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浅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明!^丁只)的观点,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等连续性变化经历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且能综合时代特点和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的活动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也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2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

台湾学者王诞生根据9油6肪抓的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教师的职业生涯,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3年为生涯起点阶段:教师生涯前三年,因为工作的复杂性和压力,往往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教师职业,投入教育事业的热情日渐削减。

46年为稳定阶段:经过前三年的磨炼及适应,教学技能逐步提髙,教学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工作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718年为行动主义阶段或自疑阶段:有些教师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髙教学质量;有些教师却因为工作的稳定而开始怀疑是否有必要。

1930年为平静阶段或保守主义阶段:由于教师已人到中年,体能及热情均处于衰退期中,大部分教师能平静地对待这一过程;还有部分教师因为已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常对教育改革持保守态度。

3140年为脱离阶段:此时教师已临近退休,部分教师能坚守教学岗位,以平静的方式等待退休;部分教师却采取消极方式,选择提早离开教师岗位。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教师的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的能力。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髙,同时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工作,提髙教学效率。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

自我评估是行为主体对行为的自我检查与评定,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它应该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始终。只有认清自己,才能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做出最佳的选择。自我评估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在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教师在制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准备,抓住每一个机会。

确定教师职业生涯目标。

确立教师职业生涯目标主要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即在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爱好和环境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是发展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教书育人的方向还是发展行政管理方向等等。第二,职业目标的选择。发展路线确定好了以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目标得以实现,职业目标主要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教师要依据自己制定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规划自己的工作与学习行为,有计划地更新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髙专业技术水平,并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计划,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现实的变化,避免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弯路、走错路。

制订有效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更是学校和教师共同的责任。学校要在政策上为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保障,促进教师完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如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息库,及时掌握、更新每个教师的发展动态;通过各种方式给教师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制订好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地调整规划以保证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畅通。

二、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

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在专业上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髙其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2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对其专业素质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所谓教师的专业素质被看作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现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构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研究是在教师研究中开展较早的一个研究领域。虽然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体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迄今为止,对于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大多数研究人员形成共识的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这三大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相互结合和交融的。

2.教师的专业技能

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在关于教师专业技能的研究中,存在着诸多的概念表述,如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学才能等。在这里把教师的专业技能理解为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教学技巧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一系列基本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教师的专业态度

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专业技能!虽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专业态度强调的是愿不愿的问题。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髙的境界,这是在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

FwR816.com小编力荐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

1、教师的职业自我认知首先是对教师角色与职业性质等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回答教师是什么?他有何特性?的问题。

其次,是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

吴卫东老师说:如果你能十年如一日的写反思日记,你不能成特级的话,就拿着写的这些日记去找她,她会负责。我相信如果真能如此投入,肯定会成功!

2、教师的职业自我感受

教师的职业自我感受,主要是指教师对职业角色、职业性质以及自己教育现状的认识程度。

3、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

成就感: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幸福感:个体在职业过程中的满足感。

二、教师的职业自我设计

职业自我设计步骤:

第一步:要增强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

第二步: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念,能力特长、教学风格与发展阶段;

第三步:在以上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计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

第四步: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达成,包括向主管领导说明自己的职业倾向、向组织的管理部门提供所需要的技能、工作经验和职业意愿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与管理者共同商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达到目标的实施方案并执行双方设定的行动方案;

第五步:在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1、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2、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3、学生发展水平提升,教师权威需重新认识

4、有助于解决教师的工作倦怠

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1、职前准备期:主要指大学四年的职业学习及见习、岗位培训等;

2、上岗适应期:大约1-2年时间;

3、快速成长期:从初步适应后到30岁高峰期;

4、高原发展期:30岁-40岁;

5、平稳发展期:40岁-50岁;

6、缓慢退缩期:50岁-60岁;

7、平静退休期:临近退休时,要有心理准备,平静地离开岗位。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步骤

(一)认识自我(我是谁?)

1、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

兴趣比天才重要兴趣可以增加职业的适应性。

2、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

3、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

4、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1)我希望从教师这个职业中得到什么?

