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闲时无计划,忙时多费力。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可以去精心编写一份方案。方案为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成功写出一份优秀方案的基础是什么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办〔xx〕x号)精神,结合全区实际,经区政府同意,现就促进全区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需求主导,强化顶层设计,按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控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要信息资源库、重点业务系统和相关技术条件建设,认真贯彻上级制定的电子政务规章和标准规范,逐步建立与政府履职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推动全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科学、可持续发展,有效服务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政府治理能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人民群众需要,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支撑作用和应用效能。坚持统筹整合,以提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为主要手段,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理念,探索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应用、新模式。坚持安全可控,围绕国家信息网络设施安全可控战略,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重要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统筹规划,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体系、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和业务应用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xx年,统一规范的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全面建成,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化能力明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网上运行全面普及,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在全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加强统筹,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一)加快区级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提升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能级和管理水平,加强全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网络性能、承载力和安全性,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和数据共享。加快推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及政府工作部门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到xx年,实现全区电子政务外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用全覆盖。按照国家、省、市统一规划和部署,实现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内网全面接入。加强网络整体化运维管理和运维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建设,确保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应用安全、稳定、可靠。

(二)有序推动业务专网应用迁移和业务融合。各地、各部门对现有业务专网应用进行合理分类,理清边界,有序向全区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迁移,逐步实现与省、市电子政务网络对接和业务融合,推动数据交换和共享安全可控。区政府各部门同步整合内部业务专网和向下延伸的业务应用。

(三)着力推进全区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加快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全区基础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有序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库分别在全区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平台上部署。

(四)配合市做好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配合市推进财政、土地、住房、投资、工业经济、科技创新、贸易、商品市场、现代农业、服务业等宏观调控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需要,配合市推进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国土绿化、公共安全、流动人口、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管、城镇综合管理、网络舆情、行政执法监督等社会管理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配合市推进劳动就业、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

(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数据开放利用。依托市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促进各地、各部门非涉密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业务信息资源库逐步向市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集中整合,有序实现全区重要政务信息资源基础信息在政务部门间的普遍共享,业务信息在相关政务部门间的协议共享。依托市即将建设的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对外开放和社会化开发利用。新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要在系统项目建议书中明确本项目与上级部门、同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需求,明确共享信息数据的字段、格式、技术接口、加工处理方法和信息可追溯的技术要求等,并将信息共享目录的实际完成情况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六)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依托市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新建电子政务系统须经区电子政务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论证并按程序进行审批。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大采购市政府云计算服务的力度,有托管需求或缺乏管理能力的可逐步整合到市政府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

(七)积极推进大数据开发应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市政府建设的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加快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八)切实加强安全保密监管。加强对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确保相关管理规范、技术要求、实施策略、测评标准在不同地区的一致性。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监督检查、考核通报、安全和保密审查等制度,推动部门信息资源按需共享。建立安全保密持续监管和运维系统,提升信息安全管控和运维管理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通报预警,及时处置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强化安全保密意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非涉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相关主体责任。

(九)完善相关规章和标准规范。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文件、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在政务工作中的应用,加强现有成熟标准规范在电子政务中的运用,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网络、安全、应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技术和业务标准规范,促进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三、深化应用,提升支撑保障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

(一)提高决策服务水平。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研究建设政府决策支持服务平台,对各项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归档、存储、处理、分析、预测、预警和展示,为经济形势研判、发展战略制定和宏观决策等提供全面、准确、高效的综合性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推进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涉企收费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政府权力全流程网上运行,有效规范和监督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程序、责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做好xx区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推广应用工作,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加快推进实体审批向网上审批迁移,逐步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水平。

(三)推进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围绕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和政府工作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信用、市场监管、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管、医疗卫生、国民教育、劳动就业、养老服务、税收征管等职能部门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在业务创新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跨地区跨部门协同应用。

(四)建设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平台。加强政府重点工作督查督办,通过对重点工作的任务分解、进展过程、完成情况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工作落实全过程动态跟踪、实时督查、及时反馈、绩效考核,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督查督办水平。

(五)推进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和《xx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政府应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手段,满足日常值守应急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六)完善政府网站体系和办公业务应用。建设全区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完善政府内部办公系统,优化再造政务流程,实现公文、信息、简报等电子文件的纵向和横向流转,以及公文办理、文件归档、信息采编、会议组织、值班管理等日常工作的信息化;积极开展视频会议、移动办公等应用。

四、强化领导,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强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管理。在区电子政务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电子政务发展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全区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上下贯通、职责清晰、运转顺畅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全区电子政务整体发展水平。

