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实训心得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经济学实训心得,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在李老师的安排下,我六个人成为一个小组,同时确定实习的题目为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虽然这次实习时间不长,仅有一周时间,但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局限课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小组进行实际调查,走访安康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各大医院及联通、移动、电信等通讯公司了解价格歧视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形式,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分析探讨,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出色的完成了这次实习任务。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只用经过共同的探讨才能迸出思想的火花,在实践中才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由于从未深入地接触社会,在与别人交谈时,语言过于专业化,使得不少调查对象不明白自己说什么。自己一向喜欢独处,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团队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后我也会向这方面改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不断总结,逐步完善,主动学习,积累经验,提高综合能力,以求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发挥出更多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另外,感谢李老师为我们的这次集体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同时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实习机会。

经济学实训心得(2):

这次的实习是我的毕业实习,自己希望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达到在校期间综合理论的再学习和应用,力求适应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下一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实习的两个月很快接过去了,回忆实习过程我的心情此起彼伏,现将实习感受写出来: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比在学校这么长的时间里学到的更精彩、更丰富。但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己以前学习得不够认真等一些问题,回校后一定要认真总结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个系统而缜密的计划和安排。具体的感受如下:

1.走出校门,踏进社会,不能把自己要求太高。因为期望越大,失望可能会越大,但适当的期望与渴望还是非常必要的。不能认为我在学校里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万字、听了多少堂课,自己就了不起了。我毕竟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比起其他同事来还差得很远。要学会个人角色的转换及整个人际关系的变化,学校里成绩不错的学生变成了未知领域里从头学起的实习生,而熟悉的校园也变成了陌生的企业单位,身边接触的人同样改变了角色:老师变成了领导,同学变成了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样的转变中,对于沟通的认知显得非常苍白。于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并没有本以为的那么善于沟通。当然,适应新的环境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我相信时间和实践会让我很快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真正融入到工作单位这个与学校全然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中。学校生活暂告一段,社会生活刚刚起步,应该在步入社会后,继续学习,不断增长和扩展知识面,才能使自己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2.在心理上努力去适应全新环境的同时,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实际工作方面的收获。特别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亲眼看到同事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在实习过程中使我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就是这种工作作风。在销售电脑散件的工作中,他们会经常碰到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来咨询一些问题,他们中有些不识字,有些眼花,有些耳聋,同事们都能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地讲解,真正做到您的需要,我的责任。通过这次实习,同事们的这种工作作风和精神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3.在生活方面: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吃饭、打饭、打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虽然几个不认识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熟识到这种程度。我们经常在一起说笑,谈谈在学校的时候的事情,说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印象等。我和这里的同事关系也非常好,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篮球、聊天等。这次实习对我的社会经验、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帮助。

4.工作技能方面:实习期间,除了浅层次地学习了专业技能外,我还感受和体会到了很多技能之外的东西。首先是客服人员的敬业和那种生机蓬勃的工作氛围。走进这样的一个集体中,你的心会不由自主地年轻起来,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快起来,远远的脱离了我们学校以前的那种懒散、自由的作风,而你的工作态度更会变得努力、认真,再认真一些,再努力一点。也许,这就是一个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一个企业写在书面之外的特殊文化! 要想长久的留住客户,绝对不是靠压低价格,还要靠品牌和实力,服务和硬件才是创造品牌、增强实力的途径啊!竞争如激烈,我们靠什么胜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企业要跟随市场的发展,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要提供什么,我们必须提供给客户最优的服务!我们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功底再外加销售经验,我刚好就是学习技术的,所以我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公司的重用!

