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努力可能没有回报,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为了让自己在演讲时语言流畅不卡顿,大家都清楚演讲稿对整场演讲的重要性。学会写演讲稿对于我们日后在各种场合进行演讲都有一定的帮助。想必你此时正需要有关演讲稿的范文吧。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分析~年农业农村工作形势,研究部署~年农业农村工作。这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市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气象局四个单位的领导分别就各自职能工作作了发言,我很赞成,请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就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就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年我市”三农”工作的总体情况

~年,是农业农村工作迎接新机遇、接受新挑战的重要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盛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第三产业旺市”和”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民营经济”三大战略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力度,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韶关农村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战胜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五十年一遇”夏秋冬连旱和局部龙卷风、冰雹等自然灾害,赢得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保持稳定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农业农村经济目标。预计全市农业增加值(当年价)达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6%、3.8%。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综观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政策驱动,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年初,中共中央、xx发出了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重农”思想,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一年来,国家和盛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从~年起,我市农业税税率再降低3个百分点,对30亩以上的种粮农户实行直补,制定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并在财政支农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年从市级预算中安排农业投入资金5250万元,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3.23亿元,仅少缴农业税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多元。由于政策的驱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季节提前,投入增加,效益明显,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抗灾减灾,确保大灾之年农民不减收

~年,我市各地遭受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干旱和局部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下半年”五十年一遇”夏秋冬连旱,给农业农村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但在灾害面前,我市领导高度重视,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认识、领导、措施”三到位”,有效地减轻了灾害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损失。在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工作中,全市投入防治专项资金225万元,其中市财政100万元,在短时间内,有力、有序、有效地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扩散。在抗击”50年一遇”夏秋冬连旱的工作中,全市投入抗旱救灾经费2635万元,其中市级安排抗旱救灾资金180万元,抗旱高峰期,全市组织出动抗旱人员40多万人次,出动抗旱机械1.37万台套,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0多次,发射增雨火箭弹170枚,增加降水量19亿立方,直接经济效益3.8亿元。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全市受旱面积减少了20.76万亩,严重旱情得到有效遏制,把冬种作为一造来抓,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可以这么说,在各种灾害面前,各地工作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比较有力,效果也比较明显,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减轻了灾害损失,为确保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农业农村经济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三)价格拉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年我市主要农产品价格情况看,除部分农产品受季节影响,价格有起有落外,大部分农产品销售畅通,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粮油产品价格升幅较大,不存在积压烂市、菜贱伤农现象。据调查,我市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较上年增长10%以上。其中粮食价格上升幅度最大,普通早稻谷收购价为每担78元左右,优质谷在93元以上,樟市的马坝油粘高达98元,比上年同期每担谷可增收20--25元,升幅高达40%左右。其它肉类、鱼类、蔬菜类农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升幅在5%左右。其中每头生猪出栏毛重每50公斤400元,同比增加50元,增幅达15%以上。农产品合理的市场价格,促进了农业增效,确保了农民增收。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我市各地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树立”招商引资人人有责”、”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着力抓好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和小分队招商,并积极组团参加盛市组织举办的国内外各种交流会、洽谈会、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外资参与我市农业开发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全市农口招商引资(含农业、林业、水利、气象)项目108宗,合同投资金额10.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6亿元。合同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有10多宗。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项目(含农业、林业、水利、气象)80项,已兑现的项目资金2.84亿元。农业招商引资和上级农业项目资金的引进,为我市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五)农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从农业内部促进农民增收

1、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

一年来,我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抓好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努力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精心打造韶关特色的驰名农产品品牌,涌现出一批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农业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均达88%以上,三元杂交猪和优质家禽覆盖率80%。优质鱼种及时得到繁育和组织供应。推广各种实用技术的面积超过500多万亩次。全市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农产品有17个,经认证的面积近2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有18个,经认证的面积7万多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个。3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紧密带动农户14万户,带动农户户均收入XX元以上。乳源、新丰两县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县,韶关市无公害蔬菜、新丰佛手瓜、曲江沙田柚三大生产基地成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我市农业的主要经济支柱。

2、造林绿化工作成绩斐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市林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建森林生态市这一中心工作,坚持林业分类经营方针,大力加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了资源增长、生态环境优化、效益提高的林业建设目的。~年全市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4.06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4.59万亩,低产林改造1.36万亩,迹地更新8.1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320.8万株。城区出口造林完成1.95万亩,绿色通道工程造林2.5万亩,生态公益工程造林3.2万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6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1%。市林业局、仁化县政府、新丰县政府、始兴县深渡水林业站被评为全省林业先进集体。继仁化县后,始兴县、新丰县通过了省森林生态县检查验收,成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3、水利水电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扎实有效,防洪抗旱能力不断加强

一年来,我市水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踏踏实实地抓好水利水电建设与水资源管理,推进全市防洪体系建设,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年完成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量:土方98.39万立米,石方467.62万立米,砼30.14万立米,建设总投资达7.5亿元。新增灌溉面积0.4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04万亩,治涝面积0.06万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99宗,恢复灌溉1.23万亩;水电新增装机17.5万千瓦。水利水电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防汛抗旱能力不断加强,农村食水困难逐步改善。

4、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经过不懈的努力,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果,初步形成了由一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气雷达、8个气象遥测站、39个气象自动站及较先进的通信网络组成的气象探测网,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气象监测水平和服务能力。~年,我市气象工作坚持把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把为农业服务、公众服务作为工作重点,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要求,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作用,尽可能将气象服务做到”优质、准确、及时、高效、超前”,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出色地做好了春节活动、2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时任xx主席xx同志视察韶关、7月5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挂牌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以及”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气象保障服务,还充分利用手机、电视、电话、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做好公众服务,全市每天有30万人通过手机短信获得气象信息服务,全年约100万人次通过”121”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获得气象服务。

5、扶贫开发工作继续加强,促进山区贫困地区全面协调发展

~年,我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开展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一是在全面推进农房改建工作的同时,着重抓好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沿线两侧500米范围150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农村安居工程整村拆旧建新示范试点工作。全市计划改造危房户8445户,已完成建房4920户,正在建设的2850户,占计划动工的92%。其中纳入省”百村万户”安居工程计划2375户,完成和在建的2249户,面上开展农村安居工程6070户,完成5521户。创办整村折旧建新安居工程示范点10个,帮扶贫困户改造危房1037户。二是积极抓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成立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今年全市建设(含在建)沼气池1.44万个,取得了我市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开门红。三是认真组织”大禹杯”竞赛活动,做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收杂费工作和智力扶贫工作,继续加强老区建设和贫困瑶区移民安置工作,做好沿海市对口帮扶工作,努力促进山区贫困地区全面协调发展。

(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农业外部促进农民增收

~年,各地切实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加强劳动力输出与输入的信息服务,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强组织管理,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和转移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主要措施是:一是继续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二是继续调整、优化、改造乡镇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上来。三是充分利用各地加快推进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机遇,组织更多农民进厂务工、入城经商。四是继续做好向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工作,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五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加强与企业、个体工商户联系,切实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组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28.5万人,劳务输出收入10.94亿元,增长3.3%。

(七)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去年,我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广东省~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坚决执行”多予、少娶放活”方针,把减轻农民负担、增收农民收入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和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进一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度,进一步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和规范收费行为,切实抓好农村居民电价的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有关村级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认真做好农民负担来信来电的处理工作,认真开展检查督促,有效地防患了农民负担的反弹。今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因农民负担问题的严重事(案)件。

