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往事》读后感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复旦往事》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有的书写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读时也许有点兴奋,但读过后却留不下多少印象;另一种书看似平平实实,内里却涌动着惊涛骇浪,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平静、难以忘怀。吴中杰教授的新作《复旦往事》就属于后面一种。

《复旦往事》最能拨动心弦的是它所展示的那种扑面而来的逼人真实。中杰先生对此书的最大追求就是真实,就是“以翔实为要”,“将生活如实记录下来”,“用不着作家去虚构什么”,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现实之离奇,远甚于作家的艺术想象”。事实正是如此,作者也正是尽力实践其追求:在广泛地亲自采访和阅读历史文献、记载,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政治运动为主线,将全国解放以来的复旦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如实记录下来”,而不作任何艺术加工和虚构,完全靠事实说话,靠叙述的真实取胜。从1951至1952年复旦教师参加土改工作和接下来冲击灵魂的思想改造运动导致刘大杰教授跳黄浦的惊人事件,到1955年的反胡风运动贾植芳先生突然被捕、1956年“双百方针”出台后的学界特例——美学大讨论和1957年反右斗争中复旦许多名人(如孙大雨、王造时、陈仁炳、陈子展、王中等等)不幸成为“‘阳谋’下的落网者”,从大跃进岁月里大炼钢铁、抓麻雀的群众运动和组织学生“大兵团作战”集体编写大部头教材,到60年代初期短暂的宽松和1962年起重新大抓阶级斗争、高举反修防修旗帜、反对“三名三高”,再到组织师生参加“四清运动”,“到农村去上阶级斗争主课”,一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一幅幅图景、一幕幕活剧,极其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许多被写到的当事人现在还健在,他们都可以为这种真实性作证。我们曾经在复旦学习、生活,许多事情我们也曾经历或听说过,我们也从《复旦往事》中引发许多回忆和联想。比如我们入学不久就听说中文系有“三吴一潘”是“白专的典型”,要我们有所警惕,但我们听了这几位老师(除了胡锡涛没有给我们上过课外)的课后却深深喜欢上了他们的课,对他们的学识十分佩服,吴中杰老师教“文学概论”课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对鲁迅许多作品烂熟于胸、能够成段背诵;吴欢章老师讲“现代文学作品选”时饱含激情、文采飞扬;潘旭澜老师的“现代文学史”课上得脉络清晰、有理论深度,都给我们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至于文化大革命开头几年发生在复旦的“斗鬼风”、“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夺权斗争”、两次“炮打张春桥”等重大事件,都是我们亲身参加、经历或者旁观、听闻到的,《复旦往事》作者则将亲身经历与广泛收集相关材料、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对这些事件一一作了全方位的细致描绘,有些事情当年我们只知道表面的或大概的情况,个中内情并不清楚,读了此书,其真相和来龙去脉便一清二楚了,使我们彷佛回到了当年的情景中。这就是真实的力量!中杰先生之所以能够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给我们提供一幅五十年来复旦大学风雨沧桑历史变迁的真实画卷,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这一段历史大部分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如他所说,“除了思想改造运动之外,20世纪下半叶的政治运动我都身历其境,可以说是与复旦共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这大概就是该书给人巨大真实感的奥秘所在。

《复旦往事》的成功还在于它不仅真实记录了复旦大学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而且实际上勾勒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历经各种政治运动的洗礼而曲折发展的共同历史,更展示出中国知识分子在“左”的路线统治下充满磨难、艰辛的命运和的乐观、坚强的心路历程。我们非常佩服中杰先生写作此书时严谨求实的作风,无论是写思想改造运动、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还是写大鸣大放、反右派斗争,作者都引用了大量当年的报刊社论、报道和内部文件、领导讲话等一手材料,作为复旦发生的种种事件的背景材料,使读者感到,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眼中复旦一个学校的往事实录,而且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界真实的历史写照。我们就听说不少兄弟单位的朋友读了本书后觉得跟他们那儿的情况差不多,因此感到十分真切。这从侧面反映出本书有很强的历史感。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一)

