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笔记大全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幼儿园教育笔记大全,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笔记:健康才是最美

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可是,孩子们出现感冒、流鼻涕、咳嗽的现象也渐渐多了起来。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宗旨。看着孩子经常请假,还有的孩子拖着长鼻涕入园,作为教师,心里很着急。想想自己工作中有哪些未照顾到的地方,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创设清洁、卫生、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每一天。

在院保健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班上请假的孩子渐渐少了。可小女孩妮妮虽然天天坚持来园,却每天都伴有咳嗽,不时还会拖出长鼻涕。班级老师给予了她更多的关注,可还是时有发生。我们开始注意孩子的穿着,发现这位小女孩总是穿着针织毛衣、裙子,脚上穿裤袜。

裙子虽然漂亮,但并不贴身,再加上小女孩不穿长裤,只穿连裤袜,也许会让孩子从上到下都透风。早春的寒气还是挺厉害的,不断侵入她的身体,这是不是导致她常常流着清鼻涕的原因。

基于这一发现,我与孩子的妈妈谈到这一情况,孩子妈妈也恍然大悟,并连声说真的真的,这是我们家长的忽视。可我的女儿总是要自己挑衣服穿,不听我们家长的话,这怎么办?听着家长发自内心的话语,我组织幼儿开展了谁最美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孩子知道健康才是真正的美。妮妮渐渐地改变了衣着,我们成功了。我由衷地感到,当一名老师有多重要又有多么自豪!

幼儿园教育笔记范文:放手也是好的管理方式

大班的孩子一般都很调皮,特别是男孩,他们已经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在课堂或户外活动时会让很多老师费心。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压住孩子们的任性,殊不知勇敢地放手也是对孩子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我们班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时间不是很长,一直总想找找方法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但都没有得解。今天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也是一直在吵,注意力根本没有集中到老师身上来。我就跟他们提出要求,当老师在讲话或者让你们停下的时候要立即停下,知道吗?只要你们在上课的时候集中精力听讲,老师会给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的。在上完课后,就承诺给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这个时间里你可以尽情的玩儿,玩什么都行,但是只要老师一喊停,必须全部都坐好!

在区域游戏活动时间里,我担心孩子们会出问题,就一直在旁边盯着,他们有的在画画,有的在折纸,有的拿出识字书认字,两两一组,三五一群,倒显的比平常安静多了。只是在另一边四、五个男孩在玩铠甲勇士的游戏,互相假装打闹,边玩边往我这边看,见我没有制止他们,都玩的挺欢的。我就跟他们说,玩勇士的游戏可以,但是咱们要注意安全,是在假装打,要是真的打疼了的话,会疼的哭,严重的话还会去医院,就没法再在一起玩了,是不是?那几个男孩纷纷点点头,很赞同我的观点!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候老师们越管越不听,或者是在的时候听话、表现好些,稍微一离开,接着就恢复原样了,根本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如果尝试一下放手式的管理,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在采用这种方法之前,应具体明确的提出要求,应该注意什么,如果不注意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让孩子有清楚地认识。让孩子知道老师可以给你自由活动的时间, 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家长也会认同你。

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轻松学习儿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习儿歌:

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幼儿园教育笔记小班


幼儿园教育笔记小班(一)

心软惹的祸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这个都是心软惹的祸呀

幼儿园教育笔记小班(二)

把快乐撒向孩子

贝贝是新来园的孩子,她短发,皮肤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来园,就伴随着雷鸣般的哭声。我们哄她,抱她,用小红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里喊着奶奶。

我正给小朋友喂着早饭,在家吃过早饭的贝贝来到我身边,又开始哭了:啊啊我一边给小朋友喂饭,一边安慰道:贝贝不哭,我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早点来接你。贝贝还在哭,很着急的样子:啊啊我问:你要小便吗?贝贝更着急了,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贝贝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要小便吗?于是,我放下饭碗,拉着贝贝的手,快速向厕所跑去,当我扶着她上了厕所,帮她脱下裤子,一看,她已经把大便拉裤子里了。贝贝,要拉臭臭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我一边说,一边和其他老师一起给她换洗、收拾。

