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读《苏东坡传》有感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也许以下内容“人间有味是清欢——读《苏东坡传》有感”合你胃口!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历史上曾出现过你这样一位旷达之士:你是诗人,才高八斗;你是学者,嗜书如命;你是个乐天派,秉一性一难改;又是个美德家,悲天悯人;你还 是士大夫,是书法家,是工程师。

你,是苏轼。

就在一个个安静的夜晚,品读你的传记,轻轻摩挲那散着清香的纸面,我感觉仿佛在和一个高雅的灵魂对话,纵使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亲身经历过的你也只是淡然一笑,安之若素。历史上多少风一流才子,却难有第二个像你这样。像你这般人物,内心定是光明坦荡,否则怎能吟咏出那般气贯长虹的词章?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

当时张范风一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想你当年初出茅庐,年少轻狂,又中科举,袍笏加身,跨虹观月,出口即成章,下笔如有神,眉宇俊朗,神情洒脱。当时宋朝国泰民安,你整日把酒临风,对月高歌,想来正是这风一流气度伴随了你一生,看你酒入豪肠,借着月光,带着剑气,氤氲成了半个大宋!

可即使还 是个潇洒少年郎,你却已懂了些人间冷暖,已知万象更迭,极强则辱,才把世间薄凉看作如剑头般渺小。或许年少的你已有预感,自己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而你已释然,已经放下。

所以后来,你自愿降职,离开京师。即便是卷入乌台诗案,贬入黄州,也不改初时一性一情,倒是和友人在黄州这块荒凉之地闲庭信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一交一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月似水般倾泻下来,倒映了苍柏翠竹,也倒映了你纯净的内心。你愿做那“独钓寒一江一雪”的钓者,愿做那“采菊东篱下”的隐士,而不愿为了功名利禄阿谀奉承,让才华受到桎梏铁镣的枷锁,让灵魂沾上红尘浊世的污秽。所以无论是诗中的你,还 是现实中的你,都是旷达闲逸,淡然愉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一陰一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作此篇,本是因月色皎洁,便怀想兄弟苏辙,不想到了最后,竟生出了看淡生死离别的洒脱之意。月亮在诗词中从来不只是月亮,它自顾自一陰一晴圆缺,总被多情之人加上人世离合的情愫。可你不践古人,不再跟不通情理的月亮较劲,只盼寄赏月之情于“千里”之外的苏辙,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且不说这一精一湛的词工,只是这份释然,便已道出你的淡逸旷达,潇洒豪放。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 酹一江一月。

想你这一生必是清闲,既无丝竹乱耳,又无案牍劳形,所以即使到了人生暮年,依旧带着指点一江一山的豪气,羽扇纶巾摇出的飘逸是文人笔下的瑰丽,周郎的风一流倜傥,何尝不是你一生的写照?你此刻的奔放,是极震撼人心的!想到一幅国画,题的正是这首诗,画的也正是你。你坐于险陡山峰,狂风四起,衣襟飘动,风尘洒脱。头稍仰山河风光尽收眼底。两唇夹在浓密的一胡一髭间,微微一笑,那是何尝的豁达!你这一笑,似笑绿了一江一南,笑冷了一江一北,笑瘦了明月,笑老了青山!

你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巨匠,你一洗宋词绮罗香泽之态,登高望远,昂首高歌,方可登上大雅之堂;你的书法也是独具一格,自出新意。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你的名字也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你留给我们的,是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你一生的磨难一言难尽,但你留给我们的形象,却始终是超凡脱俗,因为你奔赴人间,只是来演绎一场叫做清欢的戏。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生命中的真谛:《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1400字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时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以渲染的手法将原来以白色为底单调的画面变得有立体感,从中透出淡淡的古典气息。所以自己觉得这样颇有古风的画面感,加上令人难以琢磨的书名,这本书一定是讲有关于抒情,怀古,类似于《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词句。便打算做一回文人去领教一番,细细读后却发现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现实生活写的淋漓尽致。在这个匆匆忙忙的大都市的生活中,学生们习惯了每天在学业中奋斗,上班族习惯了上下班挤地铁、挤公交,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日子,老人整天为家里的大事小事操劳这,操劳那。每个人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没有时间去顾暇其他的事,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体验生活。在这本书中描写了生活里的许多事物,由很多很多微小的事物从而引出生命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真正意义。作者于丹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现实的打击中,许多人被折磨的千疮百孔,将幼时稚嫩的想法抛至远出,不再提起,早就遗忘在角落中。真正可以做到坚持初心的人已是少之又少,更何况是那些真正达到想心中执念的人,恐怕是寥寥无几。这样太难太难,毕竟所有的想法最终都是要回归现实的。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世界的各地去旅游一番。自己经常从电视中看到世界各地许多美丽的景色和可口的食物。而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她在旅游的过程中想到的许多事,有感而发,分享她在旅游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甚至小至一件物品。文章以一个个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许多的人生道理。这样一来通过描述许多吸引人们眼球的小事,就将富有哲理的事件变得通俗化,更加让人可以读懂其中的含义。作者在这本书中没有用华丽的词藻,通篇都是人人可以读懂的文字,读起来也就不会像是读古文般吃力了。

