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读后感800字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也许以下内容“《且介亭杂文》读后感800字”合你胃口!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知何故,最近一时兴起,又看了一遍《且介亭杂文》。少时很讨厌读鲁迅,认为他的文字读起来很晦涩,一点都不好懂。现在人教版教材中再难见到鲁迅的影子,我们亦快忘了鲁迅,甚至可能以后小孩子们都不知道有鲁迅这个人的存在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在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仿佛就在说我们当下。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当然,国联早就不复存在了,但是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吧,电视媒体哪个不是在歌颂表面的一片祥和之气,国民就沉浸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梦魇中无法醒来,在众多的娱乐节目的渲染下醉生梦死。
从小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国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感,这是其它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养育了无数文人志士。我们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朴实、最团结上进的民族。我们的党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党,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国家是最民主的国家看看吧,这些就是我们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我们一直很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
但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了解到原来小时候学的东西很多都是错误的,我们的历史文化再繁荣,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今的中华民族不再勤劳,不再团结,而是一片散沙,我们的祖国也不是有的人说的那样强大和谐。因此,我们说有的人在自欺欺人,这样的人还不是少数人。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祖国的现状:人口众多,资源短缺,政治腐败,房价飞涨,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但是为了维系既得利益而不惜牺牲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自欺欺人也好,昧着良心一意孤行也罢,这样的做法其实不是他们自信,而是他们的心虚。
我们也相信,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只是他们在哪里,我们要尽早地找到,或许我们就是其中之一。不在沉默中爆发,必然会在沉默中死亡。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范文一

柔和的阳光挥洒在琉璃般的玻璃茶桌上,闻着茶随风飘散的淡淡清香,打开那本崭新的书本,我要再多次品读手中的这本《鲁迅杂文精选》。

杂文,顾名思义,是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而《鲁迅杂文精选》这本书收集了鲁迅的部分杂文,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杂文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直到到了鲁迅的手里,杂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潜力才充分表现出来。在艺术形式上,鲁迅的杂文擅长分析,以其高度严密的论证,总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一针见血地把道理说得深刻透彻,因此具有高度的说服力。同时,鲁迅杂文特别擅长使用讽刺手法,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给予辛辣的讽刺,使其文很有感情力量,常常能制强敌于死命。鲁迅经常运用典故或自己创造的故事,以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对于文明,它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对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文明,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等都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判;深刻地暴露并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对国民卑怯保守的病态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对于社会,它对社会的一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都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与此同时,对于统治者的压迫以及文化界同仁的污蔑攻击,鲁迅也不惜用杂文对他们进行毫不留情的讽刺。

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仿佛看到了他本人正在对社会、事物做一个评判。文章详细的学出了作者的内心思想及观点。我忽然也理解了许多,更多的思考像泉水般涌现出来,读了鲁迅的文章真是能让人豁达开朗啊。

《鲁迅杂文精选》读后感范文二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字里行间,我们能隐约发现鲁迅每一篇文章时的心态都是不同的。

我最喜欢的是《世故三昧》里的《爬和撞》。

它笔锋幽默,赋有哲理性,是篇很有趣的文章。它议了爬,又议了比爬更高一级的撞。就像英语中的比较级。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用一种方法去做某件事失败了,但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再试着用别的方法去做啊。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成功为止!到那时,再回过头去看看你走过的路上那写努力是否值得?我想那时,你一定会微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

记得九岁那年,我天天幻想着自己能骑着自行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我不会骑啊!对了,爸爸不是会吗?于是,我一蹦一跳的跑到爸爸身边,央求他教我,爸爸没办法,只好答应我了。傍晚,我们来到一条无车的小路上,我在爸爸的搀扶下,坐在了坐椅上。我不肯让爸爸放手,因为我怕摔着。可爸爸仍然放手了,哦整个人和车是去了平衡,车子没骑多远,就向左边倾斜,我被重重的摔在了地下,我的手和膝盖都被石子划破了,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可爸爸呢,并没来扶我,而是告诉我怕疼的话就别学了。我坚强叫两午了泪,说:我一定要学!爸爸微笑的走过来,帮我拍掉了身上的灰尘。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又开始了刚才的步骤。当然,我也摔了好几次,但爸爸一直陪在我身边。一天,两天,就这样过了两星期,我的车技越来越好了。骑自行车也已不再是我的幻想了!

我想套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宋陈述这件事: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渴望有所成就。

说的没错,在人尘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困难,重要的是看你能否克服它!

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醉翁亭记读后感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这天就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位大师的大作吧!

