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理念对选人用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坚持科学理念对选人用人工作的几点思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坚持科学理念对选人用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组织工作角度讲,这里的千里马就是指人才,而伯乐就是选人用人者。选人用人是组织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它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组织人事战线的工作责任重,难度大,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常常是矛盾的焦点。”这就要求选人用人者必须具备科学的理念,掌握科学的方法,实施科学的标准,落实科学的制度。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选人用人,才能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聪明才智,全身心投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最终实现整个人才干部队伍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三个科学理念”,解决好“用什么人”的问题

一是按“三事”理念选人。“三事”即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要从事业发展和时代要求出发选人用人,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大胆使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按“四化”理念选人。树立“注重政治、注重年龄、注重文化、注重业务”的导向,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三是按“二不唯”理念选人。选人用人过程中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坚决贯彻用人不唯学历唯能力,不唯资格唯实绩的理念,真正把能力强、实绩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坚持“四个科学方法”,解决好“怎样选人”的问题

一是坚持“333”制度法。“333”即建立健全体现“三公”、“三意”“三匹配” 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民主,切实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具体内容就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坚持组织意图、群众意见、个人意愿相结合;干部品行、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二是坚持群众基础法。县委只管制定标准和程序,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级党组织广泛推荐基础上实行“二轮推荐”。干部决策时,县委组织部部务会、县委常委会、县委全委会按比例依次票决。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程公开公布干部选任工作。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推荐人选享有广泛群众基础。三是坚持人才引进法。对于紧缺人才要打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等限制,疏通流动渠道。大力引进“村官”,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单一、文化程度层次低的现状。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选人渠道,积极面向全市乃至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尤其是专业性强的领导干部。四是坚持智力选人法。积极开展“青年人才论坛”等活动,通过活动让更多的青年才俊、特殊专业人才展现风采,便于更好更科学更全面地发现并选拔人才。

三、坚持“三个科学标准”,解决好“怎样评价人”的问题

一是制定干部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完善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对县管领导干部实现量化考核,并注意在班子换届中进行运用,从而对选人用人发挥重要的依据和导向作用。二是制定干部考核评价民主标准。坚持扩大考核工作中的民主,完善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的程序方法,扩大参与考核群众的范围,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三是制定干部考核评价导向标准。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更加关注恪尽职守、着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干部,更加关注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加快发展、干出实绩的干部,更加关注不图虚名、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使干部考核评价与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进一步形成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

四、坚持“三个科学制度”,解决好“怎样监督用人”的问题

一是坚持领导干部任期监督制度。加强对县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注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请销假备案、驾驶公车审批等制度。二是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严格按照市委有关组织人事工作的规定,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干部调整过程中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开通“12380”、“46736808”举报电话和网上信箱,实行部长接待日制度。加大对违反选人用人政策的查处力度。落实立项督查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防止和查处“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三是坚持群众监督制度。竞争性干部选拔过程中,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普通群众参与现场监督。加强和改进纪监、组织系统信访举报工作,认真受理、深入核查群众反映的选人用人问题。重视和支持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舆论监督,正确对待并及时处理社会各界和媒体提出的意见建议。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选人用人工作心得体会


选人用人工作心得体会

治党治国之要,首在选人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新观点,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在实践中认真领会把握,自觉贯彻落实。

