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心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你也许需要"学习习近平《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心得"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努力做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的纪检监察干部

——学习习近平《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心得

近日,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于2003年7月发表的《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的文章,对文中提到的在选拔干部时,一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二要正确对待民主测评的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自古我们的老祖宗就对官德高度重视。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敦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官德的重要性。官德是大德,是公德,是政德,不仅仅是干部个人洁身自好的德行,更不是私人收藏、个人把玩的"小家子"器物。"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浇风易渐,敦化难归",官德引领着社会的风气,关乎着人心的向背,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历史殷鉴,千年不远,朝代更叠的周期率也是整体官德轮回的周期率。所以,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把握德与才的关系时,特别要注重德,把德放在首位。"在执纪执法具体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干部出了问题首先就是"德"出现大滑坡,无德、失德、缺德,成为落马干部的重要标志。我们大力开展"忠诚、干净、担当"队伍建设,德治思想集中体现其中。"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对党绝对忠诚就是最核心的"德"、至高的"德"."德"不是抽象的,对党忠诚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必须铭记于心,付之于行,体现于果,汇聚于效,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独特作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唯其如此,"德"之修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才不会象睡梦中的虚幻,睁了眼看不见、摸不着,而是会象空气和水一样离不开、少不了。

"不能形成唯票导向".正确看待民主测评的问题,更是吏治应当明察的重点。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强调群众公认当然重要,如果大多数群众反对,一般来说这个干部是有问题的,但讲群众公认决不是以票取人。"无疑,这是领袖对具体问题的清醒把握。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些干部因为敢抓敢管敢于担当而开罪了一些人,每当测评打票时就成了个别人泄愤撒怨的机会,给差评、划不满意票成为报复的手段。更有甚者,本着"有没有,先咬一口",望风捕影,捏造事实,写匿名信,打黑报告,干扰视线,延误机会。如果组织不能及时明察,这些状况就会形成风气,逐渐扩散蔓延,污染吏治环境,消费群众信任,最终仍会伤及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习近平同志讲"敢负责、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不能形成‘唯票’ 的导向,不要引导干部当所谓的‘满票干部’,否则就会引导干部当‘老好人’不敢得罪人,甚至拉票、贿选",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为我们搞干部民主测评在结果使用上指明了方向。怎么用好干部,把好用人关,就是要把握大节、抓住主流,注重品德,及时发现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德才兼备的人,任用、提拔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敢负责、能干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的准确度及科学性,有效防止考察失真、评价失准、用人失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满票的出现,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干部确实是群众一致拥护,出于公心,群众给了全满意,但这样的干部太少了;有的是群众不了解真实情况,本着不得罪人的传统心理,给了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闭眼对勾奖";有的则是组织工作到位,群众领会组织意图到位;还有的是个别人临时群众工作起了作用,等等。这些都提醒我们,对满不满票结果的运用,需要辩证的思维,需要抛开表象做更加细致的工作。一句话,我们呼唤的是为民做事,有忠诚、担当、干净、奉献的好干部,而绝不是刻意追求满票的"票干部",用口碑说话,而不能简单地用划票评价。最近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更高的视角、更广阔的胸襟为广大真正干事创业,可能有失误,可能得罪人,可能积极性受挫的干部们撑了腰、打了气、鼓了劲、加了油。这也恰好与习近平同志早年的工作思路一脉相承,都汇涌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中。

"德与才都应结合实际加以具体化".作为党的"纪律部队"和"忠诚卫士",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立德为先、德才兼备,必须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和政治品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戴"假面具",不当"两面人",坚定信仰,表里如一。一要政治过硬。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学出更坚定的信仰、更强烈的担当、更纯粹的忠诚和觉悟,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本领高强。不断提升依纪依法开展工作的能力,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做到熟知精通、熟练运用两把尺子,努力成为纪法皆通的专才。三要纪律严明。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切实加强自我监督,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闻令而动,因势而为,要与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同频共振。执纪守纪,秉公用权,要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

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特殊使命和重要职责,纪检监察干部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正常履行执纪监察职责并不见得能够得到全部监督对象的理解认可,有的被监督的同志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一下负面情绪,这更加需要我们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应有的政治定力,坚定全面从严治党信心,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中,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忠诚之德,努力提高监督之才,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文:市监委委员 崔藐夷)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领导干部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为组织部门改进作风、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总书记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组工干部如何成长为五好干部,应巧用五种精神修身。

一、政治忠诚,培养向日葵精神。

向日葵精神,顾名思义就是永远跟着太阳走,寓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的跟着党走。在着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里,那一团团焰如骄阳的向日葵,宣示着生命的顽强,高唱着忠诚的赞歌。而政治忠诚,是新时期五好组工干部的第一标准。这种向日而行的忠诚,来自于五好组工干部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同,来自于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的认同,来自于对党组织的真实情感的认同。五好组工干部只有信仰坚定,围绕党的阳光,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踏踏实实为民办事,才能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当中,经受住风雨的考验。