(2)在我已有的教育经验中,什么样的经历让我最感满足?

(3)在我这个职业群体中,哪些人做的不如我

5、人、岗是否匹配

(二)确立目标(我想干什么?)

砌墙还是创造人类艺术?

1、人生目标

(三)学校环境评估

学校能为教师提供多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持续发展吗?

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多少可供利用的资源?

学校的发展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

(四)职业定位(我能干什么?)

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

老师们,我们选择了作教师这一职业,希望这份工作不仅能解决咱们的生存问题,还应再做点什么,获得点什么,留下点什么,你同意吗?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有感


周六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到工人文化宫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集体学习,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的夏秋荣院长,她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

从这次培训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教师职业生涯这个名词,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身职业经历的模式,职业经历包括职位、工作经验和任务,受到员工价值、需要和情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指一个人最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工作的整个过程,是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的职业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夏院长生动地向我们讲解了教师职业生涯这个新名词的含义,也使我们每位教师更加明确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终身学习的职业,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也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几年的教书生涯中,通过思考和学习,我个人的教育观有了许多的转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比较重成绩,可现在,我由以前的重成绩到现在的重能力、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我认识到未来最大的财富是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要素。高分低能不行,高分高能而心理素质不好也不行。我们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直面现实,正视逆境,积极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全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等。在注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教师更应注意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素质不好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心理素质好的学生。

教师不仅仅要学习而且还要有目标的学习,这就是自己的发展规划,培训中夏院长还告诉每一位教师如何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我觉得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茫然的去工作,更要使教师觉得发展不仅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一种工作的动力,是一种工作的精神,是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


基础理念篇分三章阐述了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取向,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支撑基础和理论依据,以及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内容与程序。能过这部分的学习,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有更深刻地理解,同时也了解了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做法,为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

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的核心命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社会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多样化人才、个性化人才、创新性人才和国际性人才。自从上世纪末以来,世界上各国,比如英国、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在教育改革上下大力气,他们共同的方向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的创新型人才,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国内看来,教育改革也成了我国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教师也必须实现自身的专业化,这是时代的变革与创新的要求,是校本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更是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转移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型,教师必须教育教学思想、信心,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必须走专业发展的道路。

教师生涯规划的核心理念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等,教师在外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基础上,个体进行的主体发展设计、主动学习和自我修炼的专业提升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构成,其中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纵向的、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自身与其他成员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互为关联、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是教师持续专业提升的动态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知、行、思的交融和主体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行、思具体含义包括已备、预备、经验、建构等方面。其中,已备关注的是教师的角色形象,教学观念以及学习取向;预备包括知识的准备和行动的准备;经验既可以结合实际的工作获得情境化的经验,也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创造情境化的经验。省思是教师在得到经验后的批判反思活动。建构包括建构活动和建构结果两个部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过程不是传统的教导和灌输活动,而是主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教师的建构是主动意义的建构。协同强调的是沟通与对话。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要体现出主体化发展的精神内核。主体化发展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学校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学校、教师本身应是自我组织的发展主体。

《发展设计》一书介绍了系统理论、主体能动性等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支撑基础与理论依据。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职业生涯发展的哲学依据,其中的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原则是基本框架。主体能动性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专业理论,书中根据教师入职到离职期间的发展规律,将职业周期划分为五年阶段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和超越期。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发展阶段及其状态,既有第一周期理论,也有第二周期理论。在教师的个体发展中,为了达到一个新的目标,必然要实施一种新的发展策略,因而自然而然地进行第二周期曲线。第二周期曲线是建立在第一周期的基础上的,然而,要敢于取舍、关于取舍。我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人进行一次新的选择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否定其他的选项,这样的选择也许会有风险,然而,也许这叫以退为进。因此,舍得一词的理解应该是:有舍有得,要有得,必须先舍,舍而后得。

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自我认知、个人目标,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要符合以下规律,一是主动适应变化,持续学习创新,自我塑造教师职业角色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要做到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刻理解自己的职业角色,把自己的职业角色行为看作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体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二是自我规划设计、主动积极建构的主体发展过程。三是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辩证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四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主动适应内外环境、协调诸种条件和持续专业化的过程。五是一个波动的发展过程,把握关键期和突破期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转折期和超越期。因此,要由称职教师发展为教育专家,就必须从经验走向理性,以先进科学的理论反思既往的教育教学,并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提炼升华颇具见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由教育教学工作者向教育教学专家的跨越,实现自我超越!