总之,这段时间,有太多的需要去回味和咀嚼的东西,不会很深刻,但是却有另一番的酸甜苦辣在其中。走到社会,才知道:社会是有多么的现实和残酷,面对的不再是纯真、稚嫩的脸孔。有的只是多面的面孔和多机的内心!不知道别人在这段时间的收获有多颇丰,但我只知道我这短时间中收获了很多很多,虽然没法和学校里面学的东西相比,自我感觉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因此就没有可比性。社会之中的学习,大多是更接近现实,更加理性,没有太多的假设和虚拟,有的只是更多的考虑到自身或代表的公司的利益!这段时间,我考虑了很多关于未来的假设和想法,才发现其实在学校这段时间我一直处在自闭的状态之中,没有更多的去关注现实的社会,没有更多的注意去增加自己的社会经历,也没有更多的去沉淀自我的社会适应力!所以在刚开始去从事以前没接触的行业时,有的只是迷茫和无知,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法去更快的适应和融入进去,所以就有了太多的负面消极的心理。只有等你明白了:你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整天掂个书本无所事事的小孩时,你才会有压力促使你把想法和意见先放一边,从新审视自己,更快的学习和积累,争取早一点融入他们。只要找到这个代表航向的指示碑时,就有了一时的责任和束缚,不得不遵循这个方向继续下去!虽然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不能用语言一一的列举,但我感觉他会对我一生都会有很深远的影响的。只有这段时间,我才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之中有多么的渺小,有多么的迷茫。在社会上要考虑的事有多复杂,有多不易处理,这种想法不是任何人都会有的,但至少我们都会面对的。我觉得我在人际关系和个人技能这两个方面的收获最多,至少我认为这些都是对我以后的人生有所帮助和有益的。毕业实习使我获得了人生第一笔宝贵的工作经验,虽然在步入社会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很多教训要吸收,但我想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无论是心态上还是技能上。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但只要努力地付出,我的职业生涯就必定会开出希望的花,结出成功的果我相信。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


篇一: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读《经济学是什么》一书有感

学了两年的经济管理专业(函授),虽然十几门课都勉强得以通过,但到头来扪心自问:什么是经济学?依然说不明,道不白。究其原因,固然有学习与考试两张皮的问题,这个暂且不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一本通俗易懂的、与社会实际乃至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经济学基础性读本,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文化水平不高且不是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说实在,经济学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拼搏的人都意识到掌握一些市场经济规律、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就如我们这些并非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也都深深感到,经济学知识的匮乏给我们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带来的不利。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不想学习经济学,而是无学习经济学之门;或者说,无法以我们可以接受的成本获得经济学的知识。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搞经济学的,我们大家都有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有点空闲还要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放松休闲一下,能够拿出来学习经济学的时间和资源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暇去拜读厚重的经济学经典。况且,如今的经济学已经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的了的,它那些陌生而又生硬的术语、极为复杂而深奥的数学模型,让即使受过一般高等教育的读者也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经济学因此成了少数经济学家课堂上和书斋里的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皇冠”。在大众迫切需要经济学知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为经济学有了这么广泛的接受对象提供了如此天赐良机的时候,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这次参加中青班的学习,有幸拜读了梁小民教授所著的《经济学是什么》一书,就好像交了一位好朋友,相信任何一个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的读者,都会佩服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功夫。这本书,就好像有人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与你拉家常,双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中,你就了解并熟悉了那些经常在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术语。

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通俗歌手的数量与高昂的门票价格,谈到最先在成都出现的电影院5元票价的冲击波,谈到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当这些例子说

完了,一个关于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问题,即经济学家常常说起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需求定理,什么是供给定理;也明白了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为何物;还懂得了需求弹性和供求弹性的作用。

再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一个人中彩票后的变化,谈到及时行乐的观念,谈到吃第三个面包和第一个面包的不同感受,谈到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例子说完了,家庭决策方面的问题就解释清楚了。从这里,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效用;也明白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为何物;还懂得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意味着什么。

又比如,作者在书中谈到曾经在农村风行一时的养鸡专业户,谈到“农夫山泉有点甜”这个家喻户晓的广告,谈到让所有老百姓受益的彩电价格战,这些例子讲完了,关于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问题就讲清楚了。从这里,我们既了解了市场的不同类型,即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又懂得了什么叫单一价格,何为歧视价格;同时,对博弈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略知了一二。 还比如,作者在书中剖析企业家的收入,以及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几千万人尚未脱贫,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开着宝马车去高尔夫俱乐部等现象,强调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就是解决效率与平等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把这一问题比喻成蛋糕,“既包括如何把蛋糕做大,又包括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平等一些。”例子讲完了,平等与效率得选择问题也就清楚了。从这里,使我们明白了企业家赚的是正常利润这一道理;知晓了如何用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等来衡量收入分配状况;懂得了用结果公平论和过程公平论来正确理解分配制度上的公平。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其他行业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把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甚至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近了。也许在这之前,我们会觉得经济学术语和概念晦涩难懂,但是看完这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和概念,原来很简单,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有专家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善于经商的民族,当一个犹太人参观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一边听解说员讲解,他的大脑同时会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参

