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孩子的好榜样—好总理周恩来》有感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读《中国孩子的好榜样—好总理周恩来》有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周恩来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他从小就志向高远,少年时代就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今年寒假期间,我就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中国孩子的好榜样好总理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淮安,自幼就勤奋好学,独立自强。他9岁时母亲去世,10岁时嗣母也离开人间,他一个人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两个比他年幼的弟弟。12岁的时候,周恩来跟随伯父北上求学,他的各门学科都十分优秀,尤其是书法、作文、英语,经常拿班上第一。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在南开读书期间,有一次,先生问学生们为什么而读书?学生们有的说为懂道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识字而读书,但周恩来却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我读到这句时,心头为之一震,这样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周恩来从小就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从小就立下了高远的志向。

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他先后到日本留学,到欧洲寻梦,寻找救国的良方,并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成为建立新中国伟业的缔造者之一。建国之后他当上中央政府总理,对每一项工作他都报以最大的热情和最负责的态度,每天基本都要工作16个小时,由于过度的劳累,在1976年1月8日在北京去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写照。

当我读起这本书时,我总是为周恩来坎坷、传奇、勤奋的一生和他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倍受鼓舞,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相比,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和谐和幸福的年代,更应该发奋图强、志向高远。我也希望所有的同学们像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我读《学习雷锋好榜样》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是关于雷锋的书。

雷锋叔叔他那么喜欢帮助别人,我非常地喜欢他。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却像火一样热情;因为他经常帮助别人,却很少找别人帮忙,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呀!

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如果奶奶生病了,我就帮奶奶端水拿药;如果爸爸妈妈工作忙,我就帮家里拖拖地;如果同学有困难了,我就帮他们一块解决;如果我做错了事,我就勇敢地承认;如果我吃到自己不爱吃的饭菜,我也绝不挑食

我以后要多多地向雷锋叔叔学习,让他的精神永记心间。这样我也能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的好榜样了!看我的行动吧!

学习雷锋好榜样读后感400字:读《学习雷锋好榜样》有感


学习雷锋好榜样读后感400字 读《学习雷锋好榜样》有感

在暑假里,我读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本书,使我的感触很深。

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兵,但他又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伟大出自平凡,他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是因为他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7岁时就成了一个孤儿,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幸运的是雷锋成绩优异、品学兼优;工作上他勤劳能干、积极热情、乐于助人,不管走到哪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雷锋总能在平凡中显现出伟大,这种工作态度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说了两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在新中国,有多少雷锋式的炎黄子孙,他们发扬了雷锋的光荣传统,做一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星星!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四化建设的旅程中,雷锋精神之花已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重绽笑脸。

读《周恩来的故事》有感


周爷爷是新中国的崛起人之一,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恩来爷爷一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不仅饮食方面,而且在衣着上也十分节俭。周爷爷衣服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外华内俭,作为一国的总理,他里面的衣服竟然是补了又补,改了又改,直到实在连专业人士也不会改了,实在不能穿的情况下,才会依依不舍的脱下。

1957年,周恩来爷爷在北京做一件蓝色的呢料中山装,这件衣服一直穿了六七年,因为穿洗的次数太多,时间久了,衣服底色近乎发白,袖口也被磨破了,可是就这么旧的衣服,周爷爷居然又请来了服装厂的师傅补一下,这一补竟补了将近半平方米的衣料,拼接了二十多处,才把衣服补好,周爷爷十分高兴。周爷爷说过一句话:旧的还可以穿上嘛,我们的国家还是贫穷,即使将来富裕了,我们也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艰苦朴素。和周爷爷相比,我可差远了,衣服只要有一点儿旧,就毫不犹豫地把它扔了,有的穿不舒服也扔了,现在想一想,我实在是太浪费了,我一定要向周爷爷学习,做一个朴素的好少年。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周爷爷那代人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周爷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值得我们永远的传承下去。

读《少年周恩来》有感


自从读了《少年周恩来》这本书后,我心里感触很大,周恩来生活在一个帝国主义霸占的社会,可他还十分刻苦地读书,相较于我们这样优越的环境,又有谁能坚持读书和爱好读书呢?周恩来年少丧母,生母、养母逐一死去,但他却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除了洗衣、做饭、缝缝补补以外,他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日子过得很清苦。而我呢?我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是爸妈的掌上明珠,跟同龄的周恩来比起来,实在是自惭形秽!

周恩来是一个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的人。有一天,校长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听着。讲着讲着,魏校长突然停了下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想了一会儿。然后七嘴八舌地说道: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明礼而读书!只有周恩来一个人沉默地坐着,校长看到了他,问他:你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铿锵有力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惊讶地说:你再说一遍?周恩来声音洪亮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无不惊讶,握住周恩来的手说道:好!有你这句话,国家就有救了!那年,周恩来跟我相仿的年级,便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不单是魏校长惊讶不已,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住。

不仅这样,周恩来还乐于助人。

有一次,要期末大考了,一位同学来到一个平时比较优秀的同学面前,说:这道题我他话还没说完,尖子生就打断了他:找别人去,我没空!见尖子生看都不看他一眼,这位同学只能另找其人了,他来到了班长面前,班长正在看资料,他还没说话呢,班长就说:要是问题目的话,去找别人去,我没空!这位同学沮丧地往座位走去,刚走到周恩来旁边,周恩来叫住了他:我来帮你看一看吧!这位同学看了周恩来一眼,兴致勃勃地跟他讲起了题目,周恩来不愧是数学高材生,一下子就做了出来。周恩来真是乐于助人,期末大考的关键时刻,同学们自顾不暇,能推掉的事情推掉,哪有心思管别人?周恩来却帮助了这位同学。妈妈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从周恩来是这句话很好的贯彻和执行者。

我是一名平凡、普通的小学生,并不具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但我愿努力学习,不管在科学文化知识上,还是在道德修养上,都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少年周恩来》给我的启发自然不仅仅是这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