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在富心得体会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你也许需要"学习王在富心得体会"这样的内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实干精神

—— 学习王在富同志先进事迹

□韩明华

王在富同志作为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原党总支书记,是我市多年培养、选树、宣传的老典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实践的典范,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王在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我再一次学习了王在富同志的先进事迹,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要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党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的目标;有理想,才会有克难攻坚的勇气;有理想,才会在实践中迸发出巨大的力量。王在富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矛盾多么尖锐、情况多么复杂,都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始终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他的理想和追求就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多干惠及百姓、利于长远的实事、好事。这样的理想和追求,所有同志都有过,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同志锐气和朝气越来越少,暮气和叹气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保守,不愿干事、不敢干事,越来越不能干事;做事越来越“滑头”,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遇到好处就抢,没有好处就推,实在不行就躲。这样会严重贻误地方发展、损害百姓利益。为此,作为一名在市委工作的党员干部,更要发挥表率作用,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艰苦创业精神,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要始终坚持爱民为民。爱民为民,是我党宗旨的体现,也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本质要求。学习王在富,就是要学习他爱民为民的高尚情怀,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去作决策、想问题。王在富能数十年在西滑封村打拼,靠什么?靠的就是他对老百姓的感情,靠的就是他亲民爱民的共产党员情节。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就要学习这种情节,始终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无论想问题、出政策,还是办事情,都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坚决克服官本位的不良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对群众知冷知热、将心比心,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给群众谋利益,坚持先人后己,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积极为基层群众的致富想办法、出主意,用真情去感动群众,用真爱去服务群众;要时刻把王在富同志作为一面镜子、一把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和境界,在自己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要始终坚持勤政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勤奋敬业、埋头苦干是党的干部职责所在。王在富数十年如一日,扑在事业上,勤奋无私地工作,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当前,在少数干部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以权谋私、搞腐败才是问题,在工作上懒一点算不得什么。殊不知,一旦懒惰成为习性,便会形成长期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生活贪图安逸的作风,也容易滋生腐败。王在富作为全国、全省、全市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党和政府给予了他很多荣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牢记“两个务必”,面对成绩不骄不躁,永不自满,严于律己,不做特殊党员,不当特殊干部,始终同群众打成一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政治本色。我们要向他学习,树立勤政廉洁的意识,不以“干事”为“不干净”开脱,不以“干净”为“不干事”遮羞,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淡泊名利,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要始终坚持真抓实干。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抓实干,不说空话,不搞形式主义是对干部的第一要求和基本要求,也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王在富在西滑封村的日日夜夜,总在思考着村里的发展,他把对西滑封村的感情化作了一项项具体工作,不停地去尝试,年复一年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发展壮大企业,寻找加快发展的好路子。作为机关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坚持务实的态度,认真扎实地干好各项本职工作,决不能只把政策措施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纸面上。要主动深入基层群众调查研究,主动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看实际面貌,亲耳听村民的呼声,切实把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农村的实际需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让真实的调研成果转化为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市委副秘书长)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王瑛心得体会


学习王瑛

王瑛同志是全县干部职工的一面光辉旗帜,她用生命诠释着“生如夏天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王瑛同志是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代表,她始终牢记宗旨,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始终坚持原则,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始终以人为本,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始终清正廉洁,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职责,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实现了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她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她的精神凝聚力量、激励人心。我做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王瑛同志为榜样,心系教育,情系学生,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王瑛同志之所以是南江县广大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和杰出代表,是因为“她有红叶的风骨,不惧霜打,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防线上傲然挺立 ”,是因为“她有红叶的深情,俯首朝下,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是她不舍的牵挂”。当前学校留守学生很多,贫困学生也还不少,家长对子女成人成才的期望度又很高,我做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加强师风建设,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安贫乐教,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坚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对留守学生多问候,多走访,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要加强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服从工作安排,履行工作职责,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只要是学校的工作,只要是为教育教学服务,尽职尽责,满腔热情。认真做到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德育为先,坚持育人为本。认真做到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修身正己、注重身教,为学生做好表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举止文明有礼,衣着大方整洁,语言规范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良好的风气,以校为荣、爱校如家。

新的形势,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得到落实,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辉煌的新阶段。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既感到骄傲,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做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自尊自励,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按照市委仲彬书记提出的“做一个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和教育局黄局长提出的“转变三个观念、严肃三条铁的纪律、开展四个一活动、坚持四个结合”的要求,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要结合自己实际,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要努力树立先进性意识,树立先进性标准,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以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受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放心,同行佩服,领导放心的好教师。

