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读后感800字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你不妨看看星空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在青春中等待,却不小心错过了彼此但我永远会记得,那年夏天,最灿烂、最寂寞的星空。我总爱幻想,幻想着一段梦幻、幸福的青春。睁开双眼,青春时光已悄悄飞逝,以我逝去的青春之名。

当你抬头望着星空,世界变得好大,好大就像幸福一样,十三岁的小美想要留住幸福,于是一遍遍地拼凑着梵高的那幅《星空》。小美是个安静的孩子,在班里很少说话,直到转来了一个安静的男孩小杰。

走过春天,夏至又至。爷爷的离世,父母的离婚,小杰的即将远去,小美好想念那片星空,那片寂寞的星空。

你想要看星空吗?两个少年坐上离开城市的火车进入深山,一起逃离,一起淋雨,一起偷笑,一起度过,静静地成长。我们会死吗?别人不会说我们殉情吧。也曾有过害怕,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无惧,因为有小美,有小杰。

当来到爷爷的小屋前时,小美打开门独自走了进去,而小杰留在了门外。这间破旧的小屋埋藏了小美多少关于成长的记忆,看着桌上摆放着的玩具,小美的泪落了,只是为了怀念的岁月,她怀念和爷爷一起躺在船里看星空的场景。

雾还没散,星空会出现吗?当小美看见小杰慢慢变成一块块拼图散落一地,接着又是爸爸妈妈分开的双手,最后是爷爷的拥抱,一切都成为了虚幻。画面回到医院里,小美躺在病床上,而小杰却不见了。小杰去哪里了呢?没人知道。或许是走向了小美逝去的青春里。

九百九十九块,星空拼图的最后一块,小美却怎么也找不到。直到十六岁那年,她收到了一封信,里面装着那一块丢失的拼图。会是小杰寄来的吗?我们不知道。当那幅《星空》拼凑完整,小美的生活也静静地平静了,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多年后,直到小美在巴黎看见了一家拼图店,这家店里的每一幅拼图都少了一块。回忆闪现,小美的泪不知不觉地涌现,那个身影,那个声音又会是谁?

拼图并不完整,缺少的就好像丢失在我们青春的记忆里,灿烂而又寂寞。而《星空》想要告诉我们的正是那种苦涩的成长等候着青春,却错过了彼此。有成长的地方就会有星空。我们拾起那一段青春岁月,捧在手心静静地回忆,脸上或是微笑,或是悲伤,惟独不变的是岁月已经离去的苦涩。

张开双臂,我拥有最灿烂的星空。睁开双眼,我看见最寂寞的微光。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电影《星空》读后感1000字


  电影《星空》读后感1000字
  看了电影《星空》,才想起自己好像也是许久没有看见真正的星空了,又或许是从未真正看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幢幢地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工业排出的灰尘和气体模糊了我们的视觉,我们的世界,变成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的世界。
  那么,你有多久没看见繁星璀璨的星空了呢?
  当剧中小美和小杰在深夜逃出家门,结伴而行,踏往看星空的路途;当火车窗外开始浮现我从未见过的光彩;当他们拄着小木杖,一步一步地走向星光的所在,我也跟着雀跃、兴奋,惊叹不已。
  是有很久不曾见到星空了,在爷爷离开那片田园,工业用地取代了那里后吧。十五岁生日那天无意抬头仰望的星空,繁星满天像无数钻石镶嵌在夜幕上,既成了往后我常常忆起的视觉盛宴。
  小美带着小杰,去到她以前看星星的地方。坐在摇摆的小船上,浓雾一直没有完全散去,小美说:“我真的希望,你能看见星星。”想要看见星星,想要对方也能够看见星星,因为小美的爷爷说过,“抬头仰望星空,你可以忘记很多烦恼,因为你会发现自己是有多么渺小。”


