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感想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你也许需要"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感想"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要实现“人尽其才,材尽其用”,企业领导层和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努力成为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的工程师。真正做到“慧眼识真才,无私用贤才”,惟才是举,任人惟贤,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人无完人,瑕瑜互见,世界上根本没有样样精通的全才,任何一个身心正常的人都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这就要求企业用人时要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缺点,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原则,量才而用,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要允许其犯“合理的错误”,切忌求全责备。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实现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二、员工队伍的规划
业务战略决定了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配合企业的业务规划和经营策略,分析、明确哪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核心人员,是进行规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对员工队伍的现实任职素质进行大“盘点”,比如企业现有人员是否已满足业务战略对关键员工的需求,缺口有哪些、有多大等;同时要分析外部人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内部员工流失率情况,预测关键员工队伍未来的发展变化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情况。综合上述所有因素,则可以对关键员工进行整体、系统的战略性规划,从而为关键员工的有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留人主要是留“心”
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是留“心”的根本。而如何把个人优势转化为企业优势则是保留关键员工的重点工作,比如骨干人员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经验、个人声誉、客户关系等,这些资源常因人才流失带给组织很大的损失。加强团队建设是转化个人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团队使个人的作用有限,团队内资源共享,从而分散和降低了组织对个人的依赖性。另外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比如技术知识的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把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记录、整理、分享和保存,从而变成企业的资源和优势。
四、员工队伍的开发
其重点在于素质开发,高素质是高绩效的基本前提。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要看骨干人员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素质管理制定关键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计划,一方面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是关键员工管理的最佳境界。关键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五、重视关键员工的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对于关键员工的管理重点在于企业战略目标与关键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关键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关键员工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目标及战略规划时,应提供机会让关键员工参与决策,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化企业战略为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关键员工自发的、长久的奉献精神。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心得


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心得

要实现“人尽其才,材尽其用”,企业领导层和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努力成为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的工程师。真正做到“慧眼识真才,无私用贤才”,惟才是举,任人惟贤,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人无完人,瑕瑜互见,世界上根本没有样样精通的全才,任何一个身心正常的人都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这就要求企业用人时要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缺点,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原则,量才而用,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要允许其犯“合理的错误”,切忌求全责备。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实现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二、员工队伍的规划

业务战略决定了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配合企业的业务规划和经营策略,分析、明确哪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核心人员,是进行规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对员工队伍的现实任职素质进行大“盘点”,比如企业现有人员是否已满足业务战略对关键员工的需求,缺口有哪些、有多大等;同时要分析外部人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内部员工流失率情况,预测关键员工队伍未来的发展变化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情况。综合上述所有因素,则可以对关键员工进行整体、系统的战略性规划,从而为关键员工的有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留人主要是留“心”

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是留“心”的根本。而如何把个人优势转化为企业优势则是保留关键员工的重点工作,比如骨干人员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经验、个人声誉、客户关系等,这些资源常因人才流失带给组织很大的损失。加强团队建设是转化个人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团队使个人的作用有限,团队内资源共享,从而分散和降低了组织对个人的依赖性。另外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比如技术知识的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把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记录、整理、分享和保存,从而变成企业的资源和优势。

四、员工队伍的开发

其重点在于素质开发,高素质是高绩效的基本前提。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要看骨干人员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素质管理制定关键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计划,一方面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是关键员工管理的最佳境界。关键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五、重视关键员工的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对于关键员工的管理重点在于企业战略目标与关键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关键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关键员工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目标及战略规划时,应提供机会让关键员工参与决策,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化企业战略为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关键员工自发的、长久的奉献精神。

电力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心得


电力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心得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电网的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也将发生重大变革,这些都对公司员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公司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必须主动适应电网及公司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配置,致力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立足于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工作的体制和培训、考核、使用、奖惩、待遇一体化机制,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高端引领、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为深入推进电网及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与智力保障。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高效的劳动用工机制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调整劳动用工结构,实施用工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严格控制用工总量。长期职工队伍总量实现零增长,超员单位实现负增长。提高入口门槛,长期职工新增人员以“211”工程院校本一批及以上电力专业毕业生为主,农电工新增人员以电力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

(2)稳妥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新进人员必须配置在生产一线岗位,其中,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专科生不少于7年。应优化劳动组织及主多分离产生的富余职工,进行针对性的转岗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尽快补充到缺员岗位。主业用工必须以长期职工为主,规范主业市场化用工与业务外包的管理。建立工资总额计划与劳动定员贯标、劳动用工总量挂钩机制,引导基层单位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建立生产一线岗位成才机制,有效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对于长期职工借用到集体企业人数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以及劳动定员超编单位采取业务外包的,适当扣减工资总额。