这《醉翁亭记》完成之前,欧阳修被贬官,可他却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是一种完美的醉。你看,欧阳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种潇洒的心境是我们无人能及的。虽然,欧阳修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一心想对国家有所作为,却时时遭人排挤,这种怀才不遇内心的痛苦并非我们能够所体会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乐吧!你看文章一开头就带给我们一种愉悦的感觉,美得让有点让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随欧阳修来到了那景色优美地方,清晨飘散开来的迷雾,傍晚聚拢来的烟云,散发着幽香的野花,苍翠的大树。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完美。

我们再看一看欧阳修,在这样的状况下还能如此淡定,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此刻的我们因为学习、工作的压力往往很浮躁,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小困难搞得天都要塌下来的样貌。学学欧阳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记》还是值得我们一读噢!

《牡丹亭》读后感


《牡丹亭》读后感

文/张然

戏曲乃是中国文化之精粹,其中的京剧更是被誉为中国之国粹。戏曲不光听着美,它的一字一句其实也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在读前面一次提到过的《潘金莲的发型》一书中,作者就曾引用了戏曲经典《牡丹亭》中的故事和一些语句和片段,这不禁勾起了我对《牡丹亭》一书的兴趣,于是便借来一本欣赏一番。

这个版本的《牡丹亭》前面是中国着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先生所写的序。在这篇序中,徐先生先是对《牡丹亭》的故事主旨和大意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人物,特别是女主人公杜丽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她的生活背景来剖析她的性格,这里我在后面也会进行介绍。随后,徐先生又针对汤显祖本人的生活背景对作品内容和语言风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最后,徐先生介绍了一下《牡丹亭》的语言特色和经典桥段,总而言之,对《牡丹亭》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介绍。

其实《牡丹亭》的基本故事情节是来自话本短片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说是有一个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有一位跟他有姻缘关系的佳人,从此经常思念她。而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由于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便到后花园寻春,结果从后花园回来后睡去,梦见一书生拿着一支柳枝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梦醒后,丽娘赶忙去寻梦,却一无所获,最后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让丫鬟春香将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最后丽娘过世后,其父令她的老师陈最良葬之,为之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宿于梅花庵观时,在太湖石下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发现杜丽娘是他的梦中佳人。而杜丽娘魂游后花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并且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应试。陈最良发现杜丽娘的墓被发掘了之后,便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她还魂喜讯,却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下成为了状元,但杜宝不承认女儿的婚事,最后纠纷到皇帝的面前,而杜丽娘和柳梦梅也终成眷属。

其次,我就说说自己看完这部戏曲的想法吧。第一点便是最为表面的,这部作品通过对杜丽娘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故事来充分表达了对当时封建女性的三从四德的控诉和不满,并且振臂倡导青年男女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点尤其能从丽娘和她的老师陈最良的对比中体现出来。陈最良是一个乡村腐朽老书生的典型代表,丽娘向他提出疑问时,他只会用子曰、君子来回答,思想范围极其狭窄并且食古不化。

而相较之下,丽娘打心眼里并不赞同封建的女德和束缚,她有着自己的梦中情人,而且她也愿意为他衣带渐宽终不悔,甚至于最后病入膏肓。而到了故事的后面阶段,两个年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后,更是尽力的去维护,去抗争,去颠覆,去改变,去创造属于两个人的未来,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那么的狂放不羁或者勇敢无畏,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多么的令人感动、为之动容。

我的第二点想法就是明代文学家们对当时女性的刻画。说到明代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描写中,我认为有两个不同的侧重点的存在,第一种便是像《牡丹亭》这样赞扬并鼓舞当时女人为爱情努力斗争、反抗封建的,还有一种便是《金瓶梅》那样对当时女人的丑陋、可悲的一面进行刻画的作品。在《金瓶梅》中,作者对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女性进行了细致刻画,在这部作品中,几位代表女性在作者笔下都是一个个扭曲的形象,她们为性欲、物欲所困,最后为了欲望竟然人性扭曲、活的毫无人样。

兰陵笑笑生侧重的是当时女性黑暗、可悲的一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更加的强烈且赤裸裸,那种为了金钱丝毫不要颜面、为了金钱和欲望苟延残喘的无奈和可怜被作者充分表现。而相较之下,汤显祖的作品内容更为上进,不但批判的侧重点放在了像笼框一样束缚女性的三从四德,还对杜丽娘的勇敢求爱进行描写,更是倡导当时的女性和男性都摆脱所谓的封建理教,接受自由恋爱的洗礼,成就自己真正完美的人生。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直到今天,一段属于自己的疯狂爱情,依旧是世人们所梦寐以求的。可是人总会有幼稚之时,总会犯错误;人总会有厌烦之时,总会想放弃。所谓的爱情,不过只是年轻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感情冲动罢了。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正存在爱情,也不相信世界上真正存在永远。什么永远爱你这样的话语实在愚蠢的可以,但是又是这样的话语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希望。我想,这就是我们人吧。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