第二天,贝贝一样哭,一样喊奶奶,一样拉脏了裤子。

我找贝贝的奶奶交谈,得知贝贝因为才两岁半,说话不清楚,要拉大便时,拉拉说不清楚,会说啊啊。我恍然大悟。从和贝贝奶奶的沟通中得知,贝贝其实是个很活泼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她从小和奶奶在农村长大,所以特别依恋她的奶奶。家长特别希望贝贝早点从分离焦虑中走出来,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我请家长放心,我们会携手搀扶宝宝,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慢慢喜欢这里,家长表示愿意和幼儿园配合。

第三天早晨,贝贝来到我身边,学着奶奶事先表演过的样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贝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吗?贝贝点点头,我说:好,咱们走。来到厕所,我为她脱下裤子,扶她蹲好,我温柔地说:拉吧,拉完了老师给你擦。说来真神奇,自从我带她拉完了大便,贝贝就不再哭了,

我带孩子进行简单的表演故事《小鸟的家》,小朋友戴上头饰,变成一只只小鸟,躲在大树里,又飞出来。贝贝也想玩,我给她戴上小鸟头饰,她高兴地笑了。虽然贝贝还不能说出一句故事里的话,但对她来说,不哭,就是很大的进步,我们一起表扬她:真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撒一把快乐给孩子,我感觉自己做了一次阳光!让孩子在爱与鼓励中成长,我们会看到最美的教育风景

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


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老师眼里有个我

大班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调皮起来个顶个都是好手。英语课堂上,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置了一个 智力大冲关的环节。可是,每每到这个环节,教室里的纪律也曾多次想过去掉这个环节,可孩子们的兴至极高。如果哪节课没进行闯关游戏,他们就会问:老师,今天为什么不闯关了?我们都想闯闯关呢!于是便又将它留了下来。今天课堂上,又到了闯关环节了,如何让未闯关的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这里呢?望着他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忽然来了灵感,说道:谁是好孩子,老师的眼睛里就有谁。听到这里,孩子们马上做好了,特别是那几个调皮蛋坐的最好。我马上表扬了他们,想当然,我们的环节很顺利地进行了下去。后来,我又将此方法用于学前班,效果同样不错。

其实,每个孩子都愿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差异,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幼儿园大班教育笔记老师应该言行一致

我们班的幼儿,有好几个午睡习惯一直都很差。在他们睡不着或睡不好时,我都会耐心的引导他们入睡,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着的,我经常会说一些吓唬他们的话。如;会对他们说现在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觉的时候你们睡不着,等小朋友们起床后,你们睡不着的继续留下来睡。这样的话我不知说过多少遍,但是从来没有执行过。

昨天午睡时,我提前便对孩子们说,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闭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着了。可是维维和震震两个小朋友却怎么也睡不着,并且两人互相影响,我走过去打了几次招呼,但是仍然不见效,我便又使出老调这会儿你们两个睡不着,待会儿小朋友们起床的时候你们就别起来了,继续留下来睡。谁知在起床铃响起后,他两仍未把我说的话当会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始穿衣服。见此情形,我觉得这话不执行看来不行了,于是便走过去严肃的对他两说:你们两个不必穿衣服,继续留下来睡觉。只见他们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之下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让我们起床吧!我们明天一定好好睡觉。这时,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视着他们两,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后谁不好好睡觉,就象他们一样,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要乖乖睡觉的。果然,在今天的午睡时,孩子们的表现较好。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我们老师,不管面对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应该做到一致,不然,我们说的话起不到作用。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一)

一、教师幸福感的来源1.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

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她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有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春季的中午,孩子们正沉睡在梦乡里,我在办公桌前写活动计划。因为吃了感冒药,头沉得抬不起来,不知不觉趴着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见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议论:小林老师休息了。小林老师咳嗽好厉害。你们别吵了,把老师吵醒了。我妈妈说,感冒要多穿衣服,小林老师趴着睡觉,不冷吗?我去给她披件衣服。这时,几个幼儿来给我盖衣服了,我没打算醒来,我不想让这种被关爱的感觉这么快跑掉。我静静地趴着,默默地享受着这份由孩子向我诠释的幸福。孩子们带着体温的衣服包围着我,我在这份呵护中被深深感动了,我的内心得到了爱的满足。世上其他的一切在那一刻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过,得到孩子爱的前提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和喜欢,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还是看看下面两位老师的感受吧:

慢慢地给孩子的爱多一些,孩子的回报也多一些。自从踏入幼儿教育这一行,整日与孩子为伴,心中时常为孩子而感动,为他们的纯真、为他们的热情。和孩子相处,不需要伪装,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你爱孩子,他们自然也会爱你;你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

源于幼儿的天真无邪。

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许多老师谈到了源于幼儿天真无邪的幸福感。

一位老师说:工作中还有幸福,因为我们工作时面对小朋友,不存在勾心斗角,对象比较单纯,心情比较放松。而且小朋友也很有趣,特别是他们身上经常发生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我觉得特别有趣。比如说,我班上有个小朋友不怎么来上幼儿园,家里人非常宠爱他,有一天他来到幼儿园,玩积木时不小心把积木弄掉到地上了,他穿的衣服很多,弯不下腰,这时他喊我们班性格较犟的一个幼儿帮他捡,那位幼儿就帮他捡了,他对帮他的那名幼儿说谢谢,对方说不用谢。当时我看了觉得特别有趣,因为我以为那个幼儿不会帮他捡的,谁知他帮他捡了,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很有趣。

另一位老师说:工作中也有快乐,小孩蛮可爱的、蛮天真的;自己也挺喜欢小孩的,觉得小孩好玩。跟我妈一起上街时,看到小孩,我就不自觉地走过去摸摸她的头,我妈还说:你在幼儿园还没烦够呀!上课时,小孩也蛮好玩的,他们的有些行为让我觉得好意外。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幼儿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幼儿、如何与幼儿交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二、如何获得幸福感那么,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教师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长时间和幼儿在一起,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幼儿或者把幼儿仅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就是要看出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完全地接纳幼儿意味着教师所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这种尊重和理解本身也会给教师带来幸福。在访谈中,许多老师谈到了随着自己对待孩子方式的变化而体验到的幸福感,如一位老师说:做了母亲之后,对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对幼儿更加宽容了,不易发火,所以孩子给自己的爱多了,工作也感到更幸福了;在做母亲之前,只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对孩子较严厉,但也得不到孩子的爱,感觉并不幸福。

方法二: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老师们常习惯于带领幼儿做这做那,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较多。也就是说这种师幼交往更多的时候是建立在工作关系上的,这种交往的特征是不平等、没有感情,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几分畏惧,对老师敬而远之,并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敢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等于是教师亲手剥夺了让自己感受另一个心灵的机会。因为缺少与幼儿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也会变得干涸,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凡是能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的老师,都能体验这种交往带给她的幸福。

和孩子平等、真诚的交往,还会令老师体验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听听这位老师的诉说吧:七年前那个丹桂飘香的九月里,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甜美的梦想,我走进了幼教领域。从懵懵懂懂的托班幼儿到能说会道、能唱会跳的大班幼儿,我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春天里,我们去放风筝,寻找春天;夏天里,我们倘佯在垂柳如烟的长堤上,描绘着生命的旺盛;秋天里,我们一起来到金色的田野里,感受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冬天里,我们又捧着雪花、堆着雪人孩子们纯真的心深深感动着我。记得在大班即将升入小学的一次音乐活动上,我教他们唱歌曲《再见吧,老师》。我们一起回忆四年来的点点滴滴,讲述着即将离别的伤感之情,最后孩子们都哭了,说着:老师,我不想离开你!望着这群可爱的孩子,我哭了,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世上最宝贵的真情,这是人间最美的画。也许,我无法用语言来诠释幸福的真谛,但我觉得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日日夜夜,拥有孩子们真诚的爱,便拥有着幸福!

