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心得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心得”,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心得

学习大讨论心得
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大讨论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与时俱进,就其语言形式上讲,是中国化的;就其基本内涵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直接、通俗、准确的概括。
身为一线教育的教师,我当然更加关注教育。“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大讨论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应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佳绩,选择忘我,选择无私,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二、勇挑重担,无愧使命。十八大指出:首先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做到教育教学教研三不误。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
四、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提出,要“深化教育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这几项改革是切实把教育理念从增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应对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根本。
五、以生为本,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要转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创新;把学生当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关心尊重学生,努力开掘学生潜能。
树立崇高的责任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学习心得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学习心得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学习心得
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已进入新的阶段,通过前面学习和讨论,我更加明白了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目标和方向;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力量的源泉;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正确的定位。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认真真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
我是谁,就是要认清自己身份,时刻不能忘本。经过学习和讨论,我认识到我是一名教师,我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我应该牢固树立育人理念,不断提升育人能力,提高育人方法,力争培养好更多学生成才。
为了谁,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和家长、真心服务学生和家长。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价值追求,要时刻警醒自己,时刻问自己工作是“为了谁”,要时刻把学生和家长装在心里,一切为了老百姓、真心服务老百姓。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学生家长站在一起,同学生家长坐在一条板凳上,是党员教师回答“为了谁”的应然选择和实然选择。
依靠谁,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好、实现好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重点工作来抓,切实把“脚不离地、根不离土”、“依靠人民”落实在行动上。

党员参加“为了谁、依托谁、我是谁”大讨论心得


一、为了谁,主要是回答党的宗旨题目,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党自成立的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我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除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历史和人民之所以能够选择中国我党,就是由于我们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本质要求。

宗旨题目,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历史反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船,也能覆船。过往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执政党、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可能摆脱这个规律。

现在,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承当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固建立我党人的权利观、利益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质,是每位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大题目。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永久主题,是每位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宗旨的本质要求,也是永葆我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总书记指出,我党员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党员干部不管职务高低、权利大小,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深进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往。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情况复杂,反分裂斗争任务沉重的边疆民族地区,坚持为人民服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尤其重要。

为人民服务不但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也是执政宗旨。我们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热放在心上,牢固建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牢记权利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牢记我们是党员身份,人民的公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时处处用人民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兴奋不兴奋、满意不满意来检验我们的工作。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

二、依托谁,主要是回答党的依托对象题目。

总书记说:群众是真实的英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是我们党的气力源泉和成功之本。回顾党的革命史和建设史,无不证明:党,产生于人民群众当中,发展于人民群众当中,根植于人民群众当中。正如毛主席讲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往。

不管从中国我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来看,还是从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来看,中国我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党就会步履维艰。由此来看,中国我党的依托对象只能是人民群众,别无选择。

三、我是谁,主要是回答身份和与之相应的工作态度题目。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有权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所以,国家干部是人民的代表,也是人民的公朴,而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这类关系必须摆正,而不能颠倒。对此,伟人的同道就曾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然而由于我们的党长时间执政,一些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成主人。有的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乃至以权谋私。有些人老爷作风严重,对待人民群众脸丢脸,话刺耳,事难办。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门难进、脸丢脸、事能办现象,纠正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杜绝吃拿要那一套,进一步提高工作效力和服务水平。

总之,依托谁,为了谁,我是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同一的一个整体。既互为因果,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水管处通过展开依托谁,为了谁,我是谁这样的大讨论,其目的就是为了进步和同一全处党员干部的思想熟悉,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增强贯彻党的群众线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展开这样的一次大讨论,也是为展开的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少部份党员干部工作飘浮、严重脱离群众的题目,我们必须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熟悉来对待,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把它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教师“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专题教育心得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专题教育心得》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面对“为了谁、谁、我是谁”的,我觉得,关键是要首先扪心自问:有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有没有真正想明白这个问题?有没有实实在在地按照想明白的去为了、去依靠了?需要的是真想、真的想明白,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去为、去依靠。也就是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严三实”的要求,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一、为了谁?——洗洗澡,净化心灵、找准方向