不久前,一位朋友在我家看见书柜里有一本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她说这本书要好好珍藏。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本书已经成了禁书,我很是惊讶。这本书是2004年国庆节我在杭州文二路博库书城买的,买来后一口气阅读完。当初刚读完这本书后,掩卷沉思,思绪难平。最近我又从书柜上拿下来放在枕边,睡觉前再细细翻阅,慢慢品味。

再次阅读这本书,仍然会被章诒和女士笔触的细致沉炼、思想的深沉和真情的流露而感动。她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家庭和个人在那个时代所遭遇的不幸,而是真真切切地记录了国之伤痛。她的文字清新质朴,感情内敛,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用词如此恬淡,却能荡起浩渺如烟般的思念,文中的那些内心真实的情感,那些对亲情友情的怀念,以及作者心中的悲与悯,辛与酸,让细心的读者无不为之共鸣。

【往事并不如烟】是我近年来读过算得上最喜欢的一本好书。作者是中国民一主同盟元老章伯钧先生的次女章诒和。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一弩一、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的片段镜头,并不是完整的回忆录。

章诒和女士带着冷静的心绪记述了文革中这一批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这一群人的命运与磨难。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章诒和女士在自序里写道: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作为大右派章伯均的女儿,章诒和在少年时期亲历了那个时代,不但和父母一同感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也理解了父辈的见识、情思与悲痛。章诒和曾有过长达十年的牢狱罹难,祸从天降,家破人亡。但是,她的文章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谈到个人的不幸和怨恨。

尽管回忆是那样悲痛的事情,但作者已经超脱于善恶的评判,肩负的只是还原历史的使命,她将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笔在一个个具体细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理智的,那些与她有恩恩怨怨的人在这本书上也写得非常客观实在。

我们看看当下,一些所谓的纪实文学,我认为大多有两大通病:一是并没掌握多少实,却硬要去纪,搔首弄姿,无病呻一吟,强作解人。二是了解一些重要的实,却不愿或不敢去纪,隔靴搔一痒,虚与委蛇,不着要处。所以,造成了很多纪实文学不实的现象。

书中描述了在那种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作者章诒和由多年的感情积淀,借助褒奖张伯驹高尚人品时,淋一漓尽致地挥洒了下列一段激昂慷慨的文字:

狱中十年,我曾一千遍地想:父亲凄苦而死,母亲悲苦无告。有谁敢到我那屈死的父亲跟前看上一眼?有谁敢对我那可怜的母亲,说上几句哪怕是应酬的话?我遍寻于上一上一下一下亲一亲疏疏远远近近的亲朋友好,万没有想到张伯驹是登门吊慰死者与安慰生者的第一人他怎么能和父亲的那些血脉相通的至亲相比?他怎能与父亲的那些共患难的战友相比?他怎能同那些曾受父亲提拔、关照与接济的人相比?人心鄙夷,世情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似流星坠逝,如浮云飘散。而一个非亲非故无干无系之人,在这时却悄悄叩响你的家门,向远去的亡灵,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递来抚一慰与同情。

这些文字,可谓声声叹息,字字泣血,刻画的入木三分,这些文字,力透纸背,把世态炎凉、仕途险恶,活脱脱地和盘托出,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警醒。

驹于像史良、张伯驹、罗隆基、储安平、康同璧、聂绀一弩一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曾经在报刊发的文史资料和一些作者的回忆录里看到过,这些人物并不陌生。但是章诒和女士带着自己的直观感受,观察着父亲母亲与这些人的恩恩怨怨,她笔下呈现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年代的现象,看了真是让人一大开眼界。

这些知识分子,可谓一代风一流,他们都是有才、有德、有能的人,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们的学术、思想、见地、谈吐、气质、个一性一、神采是怎样的呢?如果不是由章诒和女士披露,后人可能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了。当然,他们是章诒和眼里的文化人,也是有识之士心目中的文化人。书中所描摹人物的年经事纬也并不是拿着社会价值的尺度来丈量的。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章诒和女士也只能用文字去怀念着一些最初的感动,去祭奠那份早已随风远去的记忆。

