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1500字《海洋天堂》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读后感1500字《海洋天堂》”,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叶孤舟,一位踌躇无助地父亲带着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的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一起纵身跃入大海。

电影开头的一幕,紧紧劫持着我的心。

这位父亲,王心诚,已肝癌晚期;那个儿子,大福,自小孤独症。

当王心诚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如何安置儿子大福的生活成为焦灼这位父亲的心头大事。甚至,出现开头那一幕,带着儿子终结他们的生命。

命运之神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患有孤独症的大福,生性爱水,幸抑或不幸,挣脱缰绳的羁绊,他们,重见天日。

为了在离世之前安置好儿子,王心诚竭尽所能四处打听求助,却历尽波折。大福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还在这里结识了唯一的朋友,马戏团的玲玲。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诚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他费尽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单,他甚至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办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故事很平凡,人物很平淡。但是,仔细品味,就能发现,亲情不平淡,爱从不平凡。

犹记得去年,参加社团组织的前往心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献爱心活动。院长介绍说,这里的孩子,几乎全部患有自闭症。自闭症,即孤独症。院长旁边,站着一个高出院长一头、双手拿着两个空可乐瓶、嘻嘻乱笑的男孩,看得出来,院长的眼角是湿润的,她哽咽道:这是我儿子,年龄与你们相仿,可是你们懂的他不懂,你们会的他不会。因为他,他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可是,我是他的母亲,离开他,我无法生活。

之后,我们又见到儿童中心其他的儿童,他们或者面无表情,或者默然无语。同学中间有人拿出糖果给他们吃,个头稍大的孩子劈手夺过弱小无力的孩子手心的糖果。同学连忙又拿出其他的食物给那个个头稍大的孩子,并叮嘱他不要抢,人人都有,但是,效果甚微。那个孩子恍若罔闻,置之不理。院长的话在耳边回响:自闭症的孩子是很难沟通的,你跟他说话,他往往就像没听到一样,他们好像只是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

大福,大概也是这个样子的。

王心诚在海洋馆教大福拖地,因为大福一直学不会,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急躁批评了大福,两行热泪从大福那略显呆滞的眼睛里夺眶而出说不感动是假的,爸爸仔细地教,儿子认真地学,可是,横亘在中间的是理解的差距。

大福去抢马戏团的球,王心诚把球夺下后,大福因难以发泄心中的愤懑,抱着父亲的肩膀狠咬一通,而王心诚强忍着疼痛并示意大家平静下来。这个情节真实的表现了孤独症孩子的一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作为父亲的王心诚,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王心诚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看着他差点溺水,我落泪了,完全不由自主。

影片的最后,王心诚死了,大福没有哭。

父亲的离开,儿子的生活似乎没有改变。但是,当儿子熟练的穿好衣服、煮鸡蛋、坐车、下车时,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当儿子在海洋馆认真的拖地时,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当儿子在水里游泳抱住大海龟时,我们看到了儿子的心、父亲的爱!不得不承认,大福的天堂,有如山般浓浓的父爱。

穿过河流是海洋,穿过海洋是远方,站在心的方向,张开爱的翅膀无疑,有爱,便是天堂!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蓝色天堂》读后感1500字


蓝色,我最喜爱的色调,淡雅、从容、博大,

毕淑敏,我最欣赏的作家,灵性、细腻、幸福。

认识她,是在以前教高年级的时候,经常读到她的文章改编的阅读短文,字里行间意蕴绵绵,再加上本人比较喜欢散文,就开始留意她的作品。

了解她,是源于后来读过她的一本散文集《红处方》,了解到她不仅是国家一级作家,心理学家。还是专业内科医生,有20几年的从医经历,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西藏阿里当过11年的高原兵。在她的作品中无数次地提到那里有一座有名的雪山叫冈仁波齐。