(二)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按照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电子政务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电子政务重点项目由区政府办公室、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相关电子政务项目进行专项评估,作为系统运维和后期建设投资的重要参考,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各地、各部门从成本效益、应用效果、协同共享、安全保密、创新服务等方面提出评估指南,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自我评估。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提高其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业务熟、技术精、素质高的专业化电子政务管理和运维服务队伍。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交流,建立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培训机制,将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公务员知识培训体系。

(四)统筹安排电子政务资金。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电子政务协调发展,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整合现有电子政务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实施有效监管,提高集约化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

(五)建立完善运维监管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维护、数据备份等工作机制。强化运维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力量,建立科学高效的运维机制。注重利用社会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多层次、全方位运维保障。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重要网络、应用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控。

(六)加强新技术和安全可靠产品应用。制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在电子政务应用服务中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认真执行上级制定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电子政务应用中的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新技术在行政办公、辅助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加强安全可靠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及关键业务系统优先采用国产软硬件产品,推动试点推广。

F132.Com编辑推荐

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一)

电子政务外网作为国家政务网络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电子政务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并为各政务部门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电子政务外网面临的业务挑战

(1)网络覆盖面不足。审计署、科技部、计生委、文化部等中央部门业务需要依托政务外网构建覆盖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纵向网络;中央综治办等部门的业务需要覆盖乡镇街道。与上述政务部门的业务需求相比,政务外网迫切需要补全网络覆盖面,尽快完全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而政务外网在向没有光纤和宽带的偏远地区扩展时,如何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如何保障网络健康稳定运行?是电子政务外网扩大覆盖面的时候所面临的挑战。

(2)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一项基本需求就是通过统一政务外网平台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而统一的“互联网出口”作为沟通政府门户网站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务外网市一级的统一互联网出口通常承载的上网用户均超过万人,如何保障用户网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是“统一互联网”出口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电子政务外网在支撑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数据交换中心功能有限、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远未完善等方面,使得政务外网作为政务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支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还难以满足“十二五”期间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需求。未来一段时期内,建设整体规划、全国贯通、数据集中、标准统一的大型公共数据中心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大量非涉密业务的数据大集中、灾难恢复建设对政务外网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网络安全防护需要加强。20**年4月16、17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确定了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路线。电子政务外网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主要集中于:数据传输链路的安全、门户网站的安全、网络准入的安全、移动政务的安全。

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二)

针对上述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锐捷网络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创新者,提出了“更通达、更便捷、更安全”的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

更通达:

(1)针对有线线路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锐捷网络的4G/3G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广泛覆盖,实现地图所指,业务所达的无边界网络延伸,帮助政务外网纵向到底。

(2)分支机构设备支持短信及蓝牙网管,支持零配置上线、设备重启、配置清空等,能够提供最灵活、成本最低的网络管理模式。在网管中心部署远程配置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全线路类型下,分支机构设备的版本、配置自动维护;分支机构设备还独有“精灵键”设计,不同组合按键形式,实现设备升级、回退等不同功能,一个U盘搞定设备维护。上述功能丰富的分支机构“零维护”解决方案能够加速业务上线、有效提升维护效率。

更快捷:

(1)powerCache将云资源本地化,出口加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减少出口;智能DNS使公众访问政务信息不再绕路,提升公众访问政府门户网站的速度。互联网出口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政务公开。

(2)“捷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开放式的技术架构,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松耦合;整体解决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的提供按需定制服务,实现IT资源一体化交付,帮助接入单位灵活高效的从数据中心获取资源,有效提升政务外网公共服务能力。

(3)针对“省-市-县”三级网络的运维管理格局,锐捷网络利用RIIL(Realtime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Library)综合监控运维平台帮助各级运维人员实现更加直观化、业务化、智能化的运维目标。RIIL综合运维系统能够按需分配权限,满足不同层级的管理需求;支持分级运维部署,协同操作,方便故障信息及运维策略的上传下达。RIIL能够以政务应用为中心进行综合运维监控,可以轻松掌握业务及网络健康水平,及时异常及故障告警,保障外网正常运行。

更安全:

(1)IpSec+国密局SM1加密算法实现链路传输安全,保证信息安全合规。

(2)应用安全域解决方案实现业务隔离部署,达到让正确的人,使用健康的主机,访问安全的网络,做规范的事,满足等保要求。

(3)门户网站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事前对门户网站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并生成合规报告、事中有效拦截和阻挡各种针对门户网站的病毒和攻击、事后及时恢复门户网站维护政府形象,避免进一步的经济损失和产生社会问题。