篇二: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还记得在第一节财政学课之前,看到的这样一段话:你了解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臵的规模和结构吗?你知道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支出的需要吗?各种不用的政府收入和支出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你是不是希望对政府的财政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你想还成为制定公共政策的精英或维护公众权利的专家,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财政学的学习。

开学至今,终于在财政学的逐渐学习中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从刚开始对财政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半知半解,从毫不关心到开始逐渐关注财经网中的政府活动及政策动向,财政学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生活里从不曾关注的另一面,让我学会了如何作为一名公民去关注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财政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些都是学习财政学之后所养成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接下来,我将对这一阶段财政学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所学、所思、所感的阶段性总结。

首先,我学到了什么?

财政学的学习是一个入门的过程,从门外到门内,经过八周的学习我已经初步站到了财政学的门内。首先,我学会了一种关注的意识和习惯,学会了从课堂到生活中去关注财政学。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现正需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宏观体系,弥补市场的实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税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政府收支活动规律的学习变得更加重

要。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迫切需要去学习和去了解的意识,才会不仅仅把财政学当做是一门学科,而更多的是把财政学当做生活中一个感兴趣的方面去研究、去探索。其次,通过学习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对政府财政活动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理论篇到支出篇的学习中,对政府收支活动的影响、结构及规模有了一个概览的认知,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现状有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一方面通过理论篇的学习,对财政学学科体系和发展的追溯,能够在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的资料查询中对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支出篇的学习,知道了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等内容,也知道如何区分日常生活中政府的各种支出及作用。最后,通过学习还知道在财政经济学的发展中,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及庇古等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虽然目前以我的专业知识及经济学基础还不足以将整个的脉络理清,将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财政经济学的不同见解学习,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去了解去学习的兴趣。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够真正对整个财政学体系形成和发展有更深的了解。

其次,我想到了什么?

学习一门课程的最初,我常常会想到这样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讲的内容是什么?这门课能给我带来什么?同样的,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这几个问题,也在不断寻找着答案。首先,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门专业课,作为一名金融学的学生,有必要也必须去学好这

门课,才能对整个的财政体系及政府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因为这是一门与生活相关的课程,作为共和国的一名成年公民,有学习和了解的必要性。其次,这门课的内容是什么?就像学习这门课之前看到的那段话,如果能用几个词语概括的话,我想我会用这几个词:政府、资源配臵、收入和支出、经济政策和公民权益。了解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臵的规模和结构,知道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支出的需要,并希望对政府的财政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这门课能给我带来什么?正如前面提到的,这门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同时打开了我生活的另一面,让我去有意识的关注政府的经济活动以及思考政策活动背后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是财政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最后,我感受到了什么?

就财政学课程的学习而言,一方面我感受到了新知识所带来的新鲜感和充实感,但另一面,随着课程的不断学习,我又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些许枯燥和重复正慢慢褪去初始的热情。我想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正是由于多年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我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抗拒性。从理论到实际,总是需要一段距离。但是,八周的学习过程中,财政学的理论学习一直伴随着我们,难免会有点厌倦,。一直看书,看完之后对理论的了解始终欠缺着与实际的联系。老师讲具体例子的时候是课堂上大家最活跃的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学习的东西有太多的理论的需要掌握,所以才会更加渴望将财政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真切的复制出来。就像财政补贴的学习中,对于政府政策的明补

和暗补,除去课本上讲的之外,我还想更多的了解政府会在怎样的情况下实行不用的补贴形式,在过去或者现实生活中,如何进行补贴?有没有现实的典型的案例?如何分析政府的这一补贴政策等等。总的来说,希望老师能够跟我们多讲讲现实中的财政学的扮演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能够让我们更加轻松的接受理论的财政学。

曾经有一位老师送给我一句话:做有心人,读无字书。希望以后在财政学的学习中,自己能更好的把握财政学这门课真正带给我们的知识,学习财政,学好财政。并将其运用实际生活的分析中,多一分思考,多一些进步。

篇三: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心得(转)

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心得(转)