喜欢她,是因为她的文字,朴素深邃,鲜有女子行文的柔美,显得直白、犀利。读她的书能超越浮华,让身心回归宁静恬淡的减法生活,能亲和自然,素净无华,我想这种心灵的素生活,才是一种无价的新奢,我向往之。

欣赏她,是知道她在2008年用了114天环球航海,当年她已56岁。此次环球旅行为中国大陆公民之首次。回来后写成了这本《蓝色天堂》,2011年出版。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拿到这本书的感觉,一见钟情最合适。

非常令人惊喜、特别有情调、设计上颇多创新的一本书:蓝白的书皮,展开竟是附赠的一张手绘的航海地图,她乘坐的游轮停靠的港口都标注在上,从这张航海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回顾她114天的轨迹和平号在日本横滨港口出发,向西经东南亚、南亚入红海、地中海,再扬帆北指,沿西欧弯折的海岸线,直至北冰洋,绕中美地峡,穿过巴拿马运河而回。可以说毕淑敏用她的脚和眼睛在地球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圆。

另有娓娓叙来的33个旅行理由。蓝色的书页带着扑面而来的海洋气息,闻之有香袭来,打开扉页,一张沁香的船票静躺书怀,这是她乘坐和平号游轮的纪念船票,毕淑敏介绍说:这是真船票,这张船票是有味道的,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里面含有一种海洋味道香料的纳米材料。拿到它,用手轻轻摩擦,然后放到鼻子旁边,你会闻到来自大洋深处的味道。

最初读《蓝色天堂》是抱着猎奇的心理,想看看那些与自己共存于一个星球,却一生永远无缘相见的风景和人,没想到随着阅读的深入,身边原本平淡苍白的生活竟然也变成了万丈深蓝的天堂。

在本书的序言中,毕淑敏写道:我不相信地狱,但是我相信天堂,我所笃信的天堂,它不在天上,只在尘世。人间本该就是天堂。我的感想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天堂的一角,学会欣赏,懂得珍惜,谁都能成为天堂里最幸福的人。

捧着这本心仪的书,随着毕淑敏的笔端,用眼睛旅行,随心灵散步,去倾听素颜的地球的诉说。22个停泊的港口,32篇精美的散文汇成的《蓝色天堂》。本书讲述了沿途的风物美景和人文地理,有对神秘玛雅文明遗址的亲身探险,也有对金字塔与西藏冈仁波齐峰神秘关系的畅想,她认为世界上所有的金字塔都在模仿一座山峰,那就是她曾经工作的地方西藏冈仁波齐峰。传说西藏冈仁波齐峰是众神居住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而藏语冈仁波齐就是雪山的意思。这让我有了联想:西藏,一个何其苦寒的地方,作者怎么就那么地喜欢。可能是在那里生活了20几年的原因,也可能风景之美乃人间极致了吧。还是毕老师本就是一重情恋旧之人。推人及己,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本书中还有揭秘西方殖民者利用天花征服广袤南美大地等鲜为人知的历史。随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我们如同跟随作者一路航行:你能看到一朵朵鲜花是如何在阿姆斯特丹的花卉市场被定价而后运往世界各地;你能看到一支支古巴雪茄是怎样精心制成的;尸体是如何在帕斯帕提那神庙被焚烧直抵天堂的而更难得的是,作者还用她的细腻温情与博学多识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政治。

《海洋天堂》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海洋天堂》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父亲倾尽所有,一生守护孤独症的儿子大福相依为命。

我感受到了:父母在琐碎的生活中给予的点滴的爱,只有一个人承受的时候,才会被我们察觉,才会猛然醒悟,那些深沉,那些无私的爱是多么弥足珍贵。

当我们检查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自私,自己的渺小,发现那永远报答不完的亲情,有父母,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内心最好的归宿。

当我们是娇嫩鲜艳的花儿,而父母就是辛勤的园丁,当我们枯萎的时候,他们为我们浇水。上我们重新充满活力。

爱是无私的,有时候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是对的,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就要听取父母的话,父母教,认真听。我爸爸是这样教我的,首先我要为自己设个目标,如果我达到自己锁定的目标,爸爸就会给予给我一个奖品,让我继续努力,让我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