(3)规范县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按时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内退、病退等长期不在岗人员的管理。清晰界定农电工工作界面,农电工是指在农村全日制从事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运行维护、农村供电所营销服务,由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采用全日制用工方式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全省统一的农电工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农村供电所各类不规范的劳动用工人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股改遗留的人员问题。

(4)加强岗位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公司系统管理岗位原则上采用公开竞聘和组织调配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人员,实现人岗匹配。完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严格按标准选聘人员。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内部人才市场进行转岗或待岗培训。

2.建立规范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

(1)加强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管理。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工资预算管理规定,加强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完善各类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管理调控办法,建立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定员与用工总量、劳动效率、人工成本指标挂钩的办法;加强工资总额来源管理,通过规范集体企业向主业借工,争取各单位定员总量、市场化用工总量、工资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工资总额等手段,合理调控和平衡各单位工资发放水平,维护规范、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

(2)改进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改进企业内部分配,建立有利于提升绩效和员工素质的薪酬激励机制。首先,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完善基本薪金核定办法,提升绩效薪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改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职员职级体系以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衔接的薪酬体系,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再次,建立基于员工绩效表现和绩效累积贡献的薪酬晋升机制,拓宽员工薪酬晋升空间,引导员工持续提升绩效水平。最后,指导县供电企业改进内部分配,进一步优化农电工岗位等级工资制和星级农电工评选办法,完善保险福利项目管理,稳步提高农电工劳动待遇。

3.建立各级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改革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方式,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培养使用机制。

(1)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加大国家级科技人才、重点专业紧缺人才、高技能

电力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心得第2页

人才、县公司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通道人才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承担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交流培训活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人才效能。

(2)推行轮岗交流制度。制定骨干人才轮岗交流计划,有计划地组织骨干人才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多岗位轮岗,在岗位实践中培养一批专业业务精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推行挂职(岗)培养制度。把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职工群众认可的同志选拔到机关管理岗位培养锻炼;把省公司机关管理人员、电业局优秀干部派往基层单位培养锻炼。

(4)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人才。围绕重大管理变革、重要课题研究、重要攻关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选拔骨干人员作为负责人,促使其尽快成长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

(5)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人才。实行生产一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计划,根据生产一线员工的能力、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各单位在选拔机关及中层干部时,要把班组工作经历及年限作为一项必备条件进行把关,有班组长工作经历的应重点考察培养。

4.建立各类人员培训开发机制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工作,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各类人员培训效果。

(1)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培训中心作为公司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传播先进管理思想策源地的作用,创新培训方式,对公司管理的领导人员进行分批轮训,开展针对性的政治理论和领导能力培训,重点使领导干部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增强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2)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一是引入社会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鼓励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安监、工程、财经、人资、经贸、法律等领域的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二是依托培训中心、电科院、国内高水平的院校和咨询机构,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中层干部及党务工作者在“智能电网”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及时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最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发展趋势以及电网发展和新能源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三是鼓励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硕士学位教育,选派优秀管理和技术骨干系统接受mba和工程硕士教育。

(3)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一是强化现场培训。基层单位是现场技能培训的责任主体,应建立相应的岗位练兵制度并予以落实。省公司人资部围绕各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典型技能,组织开发现场培训方案并监督指导基层实施。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导师培养制度,搞好传帮带,实现先进经验和技能的有效传承。三是继续推行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各类新录用生产人员和转岗人员必须先持证后上岗,持证上岗后也必须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考核。深化应用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围绕“智能电网”不断完善培训标准。四是建立技能竞赛常态机制,从业人数多的工种三到四年、从业人数少的工种四到五年举办一届竞赛。五是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培训。继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习—综合考核”的三段式培训模式,重点抓好现场实习阶段的培训,对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工种由省公司集中安排到生产基建单位开展6~10个月的现场跟班实习。六是加强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7号),制定班组长安全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加强班组长综合管理能力培养,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每三年到省公司培训中心培训一次。

(4)加强农电员工培训。省公司、电业局的各类培训要全面涵盖到县公司,培训内容要切合县公司实际工作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独立办班管理。重点抓好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对电网、设备及人员安全要求高、专业性强、实训基地投入大的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由省公司统一组织,对于配电、营销及可实现远程培训的持证上岗培训由各电业局或县公司按照省公司统一下发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加强农村供电所所长与农电工持证上岗复审培训。农村供电所所长培训以综合管理知识与技能、团队建设等内容为重点。农电工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与优质服务技能的培训。与相关专业院校合作,举办县供电企业紧缺专业人员的学历提高班,提高县供电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加强主业市场化用工培训。市场化用工在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工作实行上岗准入制度,必须经安规及岗位相关规程考试、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对从事带电登杆作业、导线压接、线路测量、机动绞磨等安全性、技术性要求高的特殊技能操作项目的人员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对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工种的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6)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对电力培训中心、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快建设省公司管理和技能培训基地,加大对电业局、县公司实训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网络培训中心的功能,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5.建立对口帮扶和人员交流机制