还是几天前,一个刚刚考取了外校法律系的小同学问我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因为她的学习热情,我一口应承下来。这几天,一直比较忙,只能在间歇中整理经济学的一些内容,也曾想过写一篇严肃的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文字,来陈述自己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思考,可这毕竟是个大工程,一旦着手,似乎要牵扯进来太多关于哲学、社会学的内容,依照我目前的功力和精力,都是难以对付的,所以,为着省力的要求,我决定将自己的经济学学习的经历作一些回顾,现在想想,写经历类的文字,相对比较轻松,而且有着另外一个好处,那便是,经历中更多的是自身逐步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经济学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普适的经验,可能更有针对性。至于在写完这些经历之后,什么时候来完成关于方法论的陈述,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一,我的大学经济学学习历程

我是1999年考入pku 经济学院的。记得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本心是准备填“政治学系”或者“中文系”作为第一志愿,但老师不怎么赞同,以为这些院系太偏,还是应该填点更好的专业,于是就填了“经济学”作为第一专业。当时,经济学类的文科专业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国际贸易”,我对国际贸易是要明白一点的,不过看“经济学”的全市投放名额只有一个,心中一横,就填了“经济学”这个我当时并不清楚地专业。也就是这一填,在若干天后的校园聚会里,一位分数超过我许多的“政治学系”同学不无遗憾的对我说,她其实很想学经济学的,不过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根本就不敢填,结果被我占了先,其实,那个时候我很希望告诉她我宁愿跟她换专业。

因为在那个时候开始,我已经开始有了不少困惑。从经济学开设的课程来看,进大学首先学的是经济学基础,包括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会计学,还有经济史(注意,不是经济学说史),这个过程中,我在度过了最初一段的新奇之后,就开始迷惑于老师的授课和经济学学习的意义。我一直认为经济学是门实用科学,可在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没有感到经济学的实用性,举个简单的例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市场的完全竞争,按照这个要求,现实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于是,所有根据此假设推导出的精美的结构,精美的理论都缺乏了现实的支持力,幸好那个时候还未曾敏锐到发现“信息是有成本”的,否则,我就会更加烦恼于开头所学经济学的问题无依托,无指向。但总之,大一时候得我,已经隐隐约约发现经济学学习中的一些不能被自己所能理解的地方。

至今想来,当时的自己太过年轻,是很严重的缺乏科学精神的。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却因

为许多别的事情耽误了对经济学的思考,留恋于一些更浮华表面的事情之上。所以,长久积攒下来的问题一直被我搁置,有时候会天真的认为,这种困惑最终是会被老师水到渠成的给处理掉的,而且以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质疑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一所名校老牌的院系的课程设置,这无疑是件可笑的事情。问题就这样一天天的搁浅,在经济学学习之路上,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唯一作的事情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保质保量或者大打折扣的进行课程学习。那段时间,我记得自己学习了一些粗浅的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也包括一些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之类的东西。

大概是大学二年级的那个夏天,有一天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找到一部书,这部书的名字叫做《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这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一套科学普及型读物中的一本,从借阅的记录来看,似乎并不大受人欢迎,而我也只是看到这个奇特的名字因为好奇借来一阅而已,根本没有想到,这本书从此开启了我日后整个思考的大门。那一个夏天,我坐在一座极破烂的教学楼里面读它,读数学的发展历史,伴随着我读这本书,不断思考的是经济学是不是也可以有质疑。终于有一天,因为数学史上那些质疑数学确定性的伟大数学家的鼓舞,我突然觉得,此前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错,我应该去做一些属于自己的工作,即便做不出来,也应该去努力尝试一下。

怀着兴奋,我开始了一个漫长的经济学的再学习之旅。从2001年的秋天开始,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重新架构自己的经济学体系,与此同时,也在重新架构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从经济学说史开始,我陆续读了一些重大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经济学读物,而且用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仔细研读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我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够像这段时间这样让我深味其中,尤其是熊彼特的专著,让我明确了一个异常广大的天地。在学习经济学说历史的同时,我开始借鉴大量的现代对于经济学的批判性文字,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思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强化对于主流经济学的学习。不过,因为天资和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这一段时间,我的思考仍然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细化下去,不过,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梳理大学阶段所有与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类别,按照理论演进的顺序,整理出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图表。那段时间,我反过来开始特别重视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因为我发现,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中,微观经济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工具性价值。

这算是我经济学学习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从迷糊状态到逻辑清楚地状态,让我重新审视经济学的学习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一年之后,即2002年的秋天,我迈入了经济学学习的第二个转折时期,这一年的新课程中有了一门叫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是当时学院的副院长,旅美回国不太长时间,对一些经济学前沿有着一定的认识,严格的