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没有战略管理就好像没有舵的航船一样只会在原地转圈,又好像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 乔尔罗斯(Joel Ross)

没有战略管理,必然导致盲目、盲从和被动,必定导致失败。

北大纵横战略咨询公司

艾丽斯问到:请你告诉我,从这里可以去哪儿?猫回答:这要看你想去哪儿!

  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二、何谓战略管理?

关于战略管理,许多学者都有论述;

综合各种观点,我们认为:战略管理是指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或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筹划或谋略;是制定、实施和评价使某一组织能够达到其前瞻性目标而采取的决策艺术或科学。

三、值得关注的探索

(一)、SIDR模式简介

1、什么是SIDR(1)

S: Strategy,战略,包括planning规划;

I: Implement,执行,实施;

D: Detail,细节;

R: Relation,关系。

这项研究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的效能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使校长学会战略管理,促进校长自我更新,提高学校声誉、效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校长、教师的成长。

实施的手段:通过校本管理、社区的参与来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提高中小学(包括:贫困地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质量。

2、什么是SIDR(2)

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它通过在学校注重实际、自下而上、发扬民主、多方参与的方式来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达到社区参与学校改革、推动学校自主发展的根本目的。

是一个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未来35年发展战略(或规划)的过程,既包括学校的硬件,也包括软件,注重学校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局部。

从本质上讲,SIDR 是 采取一些优化的方案来调适学校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学校办学绩效的不断改善。它通过认真设计和全面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过程, 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的程度,并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达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学校与社区共同 发展。

采用SIDR 模式来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学校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新认识学校的外部状况(pEST分析)、社区资源(社区图);查找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分 析);查找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树)等方式,发现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明确未来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中心任务,确定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或困 难,以及所需投入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等等,通过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使目标的完成有递进感、层次感,同时调动校内外的各种支持力量,为学校发展不断出谋献 策。

3、SIDR的中心理念主要包括:

(1)以学校现实状况为基点,克服左与右;

(2)注重内在发展、自下而上、可持续发展;

(3)广泛参与,在每一个阶段都应有上级主管部门、社区代表、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代表、媒体、学生代表等的声音,做到群策群力;

(4)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过程合理、公开;

(5)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反思、讨论和改善;

(6)在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每一个细节,高度重视每一位成员自身所具有的实践知识、个人知识和本土知识;

(7)重视潜在的各种机遇与威胁;

(8)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考虑到社会、社区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

4、SIDR的操作步骤主要有:

(1)广泛征求学校所在社区、学校人员的意见,即深入所服务的对象征求其意见,特别是听取弱势群体的声音,广泛了解教师员工等的建议;

(2)归纳和明确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通过召开社区大会、调查等方式;

(3)草拟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提出学校发展展望和目标,以及各年度的计划;

(4)讨论确定和报批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在相关人员讨论确定后报上级领导机关审批;

(5)成立学校发展委员会,监督执行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6)针对总目标及有关的子目标,不断总结、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实施情况,并不断予以完善。

四、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程序

一般来说,分为如下六个步骤:

第一,确定参与制定的人员。不仅应包括有影响力的人群,如:上级主管领导、社区的成功人士、学校管理人员等,也应包括处境不利人群,如: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长、成绩不好的学生等等,这是制定出能够被广泛认同的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基本点。

第二,通过有关的活动,动员相关人员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性,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畅所欲言;

第三,将多种方式收集来的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梳理,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前期进行系统分析,分门别类地加以概括,并呈现给参与制定的每一个成员;

第四,明确制定会议的目标和活动程序,即确定会议安排、活动程序、基本要求等;

第五,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描画学校发展展望,建立共同愿景(远景),确定目标、任务陈述、行动计划、评价方案等等;

