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参观施洋烈士陵园有感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需要撰写思想汇报,一份完整的思想汇报其实倾注着我们的心血。我们写思想汇报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也许以下内容“思想汇报:参观施洋烈士陵园有感”合你胃口!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敬爱的党组织:

1月18日上午,秋高气爽,我们分党校管院1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去参观施洋烈士陵园。首先我们集体瞻仰了施洋烈士的塑像,并合影留念。瞻仰塑像顿时使我心潮澎湃,那种铮铮铁骨不畏强权与反动派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

施洋,字伯高,湖北竹山人。生于1880年6月13日。1907年施洋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学蚕科。课余时间阅读进步书刊,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1910年,施洋转入郧阳农业中学。1915年,施洋就读于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毕业后,他与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主张律师是保障人权,伸张公理的工具。

1910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施洋以武汉律师公会副会长的名义,召开紧急会议,提议发通电,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并深入学校,指导和推动学生的爱国斗争。1920年秋,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阅读了《***宣言》等马列着作。同时,他还深入产业工人居住区,了解工人疾苦,参与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宣传“劳工神圣”和社会主义。1921年10月,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同年7月底,施洋指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并被聘请为该会法律顾问。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2月15日凌晨,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施洋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表现了一个***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的坚强信念。敌人恼羞成怒,连呼开枪。施洋高呼:“劳工万岁!”第二枪响时,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劳工万岁!”中国***的优秀党员、劳动者的律师施洋英勇牺牲了,时年34岁。

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接着我们集体来到施洋烈士纪念碑,并在墓地对着烈士长眠的地方深深地鞠躬以表达我们深深地怀念与敬仰,作为一名***员,在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施洋肩负起了一名优秀***员的使命与责任,用热血扞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自由平等的信念。当前处于和平年代,在中国***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我们不再需要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每个***员应该十分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随时准备同破坏和平与安定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应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多为人民办实事,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此外,还要起到一名***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争先创优,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作出自己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短暂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施洋烈士带给我的震撼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今后一定要以施洋烈士为榜样,以一名优秀***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光荣的***员。

fwr816.com扩展阅读

10月党员思想汇报:施洋烈士陵园纪行


敬爱的党组织:

10月11日下午,我们文学院党课第八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一行来到了施洋烈士陵园。关于施洋烈士陵园,之前我了解的并不多,只是每每出行,这个地方几乎成了必经之地,也吸引了我的目光。高大的牌坊,沿山而上的石阶,延伸而至的一片深幽树林,都成了我停留的目光下的亮点。而终于,多少次的错过终于在那天得到了弥补,终于可以于彼时来此探寻那里的于我的未知。

每到一处,自然是免不了合影留恋,这次也不例外。十多个人刚刚踏进陵园的大门,便寻来一位路过的阿姨,我们十来人倒也积极配合迅速排成两排,在那金色大字“施洋烈士陵园”的牌坊下,露出或可爱或稍加严肃的表情。“茄子”之后便谢过阿姨沿着石阶而上。

再往上不多几步,一座淡红色的石雕像便映入眼帘,不用猜便知道是此行的主人公——施洋。董必武书写的“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以及雕像后那一幅石版画记录了那一段血的历史:1923年2月7日晚,北洋军阀以“煽动工潮”的罪名逮捕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员施洋。同月15日,将其枪杀于洪山脚下。施洋同志用他的鲜血促进了广大工农的觉醒,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怀着无比激动与敬仰的心情,我们在此深深鞠上一躬,为他洒下的热血,为他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为他的舍己为公的大无畏的革命中的党的精神,为他的无比崇高的民族的忧患意识。