说,这堂课所学的内容甚少,只讲解了几个特定的例子,而且因为数学的关系,我学的很不扎实。但这堂课却给了我一个新的思维视角,就是从信息的角度来重新演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而与之同时,在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之中,也有了部分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这也让我收获良多。

整个大学给我的第三个经济学转折,应该是一门叫做经济学方法论的课程,这门课是新开的一门选修,不过,我投入的精力却远超过必修的课程。这门课上,我开始有系统的整理之前学习经济学说史的基本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经济学的其他理论相结合,也在这个过程中,我间接的涉猎了许多德意志民主社会主义学者的著作,终于在一定时段完成了我要的经济学大厦的基本建立。大学毕业论文我选作了一篇方法论的文章,大意是重新设定了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以次谈到了经济学的革新与发展。

谈到这里,基本上也结束了我对大学经济学学习历程的回顾。值得谈到的一点,我的经济学各个学科的分值都不是很高,不过略为得意的一点是,毕业前夕,我问身边的同学对于经济学的理解的时候,许多同学的回答都是不甚了了,而那一时刻地我,似乎有着比他们更深的一些基础性认识,至于今后这种认识不断支持着做新的思考,直到今天,我完全用自己的理念系统在支持自己的事业,都与那一段学习历程密不可分。

二,经济学学习的一点心得

严格来说,我不是什么经济学的好学生,分数从来都不是很好,在运用某些经济学模型上也不是很熟稔,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许多基本理论我至今几乎已经忘光。不过,略能为自己开脱的一点就是,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我的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基本的作用。回想起大学期间最敬佩的一位老师(我们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人大博士,思维极其缜密敏锐)曾经说到的大学学习的目的,我也在此对自己的经济学学习略作一点心得整理。

1.立足方法论,做经济学底层学习

这里还是不准备做纯粹方法论的介绍。我在大学期间,感觉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做了经济学底层的学习,比如经济学到底是什么一门科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该是什么,经济学跟其他学科、部类之间的关系如何,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系统是什么,经济学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其实,上述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基于不同的立场、态度会有不同的解答,不过尽管如此,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帮我们清晰自己的思路,创建属于自己的系统。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特别反对把经济学当成一门严谨的需要大量数学的学科,我不认为任何一个经济问题都要用冗长的数学证明来取代,包括我认为经济学应该尽可能服务于

现实,而不是表面化的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反复比较各个不同流派的经济学主张之后得出的属于自己的结论,至今还在指引我做现实的处理。

做经济学的底层学习,一个极大的感受就是,这本身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更多的涉足了哲学、社会学的领域,这个知识跨越很大,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思维训练却是令人震撼的。我一直在说,早年的经济学大家们,事实上都有很深的哲学背景,包括现在主流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萨缪尔森,他甚至是哲学博士。我想,这种有哲学、社会学为基础的知识结构,能够给经济学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更深的启发。事实上,也正是在做经济学底层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清晰了对于一个有张力的人才养成最有价值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在今天,我基本上已经忘却了许多知识,但是大学的经济学方法论却帮助我贯穿了许多看似复杂艰深的内容。

2.建立大视野,作经济学系统学习

经济学是一个系统结构,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这个系统中有的内容相比较而存在,有的内容相延续而存在,有的内容相交叉而存在。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结构,但结构内部又有着很深的一根逻辑线条,抓住这根逻辑线条,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将所有与之相关的内容统摄于一处。这种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厘清思路,明白要求,抓住条理,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加以处理。最近有一个很感的事情: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谈管理咨询的事情,谈到要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些内容同经典的管理学理论相结合,这个事情就是很典型的将经济学做成一个系统来看待的事情。在退出来做教育的这段时间,我思考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问题确实少了许多,不过,能很快领会他的意图,依赖的不是我还有多少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乃是至今还比较清晰的一个经济学的系统。 经济学是一个系统,需要系统学习,其实,其他的各个科学门类同样也是一个系统,也需要系统学习。现代科学中一直强调作为基础的三论,叫做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把经济学当成系统来学习,正是系统论的要求。经济科学是社会科学类学科,可在这个角度上,它同自然科学获得了统一。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自我要求并力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或者说,主张大学前两年是不要分文理科和分专业的,现在看来,这个想法也得到一定的印证。3.抓住联系点,做经济学细化学习