道不远人,自在人心,最贴近现实的朴素,恰恰能把哲学智慧还原到每个人的生命中这是书中的一句话。人生有很多跌宕起伏,人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前方的生命之路会发生什么。记得我爸曾经问我长大后要干什么,我犹豫后说;长大后我想做老师,或者开一家服装店亦或者是一家化妆品店。我爸还未开口回应,坐在一旁的叔叔就立刻坐正身子说道:唉,干嘛这么没志向我无奈的笑了笑,随便搪塞了几句。但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不想过那种太过忙碌的生活,只想要简简单单地生活,有时间和好朋友一起逛逛街,旅旅游什么的。或许你会觉得我现在的想法太过于幼稚,长大后也许会想法不同,但每个时期每个想法都是珍贵的,我们都应该去鼓励去支持那一个个美好的幻想,哪怕只是想想,不过好在爸爸赞同我坚持自己的内心。当一个人真正从现在的浮夸生活中走出来,享受自然所带来的震撼。趋于朴实的日子,也不失是一种对于心灵的释放。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一片没有边际的草原上,远处绿油油的小草和蓝天白云交汇在一条水平线上,策马驰骋在草原上,风吹过面颊,所有的烦恼抛至脑后,是多么的惬意啊!

在作者的眼中调心是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方式。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唯有将纷纷扰扰的心安定下来,此心不动,才不会心随物转。如果你能在我的夹缝中找到人生的宽度,那么结果会让你知道,心真的是能转镜的冷静,有韧性,积极,真实,乐观这五种性格看上去是十分难得的,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每当我们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时,停下脚步,冷静思考;每当我们在被困难所击打时,不要畏惧,用自己的韧性,乐观,去积极的面对;每当我们面对这纷纷扰扰的世界时,不要过分在意外界的思考,做最真实的自己。

人的一生很短,不要等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才后悔当初自己所做的决定。人生是要用来享受的,享受生活所带给自己的美好。有时候就应该去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生活,而真真实实的感受自己,放松自己。

自己即未来。生活就是要自由自在,享受自我。这也是我在书中感受到的生命真谛!

跋《苏东坡传》


纵览古今几多光阴,明明灭灭,沉沉浮浮,流俗终至于湮没,故今之观者,非贤即能者是也。然品苏于是也,尤感其奇伟非比常人,堪称翘楚,渎至情深,心生共鸣,不禁落泪。想其平生,古人之所以仰慕,令人之所崇拜,溢美之词数不胜数,今亦心动,跋《苏东坡传》谨寄敬爱之情,望锦书以传。

苏轼,号东坡居士,字子瞻,谥文忠。盖其一生,唯文忠二字险以微表。文,则经纬天地曰文,愍民惠礼曰文,圣漠丕显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则事君尽节曰忠,盛衰纯固曰忠。苏之于当时,居庙堂之高则争谏,不顾己利一心为国,处江湖之远则怀民鞠躬尽瘁两袖清风,实为君子所慕,小人所妒也;其于当世,虽不可见其形,然其音容笑貌尚得以于书典窥知一二,悟之于心则若脱胎换骨,影响之深远,弗能尽述,今之国人,概有东坡,虽陌生之人而可以谈笑风生,状如亲友,当为极誉!

东坡前时少年,聪颖好学,胸怀壮志,始欲拟以范滂,既承望于老父,又乞欢于老母。及至科举,作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其间言及皋陶,自有一番大胆创新,不禁惊异间有古之身而载今之神韵,更有欧阳修叹为弗如。后始仕,不图功业立就,无念衣锦还乡,但求顺己之心。随己之意,激浊扬清,宦海沉浮而独行其是,诸恶付之悠悠。其后调为湖州而复为知州也,书有《湖州谢表》,徒有满篇真情畅快,元气淋漓,尽付与牢狱之灾,是曰乌台诗案。知其为官意不在功名,仍不免怨新党之冤词愚弄朝,妄自尊大,愤哉!亦喟叹其浩然之气、英雄本色,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道与义,尽融于真性情,快哉!