二、公道正派,培养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可以理解为具有坚强信念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作为新时期五好组工干部,要常养公道之气,勤练公道之能,多行公道之事。在选人用人中,要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准、一碗水端平,客观准确考察干部;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评价干部;正确合理使用干部,不让老黄牛式的干部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防止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要增强免疫力,时刻坚守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面对浮华世界和变幻莫测人生,要发扬甘为人梯、乐为基石的奉献精神,不分心,不走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行事出于公心,办事体现公正,处事讲究公平,永做一名公道正派的不倒翁。

三、敢为人先,培养愚公精神。

愚公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不畏艰难、矢志不移、坚韧不拔。当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工作创新,必然会触及个别人的切身利益,面临改革创新中的重重困难和质疑的目光,作为新时期五好组工干部,必须像愚公一样,要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矢志不移、坚韧不拔,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危机中整合利用社会现有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感染打动像愚公故事里面的智叟,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大多数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人事制度改革与组织工作创新当中,使组织工作更符合科学发展、时代要求和群众期望。

四、作风顽强,培养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是面对困境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面对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作为新时期五好组工干部,要广泛摄入各方面新知识、新技能,提升综合应对能力,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压力不低头,以亮剑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中去,变被动为主动,由他为他律转为自为自律,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好办的事主动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法办,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工作全面推进,在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五、创先争优,培养藏獒精神。

藏獒精神的本质是一种竞争、成功精神。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如何充分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这要求新时期五好组工干部必须树立危机和竞争意识,要尝试换上一双獒眼去思考当前组织工作,要善于从业务圈子中跳出来,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科学制定符合组织工作发展规律的具体政策。要善于问计于贤,整合资源,把组织工作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大局中,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组织工作。

古人讲:先修身而后取能。这就客观地指出了人的修身、品行,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对新时期五好组工干部而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生命才能闪耀光芒;成就事业,实现价值,人生才有意义。

心得:领导干部应加强学习


心得:领导干部应加强学习


学习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大力推动学习之风的兴起。然而,当前在学习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利”则学、无“利”不学,动机不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动力不足;缺乏规划、时学时停,效果不佳;无的放矢、不求甚解,效率不高;等等。
因此,把加强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既需要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又需要认真研究学习的形式和方法,解决好“怎样学”的问题。
学习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学习者的态度、意志、情绪、形式、方法、手段等都会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学的东西很多,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的时间减少,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就很难收( )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不能说不重视学习,但效果却不甚理想,问题就出在不讲究学习方法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呢?关键在于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一是勤与恒的关系。勤,就是勤奋刻苦;恒,就是持之以恒。孔子说,学习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如果吊儿郎当、敷衍应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的。二是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学习要解决两个“不良”,其中之一就是“消化不良”,即对于书本知识,不能全信,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深入钻研、独立思考。四是学与用的关系。强调这一点,不仅是因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而且是因为只有自觉地去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的知识、巩固学习的效果。所谓“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就是这个意思。三是博与专的关系。博,就是广泛涉猎;专,就是深入钻研。毛泽东同志认为,“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更决定了处理好博与专关系的重要性。如果知识面过窄,就很难适应实际需要;但如果摊子铺得过大,就很难学有所成。
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者,领导干部尤其应当注重加强学习,努力做到善于学习。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当然,领导干部任务更繁重、时间更紧张,要搞好学习更不容易。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呢?针对当前的实际,除了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还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领导干部读书心得


领导干部读书心得

加强学习 德才兼备

——领导干部读书心得

7月底,市公司开展了廉政图书漂流活动,本次活动是市公司创新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通过读书提高干部的修养,以读书促进廉洁。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书籍真可谓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至于读书,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领导干部读书也应有这三种境界,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因此,我局积极响应市公司图书漂流活动,我选了《干部素养读本》这本书,利用工作之余对该书进行了通读,重点对第二章进行了精读。该书分十章,从政治理论素养、人品道德修养、知识文化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礼仪文明素养、依法行政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媒体沟通能力方面通过事例进行阐述和点评,这些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说不外乎三个方面,即做官、做事、做人。第二章是人品道德修养,我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当然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知识文化、依法行政、组织协调、应急管理等一些能力,但我认为关键的是人品道德。道德问题是做人为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也就是说,人品道德修养是根本性的,它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更决定着其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成败。因此,做官必须先做人,做人必须先立德;德乃为官之本,为官须先修德。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意是说为官从政者的道德具有导向作用。古人还说过:“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指的都是做人与做官、修身和立德的道理。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的各方面能力再强,人品道德存在缺陷,他就不会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