一、 如何认识选人用人问题

评价一个地方选人用人工作,最核心的指标应当是选人用人的导向是否正确,选人用人的风气是否清正、选出来的干部结果是否公正。一句话,就是选出来的干部是不是群众都公认。群众公认了,导向就好,风气就正。那么,选干部的结果好不好,用什么来衡量呢?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选拔干部不能“雾里看花”,要光明磊落、让大家都看得懂,不能让大家看不明白是按什么规则选出来的;二是选出来的干部要基本上在大家意料之中,不能经常出人意料地冒出几匹“黑马”;三是选出来的干部不是大家认为是那些“搭天线”、找关系的人;四是不能让埋头苦干和勇于担当的人吃亏。五是选出来的干部不是平衡照顾关系,考虑人情关系的。要做到以上几点,关键是与标准规矩比对,与同类干部比对,与群众口碑比对,与自己感受比对。最核心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用人导向要旗帜鲜明。用人标准和导向是紧密联系的。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认为应当树立以下选人用人导向:一是任人唯贤的导向。就是选拔干部以事业为导向,以德才为导向,坚持原则,不以人情关系选干部,不分远近亲疏,不戴有色眼睛,不搞平衡照顾。二是崇尚实干的导向。让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有进步机会,使那些心思都放在“搭天线”、找关系,不干事的干部,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受到批评和惩处,激励干部求真务实,踏实干事。三是重视基层导向。就是选上来的干部有基层工作经历,注重从条件艰苦的基层选拔,从经受过考验的干部中选拔,使年轻干部向基层流动。四是群众公认导向。干部选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一句话,就是把干部的德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选出来的干部人品要好,让大家心服口服。同时,在干部工作中还要旗帜鲜明地保护好干净干事的干部,敢于为这些同志说话,敢于为这些同志撑腰,使干净干事的干部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干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

二是综合研判,给干部“画像”要准。核心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层面了解掌握干部各方面情况,识人要深,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不把考察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看简历、看推荐上。观人要全,“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要注重看干部一贯表现,通过群众“口碑”,社会评判,印证识别干部的人品、官德和政绩。评人要准,注重从社会工作、生活细节看干部,从身边人的评价识准干部。

三是树立底线思维,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用错一个干部,绝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它会影响一个地方的用人导向和风气。因此,我认为在选干部上要有底线思维,要把握“六不用”:不用有劣迹的干部,不用群众口碑不好的干部,不用意见不统一有争议的干部,不用造假的干部,不用有反映问题没有查清的干部,不用有“来头”的干部。只有把握以上底线,我们才能端正用人导向,树立良好风气,促进事业发展。

二、如何选人的问题

选人是个难题,选好人更不容易。我认为,选好人核心问题是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切实落实干部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作为组织部门,主要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干部情况掌握透,了解清楚,在平时考察考核中选。我们对身边人用起来放心,可以用好,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身边人的一言一行、德才表现很清楚,了解的很全面,用起来放心。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不了解的干部如何选,用起来心里没有底气。因此,需要我们全方位了解干部。如何了解干部,我认为主要还是多看、多听、多谈、多记。多看,主要是看政治态度,看对待腐败的态度,看班子成员的看法,看干部的一贯表现。多听,主要听干部的口碑,听干部群众的质疑,听与老板关系亲近程度,听干部群众的反映。特别是对重点培养将要提拔的干部多听干部群众的议论。多谈,主要是耐心地与干部群众谈,随时谈、随地谈,结合工作谈,了解掌握干部活的思想。多记就是把平时了解掌握干部的情况及时记下来,时间长了就会积累干部各方面情况。同时,重视年度考核结果(可以听到干部考察时听不到的真话、实话和不同意见),把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比对,掌握排名情况。对优秀干部大胆使用,对排名靠后的干部分析原因,慎重考虑。要积极探索任前考察+年度考核+平时了解“三位一体”的干部考察考核新模式,任前考察以发现问题为主,突出考察干部“廉”的表现;年度考核以政绩为主,突出干部“绩”的表现;平时了解以群众口碑为主,突出干部“德”的表现,科学设计“廉”、“绩”、“德”的评价要点和办法,增强干部考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是将选人用人与推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推进的一线选。当前,改革发展的任务很繁重,一方面需要大量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参与推进,另一方面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渴望有一个平台锻炼、展示和提高自己。将选人用人与推进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推动工作落实,而且能够更好地发现干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因此,我认为,要积极探索在推进工作一线发现干部选拔干部的办法,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推进到哪里,干部考察选拔就迅速地跟进到哪里,保障到哪里。要把干部考察由室内搬到室外,搬到项目建设现场、招商引资前线和维护稳定等一线,形成在一线发现干部选拔干部的机制,使一大批优秀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得到提拔重用。

