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编辑为了您的利益精心编辑了这份有用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希望这些技巧能够让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循序渐进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篇1】

一、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过程建议:

我会认。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

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二、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查字典。读读比比安排了五组词语,目的让学生通过认读,进行比较,来巩固读音相同的形近字。读读记记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清姓氏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学习查字典是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部首的含义,再进行举例,然后学生尝试加以练习。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过程建议:

读读比比。

1、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

姓氏歌。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

学习查字典。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

查看更多>>>

范文资讯网专题“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会用觉得造句。

2、理解课文,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生字卡片,重点句子小黑板。

3、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本领碰到正巧强烈脱下难受挂帆推着

2、听说训练。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开火车认读词语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认识情况和熟练程度,以便在本堂课的生字教学中引起注意。)

二、学习课文

1、谈话激趣:究竟是谁的本领大呢?风和太阳谁也不肯让谁,决定比试一下。小朋友中有谁愿意做公正的小裁判,来评判一下呢?

2、裁判须知:风和太阳一共比了几次,每次比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3、自由读课文,争当小裁判。你觉得谁的本领大?为什么?

(争当小裁判,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怎样才能做公正的裁判呢?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熟知本课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兴趣。)

4、组织交流。

⑴、第一次比赛:脱下孩子的外衣

①说说那还不容易、谁知是什么意思?

②练习用觉得说话。

③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比赛的经过。说一说:这时的风和太阳会想些什么?

⑵、第二次比赛:让船走得快

①说说这有什么难的是什么意思?

②理解得意、惊讶,注意说话语气。

③借助图片投影,理解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④分角色朗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想一想:听了风的话,

太阳会怎样回答呢?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说话人的语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是两句反问句的意思,结合当时的情景,学生的体会完全是自主的。)

(3)、公正的小裁判,现在你想对风和太阳说些什么呢?

(能作为公正的裁判,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句公道话,那是值得骄傲的事,因而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也不需要老师去强加给学生了。)

(4)、你能读准下面的一字吗?

一天一个一起一样一条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一的变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的读法。)

三、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强、些、受、挂、推。

2、汇报识记,练习组词。

3、描红临写。

〔点评〕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

查看更多>>>

画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6个,会写12个生字,学会积累句子。 2、正确、流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启发、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说个谜你们来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 2、点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风。(板书:画风) 二、感受形象,加深体验。 1、出示课件:微风吹旗、吹树叶、吹炊烟、大风吹树、吹人、狂风大作时的画面。 2、谈谈你还看到哪些风与物的情形。 3、同学们见过风、感受过风。那么画过风吗?风怎么画?现在大家动脑、想一想把风画一画好吗?看谁画得棒。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三、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和不会读的字。 2、学习查几个字。 3、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4、抽认生字。 5、开火车认生字。 6、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查看更多>>>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分析合体字字形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主动努力做事,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二、教学重点 1.会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成语的含义以及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朗读课文录音带,投影片,生字卡,作为奖励用的绿、黄、红色星若干颗。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故事导入。 1.(出示本课的三幅图)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成语故事。请你看看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为学习课本的规范语言做准备。) 2.谁能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以此种方法了解学生对故事的主题把握的情况,从而发现学习的小骨干。) 3.借助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4.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意思? 5.你们看图后的猜想和给故事起的名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不同颜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这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只要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就可以分别得到绿、黄、红三颗星。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得到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绿星开始。 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画出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3)出示词语卡片,进行认读。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撞断捡起兔肉(得)到旁边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障碍,要想得到绿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间互相正音。注意“捡”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②去掉词卡上的拼音再读词。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全班齐读生字词。(教师要采用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查看更多>>>

《兽王》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具准备:老虎头饰、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琴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两只老虎》、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 “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 1、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的音调是怎样的。 2、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3、再次复听乐曲,学生随乐曲表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猫虎歌》;聆听《老虎磨牙》;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 二、表演《猫虎歌》: 1、故事导入新课: “同学

查看更多>>>

第三课《童趣》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 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教学方法:动感教学法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玩具交响曲》、聆听《出发》。 教学过程: 一、 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 课堂小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 学唱《打花巴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打花巴掌》 1、出示节奏:×××× × │×× × │×.× ×× │× 2、学生自由讨论后读出节奏。 3、学唱《打花巴掌》 a、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b、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c、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教师提示这首歌的儿歌部分两人一组互相击掌。儿歌部分即兴表演。 e、分组创作新歌词,相互演唱、评议。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4组分别拿一件乐器)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b、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学习节奏0 x 0 x∣0 x x‖为歌曲伴奏。 3、 创编活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

查看更多>>>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查看更多>>>

一、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 、想:想象——联想。 3、检查生字情况 ① 小老师领读。 ② 说偏旁猜字。 ③ 编序号猜字。 ④ 识记生字,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⑤ 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⑥ 扩词。 三、师生交流。 1、 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 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 读新词(投影出示): 泉水、 瓦罐、天然、 水塔、 杜鹃花、打结、 结果、清脆、一股清泉 4、 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5、 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配以简笔画形象描 四、写字指导。 1、 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发现: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结”是多音字。 2、 重点范写以下几个字:股、脆:月字的制导,脆,右下不要写成“巳”。鹃:左下是竖。 3、 学生练笔。(播放古筝曲,教师环视指导) 4、 展示交流。 要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点,“塔”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答”。

查看更多>>>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 1、牧场的背景图。 2、kt材质的圆形、三角形、梯形头型的动物范例若干,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教学过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 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 (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 五官。 3、做好以后可以轻声交流,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再做不同的动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在开心牧场,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小动物最神气?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头型和色彩进行评价。) 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查看更多>>>

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下册 小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二年级小学数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体育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二年级体育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小学语文特级教案二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体育教案下册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成功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二年级微机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郊游教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二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二年级写字教案下册
展开更多
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