(八)加强农口系统行风建设,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农业农村经济目标

去年,我市农、林、水、气各部门坚持从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农口系统行业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农口系统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一是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如市农业局配合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组织开展了服务观大讨论,并于10月20日举行了服务观演讲比赛,在农业局系统全面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确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员都是服务员的观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和杜绝~现象发生。三是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行业行政执法的各项工作。农口各部门都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行业行政执法工作,促进依法治农。仅农业局系统共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300多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0多份,受理举报投诉案件65宗,检查农资市场142个,农资企业490个,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1宗,查获违法经营种子1598公斤,假冒伪劣农药260公斤、肥料175吨、兽药105公斤、饲料及饲料添剂310公斤、农机及零配件330件,涉案货值总额15.9万元。林业系统切实抓好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依法加强木材采伐加工和流通管理,积极开展了征占用林地清理整顿大检查和代号为”森保行动”的严打整治行动,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1908起,侦破、查处1897起,查处率为99.4%。共处理各类违法人员及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计2749人(次),依法收缴非法木材15910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18166只(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51.1万元。水利系统切实抓好水法规宣传教育,加强水政监察,加大河道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良好的行风建设,为农口部门赢得良好的声誉,为农口部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农业农村自身来看,主要存在”五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四是农业投资渠道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五是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不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二、~年我市”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

~年,是全面实现”xx”规划、研究制定”xxx”规划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的关键性的一年。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看,世界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好转,国际经济进入新一轮更为稳定的复苏期;国家进一步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处于经济周期性上升期;我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全省经济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周期;我市作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扶持地区之一,”泛珠三角”核心圈通往腹地的”黄金通道”,加上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握全局,抓住全市和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及早准备,抓根本、抓关键,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全面推进我市”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这里,我就~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谈五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落实农业农村各项政策、措施

最近,党中央、xx以”中央一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继~年后党中央、xx在新世纪发出的第二个”一号文件”,~年”一号文件”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年”一号文件”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两份文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解决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掀起学习高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

号文件”的精神,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真正把”三农”问题当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政策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细化、实化、具体化,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具体方案,周密安排,突出重点,区分层次,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实际行动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努力营造支农护农的良好氛围,尽快实现”三农”工作有新突破,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农村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是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力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延包工作。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已召开专门会议,要求近期内全面完成农村土地延包工作。针对我市目前一些地方农村土地延包工作未到位,部分地方存在”两田制”、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证书未到户等情况,各地要组织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摸底,摸清情况,查漏补缺,尽快解决”两田制”问题,尽快落实”四到户”,对承包土地年限不足30年的,要补签承包期30年的合同,对于没有印发由县级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的,县(市、区)政府要尽快拿出资金按要求印发到户,对于已印发但证书仍滞留在镇、村、村小组的,要尽快清理下发到农户手中。全市农村土地延包工作必须在2月底前全面完成,以迎接省组织的检查。三是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原则,依法推进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坚决杜绝和防止违背农户意愿强行将其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违法行为发生。四是全面组织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好农村财务审计和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全面完成会计代理制,全面实行电算化。五是要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取消农业税后,各地要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力度,严格落实村内事务”一事一议”制度,不能把”一事一议”变相为固定收费项目或随着收费的项目。严格执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镇村和学校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以及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四项制度。督促落实《广东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部门责任制》工作,建立起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二)与时俱进,明确~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既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和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新课题和新挑战,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xx大以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把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解决我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村支持力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优化农业结构,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组织化的协作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4%;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各地要根据市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当地农业农村工作意见。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看待农业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做到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在作风上更加扎扎实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在工作上真正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关心农业,支持农业,解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争当山区发展排头兵、努力跟上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需要。

(三)抓住重点,实现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突破

农业农村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项繁杂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在考虑研究和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工作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在总结分析以往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找出制约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关键环节,抓住重点,制定措施,因地制宜,狠抓落实,促进发展。~年我市农业农村应突出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做优我市农业七大主导产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城镇化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以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经济,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我市优质稻、优质蔬菜、黄烟、优质畜禽、优质鱼、特色水果、竹类七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尝有效益,逐步建立具有韶关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

产业带、产业群,不断提升韶关农业竞争力。~年,各地要围绕七大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优质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其产量和产值规模,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并选择2-3个乡镇发展专业镇,提高七大主导产业效益,促进”一乡”和专业镇的发展。重点是抓好黄烟、蔬菜、三元杂交猪、黑山羊等一批基础好、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的发展。要继续扶持市级30家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办基地带农户为模式,支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每个县(市、区)扶持1-2家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2)大力推进农民组织化,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涉农公司组织、大户牵头、农村能人,以专项为主,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培育和发展专业协会或合作社,诸如以三华李、张溪芋头、佛手瓜、马蹄等产品为纽带,成立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结合起来,通过推广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把传统生产方式变为现代化组织模式,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带动信息化”进村入户”,带动农民增收。各县(市、区)要围绕七大主导产业选择2-3个专业乡镇培育发展2-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技术、管理、销售等领域的服务。

(3)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方面的关系,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不断优化农民进城的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认真研究分析有关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新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加强劳动力输出与输入的信息服务,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强组织管理,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和转移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输出。~年力争全年劳务输出突破30万人,增加1.5万人,劳务收入增长6%。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当前,对农民培训既要重视继续抓好农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又要重点抓好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在城镇二、三产业就业谋生的技能,适应城镇社会的生产生活。继续推进乡镇企业改革,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增强农村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一是坚持以农房改造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切实把农房改造与建设农村小康、发展经济、农村”五改”(改厕、改水、改灶、改人畜混居、改路)、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年,全市实施农房改造的农户达1万户以上。二是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农民为主、自建自用”的原则,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加快我市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步伐。~年,全市新建沼气池4万个左右,其中石灰岩地区和始兴县新增10%以上农户,其它地区每年新增8%左右的农户。

2、以建设森林生态市为中心,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1)继续抓好森林生态市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市宣传,认真组织开展创建森林生态示范镇、村活动,重点抓好北(东)江水涵养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生态公益林工程的建设,继续加大力度全面完成市区城区出口造林工作任务。~年力争完成荒山造林7100亩,疏残林造林2800亩,幼林抚育29000亩。

(2)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工作。进一步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并落实生态公益林管理目标责任制,落实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责任,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积极探讨采取统一经营、承包经营的经营形式,努力探索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机制,拓宽经营管理空间。目前,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已全面完成,全市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72.91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548.58万亩,各地必须按《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的要求,确保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

(3)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继续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认真实施《韶关市林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林地总量平衡控制,继续贯彻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批准制度,继续落实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强木材经营加工流通管理,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加快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工作,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突出建设长1100公里、面积18750亩生物防火林带工程,从源头上杜绝山火发生,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利用率。

3、以防汛抗旱为重点,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用水条件,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1)立足于抗大旱、防大汛,确保水安全。加快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努力完成我市22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加紧做好湾头、乐昌峡这两个控制性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有效的防汛责任监督机制,继续完善防洪预案,切实抓好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的落实。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充分发挥小型水库的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年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50宗,工程总投资为5866万元。二是机电排灌。加大工作力度,重点解决目前我市机电排灌存在站点

损毁严重、设备残缺不全、管理不到位、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年维修加固项目59宗,投资2030万元。三是山塘加固。要抓住当前群众兴修水利积极性较高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掀起以山塘加固、渠道清淤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计划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加固项目共1612宗,总投资5853万元。

(3)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农村饮水工程是广东省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目前韶关除乳源、乐昌外各县(市、区)城区均已用上水库的清洁水源,由水利工程供水的乡镇达20多个。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改善城乡居民用水条件的工作力度,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使全市三分之一的乡镇喝上水库清洁水。~年我市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项目181宗,工程规划总投资7577万元,受益群众达18.19万人,农村饮水困难将逐步改善。

(4)切实抓好水库移民、小水电和水土保持工作。抓住实施民心安居工程的机遇,重点抓好移民新村建设,改善移民区生活基础设施,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年共有60宗水库移民项目,工程总投资5374.458万元,其中省投资1108.8万元。继续抓好小水电的管理,建立健全小水电的年度安全审查与持证上岗制度,清查整顿违章小水电,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同时继续抓好浈江、武江的规划,加强河道挖沙管理,提高全市通航能力。蒙里电站的建成后,100吨船舶能直达韶关,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实现50吨的货船能通往乐昌、始兴、南雄。

4、以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为重点,加强天气气候监测,加强气象服务,积极做好人工增雨作业,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年,气象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天气气候的监测,提高预测预估水平。二是积极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开展经常性的人工增雨作业,实现人工增雨工作从过去应急型抗旱向计划统筹型防旱转变,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三是做好气象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防雷减灾和施放气球的组织管理、安全督查和事故调查鉴定等工作。四是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是加强气候资源的开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5、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