我敢笃定,喜欢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的读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年龄至少是不惑之年以上,才会有兴趣去回望那段历史,才会深切地体会到茫茫人海间,相遇、相知、别离、淡忘,有的就是这么的容易,有的就是那样的难。

人这一辈子,当初的一些人和事,让人刻骨铭心,令人难以释怀。一路走来,走入了每一段不同的风景,走远了再回头看看,很多事早已模糊,只有很少的人与事,值得人们去细细的追忆。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二)

书还没有看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网上找章诒和的照片,当看到面前呈现的是一个五观突出、凶相毕露的老太太时,心里一阵失望、又一阵欣慰。失望的是到底跳不出才女必丑的桎梏啊。自打上初中时在学校的杂志里看到题为【才女必丑】的一篇小说时,就此就深深的为其深邃和一精一准折服了。那篇文章的细节已然记不清了,但大意还很深刻就忘了许多事情的我来说已经颇为不易了。举个巧妙的例子来说吧,今天在劳当麦里吃早饭的时候说起彩礼来,胖子说在他们家办事时我送了她一妈一两万块,后来她一妈一又按规矩还我了。我说我咋不记得泥?她一口咬定说有,但我仔细梳理了那些天的帐目确认了送她一妈一的是我们从她亲戚朋友那收来的三万块,我的的确确没有给过两万块,接着她又言之凿凿的说有,于是乎我又梳理,越发肯定的说没有,两三个回合后她才动摇了,得出的结论是我咋这么小气呢?

以此可见,不单单是我的记一性一差,大家都一样。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记不清,胖子同样搞错了。为这个国家地理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专门来说明记忆是如何将我们欺骗,各种外来的暗示、我们自己的想象和我们希望事态发展的方向以及莫明奇妙的忘记和混乱都给我们编出了完完全全的另一个故事。我们在北京办事时来了十几年前银行的好同事,他跟我说那时候我的口头语XXX就是个大尿泡儿,还啪的一下就爆开了。直到那时他还在用,我奇怪的问他有吗?这真是我说过的话吗?他一再宣布有,就是你说的,你怎么可能忘了呢。

我的记忆才像捆在蚂蚁身上的细线,终于穿过那个有九曲之孔的球,慢慢的回到了十几年前,再往前推儿时大杂院里积满了臭尿的小一便池,在细尿的冲出下真的鼓起一个个泡儿,很快又一个个像梦想一样爆开了,是有这么回事,的确是我的说的,我才相信有资本来自豪。再往前推到中的这篇文章我确没忘了,虽然我没遇见过才女,哪怕是丑的(如果死鸟子不算的话),但那东西里的宿命论我却很欣赏,作者说一个才女本来长的很漂亮,但却因为是火灾还是车祸毁了容,终于做平了才女必丑的公式。当时我感叹,你看,这就是命啊,这就是命啊。现在依然相信这个命题,但目的因变了,并不是女有才是为了丑,而是女为了丑才有的才,显而易见。

章诒和女士的情况显然不太一样,名门之后是个特例,成天在书卷气的熏蒸之下想不有才都难。就好比林,而不幸碰巧林又漂亮,终于能挑战真理了。得亏之前读到了她在书里提到了自己并不漂亮的事实,才没有被吓上一跳,真个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女丑读者幸吧。

既然如此为何我又觉得庆幸呢?心中一喜一忧感觉自古有之,并不矛盾,就算矛盾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万物皆然,就像海参为了逃跑要抛肠,木为了过冬要落叶,汉尼拔为了奇袭罗马要死掉八成的人马我呢,为了逃过去比较一个完美的女人而去高兴她很丑。这个提法的出发点是大男子主义,自然的认为女人在才智上比不得男人,为悦已者荣才是她们的目的因,这个概念的形象化就是才女必丑吧,背后的推理我就不想一一进行了,俗。