为整体提高公司系统各单位的员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强化各级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对口帮扶责任,充分开发公司系统内部各类培训资源,采用业务培训、咨询指导、项目攻关、挂职(岗)锻炼等各种人员交流方式,加大对专业管理和技术薄弱单位、县公司的帮扶培训力度。省公司人资部会同各专业部室牵头制定系统内部跨单位的帮扶培训计划,组织基层单位专业骨干到计量中心、检修公司、电通公司、电科院以及管理与技术相对比较强的单位进行离岗跟班实践,组织专家人才及兼职教师跨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导师带徒等帮扶活动。各电业局要针对所辖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帮扶培训计划,推行电业局与县公司之间上下挂职(岗)锻炼、县公司与县公司之间交流挂职(岗)锻炼。

三、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

全面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事关企业发展后劲,各级主要领导是员工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者,要负总责、亲自抓。在省公司的统一指导下,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把管业务与管人、管培养、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级直管单位与职能部门的员工队伍建设责任主体作用,周密部署,统筹推进,努力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公司人资部是员工队伍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员工队伍建设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级职能部门负责对口专业管理、技术、技能人员队伍培养目标、计划的制定。各级直管单位负责贯彻落实员工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特别是针对目前员工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规范薪酬来源及发放、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制定现场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完善约束机制,有效推进工作。

电力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心得范文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电网的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也将发生重大变革,这些都对公司员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公司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必须主动适应电网及公司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配置,致力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立足于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工作的体制和培训、考核、使用、奖惩、待遇一体化机制,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高端引领、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为深入推进电网及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与智力保障。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高效的劳动用工机制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调整劳动用工结构,实施用工动态管理,逐步形成

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严格控制用工总量。长期职工队伍总量实现零增长,超员单位实现负增长。提高入口门槛,长期职工新增人员以“211”工程院校本一批及以上电力专业毕业生为主,农电工新增人员以电力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

(2)稳妥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新进人员必须配置在生产一线岗位,其中,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专科生不少于7年。应优化劳动组织及主多分离产生的富余职工,进行针对性的转岗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尽快补充到缺员岗位。主业用工必须以长期职工为主,规范主业市场化用工与业务外包的管理。建立工资总额计划与劳动定员贯标、劳动用工总量挂钩机制,引导基层单位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建立生产一线岗位成才机制,有效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对于长期职工借用到集体企业人数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以及劳动定员超编单位采取业务外包的,适当扣减工资总额。

(3)规范县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按时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内退、病退等长期不在岗人员的管理。清晰界定农电工工作界面,农电工是指在农村全日制从事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运行维护、农

村供电所营销服务,由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采用全日制用工方式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全省统一的农电工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农村供电所各类不规范的劳动用工人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股改遗留的人员问题。

(4)加强岗位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公司系统管理岗位原则上采用公开竞聘和组织调配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人员,实现人岗匹配。完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严格按标准选聘人员。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内部人才市场进行转岗或待岗培训。

2。建立规范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

(1)加强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管理。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工资预算管理规定,加强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完善各类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管理调控办法,建立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定员与用工总量、劳动效率、人工成本指标挂钩的办法;加强工资总额来源管理,通过规范集体企业向主业借工,争取各单位定员总量、市场化用工总量、工资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工资总额等手段,合理调控和平衡各单位工资发放水平,维护规范、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

(2)改进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改进企业内部

分配,建立有利于提升绩效和员工素质的薪酬激励机制。首先,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完善基本薪金核定办法,提升绩效薪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改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职员职级体系以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衔接的薪酬体系,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再次,建立基于员工绩效表现和绩效累积贡献的薪酬晋升机制,拓宽员工薪酬晋升空间,引导员工持续提升绩效水平。最后,指导县供电企业改进内部分配,进一步优化农电工岗位等级工资制和星级农电工评选办法,完善保险福利项目管理,稳步提高农电工劳动待遇。

3。建立各级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改革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方式,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培养使用机制。

(1)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加大国家级科技人才、重点专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县公司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通道人才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承担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交流培训活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人才效能。

(2)推行轮岗交流制度。制定骨干人才轮岗交流计划,有计划地组织骨干人才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领

域多岗位轮岗,在岗位实践中培养一批专业业务精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推行挂职(岗)培养制度。把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职工群众认可的同志选拔到机关管理岗位培养锻炼;把省公司机关管理人员、电业局优秀干部派往基层单位培养锻炼。

(4)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人才。围绕重大管理变革、重要课题研究、重要攻关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选拔骨干人员作为负责人,促使其尽快成长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

(5)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人才。实行生产一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计划,根据生产一线员工的能力、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各单位在选拔机关及中层干部时,要把班组工作经历及年限作为一项必备条件进行把关,有班组长工作经历的应重点考察培养。

4。建立各类人员培训开发机制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工作,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各类人员培训效果。