招商引资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各级各部门要在总结近几年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战略位置上来抓,做到农业招商引资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我市土地、气候、区域、交通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做到早准备、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全面推进我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年,我市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一是配合我市规划建设100万亩优质蔬菜产业化经营项目,引进外资建设以发展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生产、加工基地;二是配合我市规划建设300万头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引进外资建设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繁育、养殖基地;三是大力发展具有韶关特色的水果、白毛茶、高山花卉、盆景、白果等园艺作物,建设以观赏、摘果、采制茶、享受田园生活、销售为主的名优特新产品基地和观光休闲基地;四是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型基地;五是以三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农科教相结合,工科贸一体化具有科学示范、教育引导功能的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六是以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为重点,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通过产业扶持和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发展林业经济。七是以发展民营水利为重点,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我市水利建设,解决我市水利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

(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加大农业投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弱质产业。其重要性和弱质性决定了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继续完善以财政为引导,以民营投入为主体,以金融信贷为支撑,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大力推行农村小额信贷,健全农业贷款担保基金,积极筹措农业发展资金。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运用贴息、补助、奖励、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推动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农业,参与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要加大”跑部进厅”步伐,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农业项目,增加农业投入总量。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效益。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确保农业用水的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依法行政,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依法行政是建设”廉洁、务实、勤政、高效”政府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农口系统干部队伍素质。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对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加强职工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三有一好”的教育活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为”三农”服务。三是实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保护农民利益,树立文明的行业形象。四是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以战略的眼光,正确把握形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制定新举措,实行新办法,推进新发展。五是加强部门协调,共同树立农口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才能确保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同志们,~年农业农村工作十分繁重。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我市”三农”的工作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在春节将要来临之际,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F132.cOM更多演讲稿小编推荐

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乡党委、乡政府对完成~年各项责任目标任务的村党支部、村委会进行了奖励兑现,*乡长对~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同志们会后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全乡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支持***、****工业园区和****等项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xxx”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县委提出的“*********”宏伟目标的关键年。对于我乡来说,对于全乡的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来说,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的工作职责。我乡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与完成,直接关系全县工作的大局,同时,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必须要有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这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因此,从乡党委到行政村各支部,一定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主线、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并要从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学习上、干部队伍的建设上、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上以及即将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活动教育中加以重视和落实。

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实在在讲,我乡的工作有些滞后,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不相适应。特别是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和发展新党员工作很差劲,有的支部甚至出现了几年不发展党员和支部领导干部后继乏人的现象,这是党的工作所不允许的。因此,今年各支部要在深入学习“xxxx”重要思想和全面开展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这两项工作列入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作出详尽的安排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抓好落实工作。但要强调一点,不准搞突击入党,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牢牢把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坚持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引导,作好基础工作;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把那些年轻有为,文化程度高,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带领群众致富,甘于奉献并经过党组织严格培养教育的青年农民吸收到党内来,以增强村级“两委”班子的生机与活力。在发展新党员的问题上,最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印发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发展党员投票表决制度》、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3个文件,对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三个制度乡党委已全文转发各支部,同志们下去以后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并在今后的发展党员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好。

精神文明建设是展示我乡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成果的一个窗口,事关我乡改革、发展与农村稳定的大局。我们一定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从法制宣传、综治信访、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环境保护、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突出效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好抓实,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环境促进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在过去的一年,我乡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离县委、县政府和全乡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给我乡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是*个亿,任务重、压力大,虽然我乡的条件较好,但完成任务困难很多。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全体乡村干部和全乡人民,群策群力,想方设法,一方面,积极配合***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办”,继续做好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主动,走出乡门,千方百计,全方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建设我们自己的工业项目,提高我乡经济发展后劲,确保稳定的财政收入。再就是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都要把握机遇,瞅准机会,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办成几件实事,使全乡人民群众共享**和**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成果。

关于机关作风纪律的问题,虽然较以前有所转变,但抓得还不够,仍然有一部分同志上班吊尔郎当、工作疲疲沓沓、学习松松垮垮、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最近,县委、县纪委、县政府对机关作风纪律多次进行不定期督查,对个别单位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乡镇、单位对长期不到工作岗位的职工干部名单进行上报,要采取措施,严肃纪律。希望我们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在这方面平时不检点的同志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不要在当前这种大形势下被淘汰出局,造成不良后果。

同志们,我们的奋斗目标已经明确提出,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围绕中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我乡建设成为“**********”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区政府在这里召开体教结合会议,推进我区的体教结合工作,这是我区体育、教育工作上的一件大事。刚才,孙峰副区长就下一步如何开展体教结合工作作了明确部署,市体育局的领导、区政府的王采顾问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希望会后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谈2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教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体教结合工作的试点最早出现在上海市,其内涵就是把文化教育和学校体育、业余结合起来,构建起以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体,以体育重点校为依托,以体育特长生为基础,以培养体育人才、增强青少年体质为目标,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相结合的体教结合机制,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一支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实际上,我区在这方面很早就作出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天我们再次强调,是因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体教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需要。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和国民体质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今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举力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开创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并明确学校体育为群众性体育的4个发展重点之一。实行体教结合,加强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工作,有利于推进我区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高城区综合实力,并培养出一支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为国增光。

二是进一步增强我区教育工作特色,建设教育强区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灵魂,任何工作都贵在创新。体教结合是我区教育工作的特色之一,多年来已培养出一批尖子运动员,当中不乏全国冠军。我们一定要巩固好这个教育特色,为建设荔湾教育强区增添新的光采。

三是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的需要。青少年是我们祖国和荔湾的未来,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要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目前许多学校都有良好的体育设施,体校则拥有经验丰富的教练,通过开展体教结合,有利于加强资源共享,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益,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栋梁。

四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需要。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体教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综合功能,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端正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体教结合工作的开展。

二、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努力把体教结合工作落到实处

体教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方面,除了教育、体育部门外,财政、科技、卫生、宣传、规划和建设市政等部门和各街道也要将体教结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做好配合。教育和体育部门作为体教结合工作的主力军,要根据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制定细化的工作方案,加强联系沟通,合理调整好项目结构和布局,突出我区的体育优势,健全一条龙培训网络,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区财政部门要将体教结合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区科技部门要积极支持教育、体育部门开展体教结合课题的研究,探索科学训练的路子,提高成才率;规划和建设市政部门要在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配合,努力扩大体育场地面积;区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区体教结合工作的成绩和先进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区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优秀体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各街道要将体教结合纳入社区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辖内单位的积极性和场地资源,协助教育和体育部门将这项工作开展好。

同志们,新的世纪不仅是科技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民族整体素质的竞争。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扎实推进,我区的体教结合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我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将上一层楼。

在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xxx”林业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思路,安排部署XX年重点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贵州团记者招待会上,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都强调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工业发展。明天上午,智明同志要作总结讲话,刚才,小麒厅长全面安排了我省的林业工作,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加速林业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xxx”期间,我省林业工作克服了特大凝冻、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十二五”时期林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07亿亩,活立木总蓄积达3.3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52%,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省林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XX年达到295亿元,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28亿亩,配套改革稳步推进,为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xxx”时期的林业工作,成绩是显著的。在此,我和智明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林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林业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林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林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全省尚有187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需要造林绿化,973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需要治理,石漠化面积3.32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艰巨。低质低效林和中幼林、纯林所占的比例较大,森林质量不高,对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低。二是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林业总体投入不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等林业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及林区路、水、电、房欠账过多,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林业加速发展的需要。三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林业补贴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尚未全面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林权流转等林改配套政策需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尚未真正破题。在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撤并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林业站也面临着撤并的巨大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省林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林业双边经济合作关系继续调整,森林资源竞争态势逐步形成,全球林产品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森林问题被纳入了国际社会的政治议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是改善环境、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等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政治、外交、经济、环境、主权等重要问题的结合体和全球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从国内来看:一是中央对新形势下的林业工作高度重视。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的“四个地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提出了林业的“四大使命”,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二是国家林业“双增”目标任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更大的支持。xxXX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承诺,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XX年增加4000万公顷,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目前,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两个指标已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把以贵州为重点的西南石漠化地区作为5大重点生态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XX年视察贵州抗旱救灾工作时,明确指示要把贵州的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者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三位一体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贵州发展的问题。三是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随着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林业生产力不断解放,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向林业聚集,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格局。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就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我省林业建设推向更好更快发展的新阶段。