第六,撰写、讨论并报批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五、如何描绘好发展规划这张蓝图

第 一,学校发展机遇分析,也称社会背景分析,就是要从国家以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发展的走向来把握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前提是要对学校所处的地 理环境、社会环境、与其他学校发展相比,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能够敏锐地发现并及时把握学校发展的契机,促使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无论 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一所学校而言,发展机遇都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学上常采用pEST分析框架,也即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对一个组织的发展机遇进行系统分析。

第 二,学校优势分析,就是要认识到学校在地理位置、课程建设、公共关系、师资、教学质量、生源以及硬、软件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并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 优势或长处,以推动学校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然,在认识学校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只有正确、全面地看待和分析自身的优 劣所在,才能制定出合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第三,学校历史传统分析,历史传统是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要认真研究学校发展多年来的遗留传统,以及这些历史传统在发展目标上能多大程度地得到社会和学校师生的认同,尤其是在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学校特色能否有助于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目标的实现,这项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认真地总结过去,才能面向未来,才能制定出基于历史发展、具有发展根基的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第四,相关利益群体的需要分析。对于学校而言,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范围很广,包括与学校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方方面面的群体。既可能是受教育者,也可能是学校的投资者;既可能是学校的教师,也可能是学生家长,甚至是所服务的群体之外的其他民众,抑或是一些看起来极其不相关的群体。无论这些群体与学校的相关程度如何,只要是与学校目前存在联系或者将来有可能发生关系的群体,都要充分重视其需要,并对其需要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将其合理的需要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或规划之中。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校按照合理的方向前进,不会有所偏失;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学校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为学校的发展储备各种潜在的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主要内容

针对我国中小学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其发展战略或规划应包括三个部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部分是:学校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校园发展战略或规划。这三个构成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决定着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校园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要服从于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同时又影响着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校园发展战略或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去进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四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展望、发展要素确定和设置保障系统。

现状分析是对自身所具有的基础、问题等进行全方位地梳理,明确在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重要的特色是什么。

发展目标展望是陈述学校在某一时段的发展目标、方向和程度,也就是要办成什么性质、什么类型、什么水平的学校,也即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确立大家共同认可的学校发展愿景。

发展要素确定是战略或规划的主体部分,即学校选择要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其领域。

保障系统是指为服务于发展目标和发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财、物等必要资源及其相关的学校制度设置。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展战略或规划不是几个人的创造或构想

鉴于以往有关中小学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缺陷和不足,我们认为,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应该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结晶。规划的制定过程 是不同群体之间观点达成一致的过程,也是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过程。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一段较长的 时间。在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注重集思广益。这是一个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制定的基本前提。

2、不求完美、只求更好

制定发展战略或规划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学校发展蓝本,或呈现一个结构合理、体系严密的研究成果,而是一个追求更有效的、真正发挥作用的行动纲领。在其过程中,大家不断认识学校的现状、思考学校的发展,形成新思路,然后一步步达成共识,形成一个体现大多数人意志的发展战略或规划。整个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过程,就是学校在修正不足的基础上逐渐进步、获得发展、达到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

3、不求逻辑严密,但求实效

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是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它不追求逻辑的严密,所注重的是规范的操作、程序的合理,以及日后的真正落实、评估和督促。之所以要制定,是为了推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知名度。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虽然对结构和逻辑上有一定的要求,但更为注重的是战略或规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效果及对学校发展所能产生的实际作用和影响。

4、制定应处理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处理好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应使两者目标一致、功能定位清晰,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而不是权责不清、约束过重、或放任不管等等。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起引导作用,引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信息上的帮助,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上给予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援助。

5、制定还要处理好学校与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是共同合作的成果,是学校人员在充分了解和考虑相关群体需要的基础上,共同协作、自下而上分析学校的现状和发展,从而制定出来的。这一模式有助于调动相关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作到群策群力,从而推进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的改革,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可见,上述模式与以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模式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多方参与的、注重不同群体声音的、自下而上的、面向实际的、展望未来的、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合作的结晶。它能够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获得广泛的认同,其意旨是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满足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