姓名刘鸿飞学校黄草朗小学班级六一班指导老师曾小华邮箱

《走向海洋》之读后感1500字


在书柜间徘徊,一本名叫《走向海洋》的书引起我的注意。因为它那独特的封皮:苍茫蔚蓝的海中,两只海豚互相追逐嬉戏,溅起朵朵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空中,海鸥在海面上自由的翻飞盘旋如此具有海洋特色的书怎能逃过我的视线。开始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大海曾是我十分向往去的地方。从一些图片我知道大海很美很美,海底很深很深,海水很蓝很蓝,但是是咸的。地球表面积大约占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占3。61亿平方千米,为地球表面积的70。8%。可见海洋的面积之广,简直一望无际。但谁又能知道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下蕴藏了无数的珍宝

《 走向海洋》,顾名思义,这是一本与海洋的一切相关的书。这本书总共分了三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和海洋的亲密关系。第一个部分讲述了人类从崇拜到探索、由了解到争夺,开启了人类文化的起源。海洋是一个大宝库,里面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富饶的石油天然气,金银珠宝。当然,海洋还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库,如果海水提纯,可以缓解整个世界的缺水状态。第二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丝丝联系。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殷人东渡,徐福出海,丝绸之路,禁海锁国,写下了一个个中国历史闪亮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侵华战争,都是我国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战。海洋又和名人相辅相成,郑和、郑成功、魏源、毛泽东都是海洋史上的著名人物。我国的海上防线也不容小视,一队队航空母舰、潜艇、小型水上舰艇,保卫着我们的祖国。第三部分展望了海洋的未来。海洋的未来是碧蓝的、是走向世界的、是让中国和全球接轨的,它还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

我们也常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这证明水是人类进化论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不仅孕育了我们,还是文化的摇篮。人类利用开发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为我们人类做出了非常多的服务。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么多的美好想法、愿望、规划,都是建立在一个美丽、健康的海洋的基础上,回头看我们现在的海洋,日本的核电站爆炸,海轮的油泄漏,红潮的侵袭,海豚的集体自杀都给我们美丽的海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从古到今,我们失去了不知道多少的植物、动物,这些残酷的事实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海洋,它给我们人类这么多帮助,难道我们不能爱护它吗?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第二个聚宝盆,它蕴含的丰富资源和不尽的财富,令人类叹为观止。就拿海底富饶的油气田来说吧,英国原本是一个石油贫乏国,可是在1980年,英国从海底获得石油161万桶,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个石油输出国。再者,长期以来,外界一贯称中国为贫油国,因为中国海洋根本不具备储油条件。然而,中国人民不甘心这样一个大国竟会是贫油国,通过不懈探索和实践证明,中国的南海、东海和北海都蕴含着丰富的油气田。随着科技的飞跃,进入21世纪,中国海上钻井事业已向深海发展。中国与日本钓鱼岛争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争端,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也有很重要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能源,因为在那片海底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油气田。

此外海洋中还有天然气、可燃冰海洋里的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决了一系列世界能源危机。

但人类的好奇心,贪婪之心越来越强大,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大。长时间把海水一层层剥开,把大海的内脏一点点取出。可想而之,这样发展下去大海迟早会有枯竭的 一天。所以我们要呼吁人类应该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让它能永久的为我们服务。

海洋读后感


海洋读后感范文一

海洋中有无尽的秘密,也有无尽的宝藏。让我们探索神秘的海洋,认识那些奇妙的鱼类,发现那些海底的怪物吧!

《海洋》这本书描述了还有中无穷的奥秘。其中,环保占了很大的篇幅,这里提到了很多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例因为工厂废水排入水中导致水母增多,食物链被切断

是啊,人们对地球过度地污染,破坏环境,让动物们自由生活,让他们有一块舒适的环境繁殖,生存,保护环境,恢复食物链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们,保护食物链!