前述两点,从方法论的角度,从大系统的角度,给出了学经济学的一些要求,但经济学有着更深的要求,更具体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要从宏观层面向具体层面过渡。过渡的方法就是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论,在经济学系统的统领下,进入经济学部类的专题学习。这个过程中,就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且善于将不同的部类结合起来做思考。这里举个例子,前面提到的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部类,不过这个经济学的内容又在若干的经济学部类中得

到借鉴和发挥,比如说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有着本质上的共通性,在共同强调信息的成本这一核心概念上达成了一致,尽管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但确实有着相当的联系。

在一个统一的结构指引下,将各个内容联系在一起,这个做法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一方面,因为有着整体系统的统领,能够明确各个内容的自身定位,另一方面,将各个内容联系起来,又会更加明确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这就是我在学经济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体会,其实,现在来看,这些体会事实上是哲学思想在具体学科上的发挥。所以,反过来还是验证了哲学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我也建议大家都能重视哲学,研究哲学,运用哲学。

三,经济学新人的学习步骤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来做个建议,以帮助经济学新人对于经济学能有步骤地进行。这个建议其实很粗浅,本意也不是让所有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按照这个步骤来学习,我想,自己给的这个建议应该交给那些对经济学有想法,愿意投入时间去做研究的经济学新人们。

1.用经济学说史的专著来领路,尽可能熟悉经济学的演变发展历史,尤其是注意分析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基础、局限和演变发展,特别注意分析经济学分析的主要方法和优势劣势。

2.在经济学说史基础上,研读部分带有转折意义的经典经济学著作。

3.以经济学说史为基础,学习并熟悉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注意主流经济学嬗变而产生的流派。

4.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搭建经济学的宏观结构。

5.展开具体的学科的学习,并注意不断地总结。

上述步骤是一个整体学习步骤,不代表具体的学科的学习步骤,也不代表给出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总结,争取拿出一套自己对于经济学的理解认识和学习方法系统。

写到这里,我想可以暂时停笔了。相对于许多的别的方法介绍,我这个应该是不怎么具体的,不过,这代表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有了这个基础,再具体下去,对于个人来讲,也是有帮助,有意义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学习的心得体会不仅仅是我经济学学习的体会,也参与了大量的新的学科的学习心得。大学学习不会像高中初中那样,一本书会讲上很长时间,大学的学习内容更多,速度要求更快,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大学学习有新的认识,新的对应方式和方法,同时也获得新的成绩。


大学生经济学实习心得


无论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都得历经实习的洗礼。以下两篇经济学实习心得体会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


经济学

范文一

在李老师的安排下,我六个人成为一个小组,同时确定实习的题目为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虽然这次实习时间不长,仅有一周时间,但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局限课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小组进行实际调查,走访安康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各大医院及联通、移动、电信等通讯公司了解价格歧视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形式,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分析探讨,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出色的完成了这次实习任务。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只用经过共同的探讨才能迸出思想的火花,在实践中才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由于从未深入地接触社会,在与别人交谈时,语言过于专业化,使得不少调查对象不明白自己说什么。自己一向喜欢独处,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团队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后我也会向这方面改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不断总结,逐步完善,主动学习,积累经验,提高综合能力,以求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发挥出更多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另外,感谢李老师为我们的这次集体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同时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实习机会。

范文二

繁忙工作,过得真实且快,这样就实习了一周。这周的日子里,休会了生涯带来的酸甜苦辣。

首先,分享我的几个第一次。在分享之前,作一点背景充容。我们银行的大客户最近作了一次大规模的裁员举动。并且资金帐户要统一转移到中行。因此,我们要为他们解雇的员工办理住房公积金的销户与帐户余额的转移。因而,就有了以下几个第一次的产生。

第一次大范围撕新存折。

良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会好奇,好端真个新存折为什么要撕掉。实在,不是全本都要撕掉。只是前面第一页。为的是便利打印。那为什么要打印存折。对一两本存折来说,这是不用要撕掉第一页。但是我们要打印8000多本,如果不撕掉第一页,我们的工作量可想而之了。嘿嘿,撕存折的声音真的很像在撕钞票,在我手上撕掉的就不下1000本,刚开始还好,觉得很新颖。但是每个人调配到头上要撕将近1000本的时候,双手开始麻痹起来,拿起存折,翻到第一页,刷的一身,罗唆的声音随同着一页的掉落。一毛钱就这样糟蹋了。一本存折就6页加封面封底就8页,本钱1元,那这一页就值1毛钱。呵呵,当天晚上,我就差未几撕掉100快了。