(1)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培训中心作为公司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传播先进管理思想策源地的作用,创新培训方式,对公司管理的领导人员进行分批

轮训,开展针对性的政治理论和领导能力培训,重点使领导干部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增强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2)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一是引入社会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鼓励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安监、工程、财经、人资、经贸、法律等领域的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二是依托培训中心、电科院、国内高水平的院校和咨询机构,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中层干部及党务工作者在“智能电网”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及时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最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发展趋势以及电网发展和新能源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三是鼓励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硕士学位教育,选派优秀管理和技术骨干系统接受mba和工程硕士教育。

(3)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一是强化现场培训。基层单位是现场技能培训的责任主体,应建立相应的岗位练兵制度并予以落实。省公司人资部围绕各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典型技能,组织开发现场培训方案并监督指导基层实施。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导师培养制度,搞好传帮带,实现先进经验和技能的有效传承。三是继续推行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

岗培训。各类新录用生产人员和转岗人员必须先持证后上岗,持证上岗后也必须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考核。深化应用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围绕“智能电网”不断完善培训标准。四是建立技能竞赛常态机制,从业人数多的工种三到四年、从业人数少的工种四到五年举办一届竞赛。五是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培训。继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习—综合考核”的三段式培训模式,重点抓好现场实习阶段的培训,对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工种由省公司集中安排到生产基建单位开展6~10个月的现场跟班实习。六是加强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7号),制定班组长安全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加强班组长综合管理能力培养,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每三年到省公司培训中心培训一次。

(4)加强农电员工培训。省公司、电业局的各类培训要全面涵盖到县公司,培训内容要切合县公司实际工作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独立办班管理。重点抓好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对电网、设备及人员安全要求高、专业性强、实训基地投入大的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由省公司统一组织,对于配电、营销及可实现远程

培训的持证上岗培训由各电业局或县公司按照省公司统一下发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加强农村供电所所长与农电工持证上岗复审培训。农村供电所所长培训以综合管理知识与技能、团队建设等内容为重点。农电工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与优质服务技能的培训。与相关专业院校合作,举办县供电企业紧缺专业人员的学历提高班,提高县供电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加强主业市场化用工培训。市场化用工在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工作实行上岗准入制度,必须经安规及岗位相关规程考试、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对从事带电登杆作业、导线压接、线路测量、机动绞磨等安全性、技术性要求高的特殊技能操作项目的人员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对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工种的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6)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对电力培训中心、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快建设省公司管理和技能培训基地,加大对电业局、县公司实训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网络培训中心的功能,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5。建立对口帮扶和人员交流机制

为整体提高公司系统各单位的员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水

平,强化各级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对口帮扶责任,充分开发公司系统内部各类培训资源,采用业务培训、咨询指导、项目攻关、挂职(岗)锻炼等各种人员交流方式,加大对专业管理和技术薄弱单位、县公司的帮扶培训力度。省公司人资部会同各专业部室牵头制定系统内部跨单位的帮扶培训计划,组织基层单位专业骨干到计量中心、检修公司、电通公司、电科院以及管理与技术相对比较强的单位进行离岗跟班实践,组织专家人才及兼职教师跨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导师带徒等帮扶活动。各电业局要针对所辖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帮扶培训计划,推行电业局与县公司之间上下挂职(岗)锻炼、县公司与县公司之间交流挂职(岗)锻炼。

三、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

全面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事关企业发展后劲,各级主要领导是员工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者,要负总责、亲自抓。在省公司的统一指导下,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把管业务与管人、管培养、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级直管单位与职能部门的员工队伍建设责任主体作用,周密部署,统筹推进,努力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公司人资部是员工队伍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员工队伍建设的统筹、协

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级职能部门负责对口专业管理、技术、技能人员队伍培养目标、计划的制定。各级直管单位负责贯彻落实员工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特别是针对目前员工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规范薪酬来源及发放、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制定现场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完善约束机制,有效推进工作。

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队伍建设材料

篇一:

今年以来,我们西城工商所在区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科室的支持指导下,以建设过硬的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以"三抓一促"为平台,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狠抓队伍建设,队伍活力倍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上半年,"三抓一促"等日常工作同步完成;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实现了提前过半。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抓学习,不断补充正能量。

俗话说:"刀不磨要锈,水不流要臭,人不学习要退步。"我们不断地给同志们充电,使大家始终保持和储备足够的能量。

一是按区局的安排,完成规定动作,统一充电补能量。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让大家在政治上做明白人,坚定正确地政治方向,在履行第一要务、肩负第一责任的工作中,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战斗意志。如:"学习" 精神、"三抓一促"活动、"网上在线学法"、"一月一法、一季一考"学习等等,我们都按要求逐项落实到位。目前,学习笔记人平两万字以上,人平两篇以上。