(4)云办公解决方案实现业务数据不落地,保证移动电子政务的安全。

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政务公开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督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政务公开安排意见,结合水利系统工作实际,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反复讨论,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第1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水利行风的根本好转为目标,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
二、政务公开工作的原则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与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相结合,与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政务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具体实施中要坚持以下原则:㈠依法公开原则;㈡真实公正原则;㈢突出重点原则;㈣讲究时效原则;㈤注重实效原则。
三、公开内容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务活动内容都应当公开。
(一)机关股室
公开水利局全体领导的分工和职责,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党政办公室公开本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全系统干部的民主推荐、测评考察和上报工作;公开全系统干部的管理、教育考察和任用工作;公开机关和各单位职工计划生育、准生证发放有关规定和办理结果;公开有关党务工作的内容;公开各类《责任书》的考核情况;公开干部职工调动原则、程序和结果;公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条件、结果;公开评模选优的标准,指标和结果;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计财股公开本股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水利事业费的预算、决算和预算外资金及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公开多渠道筹措水利经费的收支情况;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水利股(含项目办)公开本股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灌溉用水计划、灌溉管理制度、公开常规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指标;公开全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情况;公开工程项目的招标条件、程序和结果;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水政办公开本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水法律、法规及有关水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公开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公开全区水资源收费标准及处罚依据;公开水事违法案件和水事纠纷查处程序;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设计队公开本队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水利年度计划内容;公开农村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喷、滴、渗灌、防洪堤坝、干支渠等建设计划;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防汛办公开本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内容;公开防汛预案及水库运行计划;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综经办公开本室的主要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综合经营项目下达指标和落实情况;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二)各基层单位
公开本单位全体领导的岗位和职责;公开各级职称的评定条件、分配名额和评定结果;公开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的内容、程序及结果;公开评优选模的级别、数量、条件和评选结果;公开财务、伙食标准的收支帐目;公开本单位待遇及工作奖励情况;公开工、青、妇有关情况;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四、公开形式
(一)采取设置专栏、张贴公告、刊登报纸、电视广告、印发明白卡、监督卡、宣传材料,查询等多种形式。做到“两有、三挂、四上墙”,即:有举报箱,有举报电话,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办事机构示意图上墙、办事程序上墙、办事依据上墙、办事条件和办事结果上墙。建立健全“一栏、两簿、三项制度”,即:公开栏,政务公开登记簿,民主评议监督簿,政务公开制度、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民主评议监督制度。除上述形式结合实际选择使用外,具体要求:
1、机关股室
①统一标准,以壁报、橱窗、专栏等形式公布机关科室公务员、干部职工的岗位和职责,各办公室需要公开的事项。
②统一标准的壁报制度框公布各办公室比较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定。
③设置临时公开栏,由机关科室负责在栏内公开需要公开的事项。
2各基层单位
①统一标准公布全体领导的岗位和职责(一职一版),需要公开的有关事项。
②统一标准的黑板或橱窗公布各单位比较固定的行为准则和规定。
(二)组织有关人员每年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适时举办咨询听证、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公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具体要求
1、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依法治水,推进民主建设,促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创造水利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为发展水利经济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求务必达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硬监督、严查处、求实效”的目标。
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单位要必须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一把手负总责,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政务公开登记簿,对公开的内容、形式进行记载备查。
六、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强化组织,抓好督办,经研究决定: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七、监督保障措施
1、局纪委负责各单位及机关政务公开的监督评议,并聘请基层单位的干部职工担任政务公开特邀监督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定期评议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局纪委经常性地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并将查访结果予以通报。
2、实行预公开制度。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或者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正式决定或者办理前,要先将方案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调整、修改后,再予以正式公布。
3、鼓励干部职工进行积极参与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局纪委要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布。
4、要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结合全系统工作年终考核;对政务公开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在政务公开中工作不力或者不称职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提出调整其工作岗位或者免去其所任职务的建议;对拒不推行政务公开或者在政务公开中存在弄虚作假、打击报复、侵犯群众民主权利等违纪行为的干部职工,要追究其党纪政纪处分。
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范文

小编寄语: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范文,请大家参阅!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市发展战略,加快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以电子商务创新和应用为切入点 ,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培强做大经营主体;以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应用、便民电子商务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路径,加快电子商务及配套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农业、商贸、物流、金融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电子商务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丰富服务种类、对接应用市场、提升服务能力,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政府引导。加强分类指导,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监管服务、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坚持创新驱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强化电子商务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突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促进各类电子商务应用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基本普及,在主要领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产业链基本健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力争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亿元以上,带动线下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

1.覆盖全县的多层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立1个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建立电子商务综合站和服务点,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硬平台;进一步落实电子商务促进政策,发展县域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电子商务发展软平台。