第一次体验银行加班到晚上11点。银行职员晚上7点能走就算是早放工了。我们估量是最多做到9点半就ok了,怎么晓得11点仍是刚收官。正确的说是11点半才算是正式竣工。那天晚上,全支行的员工,除了不能缺席的引导和要开会的员工外,能过来的都过来帮忙。全支行能用的电脑、打印机都在不断的录入和打印存折。流水线式的流程支配,把我们分成了多少个小组,有的负责录入(我是其中一个),有的负责盖章,有的负责撕存折。全个支行除了7点半能吃晚饭的20分钟。大家简直没有停过。都是生机能早点干完早点回家。

每个人的膂力都在透支,但是谁都不放弃。我看着那份长长的录入名单,头晕是不在话下,眼泪一直的流,犯错时,又要及时发现,真的很累人。屡次想到废弃。然而别人的当真立场,让我不敢有一丝的松散,坚持保持再坚持。

第一次离家千里之外去实习。

刚开始的时候,对这样的部署心中也有抵触过。心想,实习罢了为什么要去到那么远的处所。家里邻近也有交行的,心存幸运心理。盼望能就近实习。不外,经由了这样的一个礼拜,对照其余人的一个星期的实习待遇,我感到因祸得福焉知非福真的是很准确。

固然在离家千里的地方去实习,却能感触到全支行的人情趣跟协调的集体。每个人都没有架子,都能谈话聊天。没有看不起我们是门外汉帮倒忙,都对我们很好,很给咱们机会去学习去锤炼的机会。

比拟之下,假如环境很好,却只有你去站大堂,这样的实习有点挥霍时间的象征,并且,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有机会去尝试,让新人去领会。永远就只能当一名门外汉,这样还不如去学点其他常识来得空虚。我认为本人是个幸运儿。每次的社会时光都能在一个轻易相处的群体中渡过。我也更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实习机遇。工作是累人的,但是天天都过得切实并有所得,这也是我当初去实习愿望的成果。

牛奶经济学讲座有感


"牛奶经济学"讲座有感

15秋1班黄泽敏

11月13日上午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裴东林先生给我们诧楷的学生做了一次经济学的入门讲座——浅谈"牛奶经济学".

考虑到我们学生刚接触经济学,所以裴教授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浅而易懂的例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为什么资本家为了维护农产品高价,不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也不低价卖出弥补损失呢?送人不好吗?听了裴教授深入讲解才知道生产过剩会导致价格下跌,而抑制价格下跌的方法就是减少供应。

裴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不同财产所有制体制对不同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一座矿山,如果是属于国家的,那么挖掘矿山的人就只会为自己短暂的利益考虑,采用掠夺式的发展模式,剥削矿工。相反,如果矿山是私有的,那拥有矿山的人会为了他自己和他的后代考虑,用心保护环境,与矿工一起建立新城镇。而中国现有的体制是社会主义体制,就属于前者那样,将所有土地的所有权都归属于国家,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只顾自己利益,做出一些违背良心事情的根本原因。

在听完这次裴教授的讲座后我觉得股票、银行、房价等等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情况会有一周期性的轮换,但是这个周期的时间是多久,这是不可预测的,连最顶级的经济学家和家都难以预测到,为此裴教授为我们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件。

裴教授在英国南部有一处房子,但是因工作原因要去北边,因此裴教授想卖了这处房子,在北部买一处,但是因近十几年来英国房价一直在涨,所以裴教授很犹豫,于是就请教了许多专家,专家们的意见都是不要卖房子,于是裴教授就听取他们的意见就没卖,结果没过几个月,发生了次贷危机,英国房价直线下跌,于是裴教授就后悔当时没有卖掉。是的,经济的爆发点没人能准确的预料到的,并且随着供给越来越大,生产越来越高,到达一个顶点就会爆发。

我非常喜欢裴教授今天的讲座,他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非常清晰。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但学习经济学,能在我们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可以如何更好的分配资源等等。感谢裴教授的这次讲座,让我们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有机会还能参加这种讲座。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