三是建立一批后备干部名单,在后备干部中选。组织部门要有干部储备,要及时为党委提供数量充足的优秀干部,不能急拿现用。当前,关键是改进后备干部推进考察办法,保证后备干部质量。我认为要积极推行推荐范围减量增质、评价方式多措并举、档案审查严格细致、个人谈话深刻通透、组织重视规格较高的“CT式推荐考察”办法,改变以前沿用多年、重程序重形式的平面化推荐考察,变为重实效重内容的立体式推荐考察,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建立后备干部库,为干部使用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形成好干部选拔的管用机制,靠制度机制选。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群众对干部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提名的,选干部有什么规则比较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空缺的岗位,提人选的领导也比较多。如果没有制度、程序确定下来,组织部门很难操作。因此,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和选拔规则程序非常重要。我认为,要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制度,并且使初始提名程序公开、透明。干部初始提名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提名的方向原则;二是干部提名的方式;三是干部提名的程序;四是人选产生的流程;五是各个流程的监督措施;六是环节的责任主体。通过设计流程、拉长链条、过程公开、强化监督来保证选人用人的公正、公平。同时,还要积极推行干部无任用推荐、无任用综合研判、拟任和推荐人选票决等制度,形成用制度机制选人用人的规则导向,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三、如何保证选好人的问题

制度机制再好,还是要人来执行。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委做好干部工作的参谋助手,拥有向党委推荐干部、建议干部的权利。只有坚持原则,出于公心,真正知人,才能及时发现好干部,把干部选好用好。我理解,保证选好人用好人,应当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靠坚强的党性。总书记强调组织部门坚强的党性,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着眼于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让好干部得到提拔使用,让找关系,不干实事的干部没有市场,得到惩戒。

二靠过硬的本领。选贤任能,关键在于看干部、在于知人识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就容易用人不当、用人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断提高我们识别干部的“看家本领”。组工干部如何提高识人选人的能力,我认为,一是要提高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能力,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方法。二是要练就知人识人的基本功,要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五清”,即政策清、底子清、思路清、流程清、结果清,成为政策通、活档案、一口清。通过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注重实践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靠务实的作风。只有真正了解干部,全面准确了解掌握干部的德才条件和现实表现,才能选准用好干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好的作风,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了解考察干部,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多与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诉求,了解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加大日常了解熟悉干部力度,坚持实事求是、以事论人,不凭印象、凭感觉用干部,切实做到识人有据、用人有方。

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心得体会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心得体会》,好东西应该跟大家分享,改掉错别字就发到了小编,希望对网友有用。

做好选人工作心得体会

治党治国之要,首在选人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新观点,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在实践中认真领会把握,自觉贯彻落实。

一、如何认识选人用人问题

评价一个地方选人用人工作,最核心的指标应当是选人用人的导向是否正确,选人用人的风气是否清正、选出来的干部结果是否公正。一句话,就是选出来的干部是不是都公认。群众公认了,导向就好,风气就正。那么,选干部的结果好不好,用什么来衡量呢?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选拔干部不能“雾里看花”,要光明磊落、让大家都看得懂,不能让大家看不明白是按什么规则选出来的;二是选出来的干部要基本上在大家意料之中,不能经常出人意料地冒出几匹“黑马”;三是选出来的干部不是大家认为是那些“搭天线”、找关系的人;四是不能让埋头苦干和勇于担当的人吃亏。五是选出来的干部不是平衡照顾关系,考虑人情关系的。要做到以上几点,关键是与标准规矩比对,范文写作 与同类干部比对,与群众口碑比对,与自己感受比对。最核心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用人导向要旗帜鲜明。用人标准和导向是紧密联系的。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认为应当树立以下选人用人导向:一是任人唯贤的导向。就是选拔干部以事业为导向,以德才为导向,坚持原则,不以人情关系选干部,不分远近亲疏,不戴有色眼睛,不搞平衡照顾。二是崇尚实干的导向。让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有进步机会,使那些心思都放在“搭天线”、找关系,不干事的干部,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受到批评和惩处,激励干部求真务实,踏实干事。三是重视基层导向。就是选上来的干部有基层工作经历,注重从条件艰苦的基层选拔,从经受过考验的干部中选拔,使年轻干部向基层流动。四是群众公认导向。干部选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一句话,就是把干部的德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标准,各种日常写作指导,教您怎样写范文 选出来的干部人品要好,让大家心服口服。同时,在干部工作中还要旗帜鲜明地保护好干净干事的干部,敢于为这些同志说话,敢于为这些同志撑腰,使干净干事的干部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干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