保护海洋生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有些大工厂的老板特别喜欢吃海鲜,殊不知自己给海洋里的动物留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如果他们再不改正错误的话很可能再也吃不到美味可口的海鲜了。

如果人们再不保护环境,下一个在污染面前屈服的就一定会是人类。水母泛滥时,在海滨浴场,人们本来想跳下去游泳,却发现水底紫压压的一大-片,没人敢游泳,游泳的人轻则蛰得昏迷,重则死亡;本来想捞几条鱼,可是渔网被水母们死死缠住,渔民稍微一松手,渔网就被水母们拖走这多么可怕呀!人们将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这件事不能怨老天爷,因为这是人类为自己的利益付出的巨大代价。

海洋,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湛蓝、纯净。可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污染它,所以人类得到的惩罚也会很多很多。

读海洋探秘随着深海的眼光感到,我开始阅读海洋探秘。书的内容作为一个生活在岛上的的人,我有一个强烈的共鸣。这是写在人类探索广阔的海洋之旅,赞美美好的感情表达作者的海洋海洋的热爱。这本书似乎与我们前往深海,探索海洋。它丰富了我的脑海,给我的科学积累,滋润了我的情绪。我的家乡是唯一的舟山群岛群岛形成的一个地级城市建立,我可以看海,几乎每天都有,所以读的书,我有一个奇怪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有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的海洋,从来没有听说过,知道任务称为传奇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启发,我作为一个人努力舟山,舟山群岛,建设一个更好的决心。我也相信,我不知道一个人,读这本书的海洋更深的了解后,很多人。浙江舟山群岛,然后新的建设机会,我将满怀热情学习,每一天,为了创造一个美丽的岛城,和-谐的努力。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知识,提高我的意识里,我会永远记住这个读取看到的,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知识的海洋!

《海洋》读后感范文二

海洋是我们人类的蓝色宝库,海洋蕴含着许多的药材,天然气,石油等等非常重要的资源。海底的可入药食的非常多,有沙丁鱼,海星,珊瑚,海带等。可以说只要利用这些海底生物,许多困难的疾病都会迎刃而解。海底还有大量的油气田,许多的贪油国在海洋获得大量的石油以后,便摇身一变,变成了石油出口国。海洋更是巨大的财富宝库,每30小时就会有一艘船沉入海底,而且大部分都是宝船,船内有着数以万计金银财宝,正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在《走向海洋》这一本书中,我看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有关部门对北京、沈阳、大连等地进行了调查,几乎100%的都把960万平方千米作为国土面积来回答。这让人无不吃惊,我们国家还有着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些蓝色国土可是保卫我们国家的利器,都是人民海军舍弃生命打出来的海洋疆域,竟然许许多多的民众忘记了,连教科书都不例外,自从1949年出版的课本都是印着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这样从小就给我们灌输错误的知识,我们又要从哪里来知道正确的知识呢?虽然日本只有小小的38万平方千米,但每个日本孩子心中都知道,他们有着4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

有许多国家都为了争夺这些丰富的海底资源,虎视眈眈的盯着明明那是我国的岛屿,比如说最近就发生了钓鱼岛和黄岩岛的事件,日本为争夺巨大的海域面积和大量的油气资源,竟与我们争起原本是我们的钓鱼岛,这已经记国人感到愤怒,更可恶的是,日本政府还提议让日本公民一人捐一万元日元,来买下钓鱼岛,甚至还得到了95%的日本人民赞同,让人吃惊,菲律宾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强词夺理的说黄岩岛是他的,两国都派出军舰在黄岩岛对持了几天,菲律宾做出这样的事同样让国人感到气愤,谁知美国人还支持他们,令事态更加复杂。