不漂亮的女士却写出了漂亮的文字,如果文字也有容貌,她的文字可算的上是让人一见倾心。看【往事并不如烟】我本来是本着学习史实的目的去读的,想要理清反右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人和事,可不知不觉但沉浸在了那秀美、忧郁如秋水的行文当中。尤其是在描写张伯驹是我终于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那感情,那形象的确并不如烟,那注定是要屹立千年的不配雕像。苏轼在【凌虚台记】中说:你看,四周那么多历朝历代的辉煌古迹全都烟逝无踪了不禁让人联想,啥才会留下来呢?是不是你苏轼笔下的这座台,这太守?凭千古绝唱留下过汪伦、董大、万安等一干普通人等,可荆柯所候之人不是不再传了吗?倘若又是毁于一场浩劫,这形象终将如烟。不过此时此刻,在我心里,在一个读者心里,章女士的一支妙笔让人光彩重生,让事花开正艳,不管是真诚的,或是快乐的,再是悲惨的,都是真挚的,热一爱一的,美丽的。

看到张伯驹让潘素买画,潘素由于囊中羞涩没有答应,他就躺在地上打滚耍赖时,我真想一拍大脚,用老师的话说:这人写活了。怎么才能把人写活,就写一个大男人撒娇打滚,小女人恨恨骂一娘一好了。作者坐牢十年后回到家中随口骂出混帐而被高贵的母亲训斥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我希望听到更难听的,可那却出于聂绀一弩一一个糟老头子口中。转眼想象,如果一个纯色女人随口而出一妈一了个一一逼一一该是怎样一种风情啊,不过那样相对于优美来说是不是太过粗俗应该很容易就有定论了。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三)

往事如烟,对于像我这种记一性一不好的人。往事并不如烟,对于这样刻骨铭心的过往,即使是记一性一再差的人,都不会轻易从脑海抹去。

从懂事以来,读书,我最纠结的一门课就是中国近现代史,最揪心也最想多点了解,毕竟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近代史,是中华的屈辱史,国家被无情践踏,中国人的尊严被列强肆意蹂一躏,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读到那些史实的时候,总是觉得好无力,好难受。而现代史,又是让我觉得很可笑的一段,特别是那十年文革。其实,统治阶层总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来维护社会的安稳与发展,这无可厚非,但是以这么沉痛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领导地位却是让人心寒。

【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是作者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作者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个人。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回首往事,并以此书献给已在天国的父母。书中描述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一弩一、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诸多片断入手,组成一个个悲壮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壁画,浓彩重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人生的幻梦

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了解那个癫狂的年代。

它不是旁观,甚至也不是见证,它只是亲历,是曾经撕心裂肺的亲历,而今必须要用平静的笔写出来,所以更加耗费心神。章诒和在自序中说,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寂静的我独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就会流一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毫无办法,已成疾。因为,一个平淡的词语,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作为章伯钧的次女,尽管回忆是那样悲痛的事情,作者并没有被恩怨焚烧,她似乎已经超脱于善恶的评判,肩负的只是还原历史的使命,她将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实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身上,她的情感是真实的,并且,她的情感也是理智的,那些与她有恩或有怨的人们因而显出无限的光彩。

玖完这本书,觉得以前从历史书上,从老师嘴里听来的、记住的,仿佛都不再那么真实了。那段遥远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没人告诉我。我听到的,永远只是一面之词。其实,关键不在于真相到底是什么。现在真正困惑我的是,我没有办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解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发现,我们普通民众能触及到的真实,其实少得可怜。无论是关于越来越多的暴力拆迁,或是关乎民生的种种,抑或是国际政治上的观点看法,我们都只是接受着单方面的引导,都是政一府的官方式的回答。就连媒体,也在牵引着我们的思想。近期,大部分中国媒体集中报道冲突和西方是如何攻击利比亚,对卡扎菲政权是如何分裂的,利比亚长期以来的政治现状,以及为什么如此多的民众对统治者不满等,这些利比亚的切实问题却少有分析。

确实,对思想的禁锢是一种最好的统治方法,但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如果有一天,被禁锢的人如梦清醒,发现自己原来连思想都只是被一操一纵着的,那是何等的悲哀,那时那景,无法想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察力,去正视我们的历史,以史为鉴,去开创一个大同的未来。岁月飞逝,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好在我们还有记忆。

