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赏析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马说赏析”,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马说赏析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人才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在古代社会,很多人常哀叹生不逢时、备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就成为人们苦苦追寻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说》里,韩愈畅谈了他的人才观,其见解和主张时至今日仍具有启示意义。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我们古代名人义士特别喜爱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所借之物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的名片《马说》也是这样。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马说》,我们先谈谈“说”,“说”是古代散文的文体之一,属于议论文,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较要更随便点,如初中文言文中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于“说”一类的文章。“说”古意是陈述和解说,所以对这类文章都可以理解为:解说什么什么的道理。《马说》的表面意思就是:说说关于马的问题。从更深层的含义来讲,应该理解为:说说关于如何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问题。
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是唐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很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都有怀才不遇的经历,难以找到出路,往往要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果不能进入仕途,就会抑郁终生。韩愈在读书人之中是属于文才卓异的天才类之一。他很早就有不平凡的抱负,这跟他的名字有暗示性关系。所谓“愈”,就是逾越,超越的意思。韩愈很早就希望能超越前人,具记载,他七岁开始学习,十三岁能够作文,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第四次中进士,后来进行吏选考试,都没有中士,最后在长安蹉跎了十年时光。十年中奔走于权贵门厅,曾三次上书给当朝宰相进行自荐,却杳无音信。所以他离开了京师到外地做官。《马说》是韩愈在京师求官时期的作品,他将自己怀才不遇的这种无奈,及对于不识人才的愤慨,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他将马尽千里之能的渴望寄托到“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中,他认为千里马的有无取决于伯乐的有无。
“伯乐”在今天泛指识英雄,重英雄的人。古代“伯乐”指识马的人。韩愈在《马说》中引用伯乐相马的故事,是为了阐述:千里马和普通马是不同的,千里马的才能在于驰骋疆场,而不在于负重载物,且和一般马的区别是它特别能吃。“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说的就是它的食量很大,所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埋没了它的才能,以此来点出“食马者”不识人才的庸俗。“千里马”指的是像韩愈这样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和一般的庸常的人是不同的,如果用他来管理一些日常事务,待人接物等等,他可能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但他真正的才能是安邦济国、经天纬地的,需要知人善任,慧眼识人的管理者、统治者、上级,被韩愈喻为“伯乐”。而对千里马随随便便饲养、调理、处置、对待的“食马者”是那些不知人善任的管理者的写照,是对人才的一种漠视、一种糟蹋。
《马说》一文有三个自然段,而三个自然段都以也来收尾。这个“也”有什么不同?也在古文中大多用于句末,宝石说话人复杂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纵观全文,第一段的末尾“不以千里称也”中“也”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伯乐不常有,是一种无限的痛惜、哀怨之情跃然纸上。第二段末尾“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反诘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谴责。第三段末尾“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及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
自古至今,都需要“千里马”,更需要知人善任的“伯乐”。韩愈以此文表达了对埋没人才的愤慨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托物言志。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马的诗句


马的诗句

马的诗句(1):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3、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立刻郎,意气今谁见。《白马》[由整理]

4、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浴马》

5、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马》网名英语

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品茶品味品人生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0、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白马》

11、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1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15、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老马》

1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凉州词》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

1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

19、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骢马》

20、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

马如龙。《望江南》

2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23、以前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咏马》

24、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

2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马的诗句(2):

1。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

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教学反思


篇一:马

我设计这篇文章教学过程时,力求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让学生在品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从马的角度、作者的角度、自己的角度思考。通过想象“家马与野马相遇会聊些什么”再次品味家马与野马的不同。然后遇到其它一些动物聊聊“是人工美还是天然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平时生活的体验来发表自己对人工美与天然美的看法。

教完布封的《马》,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不对劲在哪里呢?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原来布封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者和继承者,《马》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它的人文主义思想。而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没有充分挖掘,准备不够,致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淡化了。

我设计这篇文章教学过程时,力求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让学生在品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从马的角度、作者的角度、自己的角度思考。通过想象“家马与野马相遇会聊些什么”再次品味家马与野马的不同。然后遇到其它一些动物聊聊“是人工美还是天然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平时生活的体验来发表自己对人工美与天然美的看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一些环节上没有深度,只停留在表面。这是自己没有很好的去解读文本。最初读文本时我没有一点感觉,通过不断的阅读,查阅资料才确定了教学环节,但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把作者布封的情感融入到语言的赏析当中,仅仅是一带而过。

在课堂中所表露出的问题都体现了我自身素质的不足,所以提高自身素质,给自己充电已迫在眉睫。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理论书籍,以提高理论深度。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应注意教师语言的提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一些环节上没有深度,只停留在表面。这是教师自己没有很好的去解读文本。最初读文本时我没有一点感觉,通过不断的阅读,查阅资料才确定了教学环节,但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把作者布封的情感融入到语言的赏析当中,仅仅是一带而过。在课堂上我还习惯去重复学生的话,这不但没有一点效果还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而重复学生的话,往往是由于我不知该如何评价学生的发言也不知该如何有效的连接下面的内容。试想如果把我重复话语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品读语言那不是更好吗?