二、统筹处理好加速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发挥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保障作用

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xx同志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贵州要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2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xx同志视察我省,提出了“四个同步”的要求,即: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促发展与转方式同步,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同步,推进黔中经济区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发展。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强调,要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这几个方面,都是对贵州发展的思路、发展的途径作的新的界定。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的作用,切实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加速林业改革发展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关系。在省委确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后,很多人担心会破坏生态环境。工业化并不必然导致生态恶化,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搞得比较好的国家。从林业的发展来看,林业的产业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林业的工业化。只有以工业化带动林业产业化,通过建设林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等措施,才能使林地开发和森林资源培育尽快走上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工业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现代林业协调发展。从工业的发展来看,林及林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发展,城乡建设都离不开林业。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发展中,国际上有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我国有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获取工业发展的碳排放空间,解决工业发展中的碳汇问题。因此,越是推进工业化,越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加速林业改革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改善民生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我省92.5%的面积是山地,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贵州的真实写照。贵州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林种、树种结构相对合理,不论是生态林还是经济林,优势都较为明显。破解我省“三农”问题、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希望在山。但目前我省林业的贡献与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还很不相称,林业蕴藏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挖掘。我们必须按照“用7.5%的平地填饱肚子,92.5%的山地找到票子”的思路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名贵木材、干果、花卉苗木、食用菌、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挖掘林业生产潜能,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使“青山变金山、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同时,要发挥林业在通道绿化、村寨绿化、城镇绿化等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两大关系。生态是产业的根基,产业是生态的保障。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生态体系,形成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产业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反过来,只有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积累雄厚的资金,生态建设才有可靠的保障。要把生态与产业统筹起来、协调推进、良性互动,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努力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越采越多,越用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特别是对1XX年以上的古树古木要进行挂牌保护,出售、移栽、砍伐要严格执行报批手续。

三、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新任务,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做好“十二五”时期的林业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林业改革,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快繁荣生态文化,着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努力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此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以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核心目标,全力推进造林绿化进程。我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是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性,实施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防长治”、“珠防珠治”等重点工程,合理安排工程布局,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林业工程项目营造林1500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1039万亩。到20xx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森林蓄积量达到3.8亿方以上,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陡坡耕地退耕和石漠化治理是相互联系的。我到贵州工作以来,就一直强调25度以上的坡地种植玉米要坚决退下来,但效果并不理想。从主观原因分析,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看到坡地种植玉米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因此,一方面是治理石漠化,一方面又在制造石漠化。从客观原因分析,是退耕还林指标减少后,靠政策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力度逐渐减弱。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探索陡坡耕地退耕的路子。比如,在陡坡耕地上,大力发展茶叶、油茶、干鲜果品、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林特产业,既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又有利于生态建设;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利用金融资本进行陡坡耕地治理,鼓励个人承包荒山、绿化荒山等。

第二,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大力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全省林业用地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9.8%,要把“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出路在山”美好愿景变成客观现实,就必须念好“山字经”,打好“山字牌”,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着力构建山区特色优势林业产业带,提高林业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要按照“西部生态综合治理区、中部生态环境保护区、东部生态经济建设区”优化配置林业生产力布局,做精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进、壮大一批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凝聚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引导、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户以林地、林木、劳动力入股,参与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逐步形成互惠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使贫困农户最大限度地分享林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要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实现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xx年达到600亿元以上。

第三,以深化改革为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林业发展的强大活力。改革是林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森林采伐、森林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林权流转、抵押贷款、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入手,继续完善配套改革,激活林地这一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二是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认真编制试点方案,积极申报改革试点,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重点解决好职工养老、医疗、就业等问题。三是探索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按照“管好公益林、放活商品林”的思路,重点在放活商品林上下功夫,对商品林的采伐年龄可以由其所有者自行确定,并优先满足所需限额指标;人工林采伐可以占用天然林采伐限额;上年度采伐指标有节余的,可以结转到下一年使用。四是加快建立城乡绿化一体化管理新机制。紧密结合城镇化进程,积极探索城乡绿化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引导和鼓励干部群众参加植树、认种认养、捐资助绿、购买碳汇、以资代劳等,探索建立多形式绿化新机制。按照“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大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引导企业、个人、其他经济组织参与县乡道的道路绿化,引导农民在城郊建绿化苗木基地、乡村森林公园。对在非林地上营造的林木,经当地林业部门核准,允许经营者自主选择采伐年龄和采伐方式。在保证不影响道路两侧整体绿化的前提下,允许合理、有序地间伐。农民个人在房前屋后和自留地上营造的林木,允许继承和转让。

第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根本主线,着力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如期完成“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要坚持把实现“双增”目标作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这两个约束性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森林面积和蓄积同步增长。二要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宗旨。在林业改革发展中,要始终把富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步。三是要把加强森林经营作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森林质量不高,低质低效林和中幼林、纯林所占的比例较大,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4立方米/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这既是林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又是林业发展最大的潜力。我们必须把森林经营作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科学经营森林,精心抚育森林,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省森林资源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

四、努力创新管理体系服务机制,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林业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林业工作的领导,着力构建“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整体合力。

第一,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计划、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的通力合作和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加快林业发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该出的政策要早出台,该定的办法要早制定,该给的经费要早下拨。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及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位置,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加快林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入基层、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第二,要创新林业投入机制。要建立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积极争取中央继续加大对贵州林业的投入力度。省财政对林业投入增长幅度要确保不低于gdp的增长幅度,省以下对林业投入要保持稳步增长,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渠道。完善林业金融扶持和省级财政贴息政策,争取中央财政林业贴息贷款;争取纳入中央财政森林保险的补贴范围,建立地方财政森林保险政策性补贴机制;建立面向林农的小额贷款和林业中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适度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在投融资、林业税费、林地使用、森林采伐等方面制定有利于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林业建设。

第三,健全地方政绩考核体系。按照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切实把森林覆盖率、林农增收、林业资源保护、维护林区和谐稳定等内容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引导各级领导干部集中心思谋林业、凝聚力量抓林业。对林业建设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定期考核。要改革考核方式,对地方的考核,不但要考核“经济gdp”,还要考核“绿色gdp”;对林业建设的考核,不光要考核林业部门,还要考核林业生态建设相关部门。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在林业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要建立重大毁林案件、违规使用资金案件和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对违反规定的严格追究责任。

第四,要依托“创先争优”等活动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为契机,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围绕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在转变作风上有新进步,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有新进展,在服务基层上有新举措,在推动跨越上有新突破,努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林业行政机关的管理服务能力,推行行政问责、绩效管理、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度,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做到依法管理、简政放权、热情服务、提高效率,建设一支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林业干部队伍,特别要加强基层林业干部队伍建设,为“十二五”全省林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项目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础性的工作,投资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最现实的拉动力量,当前自治县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就是抓项目。抓好项目工作,对于扩大固定资产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确保全县经济总量有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以及对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狠抓了项目工作,一大批与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和文明进步的社会事业项目和一批促进自治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较大地改善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为能顺利完成今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立足三个高度,来认识抓好项目工作的重要性

1、立足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高度。目标有近期目标,有远期目标。从远期目标看,自治州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州委、州人民政府把我县确定为已具备一定基础和加快发展条件的一市三县之一。这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州委、州人民政府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秘书工作》年全县的gdp要突破30亿元的目标。是压力也是动力。自治县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基于州委确定我县在《秘书工作》年gdp实现30亿元的目标,我县确定了《秘书工作》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亿元,增长15%,力争突破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75万元,增长15%;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5亿元,增长15%,力争突破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65元,达到4275元。年均增速要达到15%,这对我县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而且在发展中也可能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力争使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尽可能快一些,才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今后的任务还很重。焉耆要快速发展,一靠投资,二靠消费,所以抓好重点项目对实现今年的目标乃至远期目标都是十分重要的。