《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


看书期间,觉得这本书对我很不友好:一是钱杨二位先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让我觉得空度许多光阴;二是钱杨等人正直而谦逊的品行气性,像镜子般明晃晃地照着自己,生出几分惭愧;三是钱杨一家温馨和谐的相处片段,让远离家乡的单身狗突然生出了几丝乡愁

先说学习,也涉及些爱情。钱杨的爱情,学术氛围无比浓郁。而钱杨的学习,又遍洒爱情的酸臭与知己的惺惺相惜。大抵有才、进取的人总是互有感应。钱杨两人的学习热情总是让我这个床上躺汗颜不已。很难想象杨绛先生人至中年,却可以为翻译《堂吉诃德》自学西班牙语;世道混乱,家事繁重,却仍能挤出时间投身创作。钱钟书先生就不多提了,作为小初高课堂上的常客,书里的趣闻轶事、情书日记,又一点点丰满了这位大才子的血肉,啊让我不禁肤浅地感慨学神就是学神,失恋都能写出本诗集不过总结起来还是老套路:广读书,勤思考,笔耕不辍。

再说为人与家庭。看着杨绛先生,特别佩服她谦逊隐忍的包容心、真诚温柔的待人方式、无所不能的学习劲儿和有事敢扛的勇气。所处世界和谐平静时,释放善意不难。周边暗流汹涌时,还能释放善意,却是一种境界了。家庭对个人的性格品质有着极大影响。我很钦佩杨绛的家庭,也不禁想嘚瑟下自己的爸妈。爸妈对我影响很大,比起说教,最终触动我的还是他俩日常待人处事的方式、言语。关于为人的很多理说不透,但言行是最直接的反映,总有那么几次,会觉得自己做事特像他俩。不过长大后,离外面的世界近了,有些想法、处事方式却有些变味。有时候觉得自己越来越独,越来越私,失了很多温度,却又没觉得哪里出了错。以前一直试图以逻辑思维论证好人好报的科学性,总试图学习所谓厚黑学,可现在,一是多为前人经验可鉴,二是个人智商所限,不如活的善良些、简单些,追求个自己想要的目标。

最后是从文革延伸的一些思考。寸铁杀人,言语的力量可怖至此。今天的传媒也是一样。消息遍地,真假难辨。有些简单的思维模式有时候会不会引发可怕的后果。例如薛之谦案,我没有多加关注,也没有对事情细节加以推敲,但是直觉却简单地留下判断:一个巴掌拍不响,涉事的人肯定都有问题。

这样粗暴的判断模式漏洞百出:一个巴掌真的拍不响吗?空穴真的不来风吗?三人成虎无中生有有那么难吗?自媒体发达的当下,造谣其实无比简单。在宁可信其有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常常对一些谣言保留将信将疑的态度,但事后不会加以验证。足够久的时间之后,我就会把这些谣言当做确有其事的谈资加以散布了。

在对人的印象上,这点尤其可怕。我之前一直觉得清者自清,对我有所误解的人,如果能与我相处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消除误会。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刻板印象很难改变。明星身上,这点好像特别明显。形象好时,做什么都无伤大雅。一旦形象管理出现问题,负面新闻大量爆发,不管什么小细节都会挑拣出错误,不管做什么慈善,都会觉得是公关洗白。日常生活也是,与有负面评价的人相处时,我也会下意识放大这个人的缺点,曲解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而不会真的去客观地了解对方。在这种简单的判断模式下,我认为自己没有客观评判他人的能力。以后要提醒自己,发表评论时,要像多细胞生物一样复杂、谨慎地思考、考证。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1000字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1000字

  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最起码的条件和最终的要求就是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无论生忧患之中,还是处落魄之境,无论自幼至长,还是自长至老,在这个问题上应无一刻的松动,这是本书中的一句话,另我印象深刻。

  书还没看完,实在是感慨于文革期间的恐怖,作者分明只是简单叙事,但无论如何也掩不住当时的情形,我的个人情感也无需作者挑拨提点,光是看到事实就已经无法忍受文革的没人性!看到烧房子还算轻的,用皮鞭勒着脖子从顶楼拖到一楼,这种恶行难道不是堪比南京大屠杀么!还有更多,难熬并不是因为敌人的残忍,而是亲人同胞的凶狠呀!