二是综合研判,给干部“画像”要准。核心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层面掌握干部各方面情况,识人要深,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不把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看简历、看推荐上。观人要全,“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要注重看干部一贯表现,通过群众“口碑”,社会评判,印证识别干部的人品、官德和政绩。评人要准,注重从社会工作、生活细节看干部,从身边人的评价识准干部。

三是树立底线思维,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用错一个干部,绝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它会影响一个地方的用人导向和风气。因此,我认为在选干部上要有底线思维,要把握“六不用”:不用有劣迹的干部,不用群众口碑不好的干部,不用意见不统一有争议的干部,不用造假的干部,不用有反映问题没有查清的干部,不用有“来头”的干部。只有把握以上底线,我们才能端正用人导向,树立良好风气,促进事业发展。

二、如何选人的问题

选人是个难题,选好人更不容易。我认为,选好人核心问题是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切实落实干部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作为组织部门,最全面的写作网站 主要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干部情况掌握透,了解清楚,在平时考察考核中选。我们对身边人用起来放心,可以用好,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身边人的一言一行、德才表现很清楚,了解的很全面,用起来放心。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不了解的干部如何选,用起来心里没有底气。因此,需要我们全方位了解干部。如何了解干部,我认为主要还是多看、多听、多谈、多记。多看,主要是看政治态度,看对待腐败的态度,看班子成员的看法,看干部的一贯表现。多听,主要听干部的口碑,听干部群众的质疑,听与老板关系亲近程度,听干部群众的反映。特别是对重点培养将要提拔的干部多听干部群众的议论。多谈,主要是耐心地与干部群众谈,随时谈、随地谈,结合工作谈,了解掌握干部活的思想。多记就是把平时了解掌握干部的情况及时记下来,时间长了就会积累干部各方面情况。同时,重视年度考核结果(可以听到干部考察时听不到的真话、实话和不同意见),把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比对,掌握排名情况。对优秀干部大胆使用,对排名靠后的干部分析原因,慎重考虑。要积极探索任前考察+年度考核+平时了解“三位一体”的干部考察考核新模式,任前考察以发现问题为主,突出考察干部“廉”的表现;年度考核以政绩为主,突出干部“绩”的表现;平时了解以群众口碑为主,突出干部“德”的表现,科学设计“廉”、“绩”、“德”的评价要点和办法,增强干部考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小编 二是将选人用人与推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推进的一线选。当前,改革发展的任务很繁重,一方面需要大量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参与推进,另一方面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渴望有一个平台锻炼、展示和提高自己。将选人用人与推进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推动工作落实,而且能够更好地发现干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因此,我认为,要积极探索在推进工作一线发现干部选拔干部的办法,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推进到哪里,干部考察选拔就迅速地跟进到哪里,保障到哪里。要把干部考察由室内搬到室外,搬到项目建设现场、招商引资前线和维护稳定等一线,形成在一线发现干部选拔干部的机制,使一大批优秀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得到提拔重用。

三是建立一批后备干部名单,在后备干部中选。组织部门要有干部储备,要及时为党委提供数量充足的优秀干部,不能急拿现用。当前,关键是改进后备干部推进考察办法,保证后备干部质量。我认为要积极推行推荐范围减量增质、评价方式多措并举、档案审查严格细致、写作网,教您怎样写范文 个人谈话深刻通透、组织重视规格较高的“ct式推荐考察”办法,改变以前沿用多年、重程序重形式的平面化推荐考察,变为重实效重内容的立体式推荐考察,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建立后备干部库,为干部使用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形成好干部选拔的管用机制,靠制度机制选。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群众对干部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提名的,选干部有什么规则比较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空缺的岗位,提人选的领导也比较多。如果没有制度、程序确定下来,组织部门很难操作。因此,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和选拔规则程序非常重要。我认为,要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制度,并且使初始提名程序公开、透明。干部初始提名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部提名的方向原则;二是干部提名的方式;三是干部提名的程序;四是人选产生的流程;五是各个流程的监督措施;六是环节的责任主体。通过设计流程、拉长链条、过程公开、强化监督来保证选人用人的公正、公平。同时,还要积极推行干部无任用推荐、无任用综合研判、拟任和推荐人选票决等制度,形成用制度机制选人用人的规则导向,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三、如何保证选好人的问题