2.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电子商务在各行业广泛应用,与传统产业、新兴服务业实现融合发展。其中:农村电子商务与高原特色农业,便民电子商务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休闲、养老、培训、快递、金融、通信等服务业,跨境电子商务与外向型经济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3.电子商务及配套服务业成为我县重要的新兴产业。打造1个要素集聚、模式创新、产业集中度高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带动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行业、产业快速发展。

4.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本着公开、公平、开放原则,建成较为完善的政策、物流、支付、信用、信息安全等电子商务服务和支撑体系,健全市场规范与监管机制。

5.电子商务人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集聚电子商务各类人才,形成电子商务发展梯次型人才队伍,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力量显著增强,建成一个实践基地,集聚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在电子商务领域形成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1.支持生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围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生产企业借助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和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xx馆、xx腐乳商城发展电子商务,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自建综合性、行业性的电子商务平台。(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2.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培育集交易支付、商品体验、在线物流、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商品销售服务类综合平台。支持农产品、野生菌等专业交易平台建设。在商贸流通领域大力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形成涵盖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支持传统物流企业向智慧物流、供应链外包和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转变。积极推进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保险和多样化互联网金融服务。积极探索物流金融、网上融资等新模式。(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人行、县邮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有关工作,将全县名优特产品、地标产品、在网上集中进行展示、推荐、销售,打造我县绿色、生态农特产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服务,为企业和农户搭建网上交易平台。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利用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淘宝特色中国、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xx馆等市场影响力大的第三方平台和xx腐乳商城等自建平台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整合万村千乡农家店、供销合作社流通体系和邮政快递物流体系资源,加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线,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积极向上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项目,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在县城以外每个乡镇建立2—5家电子商务便利店、每个乡镇建设1个物流仓储中心,充分利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现有资源,鼓励每个村(社区)建设1个电子商务服务点,帮助农民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全县电子商务服务全覆盖,电子商务服务“乡乡通、村村通”,鼓励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供销社;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邮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支持便民电子商务发展。整合餐饮住宿、旅游票务、金融支付、消费购物、社区家政、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建设,促进社区商务服务网络化。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支持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业务,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延伸交易网络,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卫计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农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办、县人行、县教育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积极争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试点,探索政策突破和业务模式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先行先试。在市商务局指导和支持下,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商务、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管理和工商等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简化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有关检验检疫手续,实施集中申报、集中办理等便利措施。支持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正常收结汇。落实电子商务出口企业退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出口货物,实施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或退税政策。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严肃查处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通过“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店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国税局、县人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快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1.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结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吸引知名仓储、物流、快递企业落户我县,科学布局、合理建设区域性总部或转运分拨中心。建设货物集中配送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物联网、智能快件箱等技术手段,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形成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共同配送,鼓励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自建或与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合作,构建城际、城乡一体的综合配送体系。利用邮政便民服务网点,加强社区和村组配送末端网络建设。(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邮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支持有实力的机构争取国家第三方支付和跨境支付许可。推动支付服务机构提供多终端支付服务,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电商企业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和风险防控。支持核心支付技术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培育发展移动支付平台。深入开发第三方支付平台资源,收集沉淀网络交易数据,探索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牵头单位:县金融办、县人行;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发改局、县统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服务机构。积极推进与阿里巴巴、中国网库、华为、苏宁云商、京东商城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逐步集聚形成配套发展、协同联动的电子商务产业群,为中小企业提供策划、设计、运营、物流、金融、信用、认证、安全、咨询、培训等电子商务服务。加快培育一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平台开发、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和软件运营等外包服务。(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招商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4.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电商发展水平。县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公司等运营商要积极争取项目,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通信、宽带网络行政村全覆盖,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引导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安装架设免费wifi,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方便;引导电商企业加大城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安装架设免费wifi,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城区、景区wifi全覆盖。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挖掘行业数据价值。(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广电网络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5.加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在交通便利、产业集聚、物流发达及具有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优势的地区落地集聚。建立电子商务专家队伍,指导帮扶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发展,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孵化器。(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1.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示范较强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打造一批规模较大、带动较强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2.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促进全县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形成一套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业务模式。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进出口电子商务业务模式试点和示范。支持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保税商品展示店。鼓励县内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海外仓”和售后服务网,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品牌。(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局、县国税局、县邮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经信、发改、财政、人社、农业、农办、交通、市场监管、文体广电旅游、供销、团委、妇联、国税、地税、人行、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单位为成员的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意见,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有效加强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健全组织机构。全县上下逐级健全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设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确定工作人员4—6名,人员通过公开招考或从各乡镇、各部门熟悉电子商务相关业务的人员中选调;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1—2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助理员。研究成立电子商务发展协会,将全县具有电子商务工作经验,正在运用淘宝、天猫、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xx馆、xx腐乳商城或第三方平台开展网上交易,从事商品买卖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吸纳到协会中来,定期分析电子商务市场,会商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由协会牵头与县内各物流快递公司进行沟通协调,在物流费用、包装运输、管理服务等方面签订协议,降低物流环节成本,为电商和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牵头单位:县编办、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农业局、县市管局、县供销社、县邮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全县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支持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培训孵化、支撑服务体系、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进农村及便民电子商务等工程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创建县、乡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线下体验示范店(服务点)。对按照省“兴边富民工程”电子商务促进政策标准建成的县、乡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承办机构或企业,一次性分别补助3万元、1万元;对按照省“兴边富民工程”电子商务促进政策标准创建的村级电子商务线下体验示范店(服务点),每个一次性补助0.5万元(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只补助1户)。鼓励企业扩大网上销售。对网上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本地电商企业,按照年销售额的2%进行奖励,每户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鼓励企业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创业园。对新建成入园企业达50户以上且园区网上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建成入园企业达20户以上且园区网上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创业园,分别一次性补助10万元、3万元。鼓励电子商务运营商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各级政府可视培训、孵化开展情况给予补助。(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