  明末一个学者曾说:“人生末后一著,极是紧要。”27年国学大师王 国维的“人生末后一著”,是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附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的遗书开头四句当是自沉原因的准确揭示。可以说, 追求精神孤洁的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极端决绝的方式告别人世,都是为了 “义无再辱”。诤言直腹的储安平也是这样的。他用死维持着一种精神于不坠, 完成了一生的人格追求。鲁迅认为:“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对 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 将来的牺牲。”鲁迅的结论是:中国没有这样的知识阶级。解放前的鲁迅属于 “真的知识阶级”;解放后的储安平属于“真的知识阶级”。这样的人,过去为 数不多,今天就越发地少了。

  鲁迅认为:“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鲁迅的结论是:中国没有这样的知识阶级。解放前的鲁迅属于“真的知识阶级”;解放后的储安平属于“真的知识阶级”。这样的人,过去为数不多,今天就越发地少了。

  章伯钧曾说,思想与政见是人人不必尽同的,亦事实上所不能尽同的。如强人以相同,或胁之以相同,只是徒劳而已。在不同之中,何以相安?何以共处?则唯有尊重民主之精神,确立民主的作风,尊重异己,接收批评,取人之长,去吾之短,这是择善而从,不必攻乎异端,如能如此,斯能安矣,斯能处矣。本刊愿力守此旨。” 运用自由,享受自由,这本是人类社会共有之合理的权利,亦同是人类理性生活之崇高的表现。它从不受暴力的支配,并永远反抗暴力的侵犯。暴力虽时或得逞,然终归于失败。民主自由之神,依然无恙。本来,自由之获得,非出自天赐,非出自任何人的特许。而人类长期斗争的结果,得之愈艰,食之愈甘,爱之愈切。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1000字

  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最起码的条件和最终的要求就是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无论生忧患之中,还是处落魄之境,无论自幼至长,还是自长至老,在这个问题上应无一刻的松动,这是本书中的一句话,另我印象深刻。

  书还没看完,实在是感慨于文革期间的恐怖,作者分明只是简单叙事,但无论如何也掩不住当时的情形,我的个人情感也无需作者挑拨提点,光是看到事实就已经无法忍受文革的没人性!看到烧房子还算轻的,用皮鞭勒着脖子从顶楼拖到一楼,这种恶行难道不是堪比南京大屠杀么!还有更多,难熬并不是因为敌人的残忍,而是亲人同胞的凶狠呀!

  明末一个学者曾说:“人生末后一著,极是紧要。”27年国学大师王 国维的“人生末后一著”,是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附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的遗书开头四句当是自沉原因的准确揭示。可以说, 追求精神孤洁的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极端决绝的方式告别人世,都是为了 “义无再辱”。诤言直腹的储安平也是这样的。他用死维持着一种精神于不坠, 完成了一生的人格追求。鲁迅认为:“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对 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 将来的牺牲。”鲁迅的结论是:中国没有这样的知识阶级。解放前的鲁迅属于 “真的知识阶级”;解放后的储安平属于“真的知识阶级”。这样的人,过去为 数不多,今天就越发地少了。

《言慧珠往事》的读后感1500字


可萌绿,亦可枯黄。这是章诒和对言慧珠的评定,畅然如水的文字带我回到了那个风云跌宕的时代。每每翻阅她的故事,总无法掩饰翻涌于心底的阵阵创痛与凄婉,只好借文字悼亡那些风烟如旧的故事。