SIDR模式的产生背景

中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和所处的社区缺乏了解,诸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的人为因素很大;

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运用,正常的学校秩序无法保证;

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通,学校决策缺乏民主性、参与性;

学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听从上级的布置和安排,缺乏自主性、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注入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与学生未来的生活不相关;

学校与社会、尤其是社区没有联系。

SIDR模式产生背景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学校管理机制中存在问题:

学校的发展和工作安排,都是上级部门说了算,学校管理者、教师和社区不能参与决策,对学校发展缺乏前瞻性,没有战略观念;

学校仅仅是教育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不是拥有者、积极的开发者,学校管理者对这些资源不承担任何的责任;

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拥有绝对的权力,对学校的发展状况和社区需要缺乏认识,限制了学校的未来发展。

SIDR模式的意义

通过社区广泛参与的方法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使学校和社区共同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明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

鼓励学校和社区承担改善学校教育的责任,调动学校和社区参与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互动、互助、互利的有效机制;

建立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的一种新型关系,自下而上地确立学校发展,促进学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高社区成员对学校的认识,在当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减少失学、辍学;

通过有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

SIDR的内容

确定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战略或规划;

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行动计划和措施。

SIDR的基本原则

自下而上:通过多方参与的方式,把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权利下放;

发扬民主:调动社区和学校成员的积极性;

实事求是:通过全员参与,客观、真实地反映社区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

可行性:呈现问题解决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分清轻重缓急:解决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中的重要问题、实际存在的问题。

应注意的事项

1、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是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的革新、完善和补充;

2、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与当前的管理体制会存在某些方面的冲突;

4、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即也要注意自上而下的意见;

5、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必须进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人员观念的更新。

SIDR中校长的角色

倡议者;

促进者;

协调者;

实施者;

评价者;等等。

如何成为促进者

学校发展中问题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通常我们怎么办?为什么?我们的感受?

应该从何处入手进行改进?

应该如何改进?

在改进中我们(每个人)能够做什么,这样做我们的感受怎样?

我们需要谁的支持、支持什么?

SIDR 的启示

观念的变化: 是授人以渔;

与学校实际工作和实际问题解决结合了起来;

SIDR 不仅是理念、理论,还有规范的操作方法、技术、模式以及有效的沟通活动,等;

克服了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如何如何等的精英意识,学校的改变只有靠学校自己;

是全员的参与、全过程的参与;

社区人员、校长、教职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外在控制管理向校本管理(内在管理)转化

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宏观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和其他社会团体办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来。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理顺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搞活学校办学的管理体制,适应社会的需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实践迫切呼唤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校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实的这种需要。

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追求学校的数量到提高学校的质量

从对学校的维持到追求学校的绩效

教育管理的模式从外在控制到自我管理

从一元、简单的行政管理方式到多元、复杂的学校管理方式

外在管理的特点

强调政府的作用、行政约束,其特点是

A、资源使用的集中化,由政府以行政指令或计划指令的形式调动和配置资源

B、资产使用的收益权集中化,由主管部门决定组织和个人的收益水平

外在管理的特点

C、由学校主管部门制定一套严格控制、管理的行为规则

D、建立了一个等级结构,由上级对下级进行垂直管理

E、通过行政的强制手段来保障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在学校管理上的特点

集权:教育主管部门集举办权、办学权、管理权、评价权于一身,自上而下作出决策并进行管理,学校没有自主办学和独立作出决策的权力

封闭:学校只需听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无须了解社区的需要,只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计划负责

划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忽视学校的差异,以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模式来规范学校,并制定发展规划。

分析与反思

学校自发的创新行为,常会与已有的行政规则相冲突,通常会被视为不服从管理的叛逆行为

学校与其管理者的权力和信息量不对称,导致学校缺乏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教育主管部门常以自己的偏好作为制度创新的依据,常扮演的是没有乐谱的即兴演奏

下级总是倾向于事先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原则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提供给主管部门的信息多少都有某种偏差