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和社会资金设立一批电子商务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扩大电子商务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人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专业培训机构、县职中、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电子商务有关人才,依托现有资源,打造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鼓励依托服务中心、产业园区、企业和职业中学等现有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或电子商务与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撑。完善激励机制,造就和引进一批电子商务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加强多双边国际交流合作

支持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在境外部署服务网络和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基于电子商务的服务贸易发展。加强国内外企业联合发展,引导外商投资电子商务有关产业。鼓励国内企业和行业组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电子商务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畅通安全高效的电子商务大通道。(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规范行业管理

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管理体系。推动建立信用评估机制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加强执法监管,打击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种侵权违法行为。鼓励电子商务行业自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逐步规范我县电子商务行业管理,营造健康积极的发展环境。强化对农特产品在生产加工、网上销售、流通环节等方面的监管,确保网销产品质量安全。要严厉打击网络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劣质产品上线交易,维护我县电商声誉。按照国家统计政策,建立和形成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将电子商务交易额等数据纳入统计体系,开展日常统计监测,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县政府法制办、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乡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乡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县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镇政务公开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镇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我镇政务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专门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全面完成xx县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涉及我镇的工作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由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政务公开工作。结合自身实际,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力量,确保xx年落实到位。进一步理顺机制,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定政务公开专门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

(二)提高我镇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水平。我镇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地、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三)提高我镇政务公开工作信息化集中化水平。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制定工作方案,打造集网上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为一体的行政职权网上运行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镇政府办公室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具体落实工作)。

(四)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素质。围绕省政府办公厅3年内将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轮训一遍的要求,制定我镇业务培训计划,并将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知识纳入初任培训、任职培训课程(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牵头落实)。加大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轮训工作力度,扩大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容量,将政务公开培训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培训,努力提高授课质量、受训层次、培训实效。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研究,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指导、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积极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组建镇政府政策解读评论员队伍,围绕镇政府重要政策、重大决策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不断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镇政府办公室牵头落实)。镇直各部门要主动做好本地、本部门政策解读工作,政策解读与政策制定工作要同步考虑、同步安排。

(六)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探索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和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推进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公开,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部署和镇政府工作报告、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细化公开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实事求是地公布进展和完成情况、督查整改情况和奖惩情况(镇政府办公室、各部门负责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各通过实得分 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清醒认识到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务公开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党委委员、副镇长曾庆娟同志分管政务公开工作,并列入工作分工、对外公布,年内至少听取两次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二)不断深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理顺工作关系,减少职能交叉,加强专门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统筹做好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要健全投入机制,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各方面保障。要建设政府信息发布和政务公开的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作用,使公开的内容更统一、更权威、更准确,使公开的各项服务更便民利民。

(三)严格台账责任运用,加强监督考核。结合我镇实际,对照《xx镇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台账》,细化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责任。定期检查台账工作进度,xx年xx月中旬对台账开展一次检查,xx年x月对台账进行考评验收。对落实不到位并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切实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公众监督,镇政府对台账的检查和考评验收结果在镇政府门户网站公布。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办,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xx政〔xx〕67号)及《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x政〔xx〕72号),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体育产业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全区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群众。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为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形成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新体制、机制。

坚持互动发展。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互动融合,体育部门和旅游、文化等部门协同,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依法管理。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市场管理和服务,营造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促进体育市场规范发展。