在课堂中所表露出的问题都体现了我自身素质的不足,所以提高自身素质,给自己充电已迫在眉睫。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理论书籍,以提高理论深度。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应注意教师语言的提炼。

篇二:马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马》这篇课文时,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整体感知和深层探究。学生的任务主要就是感知文本思想折射活动和开发文本联想体验活动。我原本心为预设思路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把握,然而课堂效果却并未出现热烈场面,学生反应平平。由此,我不禁开始反思我教学上的不足和课堂上的缺失!一、学生朗读不足。

语文课原应有朗良的读书声,但这节课中学生朗读不足。一方面是课文段落篇幅太长,另一方面我为了能在一课时内顺利完成任务,进度稍有加快,省略了一些像朗读这样的废时步骤。然而“欲速则不达”,当我压缩了朗读时间,除当从文中筛选信息允许默读外,整体齐读感受文本魅力的机会并没有。以至在口味文句语言时,学生也很难根据文本折射出鲜活的思维火花,这是教学中的一大失误。二、预设角全面,生成处理角佳,因而课堂氛围角活跃。首先,预设问题中,针对人工马的生活,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关键词概括人工马的特点。原本,我以为从“它们的驯良决不亚于勇毅”这句话中能轻松概括,然而学生却并未答出我预设的“标准”,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答出的却是“舍已为人”等丰富多彩的答案,当然我还是得肯定学生说的,但为了能导引学生能答到我预设的“标准”,我还是又一次明确提醒“从文中哪一句话的前后哪两个词能囊括大家所说的马的特点?”我的千辛万苦,步步逼问,课堂有些紧张不安的气氛。其次,在品读语句,研讨探究中,我要学生说说“你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的理解时,又出现了冷场!我小心地提示着:“马儿它有什么教育,它丧失了哪些自由,接受了怎样的束缚,结果又如何?读到这里是否你也有所触动?”——我又以为学生应很快答也它样丧失了马的天性,它们无法像天然马那样自由驰骋,它们沦为人类可悲的奴隶。而谈到丧失自由,“自由”这个主题原本也应是学生争讨的热点,可联想到目前教育体制、繁重的学业任务多少也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然而预设的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场面并未出现。着实让我心凉了一下。

反思这一环节的不如意,主要就是我虽备了“文本”但并未务好“学生”,预设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对课堂问题进行“科学预设”匆匆“逼”到“标准”答案,生成处理欠佳、课堂程序显得较为生硬。这次《马》的教学虽然失利,但通过反思,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吸取教训。作为一个新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指示精神,认清语文科特点,关注文本,科学预设,提高专来技能;关注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文预设。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以“技术”直向“人文”,不仅在设计上冥思苦想,而且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研究学生、掌握学情的身上,给他们更多充裕时间和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大胆质疑、自主解惑的能力。

篇三:马教学反思

初闻督导,未免“心有戚戚然”。为保证最佳的教学展示效果,我选定了《马》作为授课内容。一首古诗,三次改动,表面上是教学内容的拓展,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教学理念的变化。

初次改动,教学重点和内容的变化。

在最早的设计中,《马》和《少年行》是被我放在同一课时讲授的。究其原因,一是准备重点落实“体会作者感情”的教学目标,以“结合作者特点和时代背景”的新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二是认为一节课仅学习一首古诗未免过于单调,内容稍显单薄。而在第一次试讲之时,发现《少年行》学生即使不了解写作背景也能顺利掌握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样一来就显得作为重点讲授的《马》中,用结合作者时代背景等方式了解文字背后内涵的方法没有在余下的教学中落实。试讲之后,在校领导的帮助下,我再次研读了教案,愈发感到《少年行》的内容与本课重点关联起来十分牵强。在参考了大家的意见和一些名师的处理方法之后,我最终决定将《少年行》删除出本课内容,代之以李贺《马》组诗中其余几首。仍然以“结合作者特点和时代背景”的新手段为教学中的重点,并用课外补充和积累的《马》诗来落实这一方法的利用。实践证明,这样的改动让课堂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对新方法的认识和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不单纯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而选择教学重点和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是初次改动令我感慨最多之处。