学习饶才富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饶才富精神(一)

37年的工作,饶才富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从1981年任营业所主任至今,经手发放贷款3000多笔,收回贷款5000多笔,累计资金达2.2亿元,没有发生一笔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并收回历史遗留的“两呆”贷款129万元。他支持农民脱贫致富、支持老区经济发展,他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慎用手中的权力,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是我国金融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福建农行人的杰出代表和宝贵财富,他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精神可敬、可信、可学。

身为莆田农行网点之一,我营业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深入学习饶才富同志精神:

一是要学习饶才富同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

营业厅的全体工作人员,视营业厅为自己的家,做好每一笔业务,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平时主动加班加点,工作任务再重不怕苦,工作事情再多不厌烦,不计个人得失,为我行贡献一份力量。

二是要学习饶才富同志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工作中,艰苦奋斗、扎实肯干、任劳任怨,做好文优,为客户排忧解难,杜绝业务延迟,违规操作。下班的时候钻研不懂的业务,求真务实,对于当前莆田农行经营的严峻考验,我营业厅更应该为莆田农行的发展付出自己的那份担当。

三是要学习饶才富同志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的精神。

在工作中,合规做好每一笔业务,长款归公,短款自赔,严于律己、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清正廉洁,不贪不占。

相信营业厅在紧紧围绕城厢支行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营业厅整个集体向饶才富同志虚心学习,深入领会他的事迹精神内涵,在实际行动中深入贯彻饶才富精神。那么,我们全行的各项业务将会更上一层楼,精诚所致,更创佳绩!

学习饶才富精神心得体会(二)

作为“60年农行十大人物”,饶才富的事迹已经广为流传。日前,据《中国城乡金融报》载,农行福建分行又涌现出一批“饶才富”式的好干部。对身处不同岗位的农行广大干部员工而言,在传诵英模事迹的同时,更需要思考如何将饶才富精神作为一笔无形的财富更好地传承下去,用以指导自身工作,鼓足干劲,创出业绩。

首先,要学习饶才富为农行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奉献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具体扎实的行动来体现。奉献就要实干,就要把语言和行动、认识和实践统一起来。在农行朝“打造一流商业银行”目标奋进的今天,广大员工应该将此作为共同的事业来追求与经营,为农行的事业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热情与能力。同时,还要学习饶才富奉献社会的精神。银行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我们要秉承“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用优质、快捷、到位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要服务好每一位个人客户、每一家对公客户,用实际行动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学习饶才富爱岗敬业的强烈责任意识。饶才富担任福建龙岩市新罗区红坊营业所主任18年间,创下连续18年“无呆滞、无呆账、全收息”的奇迹,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奇迹的创立,与他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密不可分。农行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应该学习他工作中认真、坚持原则的品质,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办事,不松懈,不随意,不碰“高压线”,干好各自岗位工作。

第三,要夯实传承饶才富精神的能力基础。相对于物质财富而言,精神财富能够传承不息,且在传承过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更多人共享。要真正做到精神财富的传承,而不仅仅是传诵先进的事迹,必须具备与先进同样的能力与品质,才能让精神的传承更有落脚点。如果因为能力的缺失而无法实践为农行事业奋斗的理想,那么,所谓对先进精神的传承就变成了空话。所以,各个岗位的干部员工,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执行能力等全面的能力,并以此为基,弘扬先进精神,扎扎实实地干出业绩。

饶才富的精神财富是农行广大干部员工共同的财富,要传承这笔宝贵的财富,要求我们具备更加扎实的能力基础、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全面的奉献精神,以及更多的激情、更多的参与、更明确的目标。