(三)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到2020年,积极围绕xx区全域旅游工作重心,以xx绿道为基础,打造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基地,建立休闲慢生活旅游目的地。引进、扶持2-3家体育用品生产骨干企业;打造1-2个国内品牌赛事主场落户xx;积极申报国家级(县域)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全区从业人数的1%;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亿;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4万。初步形成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用品商贸、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运动休闲、体育教育培训等具有xx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第二阶段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户外运动产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达到3—4家,打造1-2个知名体育品牌; 体育服务业不断壮大,形成规模效应。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8亿;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4.5万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全市平均值;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区。

二、主要任务

(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全面推进体育类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类社会组织承担。建立健全政务管理机制,对公共体育服务业,除按国家要求继续需要提供优质公益性服务外,对能够市场化部分,坚决推进市场经营,增加市场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二)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以xx绿道为主线,以乡镇、学校健身广场为重点,以村居、社区健身场所为基础,完善全区群众体育活动网络。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参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开发新兴时尚健身项目,拓展中高档健身市场。鼓励经营性体育健身场馆跨区域连锁经营。

(三)培育体育用品制造业。发挥xx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和项目优势,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重点依托体育服装企业资源优势引进体育运动器材制造企业)落户xx。发挥体育服装产业优势,培育体育服装制造企业,建立xx(xx)体育运动服装品牌。

(四)打响体育赛事品牌。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办赛”的方式,借力权威媒体和专业机构的支持,积极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和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争取每年举办1次全国性(或国际性)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打响xx马拉松、中国xx国际乡村徒步大会等体育赛事品牌。推动专业赛事发展,打造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特色品牌赛事。丰富业余体育赛事,加强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单位联系,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着力提升办赛水平、培育打造品牌,进一步活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使品牌赛事成为宣传xx形象,助力xx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发展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加快推进户外运动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好xx绿道户外运动基地、野狼谷户外运动基地等户外基地建设,打造有特色的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示范项目。积极推进户外运动与休闲娱乐、竞赛表演、康体养生、体验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级户外运动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完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促进户外运动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六)拓展体育彩票市场。研究探索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规律,丰富营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销售网点,推行标准化销售服务,稳步提高体育彩票销量。规范彩票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在资助体育活动、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宣传体育彩票公益性,严厉打击民间私自发行彩票和代销境外“xx” 等非法行为。

(七)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指标规定,落实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用地需求,加强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设施100%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中小型体育场馆和体育服务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八)推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综合效应,以大型体育赛事表演、群众体育活动、户外运动等为重点,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走、健身跑、健身气功、自行车骑行、球类运动、水上运动、登山攀岩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不断推广舞龙、跳钟馗等传统体育项目。根据我区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体育与休闲、体育与康复、体育与会展、体育与培训等融合式发展;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着力培育健身服务业品牌形象,引导健身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健身服务业。

三、政策措施

(一)落实相关产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设立并发挥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多渠道加大对中小型体育企业的扶持力度,区级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随着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而增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争取省、市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丰富体育产品。

(二)大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名牌项目和公司投资体育产业。鼓励保险公司围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户外运动等需求推出多样化保险产品。支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

(三)完善健身消费政策。要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要加大投入,安排投资支持体育设施建设。要安排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性群众体育健身服务。积极探索对适龄人群免费发放健身消费券和对特定人群使用医保卡健身消费政策。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进一步研究鼓励群众健身消费的优惠政策。

(四)落实税费价格政策。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体育事业捐赠,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依法享受免除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五)完善土地政策。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区体育主管部门要进入区政府的规划委员会。重大体育产业项目应列入区重点项目库,统筹安排项目建设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老城区和近年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通过增加和改造等方式予以完善。支持企业、单位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建体育设施,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项目,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营性体育设施项目,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六)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重视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继续加强与xx学院地校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体育服务业专门人才。加强现有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岗位职业培训。积极引进体育产业管理与经营人才,鼓励退役运动员接受再就业培训,从事体育产业相关工作。建立完善xx体育产业人才智库,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互为补充的多层次人才奖励体系,对创意设计、自主研发、经营管理等业绩突出的人才进行奖励和资助。

(七)完善无形资产开发利用政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依法开发其专有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依法保护体育无形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对各类体育企业的导向作用,提升体育产业的知识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强体育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体育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提升体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八)优化发展环境。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规律,重点做好体育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强化体育产业宣传,区级主流电视、广播、网络等应开辟体育专栏,普及体育健身知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依法开发体育赛事专有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鼓励企业以冠名、特许、专营等合作方式赞助体育赛事,支持广播电视部门对体育赛事活动的转(直)播,探索实行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加强安保服务管理,完善体育赛事和活动安保服务标准,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降低赛事和活动成本。