制度机制再好,还是要人来执行。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委做好干部工作的参谋助手,拥有向党委推荐干部、建议干部的权利。只有坚持原则,出于公心,真正知人,才能及时发现好干部,把干部选好用好。我理解,保证选好人用好人,提供最新和免费范文模板参考 应当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靠坚强的党性。总书记强调组织部门坚强的党性,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如果公道正派上出了问题,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着眼于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让好干部得到提拔使用,让找关系,不干实事的干部没有市场,得到惩戒。

二靠过硬的本领。选贤任能,关键在于看干部、在于知人识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就容易用人不当、用人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断提高我们识别干部的“看家本领”。组工干部如何提高识人选人的能力,我认为,一是要提高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能力,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方法。二是要练就知人识人的基本功,要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五清”,即政策清、底子清、思路清、流程清、结果清,成为政策通、活档案、一口清。通过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注重实践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靠务实的作风。只有真正了解干部,全面准确了解掌握干部的德才条件和现实表现,才能选准用好干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好的作风,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了解考察干部,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多与干部谈心,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诉求,了解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加大日常了解熟悉干部力度,坚持实事求是、以事论人,不凭印象、凭感觉用干部,切实做到识人有据、用人有方。

(编辑:华华)

这是篇好文章,讲的是关于干部、用人、了解、群众、考察、导向、工作、选人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

树立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观


坚持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观

坚持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观,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和实践中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对形成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至关重要。

——把干事创业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是不是干事创业、能不能干事创业来考察干部,以考察干部发展意识、发展思路和发展潜力、实际能力和具体表现以及任期内事业的发展情况和为长远发展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为重点,通过考察,真正把干部引导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

——把干事创业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见高低、以贡献定位子的选人观念,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有选拔的机会、任用的舞台和应得的地位。

——把干事创业作为激励干部的重要条件。要做到谁能胜任工作就选谁、谁能干好事业就用谁、谁能加快发展就任命谁,彻底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鼓励创业者、教育空谈者、惩治腐败者,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励大胆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业绩。

坚持在干事创业中培养锻炼干部

要适应形势发展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抓好干部理论素质、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使干部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

1、强化教育。首先,要抓好理论学习。重点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要学习业务、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切实增强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综合知识和素质。其次,要抓好能力培训。重点抓好知识的更新和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切实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2、注重实践锻炼。要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使广大干部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强新才干。要组织干部到工作一线去,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问题复杂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坚持在工作难度大的地方打开局面,在遇到新情况的地方总结经验,在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地方推动落实,在矛盾突出的地方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创造、能力在一线培养、才干在一线增长。

3

、学习外地经验。要积极组织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开启思路,打开眼界,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锻炼,不断丰富头脑,充实自己,增加实际工作能力。

坚持在干事创业中选拔使用干部

在干部创业中选拔使用干部,是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一,要不拘一格选人。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彻底打破身份、年龄、学历、地域等界限,对能够干事创业的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确保把那些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有更大的舞台,充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第二,要按需用人。要坚持人适其位、位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要求,选拔能适应不同类别和层次要求的干部,真正做到按需选人用人,充分发挥干部的特长和才能。

第三,要用人所长。选拔使用干部要通盘考虑、综合平衡,根据干部的自身素质,安排最合适的工作职位,实现干部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的最佳组合,防止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甚至埋没人才等现象的发生。

坚持在干事创业中激励约束干部

强化对干部的激励约束,形成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的奖惩机制,是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从健全机制入手,切实强化对干部的激励约束。