2、立足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和面临的困难的高度。就我县而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弱,我县工业建设短期内又难以突破。因此,在这样特殊的经济形势下,要促进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必须挑重担,重点建设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

3、立足于加快发展的紧迫性的高度。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机遇,利用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有利时期,加快发展。我县基础设施差,竞争力弱,我们抓发展面临更大的难度,更大的压力,也更具紧迫性。而我们抓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就是要抓重点建设。没有重点建设,没有软硬环境的大力改善,就不可能加快焉耆的大发展。

二、立足四个坚持,抓好项目工作

1、坚持用发展的意识抓项目。搞好项目工作,是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的重要方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有在政策上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更有在投入上、项目上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资金就要抓项目,抓跨越式发展就要抓大项目。我们要把抓项目作为抓发展的第一要务,既要继续抓好小项目,又要抓对焉耆发展有牵引、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使全县经济发展有坚实的基础和支撑。发展计划局及各单位、各部门要在继续抓好现有项目的同时,要及早谋划一些能够促进焉耆县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

(2)

2、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抓项目。今后我县将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项目融资体制,全方位、多渠道拓展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来源。除继续大力争取国债资金外,要在招商引资、争取银行贷款和吸引民间资本方面有大的突破。同时,要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在政策、诚信、行政服务和清理“三乱”等方面给项目争取、实施和外资、民间资本进入创造出好的环境。

3、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保证项目质量,求得项目效益。对重点项目的招投标,国债项目的资金管理和进度质量管理,都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同时,对干扰甚至阻碍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也要按有关法规,坚决依法处理。

4、坚持激励机制。对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领导挂包等要建立奖惩制度,落实目标考核制度,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充分调动单位和个人抓重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三、立足五个到位,抓项目落实工作

1、任务落实到位。对今年要抓好的重点项目,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这些重点项目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每一个重点项目主管部门和责任人都要认真组织落实。发展计划局要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单位到人头。

2、资金筹措到位。当前,搞好我县重点建设项目的最大瓶颈制约是资金缺乏,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是抓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探索、尽快走出一条依靠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的路子,对已经引进的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要派专人加强联系,搞好服务,争取早日落实。我县今后的重点建设项目还将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没有明确限制的项目,我县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3、部门协作到位。重点建设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设中需要许多部门的协作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站在识大体、顾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搞好各项服务工作,绝不允许把十分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推委扯皮上。这要作为一条铁的纪律,凡是人为地设置障碍,或为了部门、小团体利益影响项目建设的,要严厉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4、督查监管到位。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督查目标,并经常性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督查,以促进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发展计划局要充分发挥项目综合管理的职能作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和稽察,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5、信息反馈到位。加强信息反馈也是搞好重点建设项目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县委办、政府办、发展计划局等有关单位要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调研,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带动面上的工作。同时要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同志们,当前全县经济和项目工作发展的势头很好,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秘书工作》大和《秘书工作》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去年年底区、州、县三级召开的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县上下抓项目,齐心协力谋发展,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知难而进、乘势而上,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XX年工作,表彰先进,全面安排部署XX年的工作。下面,我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回顾XX年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