四、组织实施

(一)健全机制,督查落实。成立由区领导牵头的协调组织,建立发改、体育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落实配套文件,确保各项惠体强企政策落实到位。区发改委、体育局应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事项及时向区政府报告。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xx-2020年为投入转型阶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健身需求。加强产业结构优化,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形成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政策引导、标准规范、行业自律为重点的市场化管理体系。

2021-2025年为融合提升阶段。完善专项发展规划,以建设1-2个体育旅游示范项目,打造1-2个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户外运动基地为牵引,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科技、医疗、电子信息等融合,促进体育相关业态的发展。使xx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打造“阳光政府”


通过不断推进和社会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开发和利用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功能完善、安全保密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并以平台为枢纽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政务内、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建立起一套保证电子政务运行的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反应快捷的电子政务系统,促进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当前工作的重点是: (一)积极稳妥地建设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形成贯通县级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主干网络,实现政务部门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有效遏止重复建设。通过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科学合理地构建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 (二)大力推进重点业务系统及信息资源库建设。组织编制重点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规划,并根据基础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启动建设。根据政府机构设置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以网络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为重点,推进业务整合和跨部门互联,促进资源共享。依托政务网,实现与公安、消防、水利、气象、地震、卫生等应急指挥系统的有效连接,建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府值班与应急指挥系统。 (三)切实加强政务网络的安全保密体系建设。根据系统安全保密需要,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制定和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保密措施和制度,利用相应的安全技术建立保密安全屏障,并形成完整体系,确保电子政务信息网络的安全和保密。 (四)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一切先进技术,要发挥作用,最终都要取决于人。结合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使用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打造“阳光政府”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


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 ,请大家参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政发68号)的精神,激发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供给能力,促进我市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信息消费规模稳定增长。到**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全市80%以上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快建设“宽带**”、“无线**”和“高清**”,到**年全市城乡宽带接入能力、智能终端普及率及三网融合业务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总体达到国家一类地区水平。实现城市光纤到户,农村宽带速率有效提升,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9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兆。全市城镇光纤入户率达95%以上,覆盖城区的4g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500万,普及率达到8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5部/百人,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97%,交互式电视普及率达到80%。智慧城市“四化”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

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到**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创新更加活跃,市场竞争秩序规范透明,消费环境安全可信。信息消费示范效应明显,居民信息消费的选择更加丰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有效拓展,各类信息消费的需求进一步释放。

二、完善优化信息基础设施

(一)升级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全市光纤网络建设,城域网出口带宽1200g。推进无线网络建设,扩大免费wifi工程惠及面,支持各运营商加快推进4g网络覆盖,至**年末,新建4g基站3000个,无线综合覆盖率达99%。建设可管可控可信的、全程全网高清的交互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实现数字电视高清互动化。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充分发挥运营商自营业务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网络应用的全面迁移。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城乡建设局、文广新局、规划局、通信运营商、**有线**分公司)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继续实施市政道路基础通信管道“三统一”集约化工程,同时大力实施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光纤到户、共建共享工程,促进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我市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标准、规范,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三统一”共建共享发展模式,着力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建设管理和服务。力争到**年新建住宅小区基础通信管道建设总量达800孔公里,共建共享率100%。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城乡建设局、规划局、房管局、管道公司)

三、充分激发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组织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石墨烯、新型传感器、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基础材料和高端部件发展,重点突破云计算、物联网应用集成、移动互联网通信和应用、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讯关键技术,开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国产云计算产业园建设,着力研发基于国产云计算的应用产品,加强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开发,加强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集成软件产品研发。

(负责部门:市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通信运营商)

(四)推动终端产品突破。支持电力、轨道交通等行业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壮大智能装备产品群,实现个人消费智能终端突破;重点支持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工业软件产业化,扶持嵌入式软件联盟,搭建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公共研发平台,支持本地企业与嵌入式软件企业合作的转型升级项目。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

(五)强化数字内容开发。加快动漫与网络游戏业发展,优化影视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精品,推动动漫与网游的协同发展;培育数字媒体内容,重点推动数字影视娱乐业发展,发展面向家庭、教育的数字多媒体产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等大型信息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化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产品外观及包装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以及广告和平面设计等数字设计服务业。

(负责部门:市文广新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创意产业基地)

(六)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推进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两化融合、智能装备、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积极培育拓展新型信息服务业态。着力培育基于云计算的iaas、saas和paas服务产品,推广大数据服务和基于nfc手机应用,引导发展手机支付、个人级和企业级app、手机游戏、数字家庭等服务。组建我市特色软件产业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创意产业基地、通信运营商、**有线**分公司)