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中开篇就讲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的。”我们为了谁呢?不言而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毕生追求。我们熟悉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比如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还有我家乡的吴仁宝,再如我们镇江的张雅琴、赵亚夫等等,都是我的学习榜样。

“为了谁”的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是看立场稳不稳。要在思想上“洗洗澡”,在心灵上去去垢,看看我们思考问题是不是和群众坐“一条板凳”上,遇到难题肯不肯在群众面前做“一名小学生”,做过的工作能不能让群众那“一杆秤”称一称?因此,怎么为,是否真为、实为至关重要。是三心二意、虚情假意,还是全心全意?是把“为群众”挂在嘴上,还是时刻装在心里?是扯扯嗓子、做做样子,还是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求真务实是一块试金石。对此,我深有体会。现在,每年春节,收到部下、朋友贺年短信不稀奇。但有那么几件事总令我激动。一是前几年一位80岁的老教师大年初一给我电话拜年,使我诚惶诚恐。还有几位退休老师也每年给我电话。因为认认真真帮他们办了些实事。二是每年我会收到一些特殊对象的短信。我不分管丹阳校区已经八、九年了,但每年我都会收到一位后勤临时工给我的贺年短信;我也常常收到一些学生的祝贺短信,今年我收到一位同学的短信,我不知道这位同学姓名、性别,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给别人发贺年短信,要我笑纳。原因是一次与他在微博上的互动,我的真心诚意感动了他。我兼任护理学院工作虽然只有两个月,我虽然在护理教学工作上是外行,但在征求意见中我看到和听到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我多抽时间去,特别是对我的期盼之情,让我倍感责任重大。面对他们的理解和信任、淳朴的热情,我唯有努力去为他们谋福祉。

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但是我深知,只要你常常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就会时时把你捧在手上。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真想、真愿、真心地服务群众。只有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群众才会信任和拥护你。

二、依靠谁?——治治病,提高水平、获取力量

依靠谁,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工作方法问题。依靠谁,就是思想上充分相信群众,工作上一切依靠群众,真心诚意地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获取力量。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历史,就是一部相信和应考群众的历史。在淮海战役中,我解放军中野、华野“小米加步枪”的60万大军,打败了蒋介石的80万精锐之师,靠的是什么?陈毅元帅有个著名论断,就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据统计,淮海战役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当时民工中有句口号:“队伍打到哪里,支前就跟到哪里”。这就是依靠群众取得胜利的最好范例。

解决“依靠谁”这个问题,就需要“治治病”,需要查查自己“不想依靠”、“不敢依靠”和“不会依靠”的病症。山野之中有高人。群众中珍藏着智慧,蕴藏着真理、饱藏着热情。关键是我们会不会去发现、去寻求、去激发。最近,我常常在反思,我自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尽力在为大家办实事,但是为什么分管部门的同志、联系院系的同志还说我对他们关心不够、为他们呼吁不多?为什么在分管工作上还存在着成效不均衡、特色不明显、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关键还是在“真依靠”和“会依靠”上出了问题。我想,如何做到“真依靠”、“会依靠”?关键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和吸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确定目标、制定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带领群众一块干,一起流汗、一起欢笑。还有一点,就是要主动为群众行使监督权创造条件,真想让、真心让、真正让群众监督。避免做“三拍”干部:拍脑袋关门决策、拍胸脯胡乱表态、拍屁股不敢担当。要带头增强服务意识,在群众“最盼”的地方赢民心,在群众“最急”的地方见真情,在群众“最怨”的地方改作风。只有充分尊重群众,才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心得体会