当无章可循的时候,创新的成本极其昂贵

校本系列

校本发展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包括:校本管理、校本活动、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等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调动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特长,适应社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一所学校来说,校本课程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校本系列

校本活动: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设计与实施的活动,它区别于国家课程计划中所规定的活动内 容。校本活动是学校根据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而确定的,有利于改变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单一化的倾向,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校本研究:结合学校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研究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校本行动研究主张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校本系列

校本培训:源于学校发展需求,由学校自行发起、规划和组织实施,旨在满足学校发展以及每个成员的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校内培训活动。

校本管理: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根据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它着重处理三个关系:政府与学校、社区与学校、学校内部关系。体现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思想和策略。

SIDR模式的运用

在哈尔滨市校长高级研修班、沈阳市部分薄弱学校的改造,以及大连、青岛、广州、郑州、深圳等中小学以及北京市崇文区校长高级研修班都采用了SIDR 的理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启  示

1、 SIDR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是校长成长的一条路径;

2、注重自上而下、从实际出发;

3、是学校发展理念的更新;

4、是学校与社区、社会联系的有效方法;

5、能充分调动社区、学校的积极性;

6、改变学校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7、关注弱势群体。

SIDR 模式演练

破冰活动、分组;

学做SWOT分析、pEST分析;

学画社区资源图;

学画问题树;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问题的排序;

进行学校发展展望;

草拟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总结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进入高校任职的青年教师,如何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教育部主办的这次网上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必要而及时。在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们的授课后,获得了很大收获。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我要以优秀教师为楷模,以身边的师德标兵为榜样,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我在制定工作计划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专家型教师看齐。因此,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多读书,并且要做好笔记,写好批注,争取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就完成一篇读后感。将读书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些书籍将填补我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必将对我一生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用创新课堂教学,用事实证明自己。

比如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利用好网络资源,结合实际,融入课堂;多向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讨和研究如何与他们沟通,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碰撞来确定管理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听课,借鉴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如此,还要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今的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为此,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教师转型的重大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制作复杂的课件,帮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积极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教研活动。同时,每年至少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和教师工作,我充满信心,我将带着百倍的激情投入以后的工作,让自己的规划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回报。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策略


教师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做好一名人民教师,特制订我的职业规划设计书。

一、现状分析:

我的优点主要表现有: 能够基本掌握新课程思想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专业基本功、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较为扎实。

我缺陷的主要表现有:首先便是一线教学经验不足,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数学的教学上都欠缺经验。第二是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不足,虽然刚刚毕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将其充分利用,转化为教学科研知识,第三是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

二、专业化目标:

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什么样的专业发展水平标准才是合乎时代的呢,个人觉得是: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能在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及时发现问题,能把握问题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三是能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与其他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追求终身发展,在本校成为学习化组织的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分享经验,促进自身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发展。为使自己在专业化方面去不断进步,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1)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

(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发展实践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主要措施:

在实施规划的操作过程中,考虑到我自己特点,根据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的方向,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1.学习理论,主动积累。

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世纪教师素养》等,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下载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写好课后反思,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经常做好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每学期都要落实情况,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目标之一,以促进学习深入。

2.制订计划,自我规划。

立足个人发展,通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做到有目标、抓落实。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师的整体发展方向。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目标,按照规划努力进行自我培训和科学研究。抓住一切听课和学习的机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今后的时间里,应继续发扬工作认真,乐于学习的特点,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打动家长。面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3.精于思考,勤于笔耕。

每学年撰写至少一篇教学反思、一篇好教案、一篇案例分析,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不断反思教学工作,在回顾中去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勤于动脑,动手。

4.认真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关于教育的报刊比如《教育报》等刊物的认真学习,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中领悟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无时不刻的去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好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5.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要想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此外,还要做到:一是上课准备充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二是课堂活跃有序,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三是师生平等,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四是教学民主,积极调动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合理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五是教学实效明显,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并能达到目标;学习过程和结果统一,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总之,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将继续努力。通过拜师,与名校交流,以学者为友,使自己富有创新意识;通过不懈追求探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提升了自己和自己的事业。但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目标,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自己的育人理想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