哪怕是再艰难的跋涉,也不要停下来。即使不能走的很远,能走一步,就有希望,就会多一分曙光。真的是希望每一颗心灵,都有满满的动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