  两个在现实生活中受伤的孩子,相约躲进世界的角落,寻求温暖和平静。其实十三岁的他们,也只不过是想要一个温暖的生长环境来安放他们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青春,而不是要去承担大人们和同学们所带来的伤害。
  心累的时候会想要逃走,躲开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如果是因为年幼,无知理所当然地可以被理解为天真,那么随着年岁的增长,就是越来越少的错误会被允许获得原谅。于是我们背着越来越重的壳,在生活这片土地上,慢慢往上爬,一边宣告我们是坚不可摧的,一边抚慰自己内心不断扩大的伤口。如果触目所及的尽是高耸的大楼,飞快行走的步伐,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只求效率的生活状态,人们的内心又怎能不冰冷?又怎能不设防?面对眼前人的无助,道一句人都是自私的,然后转身离开?人类,太需要一片星空,来自我净化和疗伤。当面对寥静、宽广无垠的星空时,才能懂得自己的渺小,才不会刻意地去夸大自己的伤口,也才会慢下脚步来,顺从大自然的指引。而眼前,关于自然的风景却越来越少,人工瀑布,人工湖泊,人工合成的景区……太多被改造了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人类连想看一看星空都成了一种奢求。


  在小美高烧中的梦境里,小杰、爸爸妈妈都幻化成拼图的模样,来不及好好握住就纷纷崩塌。而现实中,小美回归了她正常的生活轨道,找到了遗失的那一块拼图,平静地接受了父母的离异并且安然长大,明白自己的夏天已经提前离开,画面跳转为多年以后。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碰撞是在所难免的,有些失去是无能为力的,像片尾出现的每一幅缺了一块的拼图,有着让人疼痛的残缺。我们无法预料以后的人生会发生怎样的变故,会经历怎样的风雨,也不知道我们的小舟也要多坚实才能够不被打翻。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像片尾说的那样,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因为唯有珍惜眼前才能放下对未来的恐惧,安然前行,去拥抱我们疼痛的却也是最灿烂最炽烈的,人生之夏……
  想借一缕来自星空的光,来照亮世界的黑暗。点点繁星虽非耀眼,却足够照亮前路。

  电影《星空》读后感1000字
  看了电影《星空》,才想起自己好像也是许久没有看见真正的星空了,又或许是从未真正看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幢幢地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工业排出的灰尘和气体模糊了我们的视觉,我们的世界,变成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的世界。
  那么,你有多久没看见繁星璀璨的星空了呢?
  当剧中小美和小杰在深夜逃出家门,结伴而行,踏往看星空的路途;当火车窗外开始浮现我从未见过的光彩;当他们拄着小木杖,一步一步地走向星光的所在,我也跟着雀跃、兴奋,惊叹不已。
  是有很久不曾见到星空了,在爷爷离开那片田园,工业用地取代了那里后吧。十五岁生日那天无意抬头仰望的星空,繁星满天像无数钻石镶嵌在夜幕上,既成了往后我常常忆起的视觉盛宴。
  小美带着小杰,去到她以前看星星的地方。坐在摇摆的小船上,浓雾一直没有完全散去,小美说:“我真的希望,你能看见星星。”想要看见星星,想要对方也能够看见星星,因为小美的爷爷说过,“抬头仰望星空,你可以忘记很多烦恼,因为你会发现自己是有多么渺小。”

《吞噬星空》读后感100字


《吞噬星空》终于读完了,看到最后一张的时候会激动,毕竟追了两年,但是番茄太贱了,竟然在最后挖一个更大的坑让你往里跳,最后一张才拉开吞噬星空真正的大背景,前面的、一开始看得很激动的不过只是一个序章,好吧事实就是《吞噬星空》只是一个序章,受不了了,追了两年啊

再次的跳进了番茄瓦的大坑,我都不知道此时此刻我等到大晚上的等结局,结果只等出来番茄告诉我说其实这只是一个序章,这不过才拉开了真正的大背景,当你还想继续看下去时,番茄告诉你说追吞噬的孩儿们,吞噬星空大结局了,

我只想感慨追吞噬的孩儿们伤不起啊!