二是结合岗位实际,缺什么学什么,分别充电补能量。我们根据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工作需要,开展了以实例讲解、案例剖析等为主要形式的岗位能手、业务标兵评比竞赛活动,以此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执法办案技巧和消费维权水平。

三是开展比学赶帮,学先进找差距,进行警示充电补能量。我们把学身边典型、找自身差距、促业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使学习活动真正起到了教育、警示、提高和学以致用的目的。形成了比学赶帮、奋勇争先、崇尚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抓班子,不断增强牵引力。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

一是当好班长,增强班子的牵引力。我作为单位牵头负责人,处处以身作则做表率。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学习新政策、新法规、新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同志们的主心人;在落实制度上,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他人禁止的自己首先禁止,做同志们的标杆人;在业务工作上,自己深入一线,率先完成任务,做同志们的领路人;在日常生活上,把同志们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关心爱护他们,用纯真的感情和爱心去感化、激励他们,做同志们的贴心人。

二是团结战斗,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我们西城工商所,现有班子成员四个人。在我看来,都各有所长。我是第一责任人,严以律己、敢于负责。尊重其他班子成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副所长、纪检监察员既是班子成员,又分别担任消费维权站站长、经检中队队长。在他们的带动下,大伙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办案热潮。上半年,消费维权站查处经济案件16起,经检中队查处案件20起。支部成员、办公室主任,主抓办公室、内务管理和各项创建达标工作。、、信息宣传、各项报表、创建档案等等,内容多,事务繁杂。由于她扎实的工作,细致的安排,内务管理得井井有条。由于支部成员顾全大局,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密团结,互相抬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互相配合,十分默契。

三是弘扬正气,增强班子的战斗力。我们大力总结、表扬好人好事,用身边的先进人和身边的先进事,去感染和影响其他同志,让同志们工作在风清气正的环境里。大家知道,现在人员难管理、工作难开展、任务压力大,尤其是工商所的中层干部无职无权,唯一有的就是责任。年初分工时,中层干部的人选一度陷于僵局。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年已50岁的 同志毛遂自荐,勇挑重担,主动要求担任监管执法四队队长。按常理说,对50岁的女同志,单位应该给予一定的照顾。可是,在西城工商所,在岗上班的只有19个人,其中女同志就有10个人,平均年龄48岁,好在大家都能理解。 同志勇挑重担的主人翁姿态,深深感染了其她同志,纷纷报名担任中层干部,为所领导分忧,为工商事业出力。在日常的工作中, 同志以一个老大姐的身份模范带头,说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由于她的模范作用,执法四队的同志们都不甘落后,他们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硬性工作目标。

三、抓管理,不断激活推动力。

管理出效益,管理添活力,管理产生推动力。

一是用制度激活推动力。我们对工商所原有的进行了梳理、整合,结合实际补充完善了工商所班子议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目标责任制度、文件处理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力求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实用,以实用为主。制定制度的目的是用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以增强干部职工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产生推动力。如:我所实行的文件处理制度,严格按照收文拟办---所负责人阅签---承办人员执行---办公室督办---承办人汇报---办公室汇总上报的流程办理,责任清楚,界限明确。做到区局有要求、所里有布置、所办公室有督办、承办人有落实、有总结有汇报有宣传,一件一件抓到位。改变了在落实上级精神方面重传达、重布置、不检查、不督办、落实不到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是用绩效激活推动力。通过抓外部规范管理和服务发展工作,开展绩效竞赛活动。实行工作绩效周讲评、旬督办、月考核的倒计时绩效竞赛考评办法,工作干得怎么样,不是凭印象、不是凭感情作结论,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绩效说话,并且严格实行奖勤罚懒。让同志们在绩效考核中产生共识:那就是自觉干事、用心干事、干出成绩的同志有市场、有人缘、有地位。反之,就可能在下一次的组合中被淘汰。

总之,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区局领导重视和支持的结果,是机关科室会及时指导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西城工商所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后,我们将更加的紧密地团结在区局党组周围,更加努力的局党组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振兴工商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六年来,选招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教优秀教师1178人,其中2010年选招177人(高中36人、初中30人、小学99人、幼儿园10人、特教2人),连续六年的教师选招,加强了普通高中专任教师队伍力量,基本配齐了初中紧缺学科师资,为城乡小学充实了新生力量,全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明显优化。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由五年前的90.5%、84.7%、73.3%,全部达到100%,并逐步向着小学教师专科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学位化的方向迈进。