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速崛起,跻身全省经济强县”目标,团结一心,奋力拼博,战胜了年初罕见的冰冻灾害、“6·13”特大洪灾,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0.1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2.16亿元,增长20.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4亿元,增长41%。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52亿元,增长27.1%,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9.81亿元,增长34.2%。农林产品加工、冶炼、电子、化工、纺织、模具等产业发展较快。工业园初步建成制鞋、五金电子模具、能源化工、纺织制衣、纸品包装等五大基地。园区企业完成产值12.8亿元,增长38.4%,税收突破3000万元。全县培育了一批工业纳税大户,xx锰业创税726万元、科茂林化创税652万元、xx冶炼创税450万元、新联鼎化工创税224万元、鑫龙纺织创税199万元、潇水水泥创税190万元、江南xx矿业创税181万元、潇湘水电创税82万元、粤龙高岭土创税61万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6亿元,增长8.8%。粮食生产在遭受冰灾、洪涝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后仍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年播种面积101.3万亩、总产37.6万吨,比上年增加9.3万亩、增产4.3万吨,被列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优质稻面积大幅增加,全年种植优质稻45万亩,比上年增加20万亩。xx镇朱子夫村黄喜仁种植优质稻80亩,获纯利4.8万元。全县新增水果面积1.3万亩,其中脐橙1.1万亩。上关乡龙江桥村刘富义,种植柑桔90亩,其中挂果冰糖橙、椪柑43亩,实现收入20万元;xx镇龙腹村周建武种植脐橙73亩,实现收入30万元。全年发展烤烟2.5万亩,收购烟叶5.8万担。祥霖铺镇小盘村蒋树旺,种植烤烟220亩,总收入60万元;xx桥镇xx村龙定辉,种植烤烟130亩,总收入36万元。规模养殖实现新的突破,再次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全年发展生猪164.5万头,培育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的大户246户、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大户28户。xx镇金星村朱洪亮常年存栏生猪6200头,其中母猪600头,年出栏生猪1XX头,年纯收入300万元;梅花镇盘家村养猪大户盘动元,现存栏生猪560头,其中存栏母猪156头,年纯收入近110万元;祥霖铺镇岑江渡村养猪大户欧和平,年出栏生猪XX头以上,年纯收入35万元。全县造林10.1万亩,其中工业原料林7.4万亩。道江镇城中社区李土青创办旺发厚朴开发有限公司,投入726万元种植厚朴8600亩,成林后产值将达到1.8亿元。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全县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亿元,增长23.7%。超市、连锁店等现代营销方式蓬勃发展。曙光超市全年实现零售总额5000 万元,上交税收125万元。培植了一批农林产品特色加工业。道江镇良田社区林成华创办喜华食品加工厂,年加工榨肉50吨,生产的“林氏大哥”牌榨肉供不应求,年纯收入20万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消费网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78亿元,增长24.61%;各项贷款余额15.14亿元,增长15.66%。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邮电通讯、房地产业等稳步发展。其中,房地产交易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亿元,增长50%。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紧紧抓住建设“xx道”加工贸易区的大好机遇,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被省政府列为全省10个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试点县之一。招商政策不断优化。在原来《关于鼓励投资兴办工业的若干规定》和《关于x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等惠商政策的基础上,重新修改完善优惠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在企业用地、用工、税收征缴、费用收取等方面给予企业最优的政策,全力打造“x县工业无费区”。招商方式不断创新。县级领导带头招商,主要领导先后9次参加“深洽会”、“中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多次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上门招商。组织开展了节会招商和驻点招商,3月底成功举办了中国(x县)首届民间中和节,邀请了200余名客商前来考察,发布招商项目68个,洽谈合作意向项目16个;4月初在东莞设立招商办事处,引进了永州三创、胜进针织制衣等6个项目,合同投资额2.1亿元。招商成果不断扩大。全年共引进项目59个,合同利用内资54.1亿元、外资1.5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3.2亿元、外资4183万美元。华新水泥、珂莎黛鞋业、东圣电子、保税物流园等7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核心项目落户我县,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全国第二大水泥生产企业华新水泥,在我县投资5.6亿元新建一条日产4000吨熟料的水泥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珂莎黛鞋业未来三年内在我县投资9.7亿元兴建中泰鼎坤·环球鞋都一期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东莞(香港)东圣电子有限公司在工业园投资1亿元,进行电路板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冶炼工业园于XX年5月成立后,引进了xx、xx、宝鑫、展登等8家规模冶炼企业,建成4家,在建2家。其中,xx冶炼有限公司投资总额9000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投入4000万元,建成1座50立方米高炉,在建1台2.5万千伏安矿热电炉。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建设力度加大。xx铁路x县段已完成铺轨,xx火车站站房建设进展顺利;xx高速、xx高速已开工建设;s323线x县至xx关段改造全线通车;改造通乡、通村公路607公里;新建了xx车站及xx、xx、xx等3个乡镇客运站;实施了xx、xx桥、xx树桥等10座危桥改造;启动了xx大桥、xx大桥等渡改桥工程。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全年电力建设投入1.2亿元,建成了柑子园110千伏变电站;改造了xx110千伏变电站;启动了xx桥110千伏变电站建设;xx水库x县水淹区电网改造基本完成;重建、改造43个行政村配电网。农田水利设施逐步改善。维修大小水利工程583处。其中,“6·13”特大洪灾后,投入XX万元,全面启动建设了11处水毁县级重点工程、74处水毁乡镇级重点工程、79处非重点水毁工程、30处水毁机埠、电排、变压器等设施,修复水毁渠道8.2公里;组织实施了xx、祥霖铺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理土地960公顷,新增耕地48.8公顷;改造中低产田4.1万亩;完成烟田基本建设1.3万亩。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聘请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对潇水河两岸休闲景观带、“四大家”、火车站新区、城东文化体育教育区等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提升了县城规划设计水平。投入6.7亿元,重点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完成了濂溪南北路、滨河路一段休闲景观带美化工程;基本完成了滨河路二段的征地拆迁和xx西路、站前大道、站前广场路基工程;完成了爱莲商业广场、松林苑住宅小区主体工程建设和黄金海岸大酒店征地工作;启动了商业步行街、锦江花园、锦绣花园、世纪华庭等重点项目建设;湘源大道基本建成;完成了xx中路、潇水北路、xx中路、小康一路供水主管改造工程;完成了xx中路、xx北路、潇水南路等部分路段的绿化隔离带、转盘、下水管网等市政设施的改造。同时,加强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72亿元。完成了东环一路南延890米、振兴路东延1300米水泥硬化,拉通了工业大道东延1300米;基本完成了工业大道、振兴路、东环一路供水主管铺设;启动了东环一路南延890米和振兴路东延1300米双回路供电工程建设。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583元、4814元,分别增长9.6%、18.9%。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XX年,全县拨付各类社保和就业补助资金1.64亿元,比上年增拨4329万元,增长35.9%。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812人,援助零就业家庭83户,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9118人次。征缴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五大社会保险基金1.3亿元。改扩建4所乡镇敬老院,新建5所村“五保之家”。加强了弱势群体的保障工作,城乡低保人数达到42535人,共发放低保金2158万元。完善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了350户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3000平方米、廉租房2500平方米。认真落实惠民政策,直接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库区移民后扶资金等各类惠农补贴资金1.47亿元。安排春节走访慰问资金670万元,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事业基础得到夯实。全面加强教育工作。化解普九教育债务4298万元;启动了6所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改造中小学危房3.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继续对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边远山区教师给予特殊补贴,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有所好转,涌现出马成铭、孙玉俊、廖代胜、唐建斌、陆梨花、李青泉、何玉花、何亮元、蒋登瑜、义宝善等一批优秀教师。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新建了14所乡镇卫生院、80所标准村级卫生室,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医疗服务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涌现了唐忠明、李胜、何全翠、潘湘林、王娟芝、熊红秀、袁莲姣、黄黎明、张绪宣、陈珍志等一批优秀医务工作者。文化科技蓬勃发展。为城乡居民免费放映电影7177场;230个村完成了通广播工程,为160个农村电视盲区自然村解决了看电视难问题;新增通电话自然村22个。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加大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常性基础管理和依法管理力度,大力实施和创新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全县低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启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综合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加快了改革步伐。基本完成九个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冶炼厂、农机公司、木材总公司等企业破产改制工作。我县成功申报为革命老根据地。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期工程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倾力优化经济环境,投入460万元完成了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建设,28个部门进驻中心,266项审批与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结。努力营造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涌现了易宝华、唐卫红、何月军、陈荣信、胡昌启、欧阳洪军、刘清华、周顺清、黄菊花、马炳瑜等一批着力引进和倾心服务企业的先进工作者。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共调解各类纠纷2245起;排查信访问题589个,办结380个。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继续位居全省“平安县”行列。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了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抗灾救灾成效显著。年初冰灾发生后,及时整合各类资金1391万元,积极开展救灾补损和灾民救助工作。基本保证了县城生活用电,并在全市率先恢复了农村生活供电。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加大了成品油、燃煤、液化气、食品等物资调运力度,确保了灾害期间物资正常供应。对全县因灾积压的12.5万公斤柑桔,由县直单位对口扶持销售。主动为林农的雪压木联系销售渠道,为受灾果农免费提供水果苗木。“6·13”特大洪灾中,提前安全转移群众5.6万余人,紧急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4.31万人,实现了特大洪灾人员“零伤亡”目标。县财政紧急投入救灾资金390万元,灾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对因灾全倒房户重建按照上级政策予以补助,灾后重建迅速恢复;农业保险理赔1200万元;对县城受灾的个体工商户实行扶持政策。我县抗灾救灾工作,国家防指和省、市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党的建设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健全了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涌现出xx、xx、xx、xx、xx、xx、xx、xx、xx、xx等一批优秀县直机关干部和xx、xx、xx、xx、xx、xx、xx、xx、xx、xx等一批优秀乡镇干部。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兴建了38所村级活动室,安排村级组织运转经费1280万元,逐步提高了村干部待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涌现出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等十佳村党支部;涌现了何顺成、刘志熊、谭祥贵、何举壮、赵云才、蒋贤宏、黄荣香、潘勇茂、朱用清、胡秀明等十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涌现了曹玲菊、何余昌、何炳乾、何再盛、蒋期坤、吴云忠、田治安、廖代云、何明弟、周凤春等十佳村(社区)主任。廉政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学习,初步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加大,纠风治乱和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出现新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发展的步伐还不快;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影响,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发展压力增大;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骨干税源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尤其是部分偏远山区不通电、不通路的问题急待解决;城市规划管理落实不到位,市容市貌“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干部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正确研判形势,明确XX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XX年,我们面临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压力,肩负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重任。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一方面,要科学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的影响,防范可能带来的困难和风险。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下半年我县部分行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特别是冶炼、纺织等行业订单明显减少,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家调整财税政策,增值税转型改革、利息税取消、100多个收费项目取消等因素,将造成我县今年财政政策性减收近千万元。同时,由于我县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加快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政策机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全国看,中央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我县提供了更多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的空间。xx届三中全会和今年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省内看,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湘南大开发,加快“xx道”加工贸易区建设,在税收、加工贸易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全县看,我县一直注重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刚一出台,就及时申报了一批项目,许多项目已经进入国家和省市的笼子,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日臻成熟,交通、园区、水、电等平台建设逐渐完善,全县上下抓投资、上项目、搞建设、促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源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x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决战工业,强化农业,搞活流通,改善民生,确保稳定。总体要求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要求,以发展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解放思想聚合力,团结务实解难题,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切实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加速率先崛起,早日跻身全省经济强县。主要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66.11亿元,增长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03亿元,增长7%;工业总产值37.82亿元,增长20%,其中,规模工业产值25.75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25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5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42亿元,增长1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4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5103元,增长6%。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强力招商引资,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真正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县的基础、富民的根基。

1、吃透政策谋项目。为促进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确定新增中央投资的安排方向和重点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交通、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全县上下要紧盯国家投资导向,跟踪掌握高端前沿信息,找准突破口,把握对接点,精心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链条长、生成速度快、带动效益显著的大项目。要继续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部门负责、考核激励及前期经费保障机制,层层落实目标任务,以项目工作大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项目策划,有效整合项目资源,重点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要高度重视、认真解读和领会XX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积极做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同时,要加大对申报项目的跟踪力度,争取年内向上争取项目投资额度达5亿元以上。