《星空探索家》读后感500字


我喜欢星空,虽然在深圳看不到满天繁星的样子,但幸运的是每年放寒暑假我都有机会去姥姥家,姥姥家在内蒙古,那里几天每个夜晚都能看到满天繁星,星星闪闪发光像宝石,数量多的数不过来,躺在院子里,仰望天空,好像自己被星星包围着。对我来说,星空一直就是一个谜,比如说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流星是怎么形成的?金星、木星、土星等有什么特点?除了太阳系之外,还会有其它的星系存在吗?是否还可以找到另一个地球?这些问题都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今天,我在南山书城里,用查书系统搜到《星空探索家》,并在书城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找到了这本书,认真读起来。

书中不但向介绍了星空知识、奥秘以及来历。它还告诉了我们以前的人们是怎么看星空知道时间的,后来又是怎么一步步改进的。金星最像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但大小相近,而且成分相似,但它是缺水的荒漠,温度高达482度,生命在金星上面根本无法存活。木星在轨道上离地球最近,而且从太阳的位置看,木星在地球的对面,还有四颗卫星在围着它转。太阳的威力来自于她的质量,她的核心受到挤压而使原子聚到一起发生核聚变反应,所以太阳才会为我们人类提供光和热。

我太喜欢这本书,我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像神九飞船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登上太空,探索星空更多奥秘。

星空下露营读后感


《星空下露营》是非常适合小孩子读的一本书,其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大自然。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星空下露营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星空下露营读后感(一)

这本《星空下露营》不仅让我和孩子一起感受了米娜一家的故事,也让孩子认识了好多大自然的生命,也让孩子跟着米娜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好生活。马上就要暑假了,孩子看了这本《星空下露营》,也期待能和我们一起去大自然的怀抱中玩耍,在星空下睡觉,喝着清澈的水,和各种各样的动物一起共进午餐,宝贝的想法还是蛮多的。虽然不能想书中米娜一家那样,我答应孩子至少要来一次像样的野餐。

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和孩子一起在周末节假日的时候一起去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就能感觉到孩子的那种快乐,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感觉孩子就需要这样看不到边的自然环境,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下,孩子就需要有这样的眼前一亮的无比宽阔的环境,让孩子尽情的奔跑。美妙的大自然能带给孩子无限的想象力,能让孩子有豁达的心态,也让孩子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大爱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亲爱的朋友们,有时间还是要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机勃勃的喜悦!

星空下露营读后感(二)

寒假期间,我读了《星空下露营》这篇文章,它让我感受很深,从小我就在农村长大,我离大自然很近,但我以前从来都没有发现大自然是这么美。

《星空下露营》一文,主要讲了米娜一家在野外露营一周的故事,他们一家在星空下睡觉,喝着清澈的水,和各种各样的动物一起玩,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做游戏,享受着大自然的给予。我也想像米娜那样体验大自然的美好生活。

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树,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还有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的小鸟、美丽的蝴蝶,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动物。

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多和大自然接触,多在大自然中玩耍,大自然也是孩子们游戏的天堂。等放假了,我也要让我的妈妈带着我一起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看看早上的日出,晚上看看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许多的`小眼睛。

前几天我听妈妈说,有一则新闻报道:地球在逐渐的变暖,冰川融化,灾害就会频繁发生。我问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说:现在的人乱砍乱伐,乱捕杀动物,还有这次的新冠性肺炎,就跟捕杀,吃野生动物有关。还有现在的工厂排出去的污水,浓烟,平时乱扔垃圾等等。人类面临这么多的环境问题,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现在开始,为了我们的大自然不再遭受破坏,能够一直美丽安宁,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争当保护自然小卫士!