一是要健全激励机制。对干事创业、贡献突出的干部,要及时提拔重用,同时,要积极改革干部工资制度和分配办法,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真正使干事创业的干部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二是要保护干事创业的干部。对干事创业的干部,在工作上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当他们遇到不公正待遇时,要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说,勇于为他们撑腰壮胆,鼓励他们大胆地干事创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要坚决实行劣汰制度。造就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必须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决把那些不干事创业、相形见拙的干部,通过免职、降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等途径,及时淘汰出局,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种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推动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对小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学生的负担有二:一是课业负担;二是精神负担。为什么会有如此沉重的负担,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来自家长;二来自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哪还有玩的时间啊!在家长们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思想过早地成熟,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但是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的今后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他们不得不在现在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而学校里师生的负担来自统考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首先,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家长们并不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 他们担心现在进行的快乐教育,到时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绩的结果。面临的情况是小学不好好学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别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学就没戏,这是一环扣一环,哪环松了也不行。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就是学校放松了不少家长也会给孩子暗地里加码,那反而是一种更可怕的竞争、更可怕的压力。这几个学期,我校为了给学生减负,没有征订“每课一练”等作业本,但是家长们自发去书店购买。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在家长会上提出要增加作业量。 “减负”后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但有了这么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于是家长们又对“减负”产生了担心。
要做到真正的“减负”,正如江校长说的,师生过重的精神负担要减,机械性的、惩罚性的、累死人的作业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课业负担不能减。目前有些学校的“减负”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借口“减负”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借口“减负”随意修改;借口“减负”随意减少教学时间。甚至,“减负”成为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学校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总结出在课内、课外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作业。作业就内容来说,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形式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如有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既有统一的必做作业,也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过于疲惫。

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顺应新形势,继续深化改革,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思路,促使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理清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总方针。练好内功、强化职工素质是我们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是改变人们对后勤固有看法的必然要求;加强管理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争创一流是后勤队伍追求的永恒主题。

二、明确工作目标

首先,后勤服务要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地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后勤队伍的现状出发,从服务对象对后勤的较高期盼出发,我们的管理和服务都有很大的差距。而要较快地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最经济最便捷而且也是最明智的途径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是后勤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其次,后勤管理要企业化。后勤是资源密集程度较高的单位,由此派生的经费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我们手里使用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为机关当家理财的自觉意识。所以在工作中要按市场原则办事,效率优先,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要进一步强化后勤的管理职能,还管理之本源,还服务以纯粹。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机关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第三,后勤保障要规范化。服务也好,管理也好,都要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制度保证。原有的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缺失的和不足的要加以补充和建立健全,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好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保证后勤保障的高效和到位。后勤保障工作一定要努力做到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要积极探索后勤工作的规律性,形成共同遵循的制度规范。

第四,后勤队伍要专业化。"业贵其专",后勤干部职工只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我们希望,后勤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真正成为本职工作中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使后勤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努力提升我们的管理技能和服务本领。

三、基本工作要求

一要树立服务意识。思想是先导,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境界是不可能做好服务工作的。作为后勤服务部的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要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学习能力。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带头抓好学习。要不断完善学习制度,进一步营造崇尚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二是调研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衡量我们领导班子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协调能力。要形成一种合作共事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四是干事能力。后勤工作不尚空谈,更不能夸夸其谈,其落脚点是做事情,想干事,干成事。

三要处理好各方关系。一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后勤工作要服务服从于机关工作这个大局,要善于把后勤工作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去布局。二要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务虚不是"空谈",不是"坐而论道",而是针对后勤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的积极思考,是为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不思考就理不出头绪,不思考就会没有目标、缺乏理论武装。三是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服务是目的,但管理是达到优质服务的桥梁和手段。我们要不断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意识,努力做到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管理要到位,服务要点对点,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要用管理促服务,用服务检验管理。

党的后,新形势新挑战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和眼光,不断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全方位地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这样才能适应机关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把基本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各办公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后勤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定能够实现"满意在后勤、和谐在后勤、发展在后勤、一流在后勤"的管理目标!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