学习王彦生心得体会


学习王彦生心得体会


学习王彦生心得体会
--学习王彦生,做一个“有心”人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在组工战线上工作的近20年,襟怀坦荡、勤勉自持,用亲民获得爱戴,用求索破解疑难,用公道赢得尊重,身边的人都说,“王部长是有原则的好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彦生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优良品质,比如,他坚持原则、公正推荐,对干部有公心;他以民为本、待民以诚,对群众有真心;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对家人有戒心等等。笔者以为,广大领导干部都应以王彦生为榜样,努力做一个“有心”人:
学习他对干部的公心对待。王彦生是一个有原则、有公心的人,他毕生都在践行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他常常叮嘱身边人:“选人用人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用好一个人,会激励一大片;选错一个人,会挫伤一群人。我们肩头有万千责任啊!”出于公心,他把严厉斥责了妄图用钱购买“人大代表”的开发商;出于公心,他坚决拒绝了老领导亲戚临走提为正科级的要求;出于公心,他在担任组织部长的11年间,推荐使用了几百名干部,却没有一个“带病上岗”,而且没有一个事先从他那里听到要被提拔的口风。他反反复复说的总是一句话:“只要好好干,组织上就会想着你!”王彦生用自己崇高的政治操守坚定不移的维护着组织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纯洁性,为党的发展和国家的事业输入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也因着自己的廉洁正派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干部交口称赞。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组工干部只有对事业秉持公心,才能保持公道,才能维护公正,才能确保公平,才能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赢得良好的口碑、获得衷心的支持、博得充分的认可。
学习他对群众的真心善待。王彦生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比天还大的大事,1996年邯郸暴发特大洪灾,时任涉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王彦生带领两名同事,扛着三箱方便面,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身背肩本文扛,翻山越岭,最先赶到了后匡门村。此后,连续五天王彦生在受灾群众间来往奔波,并组织联系救灾物资。王彦生一生都在念念不忘的还上一笔笔“民心账”,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存了上百条提示信息:孤寡老人的生日;五保户、伤病残疾人送补贴的日子;农忙时谁家需要帮忙收庄稼;还有哪些老党员家里有困难;承诺给百姓办的事哪些还没有落实。王彦生还有两个特殊的“爱好”,一是在下基层时他随时接济困难群众,二是在路遇老人或孩子时请他们上车,捎他们一程。笔者以为,正是因为王彦生对群众有真心、有真情、有真诚,正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铮铮誓言,才获得了干群的一致尊敬与爱戴。在他的告别仪式上,本来准备了600朵胸前佩戴的白花,不够;补到800朵,不够;补到1000朵,还不够;补到1500朵,仍然不够。以笔者愚见,这一朵朵白花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本来意义,已然演变为群众为他在心底树立的一座座无声的丰碑。
学习他对家人的戒心严待。王彦生一直坚持廉洁自律、率先垂范。首先,他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王彦生对享受看的很淡薄,几十块钱的手表一戴就是好几年,外出看病住的是几十元一天的小旅馆,衣服常常是穿了一年又一年,加班也只是以方便面充饥。他从未因个人的事情向组织和基层单位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纵使患病后也从未请过一天病假,经常加班到深夜。其次,他始终对家人严格约束。他的女儿王玉洁是省委选调生,被分配街道办事处工作,按理说完全可以给予照顾。可他却专门给女儿单位打电话,告诉他们要严格办事,不许特别照顾。直到20xx年6月,王玉洁上班4年后,才调到了丛台区纪委工作,这时王彦生已经离世两个多月了。虽然是县级领导,但王彦生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刚调到丛台区任职时,一家人租住在80平方米的旧房子里。两年后,女儿大学毕业回来,住不开了,才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当时,因为钱不够,还向亲戚借了5万元。得知自己得病后,王彦生一家家带着女儿王玉洁去认账,在去世前他终于把这些账还清,了却了心愿。依笔者看来,王彦生是有大智慧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他的聪明在于他明白人的需要不过是“一箪食,一瓢饮”,所以,他把个人的享受抛在了脑后,一心一意谋求事业的突破;他的智慧在于他明白“严是帮、宽是害”,所以,他对家人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冷酷”背后藏着的却是期望女儿靠自我奋斗成才的大爱。

王凯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我有幸在多媒体教室听了全国著名的特级老师余映潮一个题为《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设计》的讲座,触动很大,收获很多。

余老师为我们讲座,让我们能更好地感觉余老师上课的各种技巧与如何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最让我难于忘记的是余老师提出的“整体反复”概念,余老师强调要整体对话,反对单边对话。单边对话强调了个体的活动,那种声色并茂的表演,确实吸引人,容易打动人,但整体效果不好。所以,余老师强调平时上课,应该以整体活动为主。整体活动的效果远比单边对话的效果好得多。

余老师还强调上课不要总是热热闹闹的,要安静,要有时间让学生思考。上课要真,要真让学生学到东西。余老师上课时,抛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叫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思考的时间。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能充分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我们以前听课评课也总是以“这一节课学生很活跃”为标准,现在要重新思考了,学生很活跃,很容易想到的问题,是没有难度的,不值得提倡。也说明上课问的问题太多,太碎,总是让学生回答,这不是好课,应该有几个有深度的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领悟、回答。

余映潮老师这一节留给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值得我慢慢地回味。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