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从严治党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探索、不断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其中,特别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这一具体要求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总书记所说,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形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从而为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必须从灵魂深处高度重视,不断增强管党治党意识。

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主要是在政治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各级组织一切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是每个党组织的事,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的事。要充分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不断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

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必须强化思想交锋,大力倡导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问题的有力武器。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发展变化,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不能忘,认真较真的劲头丝毫不能减,防身治病的锐利武器永远不能丢。而且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开展批评要有辣不怕的精神,本着对事业、对组织、对同志负责的态度,打开窗户说亮话,直言不讳讲问题,把话讲直、讲真、讲到位、讲在当面。自我批评要有怕不辣的精神,做到襟怀坦白,敢于向组织交心、向群众交底,敢于揭伤疤、晒底牌,敢于刀刃向己、刮骨疗毒。接受批评要有不怕辣的精神,勇于直面问题不怕出汗,虚心接受帮助不怕红脸,主动承担责任不怕丢分,切实做到除污去垢、健体强身,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

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必须规范党内规范、制度,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人民的监督作用。

要真正切实提高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更需要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更好地发挥党内民主和人民的监督作用。坚持强化集体领导,一切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议事之先看原则、看规章,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尊重集体权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也是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的动力,没有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严肃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就是一句空话。在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方面上要发挥党内民主,又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联系在一起。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作为一个执政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是全体党员的事,也是人民群众的事。只有把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我们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真正把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从严治党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从严治党,使作风建设成为新常态,最终落脚点就是要清廉为官、事业有为。

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看似明白好懂,但要切实领会其深刻内涵,并落到实处,却非易事。省委为何反复强调要做两为干部?因为这既是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清廉为官,才能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只有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才能实现清廉为官的人生价值。建成支点、走在前列,首先需要一支铁骨铮铮、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如果我们连清廉都做不到,就不配当干部;如果我们只做到了清廉,却不好好带领群众谋事创业,就是不称职。

清廉为官是资格,事业有为是目的。这个道理,有些人为什么不懂、或者不愿意懂呢?因为有些同志把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对立起来了。他们认为反腐倡廉影响经济发展,清廉为官与事业有为不能兼顾。因此,叫喊官不聊生、为官不易者有之,廉而不勤、为官不为、得过且过者亦有之,最后就是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彩。

这些错误观点自欺欺人,不值一驳。这些错误行为是自甘堕落,更与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相背离。

清廉为官、事业有为,两为互为因果,紧密联系,不可割裂,更不能对立。廉而不勤、为官不为,当太平官、混混官,注定是走不通了。在工作面前讲价钱,把市场交换原则拿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大肆寻租、中饱私囊,更是死路一条。

做两为干部,必须以良好的心态适应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深入持久地反腐倡廉,等等,就是当代中国的新常态。特别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形成人人奋发有为的生动气象,注定要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崭新图景。现代社会,其政治伦理首先是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端正心态,带头适应这种新常态,才能成为新常态中的领头雁、佼佼者。

做到清廉为官、事业有为,首先要重塑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执政党的精神状态怎样,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就怎样;执政党的作风如何,一个社会的作风就如何。党员干部要真正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正确处理好公私关系,重塑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彻底摒弃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的小算盘。如此,就能树立正确的为官难易观:一方面,我们恪尽职守,为民执政,干的就是一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工作,本来就为官不易,也应该为官不易;另一方面,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按章办事,做好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也就无所谓为官不易。能正确看待为官难易,心中的那个小九九就会不攻自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当前,要着力治理庸、懒、散、混的不良现象。各级党委要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勤政廉政,敢抓敢管。同时,要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以鲜明的用人导向和激励措施,让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干部有为、有位,让庸、懒、散、混者没有市场,无法立足。

学习“从严治党”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对从严治党提出了8个要求,其中提到从严治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指明了我们今后加强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力量源泉,对从严治党具有长期深远的指导意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路线政策对不对,发展方向偏不偏,工作举措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毛泽东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也告诉我们,向群众敞开大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才能真正看到作风上的不足、工作中的短板,学到改进工作的方法、找到改进作风的方向,赢得群众的信任。

敢不敢打开大门,能不能用好群众监督,考验从严治党的诚意和勇气,检验着走群众路线的效果和决心。从教育实践活动征求到的意见看,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之所以顽固,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实践证明,任何事情只要公开了,群众知情了,雪亮的眼睛看实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自然也就少了。如果始终坚持把权力曝晒在阳光下,就不会有霉菌,腐败的土壤也就干净多了。所以,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必须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的渠道,下大力气推进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以公开促进群众监督,以公开促进公平公正。

如果说从严治党是一场赶考,那么群众既是命题人,又是监考人,还是打分人。所以,我们党能否在这次赶考中取得高分,关键是看能否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成果。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对群众要有真情实意,以真情换真心,以真情换实情,打通干群之间的心理墙、保持零距离。对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要及时掌握、了然于胸,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办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办雪中送炭的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能够从当初的星星之火到今天的燎原之势,就是因为我们走的是群众路线,靠的是人民力量。如今我们党强大了,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仍然不能丢、不能忘。贯彻好从严治党的要求,更要把依靠人民群众放在突出位置。

从严治党心得体会:拧紧从严治党的螺丝扣


从严治党:拧紧从严治党的"螺丝扣"

侃侃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依什么治?必须要靠严格管用的制度,严明刚性的纪律,才能拧紧从严治党的"螺丝扣".

这些年,党的建设一直在抓,但有些问题在一些单位没有解决,一些痼疾像"牛皮癣"一样,治了又犯,难以根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那样,"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

党的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中痛哭流涕地说:"我如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

建党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建党、制度管党、纪律治党不可偏废。回头细数,不少落马领导干部忏悔时都会提到,"如果组织早点提醒自己、处理自己,就不会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走那么远".这固然有贪腐分子为己开脱的成分,但也说明,从严管理干部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制度之要,在于务实管用;制度之威,在落实与执行。制度管党,不能搞"牛栏关猫",而要编密扎紧制度"笼子",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突出权力运行这个重点,围绕赋权、用权、制权等环节,规范制度运行机制,把"虫眼"堵死,把漏洞封住。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会名存实亡。

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怎样才能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那就要严格制度执行,严肃纪律约束,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一辆汽车或是一台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螺丝或发条容易变松。加强党风建设,纠治不良作风,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的过程。"严是爱、松是害",只有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才能使他们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让党的纪律成为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纪可依是前提,从严执纪是保证。党员干部要把不断拧紧思想螺丝,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成果体现到行动上。

"禁胜于身,方能令行于民".适应新常态,党员干部就要时刻落实一个"严"字,处处严格按章办事;坚持狠抓一个"实"字,严防虚浮懈怠之气;必须突出一个"廉"字,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崇尚弘扬一个"清"字,坚决做到风清气正;倡导践行一个"敢"字,时时体现责任担当。惟其如此,才能彻底扫除思想作风上的政治灰尘,更好发挥党员干部以上率下的正面引领作用,从而把党的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形成常抓长治的新常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厅老干部工作处)

学习从严治党教育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同志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围绕管党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从严治党系列重要思想和基本理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通过学习,我对从严治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严治党要依法执政,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内法规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有步骤地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首先,要严格遵守党章、依规办事。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其次,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要努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建立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从严治党要改进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目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强调解决突出问题,深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拥护。按照xx同志关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的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容不得抓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需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把走入群众接地气、扎根基层转作风的工作长效化、常态化,进而彰显毅力,增强实效。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日益复杂的利益格局,面对不断高涨的改革期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能否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只有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治党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才能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才能深化改革大业、永葆执政伟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