三是教师红红火火效果好。2009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员教育活动,一线教师人手一本《规范学习手册》,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校本培训广泛深入、特色鲜明,每周六上午集中培训半天,学年人均培训150学时,撰写培训笔记20000字以上;举办小学骨干培训班1期,培训小学班主任61人;举办中小学学科组长经验交流会1期,培训教师215人次。与此同时,认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组织初高中校长和教师参加全员培训、提高培训和挂职跟岗学习,今年共组织国家级培训38人、省级培训581人(其中高中教师全员培训458人、初中理化生教师远程研修123人),中小学校长培训6人次。认真落实市教育局要求,全县9所"135校本培训示范校"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校本培训工作上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四是教师地位和待遇明显提升。全县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从五年前的850元增加到现在的2027元,平均高出本地公务员200元,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明显提升,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积极性全面增强,教师已成为人们羡慕向往的职业。

自开展"培名师、创名校、育英才"活动以来,全县涌现出国家及省、市级先进个人共计248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特级教师25人,齐鲁名校长1人,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1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20人。

全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教育创新年"活动契机,继续围绕"培名师、创名校、育英才"工程和教师培养"十百千计划",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完善师资补充长效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推行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激发教师队伍内在动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平原教育良好形象。

各单位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修养,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广大教师要以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和《德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准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得进行有违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惩罚学生,不得从事有偿补习活动,不得擅自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精心制定教育,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和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和生活,精心进行教育

教学反思。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进一步规范在师的执教行为,坚定不移地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对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对个别品行不良、误人子弟、有损教师形象的,依规依法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镇—学校三级培训网络,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训与教学教研相结合、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强化校长负责、奖惩激励、学分管理、经费保障、跟踪督导五项制度,以中青年教师群体为重点,扎扎实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市教育局部署要求,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从现在到明年8月底,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6周内精读一本书,本学年至少精读4本书,同时撰写4篇,打造书香校园;二是继续举办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逐步实现班主任"持证上岗";三是对去年聘任的所有小学校长进行集中提高培训,分期分批到实验小学、附小等学校跟岗学习;四是大力推进教师培养"十百千计划",通过开展"优秀教师进名校"活动,选派教师赴先进地区学校挂职锻炼、进修培训,逐步建立专家长期指导制度和名校联谊制度,力争在"十二五"末培养造就10名以上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师、名校长,100名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名校长,1000名全市知名教师。

三、健全完善师资补充长效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的结构不平衡、老龄化严重等状况,在前几年教师选招的基础上,继续按照"按需择优选招"的原则,面向专科以上毕业生选招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年优秀教师,巩固和完善初中进城工程,建立初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层次,形成结构"梯级",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学科知识结构。

四、积极推行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发教师队伍内在动力。根据"按需设岗、以岗定责、量化考核、奖优罚劣"的原则,积极推行教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每个教职工定工作岗位、定工作职责、定任务目标。通过对教师岗位目标完成情况的严格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收入分配、职称评聘、评先奖优的主要依据,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激励机制,探索实行名师财政津贴制,逐步实现对教师的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建立起岗位随时变化、待遇能高能低,积极向上、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竞争有序的动态管理机制,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受重用、得实惠,真正使能者有其位、劳者有所得、优者有所奖,形成一种比能力、比干劲、比成绩的竞争局面。

五、逐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建立和推行优秀师资交流机制,实施"城区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有计划地从城区学校选派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讨等多种多样的"送教下乡"活动,从农村薄弱学校选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从学科教师超编学校选派教师到专任教师欠缺学校"顶岗支教",逐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城乡交流、校际交流,形成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六、认真抓好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

"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各位校长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品牌意识,把全部精力用在强素质、抓管理、提质量上,努力做到政治上有信念、办学上有特色、科研上有能力、发展上有创新,努力做到心中有师生,手上有工作,肩上有压力,头脑有思路,做一名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好校长。要切实加强对校长队伍的管理、考核和培训,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监督、强化考核、落实奖惩,对工作先进、成绩突出的,大张旗鼓地重奖重用,对群众口碑不佳、素质不高、工作平庸的,毫不手软地撤换。

电力企业员关于工队伍建设的心得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电网的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也将发生重大变革,这些都对公司员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公司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必须主动适应电网及公司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配置,致力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立足于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工作的体制和培训、考核、使用、奖惩、待遇一体化机制,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高端引领、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为深入推进电网及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与智力保障。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高效的劳动用工机制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调整劳动用工结构,实施用工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严格控制用工总量。长期职工队伍总量实现零增长,超员单位实现负增长。提高入口门槛,长期职工新增人员以“211”工程院校本一批及以上电力专业毕业生为主,农电工新增人员以电力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

(2)稳妥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新进人员必须配置在生产一线岗位,其中,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专科生不少于7年。应优化劳动组织及主多分离产生的富余职工,进行针对性的转岗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尽快补充到缺员岗位。主业用工必须以长期职工为主,规范主业市场化用工与业务外包的管理。建立工资总额计划与劳动定员贯标、劳动用工总量挂钩机制,引导基层单位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建立生产一线岗位成才机制,有效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对于长期职工借用到集体企业人数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以及劳动定员超编单位采取业务外包的,适当扣减工资总额。