再次改动,教学方式和步骤的变化。

频繁的提问和串讲是不可取的,那么古诗教学中比较实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在经过初次试讲之后,我翻看了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发现绝大多数古诗教学都在强调要先反反复复地读熟,而提问则是“根据学生的问题而展开”,“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放手交给学生去做”,老师只是在学生都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予以指点。于是,我重新调整了教学步骤,在解答疑惑和串讲之前加入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并以“敢不敢”“能不能”“愿不愿”“想不想”等方式来逐步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在解惑阶段,我也采用了先自学质疑,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范围提问并由学生提出自己看法,最后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指点的方式,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去。

而在补充方面,一开始我选择了请学生每人搜集一两首,在学习了《马》(其五)之后再读自己所搜集的诗歌,看有没有新收获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虽然调动了学生参与,却缺乏可控性,展示的时候不易引起学生注意。故在展示课中,我采取了由教师出示组诗中一首比较有特点的诗歌来全体学习的方式,效果也不错,尤其是借鉴“借物咏志”来体会作者感情方面,学生很是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感到欣喜,学习的兴致更浓。

以生为本,是我们一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的理念。但在教学中,由于考试压力、以往的惯性观念等的影响,往往在古诗这类需要记忆的课程中强加给学生一些概念,这样虽然可以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却未免让学生感到无趣,难以调动其积极性。这次的督导课,给我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选择恰当的教师讲解时机方面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

三次改动,课堂提问引发的思考。

初次试讲之前,我没有认为“沙如雪”有何难懂之处,故没有对此进行讲解的预设。但在几次试讲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一句的理解不到位,许多学生都是自以为理解,但其理解却并不准确,如“沙软似雪”、“踩印似雪”、“风吹沙舞似下雪”等;更有许多学生不明白为何“沙如雪”。这并不是一个班中几个学生的特殊现象,而是整个年级均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先采用了想象结合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诗的下一句“燕山月似钩”来解释“沙如雪”。后来发觉这样做似乎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调动学生自己去发现答案。于是在后几次试讲和展示课中,我用了“以诗解诗”的方法,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银盘里一青螺”等诗句来引导学生自己想象月光的颜色,既保留了学生自主探寻答案的积极性,又加强了积累诗句、联系记忆的训练。在这种方法的带动下,学生还自己联系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来为诗句中“月似钩”补充了“弯曲的兵器”之意(这是原本打算由老师讲解的),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许多时候,由于对孩子内心世界和知识结构的了解不多,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备教材、备学生的意识是必需的,但也无法保证我们所有的预设都能够与实际授课的情况相吻合。在面对这些“意外”的时候,只有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真正利用好这些课堂上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让教学更加顺利。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赏析(一):

走出心灵的阴霾

──佳作《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整理]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拘组词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理想

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但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己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

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说心情短语

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赏析(二):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

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之后下一段,作者又描述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

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应对这良辰美景。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己的衷肠,那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情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样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好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

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此刻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此刻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

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方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比较: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资料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但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因此只好

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那里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后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因此,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

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苏东坡的这一番话把客人说服了,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相视而笑,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写菜肴果品全部吃光,杯子盘子一片狼藉,反映了高兴的情绪。于是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由于情绪舒畅,睡得香,等到睁开眼睛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总而言之,本文的景色描述,客人和主人的情绪,哲学意味的对话,都浑然一体,胜意迭出,文辞优美。个性是文中那段富有哲理的谈话,完全不一样于一般的说理文,它透过生动的形象,用水的流逝,月的盈亏,以及风声月色,讲出变与不变的道理,在抒情中带说理。

苏轼用清风、明月、江水、小舟、歌诗描绘了一幅诗意十足,含意深远,意境优美的赤壁夜游图。使我们也好像游了一次赤壁,心里充满了遨游之乐。

这篇文章上半部主要是写景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下半部由景生情,以情入理,情景交融,情与理相得益彰。因此,《赤壁赋》既是一篇游记,也

是一篇抒情散文。

赤壁赋赏析(三):

《前赤壁赋》赏析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平仄写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持续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因此,《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能够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透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

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但是,既然是赋,则就应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总之,

《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诗化的景情融合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

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个性与众不一样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但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之后,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文章之后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最后,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

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正因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

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正因,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到达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达观的人生境界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但是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我们认为此论有误。苏轼诗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就应说亦不算多。《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我们知道,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

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情绪,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以前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用心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能够明白了。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