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真实,平等——听李镇西作文评讲课有感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和谐,真实,平等——听李镇西作文评讲课有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我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评讲公开课,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且引人入胜的作文评讲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的课堂教学

这一节作文评讲课师生关系是完全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几乎参与了课堂教学所有环节,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始终以主体的身份评讲作文。“例文”出示之后就是学生的分析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例文中优劣各作出了评述,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最后甚至找出了文中隐藏着的几个错别字。在例文的修改中始终是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对于的教师,学生也毫不留情直接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积极地鼓励学生,提醒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始终在学生的手中,教师总是在恰到好处时给学生以帮助。

二 、真实的情感

这节课从头至尾都让我感受倒一种浓浓的真情,从开头的例文到中间的评讲直至李老师自己的一篇真情感人的作文,可以说李老师是倾其所能把学生引向真实地书写真情上来。

在课堂的最后,李老师把作文与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做一个善于感受爱,善于捕捉细节的人,其实就是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感受真情。

三、平等的合作

整节课,李老师都在和学生“平起平坐”,给人感觉不像是在上课,倒像是在讲话聊天 。

他不像是一个威严的老师,而是蹲下身来主动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在说出自己对李老师作文的修改意见后,李老师谦虚地说:“谢谢你们!非常感谢同学们的修改意见。我将按同学们的意见把作文修改得更好!”想一想,学生听了李老师的话心里会是什么感想?

最后,以李老师的一句话为结尾,“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其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听科学课评课有感


通过评估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安排了一节科学课——斜坡的科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看老师怎样去挖掘,学生的一切操作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你要让学生干什么,怎样去操作,老师的合理安排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制作斜坡的过程中,只给了学生一个木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如把三块木板都交给他们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同长度的斜坡的省力情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中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小组合作,非常愉快。合理分工,有搭建斜坡的,有观察数据的,有记录表格的,有用测力计缓慢均匀拉动物体的,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有的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每个同学说每个同学的理由,真正把课堂交给了每个学生。

最后学生归纳实验的结果,老师加以补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知识,老师再加以引导。老师和学生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知识,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会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把课堂还原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听优秀教师讲课体会


星期五下班后,我们去岐江小学听了梁老师的一堂课,真的是感受颇深。

梁老师讲课的主题是:教育——渡人渡己的事业。她以自己十几年来真实的教育人生为例,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之前就听过梁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的课堂感染力真的让人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她的表情永远是笑咪咪的,正如她所说的,过着幸福的教育人生。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努力去做到,我每天走进课堂时,用内心的一面镜子照一照,我的脸上有笑容吗?或许用另外一中心态去面对,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吧!真的就象这句话“我的心中有春天,我的眼里就会有芳菲。”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尝试着先从学生的优点上去看他,充分发挥我们的育人智慧,我想一定会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

还有第二个话题对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很有帮助。我们上语文课,是教孩子课文,还是教孩子阅读?特别是对我们一年级,阅读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一篇课文指导孩子多读几次,孩子自己就可以理解课文的内容了,如果老师有过多的讲解或分析其实有点多余。

平时忙忙碌碌的工作,觉得还是忽略了自身的学习。作为老师,一定要具备学习品质,我想梁老师,她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能这么好,跟她每天看书读书是分不开的。选择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因为谁也不想选择却步!

最后,梁老师还送给我们一句话。修炼性格——从容淡静,心境平和,少计较外界,多要求自己!我想以后我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想想这句话。让自己做一名快乐的教师,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听评课心得


听评课心得

乔建伟

经过这段对高效“6+1”课堂的学习,以及这段时间听不同老师的课有很多新的感受,对高效“6+1”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高效“6+1”课堂的好,好在“高效”两个字上。高效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课堂学习的六个环节提高学习效率,而老师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精讲,指导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一段时间里学到了许多知识。高效“6+1”课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6+1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六个教学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中的“1”,谓之“练”,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为迁移运用。

老师们在运用高效6+1时有各自的理解,有很多知识值得我借鉴学习。首先,在“导”的环节,课堂的起点,包括“导入”和“导学”两个环节。有的老师以一个小的形式导入新课,既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一举两得;有的老师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又增加了新知识;有的老师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既新颖,又生动形象。

其次是“思”的环节,即自读深思,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看书,自主学习。在这一环节看似只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但这恰恰考验了一个老师的综合素质。首先,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这就涉及到了老师提前的备课上。老师在备课时准备要充分,吃透教材,才能更好的设计导学提纲。导学案的设计要紧扣标题和考纲,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不能是教案和练习上的文字翻版,而是要紧扣课本,设计的要有基础题,要有有深度的题,既考查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可以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不同要求。其次,让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这一点特别适合我们历史的学习。大声的读课文,既可以让学生们尽快的熟悉课文内容,又可以在做题时加深他的记忆。这是学习到黄晓启老师的做法。在上课时让学生们这样做,发现他们做题的速读快很多,不用在做导学提纲时来回找答案了,而是可以直接就知道答案在哪个位置。