(3)规范县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按时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内退、病退等长期不在岗人员的管理。清晰界定农电工工作界面,农电工是指在农村全日制从事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运行维护、农村供电所营销服务,由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采用全日制用工方式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全省统一的农电工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农村供电所各类不规范的劳动用工人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股改遗留的人员问题。

(4)加强岗位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公司系统管理岗位原则上采用公开竞聘和组织调配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人员,实现人岗匹配。完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严格按标准选聘人员。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内部人才市场进行转岗或待岗培训。

2.建立规范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

(1)加强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管理。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工资预算管理规定,加强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完善各类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管理调控办法,建立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定员与用工总量、劳动效率、人工成本指标挂钩的办法;加强工资总额来源管理,通过规范集体企业向主业借工,争取各单位定员总量、市场化用工总量、工资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工资总额等手段,合理调控和平衡各单位工资发放水平,维护规范、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

(2)改进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改进企业内部分配,建立有利于提升绩效和员工素质的薪酬激励机制。首先,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完善基本薪金核定办法,提升绩效薪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改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职员职级体系以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衔接的薪酬体系,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再次,建立基于员工绩效表现和绩效累积贡献的薪酬晋升机制,拓宽员工薪酬晋升空间,引导员工持续提升绩效水平。最后,指导县供电企业改进内部分配,进一步优化农电工岗位等级工资制和星级农电工评选办法,完善保险福利项目管理,稳步提高农电工劳动待遇。

3.建立各级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改革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方式,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培养使用机制。

(1)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加大国家级科技人才、重点专业紧缺人才、高技能

人才、县公司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通道人才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承担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交流培训活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人才效能。

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车河镇位于****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61公里,总面积160.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2%,总人口1.75万人。辖区覆盖20多家有色金属采、选、冶企业以及西南出海**道、六宜高速公路、**桂铁路沿线,安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今年,我支队紧紧围绕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目标,始终坚持正规化、规范化、实战化的要求,夯实基础,保障建设,推进创新,提升实力,以**县车河镇为试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坚持标准、大力推进"的思路,着力推进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全力打造乡镇专职消防铁军,走出了一条"管理正规化、队伍创新化、保障长效化、激励多样化、业务专业化"的乡镇消防队伍建设新路子,在消防安全、灭火战斗、抢险救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据统计,车河专职消防队建队至今,共接警出动25次,出动车辆32辆次,参战人员150人(次),保护财产价值300多万元,得到了自治区消防总队、**市人民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一个关键,实现工作探索新进展

领导重视是推进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的关键。**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消防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部局《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和《**市消防发展"十二五"规划》文件精神,市政府将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嵌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活动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重点内容,精心谋划、统筹部署、合力推进,共同落实。在**县车河镇率先成立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对乡镇消防工作进行积极探索,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支持。同时,**市各级领导多次深入车河镇专职消防队,召开现场办公会,实地调研专职队伍建设,为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创新两种模式,实现队伍建设新突破

(一)创新队伍组建新模式。**市人民政府按照"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多种力量,综合治理"的原则,针对**县车河镇森林资源多、厂矿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在不增加镇政府负担的情况下,整合车河镇原有的森林消防队、企业队、护矿队、城管队共91人,利用镇政府司法所挂牌成立了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为了方便实施组织指挥、协调统一行动,形成了由车河派出所胡晓副所长担任队长,各队负责人任副队长的组织机构。同时,购置了2辆消防车,配备了灭火救援器材256件套和个人防护装备30套,专职消防队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工作,队伍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创新队伍出警新模式。为全面推进接处警信息整合,进一步提升"110、119、122"接处警工作一体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市各级政府多方谋划,筹备资金,在车河镇派出所建立了一体化的调度指挥中心,投入200多万元在车河镇派出所率先升级改造接处警系统,设置监控视频系统远程监控,在全镇主要干道配备了360度旋转高清摄像头。指挥中心安装指令反映快速的电话系统,实现"三合一"的接处警模式。当群众拨打"110、119、122"时,统一由指挥中心接警,指挥中心接警后,将报警人的姓氏、报警的号码、报警的简要内容以及初步分析的案情由记录到报警平台之中,确认后报警平台会指令给处警单位。同时,指挥中心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直接观察案情发展情况。通过公安系统的天网工程,车河镇派出所接处火警能实现第一时间了解火灾现场及行进路线,第一时间调派专职消防队赶往现场处置,充分发挥了部门联动力量,出警迅速,准确高效,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

三、强化三个机制,实现规范管理新成效

(一)强化指导机制。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队以来,自治区公安消防部门各级领导,**市党政军各级领导相继到**县车河镇指导政府专职队工作,并对经费预算、营房改造、规划等工作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建队过程中,根据专职队员不熟悉消防业务的实际情况,**市政府成立专门检查指导机构,由**县政府、县消防大队每个月至少一次到专职队进行检查指导工作,每季度对专职队进行考核,每半年进行小结讲评。通过各级领导的强化指导工作,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的体能、技能及灭火救援等工作得到了空前的进步。