四、着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

(七)培育生产性信息消费。培育传统企业的生产性信息消费需求,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制造模式和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灵活有效应用,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持续竞争能力,实现转型升级;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以网络化为特征的软硬件资源租用、电商平台建设运营、业务系统维护、大数据分析等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以数字化为特征的解决方案咨询、工业设计、生产经营、售后客服等业务流程外包;支持大型企业建设供应链电商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业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促进产品分销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到**年,在两化初步融合企业的基础上培育30家智慧企业和60家初级智慧企业,发挥信息消费拉动产业增长的作用。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

(八)拓展新型信息消费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展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新型信息消费应用。利用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互联网技术,积极拓展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产品推广和电商零售等领域的掌上应用,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培养移动互联网消费习惯;鼓励各行各业开展网络、硬件系统、基础平台和基础服务的外包,探索利用云计算中心资源以及其他第三方资源支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支持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创新,网上推广提升线下销售,线下体验促进网上交易;依托通信网络,开发基于电话、智能终端和电视多屏互动的频道体验,拓展满足居民需求的信息消费便捷渠道;整合社区商业和便民服务资源,发展社区信息消费服务点。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工商局、通信运营商、**有线**分公司)

(九)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拓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鼓励电子支付、仓储物流、信用服务、安全认证、培训咨询等支撑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市民卡移动支付、品诚云客服、通购互联网金融、蓝火翼平台代运营、易呼通数字物流等为代表的创新活动开展;做大做强重点电商平台,推动区域消费品零售、百货零售、小微店铺、特色商品、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电商平台以及中小企业第三方平台加速壮大,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成熟、盈利水平较高的本地电商龙头企业;打造高知名度**本土电商品牌,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资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提高网络零售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农委、商务局、工商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通信运营商)

五、加快实施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十)深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围绕4g、物联网等新技术,大力实施省重大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教育卫生、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公用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消费便民平台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统一载体市民卡的建设,逐步加载政府民生服务,拓展金融电子现金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为主的传统应用之外,实现教育、医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和水电气、公共停车场等城市公用事业跨行业、多领域应用以及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信息服务水平;推进覆盖全市、统一规范的城乡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和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拓展面向社区的信息服务渠道,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效能;推动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依法开放信息资源,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实施“信息下乡”工程,加快农村基础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广电、电信企业和互联网、软件企业加强合作,开拓服务领域,参与功能性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运营服务。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委、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通信运营商)

(十一)积极创建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构建市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和一站式办理。建成标准统一、管理规范、全市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整体提升社会保障的管理服务能力。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完善医疗、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和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搭建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专业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提供对接。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惠及全体师生和市民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大平台,形成立体化公共综合防控及社会安全服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电子追溯,方便价格等信息公众查询,服务百姓生活。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和家庭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受理。

(负责部门:市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卫生局、计生委、城管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

六、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

(十二)加强信息消费组织领导。**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承担促进信息消费工作的领导职责,由市经信委牵头统筹具体工作,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各辖市(区)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领导体系,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消费技术产品研发推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信息消费健康稳定增长。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会同各辖市区、各部门)

(十三)完善信息消费政策支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促进信息消费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着眼于培养信息消费需求,促进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电商模式,突出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加大信息通信技术投资,拓展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业态的发展,实施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产品智能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支持新型信息消费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信息内容服务、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企业发展;支持终端产品和传统消费品智能化发展,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结合,发挥其整合产业链、撬动社会总需求的关键作用。

(负责部门:市财政局、经信委会同各辖市区、各部门)

(十四)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扩大电子证书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市政服务等重点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加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检测和认证,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与监测机制。加强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安全监测和等级保护管理,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完善涉密信息系统审查机制。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环境”建设,搭建“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市电子商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电子标识发放、信息申报、信息查询、信用公示等服务。推进“12315”进平台,建立健全网上交易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安全放心的网上消费环境。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安全局、质监局、保密局、密码局、工商局、人行**市中心支行)

(十五)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制度,加强企业自身开发和销售信用产品的监督。推动线上线下交易信用评价,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商账管理等第三方信用服务和产品在电子交易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和健全消费维权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加强对信息服务、网络交易行为、产品及服务质量等的监管,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从业规范宣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打击盗版等不正当经营行为,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科技局、公安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工商局、质监局)

(十六)营造区域信息消费氛围。加快各种资源的本地集聚和行业合作,支持信息消费模式创新和项目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激发供给活力。对重点信息消费企业和平台,在土地、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的配置上全力保障;加强电子商务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优化行政服务流程,提升行业内区域知名度,着力营造信息消费氛围,培育产业发展土壤。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引导消费者持续关注信息消费热点。进一步打造“中国(**)国际动漫艺术周”、“电子商务创新大赛”等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消费活动品牌,吸引全国优秀人才和项目在常落地,提升行业内地区影响力。

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就业促进实施方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