言慧珠,蒙古族,北京人。京剧演员,工旦角。

第一次知道言慧珠,还是5、6岁的时候。我从小爱戏唱戏,对京剧界的前辈们更是兴味浓厚。那一日,为一张老照片深深震撼的我迫不及待地向挚爱京剧一辈子的姥爷追问这照片上的女子是谁。柳叶眉,高鼻梁,妙目一双顾盼神飞,眉宇间流泻的妖艳与骨子里书香门第的贵族气质水乳交融,只消看上一眼,便一生难以忘却。

幼时尚不懂事,只晓得京剧前辈中有这样一位名为言慧珠的女子,一生坎坷跌宕。恍然间十余年,捧起这一部《言慧珠往事》,细细读来,却慨叹她这一生非为坎坷,而是传奇。这样一位京剧界的奇女子,也许也只有这般传奇的人生才配得上她。

她美貌。如花美眷,明艳照人。她的学生梁谷音这样说:她那么娇,娇得有点妖;那么艳,艳得有点野;身材、五官、腰腿,找不出一丝不足,过分的完美使人怀疑她的真实。她的鲜妍足以照亮百年后阅读她老照片的人们。可以想象,在那个京剧鼎盛的时代,在那个可以一睹慧珠芳容的时代,将美作为生活常态的她,是如何地照山又照水。

她灵慧。为了从徐兰沅(梅兰芳琴师)身上学得梅派神韵,她从徐夫人身上下功夫,首次登门便亲亲热热地叫师娘;为入梅门,先取得了梅府红人的好感,还哄得葆玥小姐(梅老板千金)成天围着言姐姐转。而她更是被徐兰沅称赞是块戏料,1953年成功移植改编了朝鲜名剧《春香传》,及时由京(京剧)改昆(昆曲),延续着艺术生命。艺术和事业上的远见让她的舞台生涯不断延长,直到那场惊心动魄的反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

她泼辣。十六岁因挑头捧角儿上报纸头条她一笑置之;几位官太太朋友羡慕并怀疑她曼妙身材造假时她竟立即宽衣相向要求验证;1957年一篇《我要演戏》轰动伶界也得罪了上海京剧院所有同行。梅老板一句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将她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外向泼辣的性格描摹得淋漓尽致。就是这尖利、甚至刻薄的个性,让她原本注定不凡的人生更多了几许波澜而愈加跌宕。

她极端。一个死字是她生命中的死结,每每遇到令之身心剧创的痛楚时她都会想到死。服安眠药、拒绝治疗、上吊,在合理请求遭到冷酷拒绝之时,在电影明星白云离她而去之时,在受批判而不得登台演戏之时,在人格尊严遭受非人般侮辱之时。性情激越如火,所以她需要那个让她激荡青春的舞台,需要那些让她绽放光芒的剧目,也需要一个全身心容纳爱护她的男子。而最终,正是那一条长长的白绫,带走了一代红伶璀璨的生命。

美貌,灵慧,泼辣,极端。这四个语词,构筑了我关于言慧珠的形象框架。透过这小小的窗口,痴爱京剧的我往往去眺望整个京剧界,时代的洪流与伶人卑微的命运紧紧相连,大江东去,余情还绕,言慧珠一世枯荣,总是无法背离自己的心。借用林妹妹的一句话讲:我为的是我的心。性情中人,都是这般肝胆、这般真心,衣袂处带起一阵风儿,便是一曲绝唱。这样的人儿,渐行渐远了。世道如此,媚俗似乎也渐渐脱离了贬义词的行列,对于言慧珠这般以死抗争保存尊严的性情中人,渐渐独立于世,渐渐赢得了身后无数人的敬佩。她生也美丽,死也漂亮,一世枯荣短而璀璨,生命光华耀古烁今。