(二)强化管理机制。完善队伍执勤制度化,参照《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由**公安消防大队监督管理,按照"公安现役负责业务指导、派出所负责队伍管理、合同制消防员担负执勤灭火"的思路,队员24小时执勤,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和训练。同时研究出台了各项全面推进部队管理与社会化消防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决定,对专职消防队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先后统一了专职消防队队长职责、班长职责、宣传员职责、队员职责等19个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借鉴现役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的经验,将队伍管理和执勤训练、灭火救援作战经验移植到专职消防队的教育、管理和训练中。一是按照"六统一",即统一建制称谓、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外观标识、统一队员服饰、统一一日生活管理制度、统一调度指挥程序,不断规范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二是明确定位专职消防队员严格遵守现役部队《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条例规章和大队制定出台的奖惩等6项制度,使乡镇专职队员共同遵守部队的各项条令条例和,实现了队员管理"零违纪"、"零事故"。

(三)强化实战机制。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好辖区消防安全宣传、检查、指导工作,提前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建队以来,车河镇专职消防队共受理咨询群众113人,为农民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236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有效地改变乡镇农村消防知识缺乏、农民防火意识淡薄现状,让农民朋友们懂得了基本的防火措施、火场自救逃生自救、扑灭初期火灾的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识,推动了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宣传氛围。与此同时,按照"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战要求,特别注重实战能力提升和效率提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强化实战机制,坚持"以赛促训,以训促战"的独特方法,开展与企业专职消防队、公安现役消防队消防技能对抗赛、体能竞赛、实战演练等,极大提高灭火抢险救援能力。

四、着力四个保障,实现实战力量新提升

(一)着力基础保障。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成立以来,南丹县着力推进消防队营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专门营区、宿舍、食堂、训练场。营区建设按照**"一街一景"的设计规划理念,突出**土司文化和白裤瑶的特色风貌。同时,结合城乡风貌改造活动,设置了消防办公室、值班室、消防器材室、指挥联动中心和会议室等,高标准统一了各库室的门牌标识和消防器材标识。为进一步改善专职队的办公设施、备勤室等办公条件,2013年6月,**县政府、车河镇政府专门划拨了30万元用于专职队的建设,购置了办公电脑、桌椅、档案柜、打印机等一批办公设备,添置了宿舍床铺、衣柜、热水器、电风扇等生活设施,并对营区进行了亮化美化,创造了栓心留人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着力人员保障。为确保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县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招收用人建立保障机制,通过体能、理论和面试等方面考核,科学严格的招聘了30名专职消防队员。同时,县消防大队、派出所、乡镇警务室分别派驻工作人员融入组织管理,参与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事件处置,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定位,确保岗清责明。

(三)着力经费保障。为着力破解车河镇专职消防队经费保障问题,确保镇专职消防队正常运转,**市政府将消防队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一是在队战建设方面,明确专职消防队经费由市、县、镇三级财政共同承担。二是在日常开支方面,由县财政年初统一预算,车河镇财政每月划拨2万元用于正常开支。其中,队员月基本工资最高的达到1800元∕月。人,最低的达到1200元∕月。人,并参照当地公安派出所经费管理办法发放补助,确保了队员安心工作和队伍的和谐稳定,有效保证了队员工资、和福利等待遇的发放。同时,队伍日常的车辆油料费、装备器材保养费等费用由专职消防队提交资金方案,经镇政府审批后实报实销。今年以来,**县车河镇已累计投入100多万元用于乡镇消防队伍建设。

(四)着力训练保障。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队以来,始终坚持"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目标全面开展战训工作,着力打造**乡镇专职消防铁军。一是严格训练科目。每周精心安排训练科目和内容,始终保持专职队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执勤训练中。二是加强培训。**消防大队派专人蹲点车河镇政府专职队,采用现场教学、当场示范、队员操作等方法对队员们进行培训。()三是科学施训。在日常执勤训练中,深入开展责任区"六熟悉"、应用性训练和实战演练。特别针对辖区选矿厂、冶炼厂的特点,强化火情侦察、复杂情况下救人、消防供水、通信联络等灭火救援行动重要环节的训练,切实提高单兵、班组合成实战能力的综合素质。

经过大半年来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我们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乡镇消防队伍建设的新路子,我市火灾防控基础工作得到了全面夯实,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抗御火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县车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试点的带动下,我们还打造了**区东江镇、六圩镇、**市德胜镇、**县**镇、**县四把镇专职消防队和**县云榜村、**区加辽村等乡镇消防队伍典范,使全市乡镇消防队伍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道路。虽然我们在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日趋繁重的消防保卫任务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精神,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我市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消防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