谈谈“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市侨办 魏华兴

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正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之关键所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优良传统。群众不是空洞虚无的概念,是具体的,相对的。因工作岗位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群众的外延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群众就是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对侨办来说归侨侨眷、侨港资企业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为了谁?现在有的人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比作了“蛙水关系”,即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因此,尽管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沟通也少了。说到底,不能关心群众之疾苦,不能关注群众之关切,就是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群众挂在嘴边,还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群众,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如果是蜻蜓点水,光把群众挂在嘴边而非心里,光喊破嗓子为群众,而对群众疾苦漠然视之,淡然处之,那就不可能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而是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利益出发,甩开膀子干,干成事、干好事,并坚持到底才是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才能与群众血肉联系,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我们党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再结合我们侨政工作谈谈。为了改善我市贫困归侨侨眷生活,我们积极向上级争取困难补助经费、扶贫资金、社区侨务工作经费,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其中小额扶贫资金,苏南不要我们要,别人怕麻烦我们不怕,哪怕几万元我们也争取。我们还想方设法向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归侨侨眷困难补助经费,我记得有一年为了争取经费打了几次报告,跑了多少趟,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为归侨侨眷服务。当我们把一笔笔资金送到贫困归侨侨眷、贫困大学生手中时,那一个个感动的面孔和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是对我们默默付出的最大肯定。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只要你把老百姓放在心里,老百姓就会把你捧在手上。

依靠谁?一切依靠群众。群众中珍藏着智慧,蕴藏着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才能避免关起门来决策,闭着眼睛空谈,拍着胸脯表态。从群众中来,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和吸收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制定政策。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愿意让我们依靠;也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贴近群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靠。

侨务工作要求侨务干部要“懂侨心、知侨心、暖侨心”,在工作中要发扬“鹦鹉嘴、兔子腿、乌龟背”的精神,“做人工作、沟通思想不怕磨破嘴,请人办事、找人协调不怕跑断腿,遭遇冷落、被人误解不怕压塌背”,把服务做到侨胞的心坎上。侨胞的愿望要求,往往是生活中一件件不起眼的具体事,把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就会赢得侨心。对侨胞负责就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党和国家对侨胞的关心爱护主要是通过侨办的服务来传递的,侨办多尽一份责,侨胞就多受一份益,党的事业就多添一份力。

我是谁?这是三个谁中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把握好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调整一下三个“谁”的语序,可能很有必要。我是谁?要解决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如何摆正自己与群众之间的位置,端正工作态度的问题。如果连自己是谁都没有搞清楚,而去大谈为了谁,依靠谁,我个人认为,无论说得多漂亮,谈得多深刻,那也不过是空谈,甚至是无稽之谈。

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我就应该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使命,就应该摆正我和我所服务群众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不辱共产党员的形象。我是谁?我是公务员!我所在岗位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组织的信任和肯定;是公权,而不是私权。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对人民负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秉公用权,并充分而正确地利用所在岗位的职责权限殚精竭虑为所服务的群众,排忧解难,谋得福祉。职务越高,不是意味着地位越高,而是意味着我们服务群众的责任越大,服务群众的义务更多。

结合侨务工作,我认为华侨华人是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群体,他们去海外谋生创业,往往是从赤手空拳起步,过程非常艰辛。他们身在异国,心系故土,那份眷恋十分感人。作为侨办一名工作人员,要知道侨胞们心里在想什么,有哪些难处,积极主动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照顾好他们在内地的眷属,把政府的侨务政策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侨务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侨胞服务,没有‘内行外行’之分,关键是用心用情去做。对侨胞有没有感情,是做好侨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感情,你做得再长,可能还是个“门外汉”。所以我们要正确认清自己,真正做到权为侨所用,情为侨所系,利为侨所谋;只有充分尊重侨,真正信任侨,才能真正依靠侨,从而集中侨界智慧,凝聚侨界力量,做好侨界工作,才不辱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才不辱公务员的神圣使命,才能担负起一名侨务工作都应承担的责任。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