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彼时,皮黄声韵正鼎盛。迷离闪烁的霓虹下、或骄阳如锦的正午后,我常常耽于幻象,似乎随风归去,寻访着三十、四十、五十年代老北京街巷中的绵绵京韵,在那里,我挚爱的艺术家正举书遐思,或入定默戏,或教导弟子,或忘却万物而红氍毹上歌弦舞袖。我一直愿意称他们为伶人,却从心底饱含尊重。身怀绝技,于尘世浪潮中翻滚起伏,在喝彩与轻贱声中默默前行,践履生命之意义。他们艺术生命的繁盛与枯萎,在我心底一遍遍上演,却每每看不真切,因那看似陈旧的传奇故事,我只能深入泛黄的书卷细细探寻。许多时候对月长叹,若是早生几十年,能亲睹这一代京剧大师之风姿,甚至与之共同遭遇残酷、历遍苦痛,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定然不悔。命运使然,一错百年,我近乎固执地攥紧时光的凤尾,随着那年代的起伏或喜或悲。冥冥中那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的伶人,正叮咛着我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不曾消亡的艺术,什么是梅兰芳独立苍茫的浩浩风骨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佛山往事,我们都身不由已》读后感600字


看完这本小说,你会感觉到其中人物语言诙谐,让你从头到尾都在一种愉悦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故事中的每一处总结都跑在流行最前方,摸透了大家在平日工作中的心思;情节间的任何细节总是紧扣真实生活,说出了同事们一般不愿意谈的纠结。作者文采飞扬,语言功底积累充足,有很多地方不得不留下一些笔记以便套用。

对于作者所感叹的身不由己,自己也不禁想起自己来到佛山打拼的日子。放弃了已有的一切、背负着父母的万般不理解,来到佛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刚来到佛山,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顺利,陶瓷这个行业并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去的,是它的门槛高吗?不是!它并不是一个高科技或者国家垄断的行业,但却有着自己朴素的逻辑注重行业经验。它不需要你曾经多么辉煌的历史,也不苛求你拥有多高的学历,只有你做过陶瓷,能卖砖,善于开拓渠道,长于创造业绩,我就可以用你。显然,我不具有这样的优势,在佛山磕磕碰碰差不多一个月,心里比较着急,但又不甘心去放弃,所以咬着牙支撑着。那时被姐姐问了我一句:如果你一个月后还进不去这个行业呢?三个月后仍然没有企业要你,你又打算怎么办呢?我无语,我内心如滴血一般:因为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不想退下来,但当自己屡屡碰壁的时候,自己也难免抱怨:如果要找一份做机械、做技术的工作,哪里要遭这份罪啊?可那也只是发泄一下而已,既然当时做出了选择,就注定要坚守这份风雨兼程。当历经千辛万苦后,我遇到了带我进入陶瓷行业的启蒙老师,他是我现在的领导,对我有知遇之恩,所以我特别感激他: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了我一把,一生难忘!

但进入这个行业工作发现,情况并非我想象中的美好,我的能力明显不符合这个行业的需求,加上这个行业也遇到了空前的寒冬,让我不得不作出了水的精神,再一次默默忍受着亲人、朋友、同学们的数落和不认同,同时慢慢地积蓄着自己的力量,我盼着有一天能量变产生质变,踏进属于自己的市场开疆拓野,做出自己想要的成绩。真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自己生活非常拮据的今年,三次被贼光顾,真的无可奈何,只能安慰自己:还好我现在没有钱,要偷也没有什么家底。

我并非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愿意固守现在的这份清贫,但内心里真的不认可行业中大部分业务员们的生活。正如书中说所的,有时真的是身不由己,客户有要求,我能不照办?故事中的情节我想很多是来自生活中的原型,有时我就想:难道非这样不可么?

看到很多同行朋友,表面很光鲜:一年就能买车,月薪上万,炒个货一年下来也有二、三十万,但真正一年下来又还能剩下多少呢?支出没有预算,不够就透支信用卡,一个卡不够开俩,一万额度不行申请一万六。真正当你走进这个行业,你可以看到很多在佛山陶瓷从事销售的朋友其实都很迷茫,但自己又不知所以,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身不由己的旋转着。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那就适应环境。如今大环境就是像书中作者提到的那样,就是那么个现状。是坚守、还是改变自己?残酷的生活现实会告诉你怎么做。这种身不由己的背后,你能看到陶业人的无奈。但千万不要让这份身不由己成为挡住别人关心、指责我们的盾牌,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