源于教学中的成就感对幼儿教师来说,教学中的成就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二是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后者更能给教师带来满足和幸福。看着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就会觉得自己有用,自己的工作有价值,伴随着价值感的实现,教师会体验到自身力量的增长,而且这种体验本身伴随着幸福。弗洛姆曾说:幸福本身不是结果,而是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中,教师体验到了给予所带来的幸福。给予不是奉献,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有一位老师谈道:我班有一个叫佳宇的孩子,已经3岁了,但不会说话。家长非常着急,误认为他是哑巴。我主动与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随后,我针对孩子不会说话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工作,记录了大量的教育笔记,更多地给孩子以爱抚,经常抱他,和他说话。有一天,他突然抱住我的脖子,指着一个玩具对我说:妈妈拿。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启发他再喊一声妈妈。佳宇乖乖地又喊了一声。顿时,我泪流满面,抱着他亲了又亲,并对其他老师喊道佳宇会说话了!佳宇会说话了!一声妈妈说明孩子把我当成自己的妈妈,也说明我的探索取得了成功;一声妈妈激励着我教育孩子的信心;一声妈妈,使我感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幸福。

源于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在工作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教师的心,因为在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另一方面还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看看一位教师的感受吧:工作这么辛苦,有幸福感,因为家长对我特别的尊重。尤其是我们搞半日开放活动,家长看到我们的工作后,提出了赞扬和各种建议。老师做出什么事,家长都记在心里,过了许多年,家长见到老师后还很客气,还提到。家长愿意跟我交流,把我看做可以信赖的人,看做真正的老师。我认为付出有回报,努力了就得奖,成绩有了,家长也很尊重、肯定,不是拉关系的那种,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我觉得自己蛮有价值的。家长也很理解我,有一次,我班有个小女孩不小心跌倒了,到医院缝了3针,家长也没说什么,其他家长也说,这是正常的。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家长,要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其次,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理解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次,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交流和沟通的目的是消除家长和教师之间在思想、价值观以及双方的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源于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为什么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对教师具有那么大的价值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二是教师具有得到领导赏识的心理需要。忠君观念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观念,是一种群体意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忠君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中国人的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时候还会在社会生活中显露出来。一位幼儿园老师曾说过:我非常在乎园长,哪怕是他看我的眼神我都很敏感。还有一位老师说:现在年龄大了,也想得多了,领导的一句话都要想半天:为什么讲?是不是针对自己的?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幸福体验。一位幼儿教师说:其实领导认可还是很重要的,对以后的工作重要,如奖金、效益、进修机会都与之有关。

幼儿园教育笔记中班(二)

今天早上,幼儿刚刚入园,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纷纷的飞进来,对我说:孙老师早上好,然后像平常一样,挂上各个区域的牌子,在自己喜欢的区域里游戏。

万雨泽小朋友今天来的特别的早,在门口换鞋时,那声响亮的早上好就让班里的小朋友都听到了,我走到门口对他也说了声:王雨泽,早上好!然后他就笑眯眯地跑到他的好朋友那去了,一边跑一边说:你们来得好早啊。我正看着他们,万雨泽的妈妈轻轻的走进来,对我小声的书:孙老师,万雨泽是不是最近在幼儿园犯什么错误了呀?我很惊讶,:没有呀,为什么这么问呀?她妈妈就告诉我,原来今天妈妈像平常一样送他来幼儿园,快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他突然不许妈妈进幼儿园,更不让妈妈送到教室门口,妈妈觉得很奇怪,于是悄悄的跟在了后面.我也觉得很奇怪,于是我把他找来,妈妈问他:你是不是在幼儿园做什么坏事了?他捏着衣角不说话,我弯着腰问他:那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今天不让妈妈送你来教室呢?他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地说:因为我长大了,要自己来上学了,不能再要妈妈送了。听到他的答案,我与万雨泽的妈妈相视一笑,我对他说你做的真棒,真的长大了。去玩吧他高兴跑了。他的妈妈释然地说:我还以为他做坏事了呢,这个臭小子。也高高兴兴的上班去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我们要发现谈们的美小心的呵护,让他们更加茁壮的成长。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