东坡仕途,盛衰虽曰命,岂非其心性也哉!苏信佛,本自知在者短暂,失者永恒,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无所物以凭借终生,故无所畏,似风随性,畅言无忌,信人无疑,心胸宽广则眼无狭隘之人,观其人为佛则自为佛。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游走于万千深沉而独自清明,行云于几多羁绊而全生养性,纯然淳朴,不染污秽,不拘于诋尽流俗,不止于私心雠隙。甫言于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是故庙堂之浊难染其光风霁月,狗苟蝇营莫改其行云流水,正谓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爝然泥而不滓者。然又非能比于陶潜之属,一入世,一出世,一迎世,一弃世,自然之本性可见一斑而从人之所无以望其项背。

命焉,清者知其本原,或长也,或短也,或顺也,或险也,或乐业,或戚也,无有定法,然持命则在于心也。命虽有定,而性豁达,而心清明,而情淳朴,岂非人事哉?读苏子如椽之笔,无加矫饰,淡如儿戏,纵有万丈豪情,业已余淡然矣。傲而妄不与狂相随,静而冷不与凝相依,悟而魂不与心相接,旦有郁事,尤觉如蝇在喉,吐之方快。然反观今人,甚至哀其弗如先人之通明,更无有超脱之意,或囿于功名禄饵,或羁于业次世俗。纯然易以极端,广博易以狭隘,虽囊中沉沉,尚不比心中轻轻。浓处味短,淡中趣长。静则神藏,躁则神天,以身外之物夺至珍之德,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度人之言累,由不逾气。是人也,大气者,方不累于轻浮俗套。气着,可增而强,可消而衰。强,则至大至刚,守本原,不移以外物,持自然之道;衰,则至弱至懦,失本心,同其流,合其污,弃自然之道而复之所弃矣。曷以习气,尽言以效苏子之状也。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


自从读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后,我才发现,世界上竟有如此豁达之人,而他便是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都在被贬,可是我们总能在他的诗中找到一些乐观的诗句,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月色入户,门都破旧的连月光都透进来了,可是苏东坡接下来又写了一句欣然起行。他真的是一位乐天到无可救药的人,连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世上像这样的乐天派不多了,所以这也是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那么光彩夺目的原因之一。所以读完了《苏东坡传》,看完了苏轼的一生,我学到了两个字:乐观。

苏家出了三个才子,称为三苏:苏洵、长子苏轼、次子苏辙。所以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我欣赏苏东坡不仅仅因为他乐观,还因为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亡俗不可医。由此可见,他很注重人品。当我们学苏东坡他写的《记承天寺夜游》时,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找了几个合适的谐音词:贤人、嫌人、涎人、娴人和衔人。苏东坡虽然仕途历尽艰辛,但也很会生活,做了一手好菜,例如:东坡肉等等。而且他的生活有趣,写文章也是文思泉涌,所以我们说失意的人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苏东坡后来归隐于田园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所以我们才会叫他苏东坡。他变成了普通的农夫,真正开始务农了。

林语堂先生与谢老师最喜爱的诗人便是苏东坡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苏东坡的与众不同。当我们去阅读他的诗作时,没有苦涩的苦瓜汁,而是甜在心头的通达乐观。他真的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我要向苏东坡学习,他心静如水、胸无尘俗,而又光明磊落、恬淡闲适,而且拥有乐观豁达的胸怀,真的是一朵名副其实的上帝的最美花儿,没有缺点,如此灿烂的屹立在文学史上的高峰!

辅导老师:谢文华

读《康震讲苏东坡》有感


听了《百家讲坛》的康震老师讲苏东坡,我深深地被吸引,迫不及待买了本《康震讲苏东坡》,再次走近苏轼。看了这本书,我如同穿梭到了北宋,亲眼看到了苏东坡的生活,亲耳听见了宋神宗在上朝时的怒吼他原是宰相王安石的知己,是皇后的信任者,也是当过距离宰相一步之遥的官员。他是谁?他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词人、书法家、画家、散文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他们是唐宋八大家的三位,由于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苏东坡是哥哥,他的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是为了什么?他觉得,这个轼是马车上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东西。可是,车只要没了轼,很快就散架了。所以东坡的父亲希望他的这个大儿子就像这个轼一样,永远地装在那个固定的地方,永远也不屈服,就给他起名为:苏轼。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都有谁。曾巩,欧阳修,柳宗元,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其中我觉得最厉害的三位,就是欧阳修,苏轼和王安石。

欧阳修是一座大山,山间林泉磊落,万木竞秀,生机勃发,郁郁苍苍;王安石是一团烈火,敢于烧毁一切落后陈腐,意志坚定,勇于担当;至于苏轼,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轼他是少年成名,人家考中科举的人都五六十多岁了,何况他们哥弟俩,一个二十二岁,一个十九岁。把欧阳修都吓了一跳!他的一生写过三千六百多首词!著名的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是啊!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中秋佳节,望着皎洁的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