然后是“议”,小组合作学习。分为两两对议,和组议。两两对议是将简单的题目两个人互相批改,组议是小组议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尹晓萌老师在“两两对议”这个环节时,将答案给出,让同桌用红笔互相批改,给出分数,这点做得非常好,让学生们很直观的看出自己得了多少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

再次是“展”的环节,激情展示。小组讨论之后,要进入展的环节,或口头表达,或到黑板上板演。在这个展的环节,我认为做的非常好的是王天雷老师。全班同学分为两批,让第一批同学上黑板,王老师说问题,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写答案,写完后说答案,让同学互相批改,打分。然后,剩下的同学再上黑板。这样做的好处是全班的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能对自己的错误有更深的认识,加深记忆。

再次是“评”,点评精讲。“评”是精讲,是拓展,是点睛,是结论。在这个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学生学不会的不要讲,不讲也会的也不要讲。要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探索知识,并能够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

最后是“检”,检测反馈。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如何。这个环节我认为七年级的申老师做得非常好。她在“检”的环节给同学布置背诵任务,给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背诵。谁先会背就到讲台上背诵,评选记忆之星,给会背的同学打一百分,然后和他们合影留念。非常棒,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个人荣誉感。

听了这么多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认真备课,加大阅读量,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认真做导学提纲。学习借鉴各位优秀老师的经验,设计好“导”、“思”、“议”、“展”、“评”、“检”的各个环节。还有很多老师的课件制作的非常生动,值得学习。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要在这次教学改革中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作用,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xx年3月10日、11日两天,我赴太原师范学院聆听了来自北京、杭州等地的5位名师的展示课。

听完之后,我思考许久,下面是思考之后的总结:

一、数学课堂是培养思维的课堂

牛献礼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认识长方体》这一课,在这一课中牛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长方体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

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长方体,探究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牛老师教给学生的是如何从实物到图形,如何从直观发展到抽象,是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就应该像牛老师一样去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教材

看似简单的教材,如果认真研究,就会发现教材的每个例题都有其深层内涵,甚至每个习题的设计都是有一定意图的。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才能把复杂的知识教的简单,把简单的知识教的厚重。

三、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习题进行改编:可以将静态画面变成动态画面,将全直观变成半直观,

将单个的知识点进行联系等。

牛献礼、刘德武等5位名师的课堂和讲座,不是听过就行了,而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因为那里面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

发!

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20xx年4月15日教科所张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邢台市英华小学参加了《邢台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的展示活动》。我们分别听了韩向宇、李春兰、杨永志、李强老师的课,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了他们的教学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小学语文课堂课有了新的认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我的语文课堂该怎么进行?
教了多年语文,无非是按照大多数教案、教参的模式,教学生读读生字词,朗读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分析修辞手法等等。之所以孜孜不倦的教学生这些东西,根本原因在于考试,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让语文课变成枯燥的语言训练课。而学生在这样应试的训练下,似乎应试能力也没有多大的提高,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当我听完韩向宇老师的课的时候,我就问自己这些年我的语文课教给学生什么了?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的,有什么东西是能够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影响的?我的语文课堂该怎么进行呢?
以往我上课都是拿起课本,让学生打开第几页,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某某人的诗或者文章,我也会对着学生介绍一翻作者,学生对老师的话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当我听了韩向宇老师的课以后,使我的眼前一亮,韩老师讲的是四年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韩老师做了一个小游戏《过目不忘》,教师在大屏幕瞬间出示:南宋爱国诗人、十二岁能写诗会舞剑、现有存诗最多有九千多首等等句子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的句子,韩老师就是用这么一个小游戏环节让学生对这位诗人有了深深的了解。我觉得这才是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这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这才是我应该给学生的课堂。
二、我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什么?
我以往的语文课注重的是我这节课给学生讲了多少个词语,我给学生讲了多少生字,我会关注学生记住了多少个词语,多少个生字,会背课文了吗?考试的时候学生还会写这些词和字吗?还会背这篇课文吗?整堂课下来累的我是口干舌燥,学生的成绩也不理想。听了这四位老师的课以后,我重新审视了我的课堂,我课堂的追求是什么?
我在听韩老师和杨老师的课的时候有这么一点深深的触动了我,韩老师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老师通过让学生自主读课文看注释先自己理解字、词的意思。韩老师通过多媒体图像把学生带回那个时代,让学生对僵卧、尚思等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让学生理解了当时作者在怎么的心情写出这样的诗句的。学生并在教师的点拨中了解作者写作方法。还有杨老师的《七律长征》由于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学生体会不到过去在战争年代战士所吃的苦,杨老师利用一段《飞夺泸定桥》视频,一下子把学生带到那个战争年代,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惊心动魄和战士生活的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理解的诗的意思还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的情感。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感悟、想像、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
今后我的语文课堂,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会、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我会重视我教给了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我传递给了学生怎样的思想,我激发了学生怎样的情感。
我要打造属于自己班级学生特点的魅力课堂。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我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传递正能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