2、强力招商引项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对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实行特色招商,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打“环境牌”。利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有利时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平台。在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制定出台改善园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治安环境、市场环境的新方法、新举措,并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x县良好形象,真正把“硬环境不一定最好、但软环境一定最好”的口号在全市、全省叫响。二是打“产业牌”。借鉴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运作模式,把制鞋、五金电子模具、能源化工、纺织制衣、纸品包装、农林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优势项目进行高水准的包装推介,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将产业的优势、项目的前景展示给投资者,着眼形成“产业链条”,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打“人脉牌”。x县在外人员多、人脉关系广,这是一笔宝贵财富。要积极组织洽谈会、恳谈会、老乡会等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加强联络,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扩大乡情友情,取得他们对家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在项目建设、政策信息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XX年全县力争引进加工贸易企业100家。其中,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8个以上;开工建设30—40家企业;合同利用资金100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3、协调配合建项目。一是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xx铁路早日通车;完成xx、xx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任务,确保建设顺利进行;抓好s323线x县至宁远段改造和x县至xx关扫尾工程;启动xx桥镇杨家至宁远水市公路建设;完成磨井至沙田等5条县乡公路改造;建设通村公路200公里,重点抓好少数民族、边远山区通村公路建设,除兑现国家补贴政策外,县财政每公里再补贴3万元;抓好xx大桥、xx大桥等5座渡改桥建设;实施白泥山桥、黎家兴桥、社头桥等5座危桥改造工程;完成桥头、上关、梅花等5个农村客运站建设。二是推进电力电网建设。抓好500千伏变电站立项准备工作,争取濂溪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完成仙子脚、xx桥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并投产;完成柑子园、xx、清塘配套线路建设和xx至灌阳文市110千伏线路架设;抓好大理坪电站电气化建设;加快边远山区无电村组的电力建设;启动125个行政村、791个自然村的电网改造。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621处大小水毁水利工程维修任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3万亩;抓好上坝、乐海、廊洞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完成云溪水库引水工程;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处。建设高标准烟田0.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7万亩;实施桥头、大洞田、卜石塘等10个中小土地整理项目和清塘—营江、梅花2个大型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开发整理耕地2.7万亩。抓好涔天河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设计和吊高楼土地开发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突出决战工业,培育主导产业,促进新型工业提速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精心组织实施“工业决战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步壮大工业经济。 

1、抓支柱,做强矿冶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县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冶精深加工业。一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快xx冶炼、xx冶炼、宝鑫冶炼等项目建设进度,支持xx冶炼在建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再上1座2.5万千伏安电炉和3座精炼炉,力争xx、xx等5家冶炼企业年内投产达产;帮助江南xx矿业加大投入,尽快投产。二要加快技改扩能。扶持xx锰业、xx冶炼等企业技改扩能。帮助xx锰业对现有的2座13立方米的高炉进行改造;支持xx冶炼建设一条年产2万吨的碳锰铁精炼项目。力争年内矿冶产值突破6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以上。其中,xx锰业、xx冶炼、xx冶炼等3家企业各实现税收1000万元以上。

2、抓骨干,培育优势企业。一是扶持一批新上项目。全力支持华新水泥、中泰鼎坤·环球鞋都、胜进针织制衣、奥盟电器、东圣电子年内建成并投产;督促乐福五金、三创家居等项目从试产转入正式生产;督促凯迪生物质发电、宏云纸业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二是扶强一批骨干企业。积极引导捷宝电讯、建溢鞋业、新联鼎化工、长兴模具、鑫龙纺织抓好续建工程建设,促使其尽快达产增效。支持鑫龙纺织生产规模由目前的3万锭扩大到5万锭,力争形成8万锭生产能力;长兴模具由目前的40万套生产能力扩大到100万套,并延伸到汽车零配件等项目。三是争创一批品牌名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以品牌优势占领市场,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名牌”。对企业争创品牌、名牌实行重奖,凡是获得国家知名品牌的,一次性奖励争创单位或个人20万元;获得省级知名品牌的,一次性奖励争创单位或个人10万元。同时,研究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对年创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重奖;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对县内上市的企业给予重奖。

3、抓服务,扶持企业发展。一是强化跟踪服务。各级领导要切实创新思想观念,用大工业、大产业理念推动工业提速发展。领导力量要向工业集中,一个县级领导主抓一个产业、一个项目、一个重点企业,构建产业、项目、企业三位一体分工负责制。要切实改变重引进轻服务的现象,引进项目的领导和部门必须在征地、拆迁、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跟踪服务。二是加强协调扶持。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增加流动资金。协调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授权授信、设备抵押、应收帐款质押、动产质押等多种方式扩大信贷投放,确保年内新增工业流动资金贷款3亿元以上。建立完善银企合作长效机制,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融资。对银行对口支持企业发展的,县委、县政府按实现利税额给予重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扩大利润空间。加大产品促销力度,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建立重点企业帮扶工作机制,促进国税、地税、银行等部门分别与重点骨干企业结对帮扶,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资金融通、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突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与分析,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完善应急预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用电需要。

4、抓园区,打造工业平台。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做大做强”的要求,努力完善园区设施配套。一是夯实基础。xx工业园建设要实现“一二三”目标,即年内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亿元,新建标准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园区面积扩大3平方公里。冶炼工业园建设要完善跃进区1500亩、东升区700亩、后江桥区400亩“一园三区”总体规划;抓好跃进区、东升区园内道路和供电专线建设。二是抓好配套。年内全面完成安置区建设,解决拆迁群众住房难题;力争兴建一批购物、娱乐、休闲场所;鼓励银行、电讯、邮政等部门在园区设置办事机构,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启动“xx道”保税物流园建设,争取完成通关现场建设,积极争取海关设立驻道机构。力争县工业园进入省级工业园并成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是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园区经营和管理新模式,做到对外完全开放,对内封闭管理,为园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把入园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降到最低,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促使园区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 突出农民增收,夯实农村基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培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效益稳步提高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合作化经营、区域化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积极构建“六优”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推进生产基地化。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1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8万亩;继续抓好xx大洞、xx大洞2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和xx桥、xx、祥霖铺等8个乡镇各5000亩高档优质稻基地建设。发展蔬菜38万亩。种植油菜10万亩。水果扩园1.5万亩,其中脐橙1万亩以上。力争种植烤烟3万亩、收购烟叶10万担。发展高效林业,全年造林13.5万亩,其中新造丰产油茶1万亩,实施油茶低产改造2万亩。巩固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地位,建设万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0个,发展规模养猪大户100户,兴办5000头以上的股份制种猪场1个。二是推进产品品牌化。科技局、农业局、蓄牧水产局、林业局等部门要充分挖掘优势农产品资源,制定品牌培育规划,搞好“三品”认证,提高产品档次,着力将特色农产品培育成优质农产品,将优质农产品打造为品牌、名牌产品,加快实现由追求农产品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的转变。重点加强“xx红瓜子”、“xx灰鹅”等品牌内涵建设,力争湘南脐橙认证为驰名商标、xx厚朴获准商标注册。三是推进经营产业化。依托现有农产品资源优势,做长产业链条,让农民通过更多的深度加工增加收入。依托亚洲果业引进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水果气调库和分级打蜡包装生产线;完成谷源米业3万吨生产线改造;力争建设年屠宰生猪10万头的肉食品加工厂。

2、以创新理念推进农村改革。着力在“四创新、三深化、二推进”上下功夫,力争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四创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适度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创新林权配套改革机制,积极培育林业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林权交易、流转和服务平台;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失地农民补偿金转化为稳定的、长期收益的资本投入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机制,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三深化”: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服务分离,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养护效率,实行有路必养。深化国有农林场所改革。年内,启动大坪铺农场、xx林场、桥头林场、原种场、园艺场等国有农林场所改革。“二推进”: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努力化解乡村债务;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3、以统筹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抓两头、促中间、建一片”的思路,点面结合,以点促面,以面带点,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农村安全饮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等为载体,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合项目、捆绑资金,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年内重点完善131个示范村的基础设施。二是着力抓好村庄规划。科学制定新农村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完善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年内完成25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抓好xx村、陈熊村、xx村等20个示范村的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实施农村生态工程。加快空心房改造,大力实施村庄美化、亮化工程,以“三清三改”为目标,重点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改变农村面貌,塑造农村优美人居环境,实施生态家园沼气工程,新建沼气池3000口。 