这些国家虽说都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的国土,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撼卫自己的国土,让我们的国土不受到外国人的侵占。但是我们的海军力量还不够强大,我们的核潜艇虽说是世界比较强的,但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却做的不如印度,还没一支航母编队,只有一艘航母,还是买俄罗斯旧的。所以我们小时候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长大为我国的海军增加力量。

蓝色天堂读后感1200字


天堂是什么颜色?蓝色的。旅行需要理由吗?需要,33个理由。这是《蓝色天堂》所带来的真情告白,也是毕淑敏环球游历真情实感。

蓝白的书皮,展开来竟是附赠的一张手绘的航海地图及娓娓叙来的33个旅游理由,蓝色的书页带有扑面而来的海洋气息,闻之有香袭来,打开扉页,一张沁香的的船票静躺书怀,装帧精致新颖,读者的心就这样被捕获,更何况还有图文并茂的精彩内容。

双休日的午后,我倚着沙发,捧着这本心仪的书,随着毕淑敏的笔端,眼睛旅行,心灵散步,去倾听素颜的地球的诉说。

一直喜欢毕淑敏的文字,朴素深邃,鲜有女子行文的柔美,直白、犀利,读她的书能超越浮华,让身心回归宁静恬淡的减法生活,能节制欲望,亲和自然,素净无华,我想这种心灵的素生活,才是一种无价的新奢,我向往之。 100多天的航海旅行,22个停泊的港口,32篇精美的散文汇成的《蓝色天堂》,毕淑敏用灵性的笔触,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远古的玛雅文明与中国三星堆的神秘关联;粉红色的魔鬼城佩特拉的悲剧;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金字塔与西藏的冈仁波齐的渊源

隶属于职场的自主企划居然被毕淑敏作为汶川大地震的捐款平台,就如一颗硕大的爱心在和平号上砰然绽放,给这本游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则因送款回国而中断了旅程,但爱心传递,义举永存。

哈瓦纳雪茄,3年的时间,222道工序,纯手工制作,除了人工还需天意的赞助(雪茄叶需经晾房天然晾晒,这与新疆葡萄干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引用她的就是每一支哈瓦纳雪茄都清白。无怪乎吸雪茄,更多的时候是在享受那种情调,那种享受对一个深谙雪茄享用之道的人而言,与香烟之比有云泥之别。我在填补知识空白的同时,也弱弱地满足了小资情结。

毕淑敏用她的脚和眼睛在地球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她不是单纯地讲述沿途风土人情,也不是欢乐与激情的简单堆砌,而是从立体的多方位的角度来解读世界的多元文化,用让心灵获得幸福的文字睿智地诠释那一时冲动带来的众多充满激情的独特体验。

当我翻到94面,《蓝色天堂》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试看:冰岛的景色真是超绝美丽。我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若是让我说那里的景色最让留恋,那么除了阿里的冈仁波齐,就是冰岛了。我不知道是不是两地都是同样的荒凉?同样的纯净?同样的人烟稀少,大地保留着我们这个星球刚刚凝固时的模样?游记中有记载冰岛的险与乐的专题素材,冰岛可是我梦牵魂绕的地方,在她的字里行间我觅到了文字所带来的视觉刺激与探险的游历,不经意便间唤醒了心灵深处的出行因子,不知何时,我也能泡在这魔鬼般调出的蓝色湖泊蓝湖中,在氤氲的蓝色水汽中享受到冰火两重天的极致快乐?由此,我郑重地收起那张5000元的船票,幻想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能登上和平号,来到这个拥有火山、温泉、极昼、极夜的神奇岛国。

一个双休日我读完了这本来自天堂的香书,仿佛作了全身心的SpA,释放了浊气,舒展了身体,也找到在路上行走最给力的足音,或许这就是《蓝色天堂》所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吧。

蓝色天堂读后感


篇一:读毕淑敏《蓝色天堂》有感

篇二:蓝色天堂读后感

篇三:毕淑敏著作《蓝色天堂》读后感

篇四:读毕淑敏的《蓝色天堂》有感

篇五:《蓝色天堂》读后感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