星空下露营读后感(三)

《星空下露营》是一本关于自然之美的绘本,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好多大自然的生命,更让我们跟着米娜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好生活。

故事讲的是米娜一家在星空下露营。让我们跟着米娜一家回忆她露营一周的感受吧。周一遇到豆娘,认识了豆娘和蜻蜓的区别;周二近距离的和大雁对话;周三游玩湖边;周四享受了悠闲的吊床时光;周五去摘黑树莓,米娜在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原来好吃的东西也会有刺;周六米娜结交了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新朋友;周日米娜和爸爸一起去钓鱼。

从周一到周日,一家人每天都过着过着不重复的日子。每天都见到不一样的生物,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鹿、熊、鸟和鱼,还有各种生物,全都生活在一起。在这颗星球上米娜感觉好开心、好幸福,这幸福也许来自于爸爸妈妈的全程陪伴,这七天米娜一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见识到大自然很多新鲜的事物。这幸福也许来自于对大自然深刻的认识吧,总之,这七天的露营生活,让米娜的心里有着满满的幸福感!

这个故事包含着浓浓的自然气息,呼吁孩子们去自然中玩耍,从自然中学到课本上、电子产品中学不到的知识。等到春暖花开,这次疫情结束,让我们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奇妙的感觉吧!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范文一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在老师的建议下,我终于在寒假里把周国平的散文文化陶冶卷读完了。

之前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读他的文章可以发现周国平老师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说: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赶了。在我看来,就是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品质得以升华,你才会知道任何外部事物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才会更有战斗力和激情,敢于挑战一切,才能以更好的姿态,从容地面对世界。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力解决面前的一切困难阻碍!

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范文二

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集中时间快速的把一本书读完了。生活的琐事、工作的忙碌,还有自己对互联网的迷恋,让我平时只是在零零散散的读着书。

读《思想的星空》,让我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魅力,让人们读起来总是那样的舒适、自然而又充满思考。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无时不刻的在发生接触、碰撞、纠缠。让我深入去思考我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对美、对诗、对文章、对作者、对世界,还有对自己的看法。

现在人们的生活充斥着时髦、时尚,但我觉得那都是在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而人与人的差别在于灵魂,在于精神世界。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推崇读书,好像读书也成了一种时尚。如果我们把读书当做一种时尚的话,那很有可能是我们在读一些时尚类的书,消遣我们的时间,把这当做一种休闲。这应该不能算作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也就是说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

读书犹如交友,在这旅途上,人与书之间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共鸣也可能误解而后恍然大悟。人与书的关系如此的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书只是给人生添加了如此多的情趣。所以说读书不仅仅是消遣,要读好书,而不是天天看一些娱乐新闻,或者某些明星的八卦。

那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我们又应该怎么样选择?周国平先生说,我们也许可以粗略地把书分为三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和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可能有益处,但是不读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专业书籍应该归入此类,对于专业人员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三是必读的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书。这些书就我们的精神生活而言,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就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生命有没有终极意义?相信每个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那有两种可能:一是在逃避这样一个问题;二可能是年龄还太小。我在读硕士的时候,面对学习压力和即将要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没有终极意义,因为人最终都是要死的。你看历史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一代女皇武则天,最后不都归入历史的尘埃中嘛。有何意义可言,身后万事空。人不过是由化学元素组成,死后又回归成那些化学元素,继续去循环。

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困惑,但是都逃避了这样的问题,不再问自己这个问题而是浑浑噩噩的继续活下去。但当我读了《思想的星空》,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无数前人、现代人思考研究的问题。有这样一句话:人的终极差别不会是别的,只能是思想。只有思想可以使现实生活中的卑微者变的高不可攀。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内在、在于灵魂、在于精神世界,如果是出于灵魂的需要去生活,也许生活就有了终极意义,使我们享受生活而不沉湎其中,看透人生而不消极对待。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读书应该是人生的种种享受之一,读书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可使自己与书中的灵魂交流,可以丰富和增长自身的精神。我们应该好读书,也应该读好书。好的书籍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宝库,如果我们只是热衷于享受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不去享用人类的精神财富,这蒙受的损失该是多么大啊!

在此书中作者提到了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读经典书。时间帮助我们挑选出了经典,我们应该以轻松的方式和态度来阅读,没必要刻意求解,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久而久之便会熏染出人文修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