4、以人本理念促进农民增收。一要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猪生产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对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处理。二要搞活农村市场促增收。培育发展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经营等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变现增收。三要拓宽就业渠道促增收。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支持和鼓励农民向园区工业、建筑、餐饮、商贸、运输等行业发展。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一站式办证、贷款优先、免费奖税,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闯市场、办企业,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

(四)突出需求拉动,激活消费市场,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投资主体,突出发展特色,提升发展水平,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13亿元,增长11.3%。

1、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大市场、组织大流通、发展大服务,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促进消费市场升温。一是创新商贸服务方式。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不断拓展新型服务领域,提升传统商业档次。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着力抓好“家电下乡”活动,及时兑现“家电下乡”补贴,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继续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在农村开设农家店的,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给予每个店6000元的补助。大力提升餐饮、旅馆、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层次,加快发展信息、广告、咨询、中介、文化、会展等新兴服务业。二是推进商贸载体建设。年内,力争引进3家以上物流企业;启动工业园商贸区、商业步行街、状元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亚洲果业果品批发专业市场、xx北路农贸市场、火车站商贸区等商贸、餐饮载体工程建设;新建1家四星级宾馆,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金融扶持引导。积极培育金融保险业,引导各类金融保险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完善网点布局,加大信贷投放,增强服务功能。争取成立1家村镇银行。

2、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引导、监管和服务,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要鼓励房地产开发。高标准建设世纪华庭、锦绣花园、锦江花园、滨河路二段、枯木井等小区建设。建设商住小区20万平方米以上、经济适用房1XX平方米、廉租房5000平方米、农村安居工程500户以上。启动xx房地产开发试点。二要实施政策扶持。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全面落实鼓励居民购买住房的优惠政策。住房买卖、抵押,除按规定最低标准收取契税、登记费、交易手续费外,不得违规收取其他任何费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住房团购。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廉价住宅,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购房需求。三要规范房地产市场。继续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鼓励规模开发,严格控制小宗土地出让,严厉打击非法土地交易。房地产开发必须符合县城总体规划,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开发规模必须在200套以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依法查处不履行房地产开发经营正常程序、无房地产开发经营资格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无证预(销)售商品房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拆迁市场。严格执行房地产拆迁补偿政策,严格拆迁程序,严厉打击扰乱拆迁市场秩序和干扰、破坏正常拆迁的不法行为。

3、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认真做好旅游产业规划,年内完成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着重打造“理学之源、圣贤故里”文化旅游品牌。对濂溪故里风景名胜区进行第二期保护性开发;对湘源温泉风景区进行新一轮开发;抓住xx国家森林公园获批的有利时机,做好景区规划,争取尽快启动建设。

(五)突出扩容提质,完善城镇功能,促进城市乡镇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夯实基础、项目牵引、市场运作、逐步建设”的原则,在建好县城上下功夫,在繁荣城镇上使力气,努力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抓规划,绘就城市蓝图。立足我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着力舞活规划龙头,建设历史文化气息浓厚、时代特色鲜明的生态园林山水城市。一要坚持规划先行。要坚持土地集约使用、功能区域合理分配的原则,构筑产业分工清晰、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基础设施共享的新型城市发展格局,真正把x县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适宜投资居住的新城。聘请知名、权威设计单位,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年内重点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编制,抓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审批和行政中心1.1平方公里、滨河路1.6平方公里、火车站新区2.3平方公里和城东文化体育教育区的详细规划审批。二要突出规划刚性。严格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对项目建设进行严格把关,坚持做到领导决策服从规划、基础建设服从规划、项目开发服从规划,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严格规划执法,大力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案件,依法拆除违法建筑,保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抓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一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滨河路一段配套,加快滨河路二段和火车站新区建设,启动滨河路三段建设;启动体育中心、国土交易市场、广电中心、xx宾馆和公检法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行政中心。二要完善市政设施。加快路网建设,启动xx东路改造和潇水北路建设;加快xx西路、站前大道、站前广场、湘源大道建设和xx中路改造;启动舂陵街和部分背街小巷的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垃圾综合无害化处理场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城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休闲健身设施。逐步建好工业园、xx南路、xx北路、潇水南路、小江口路的垃圾房。抓好潇水路、xx北路、xx路、文化路等县城主干道的绿化、亮化、美化和东洲大道、工业大道的绿化工作。三要盘活城市资源。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和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年内,重点储备县汽车保养厂、汽车队、煤炭公司等改制企业的土地和富塘渔场集体土地;通过建设行政中心、xx北路大市场,重点开发城北片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经济效益。同时,整合城市出租车、广告位、公共设施等公共资源,通过使用权的拍卖,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3、抓管理,改善城市环境。一是不断完善管理体制。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切实解决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加强综合管理,整合城管、环卫、市政、房产、公安、文化、工商等多个执法主体职能,形成综合执法体系,联合执法。二是积极开展xx创建。开展创建省级xx卫生城市活动。加大对城市“脏、乱、差”的治理力度。充分发挥县、镇、社区、市民“四级联动”作用,积极开展“xx卫生社区”、“xx卫生街道”创建活动,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强力整治城区环境。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年内,开通出租车,取缔三轮摩托车载客营运。巩固划行归市成果,坚决取缔占道经营现象。整治和规范沿街广告设置。大力整治潇水河、濂溪河城区段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现象,保护母亲河。

(六)突出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惠及群众。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1、大力扩大劳动就业。坚持把促就业作为保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鼓励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大力培育创业主体,依法保护创业主体的合法财产和权益,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支持、厚待创业者的良好氛围。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紧紧围绕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下岗职工、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加大就业扶持力度。继续抓好劳动力市场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三是实施优惠的培训政策。以增强劳动者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意识为目标,大力加强技能培训,对返乡务工人员有初、高中学历,本人愿意,可免试就读技工院校,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学费补贴;愿意接受并参加技能培训的,按600元/人给予培训补贴。同时,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提高劳动者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

2、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一要抓好城乡低保工作。确保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到5%以上、城市低保覆盖面提高到11%以上,逐步把城郊被征地农民纳入低保范围;关注弱势群体,做好老龄、残疾人的优待工作,对残疾人、老年人、重病患者等低保家庭,予以重点照顾。二要抓好社会保险工作。确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制度有效落实,强化社保资金的征缴、管理和发放;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加强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站建设;争取农村养老保险纳入全省试点县。三要抓好优抚福利工作。按政策落实好军烈属、复退军人等优抚对象的生活待遇。加大福利院、敬老院等设施建设力度。力争改扩建4所、新建2所乡镇敬老院、新建10所村“五保之家”。

3、致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措施,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教育强县战略。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任务;对在农村学校工作3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每月300元的政府津贴;启动二中和城南幼儿园搬迁;加快明达学校、敦颐学校和绍基学校建设,缓解城区就学压力;建设6-8所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启动1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抓好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工作;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受益面、增加受益度;启动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妇幼保健院搬迁和中医院住院大楼扩建工作;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大力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重视发展科技事业。鼓励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高新技术推广力度,做好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四是加快发展文体事业。抓好文化市场“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建立网吧治理整顿长效机制。启动玉蟾岩遗址保护工程;抓好鬼崽岭祭祀遗址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濂溪故里、何绍基故居、红军墙、xx州府衙遗址等4个项目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龙船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抓好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7个农家书屋建设。完成《x县志》续志工作。广泛开展群众健身运动。五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村(社区)为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两非”行为和党员干部、社会公众人士违法生育,加大对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稳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六是深化财税管理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完善国库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公务消费卡改革试点。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住房交易税,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收费,规范各类收费行为。深化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建设项目税费收缴中心,对县本级建设项目税费实行统一征收。加强矿产资源税费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抓好潇湘流域污染整治和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各项工作。

以上精彩《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由我们的范文资讯网演讲稿频道小编整理而成 ,如果以上内容对您还没法解决写作需求,可以继续浏览我们为您准备的“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