人品道德修养这一章,主要从为政以德、诚实守信、爱国治家和廉洁奉公四节进行阐述。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为政以德、诚实守信、爱国治家和廉洁奉公,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其下属,影响到广大群众,以至影响到事业的损益成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领导干部要自觉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身边的干部职工,当今社会,人格魅力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如果组织赋予的权力是一种“硬”的影响力,下级不得不服从,那么人格魅力则是一种“软”的影响力,它是领导者的一种无形资源,能给人以无言的感染力;它也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精神鼓舞,它还是一种表率,能给人以有力的引导。领导者要有效地实现领导,就必须以自己的气质、人品、性格、学识、智慧和能力,去发挥自己的人格影响力,树立起一面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旗帜。

要成为一名在人品道德修养上合格乃至优秀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坚守公正的原则,平等待人,秉公办事,而不是以个人的利益和喜好来判定是非曲直。在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中,正派公道是根本。在一般情况下按照公正原则办事固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在关系个人成败得失、荣誉利益面前,能够直道而行,坚持原则,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正派公道地行事应该相对容易一些,但在关系到给下属乃至平民百姓进行业绩评价,赏罚奖惩、利益分配之时,正派公道的行事原则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了。“公生明,偏生暗”,领导干部要做到秉公办事,关键在于要出于公心地考虑和处理问题,从个人私心出发,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出于公心就是在工作中面对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去考虑;在遇到矛盾的时候,秉着对公负责的态度,以国家、集体和大局利益为重,协调好公私利益关系。

其次要真诚待人,而不是用虚伪的态度去敷衍人;坚持信用至上,说到做到,而不是拖沓懈怠。关于与人为善和真诚待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领导干部读书心得第2页

老百姓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现代社会,对于领导者来说,与人为善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与和善的态度,来处理人我关系。与人为善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是一种厚道的心理状态。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多给别人一些温暖和爱心。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的内心蕴藏着很大的包容性,你越是宽容他人,就越容易得到尊重。在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中,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那么领导者的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等职能就不可能得到发挥。这就需要领导者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始终本着与人为善的原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作为基础,通过团队精神的塑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一致行动。

再次,既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志向,同时也要做到勤俭持家,成为忠孝表率。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为国为民做事的远大目标,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心胸开阔,超凡脱俗,建立不朽功业。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论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相反,如果目标不高,志向不远,整日为身边的琐事忙忙碌碌,一味沉迷于私人情感,生活在平庸的氛围中,必然摆脱不了平庸的命运,也愧对人民交给自己的职位和权力。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做到量入为出,勤俭持家。俭朴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高尚的品质。在小事之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不会做出奢侈浮华的行为,而能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古训云:“百善孝为先”。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中华民族最看重的美德。“忠孝不能两全”其实不尽然,“孝道贵在心中孝”、“孝贵实行不在言。”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最后,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洁身自好,克己奉公,而不是轻视职责,得过且过,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所谓“道德修养”,说到底就是要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一种“超越”境界。超越自然,创造文化;超越本能,彰显人文;超越平庸,追求高尚;超越自我,融入社会;超越功利,提升人格。道德修养是一个坚持不懈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领导干部应成为当今社会的道德楷模,既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洁身自好,更要“克己”。在“物质主义”盛行泛滥的现代社会,“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对权、利、名的欲望,使之不贪婪,不恣意妄为。这是一种道德心理,这也可以称为“心理和谐”。具有这样的道德心理,就能使人的心志达到“宁静”、“淡泊”,就能达到“见利思义”的“超越”境界。要实现“克己”而达到“自我超越”,主体还需要下一系列的“工夫”。如“诚意”、“主敬”、“改过”、“慎独”等,更重要的是“践行”,要在“事上磨炼”。在革命战争年代,要经受艰难困苦、流血牺牲的磨炼;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的是要在名利场、权力场中经受磨炼,实现对“物质主义”侵袭的自我超越。

总之,要通过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领导干部工作心得


领导干部工作心得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制度规范,明确了“下”的标准,规范了“下”的方式,疏通了“下”的渠道。《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克服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队伍必须不断地择优汰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者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不断更替,方能充满活力。这是一切事物运动的规律。死水一潭,久必生腐。官场滞而不动,则进取的生机必然停止,出现种种问题也是必然的了。只有吐故纳新,才能永葆生机,才能防治为官不为、为政不正等不健康的“官场文化”。

仕途受阻,人才流失。官员辞职不再新鲜,从基层干部到局厅级领导,皆有人突破“围城”,勇敢跨到“体制外”。官员辞职已常态化,虽然畅通了公务员队伍“能进能出”的渠道,好事一件。但也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尤其是在基层,许多公务员一辈子都在为科级干部而奋斗,甚至有许多干部就在副科级待遇上退休。这些都是由公务员系统的性质所决定。因此,制度的完善是根本。

干部能上能下,完善制度最根本。要坚持推进制度改革,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特别要正视“上”与“下”,让“下”成为一种高尚的情操而非“犯错”的代言,懂得让贤,让能者居之,并无可厚非。因此,我们在制度上可以鼓励领导干部“让贤”,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