绕过雕像,再次沿着层层的石阶我们走上了那段“朝圣路”。立于石阶之上,环顾此地已是花香正浓,鸟木葱郁。施洋烈士纪念碑则就位于这石阶的末端,高约5、6米的纪念碑在这上山更加显得夺目,上金字大书:施洋烈士纪念碑。于阳光的照耀下,白色色丰碑更显辉煌。绕过背身,于丰碑左右两翼,则是工工整整的阴文小楷,分别记录着烈士生平事略和 “二七”惨案经过。周围的松柏已经是挺拔高耸,郁郁葱葱,使得此处显得更加肃穆庄重而宁静。想必这些树是当年植于此的吧。挂在松柏树枝间的白色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凑近一看,是一朵朵白色的纸扎花,写道:“哀念”。这是大家在给施洋同志的美好怀恋。革命的年代已经久远了,却仍然有不少人没有忘记这段历史,没有忘记这段血雨腥风而又光辉的党的历程。

于纪念碑的后方,我们看到施洋烈士的坟冢。在和于此处休息的老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烈士原来安葬在洪山脚下,后迁至山腰,修成现有的陵墓。近似圆形的陵墓,就葬着那位在二七罢工中领导工人们不屈斗争的精神领袖啊。逝者长已矣!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和努力。我们再次深情地鞠上一躬。

拐过旁边的小径我们来到一个凉亭之中,准备进行我们在参观中的讨论。一位老人正好在旁边休憩,组员张风娟似乎并没有满足先前的了解,礼貌走上前和这位老者搭起话来,让他给我们讲讲施洋的故事。老者似乎也来了兴致,对我们没有忌讳地讲着革命的进行。沧桑刻在他的额头之上,历史的幸酸在他的言语中缓缓流淌,呵,如今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青春阳光在我们的身上洋溢,那是无数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在党的领导下换来的,铸造着今天的幸福与美好,酝酿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如今的我们不需要再走上战场,如今的我们也不需要过着整日惶恐的生活,但是我们要珍惜,想某位作家说的那样:“懂得珍惜,小心翼翼”。作为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树立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参观终究是要结束的,我们缓缓走下山,回味着山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心中的激情并没有迅速平静下来。而是在不断反思,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施洋烈士的纪念碑或者坟冢,而是作为党的一份子的施洋,是如何践行着党的宗旨,如何不断提炼与升华着他的人生价值观,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他对党的忠诚和党的先进性。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员!

汇报人:

2011年10月12日

4月大学生转正思想汇报范文:偶遇施洋烈士陵园


敬爱的党组织:

周末借着明媚的春光和室友一起走出了校门,就那样漫无目的地走,没有目的地,只为了享受久违的阳光,感受这座古老的城市散发出的春的气息。渐渐地,嘈杂的街道让人感觉很累,我们就向一位老婆婆询问附近有没有公园之类的可以休息的地方。,婆婆给我们指了附近的洪山公园。就这样我们几个人进入了公园里休息的人群中,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公园那么热闹又如此和谐,嬉戏的小孩、闲聊的大人、游玩的青年,更幸福的是我第一次听到了最纯的楚剧,虽然我听不太懂他的内容,但明显能感觉到老人在唱的时候的声音与情感的厚重、沧桑。

休息够了,我们继续往公园深处走去,在欢笑声中隐约看到了梅丛高处有很多人在拍照。当时惊愕,难道这儿是个什么古遗址,带着猎奇的心理快步走过去。突然抬头,眼前是一座高大庄严的纪念碑,是施洋烈士纪念碑,原来无意中中来到了施洋烈士陵园,几个人说不出的惊奇与兴奋。虽然几个人对施洋烈士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每个人都怀着一种很敬慕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石,浮雕。

从纪念碑往下,走下被葱绿的数目包围的幽静石阶,暖洋洋的阳光洒在肃静的陵园,阳光下有几个老爷爷在缓缓地打着太极,旁边三两个小女孩在跳绳,感觉如此祥和。继续往下,看到了雄伟的施洋烈士雕像,雕像后是一块长达五米的浮雕,后大家认真地观看着那清晰的画面,仿佛回到了过去那硝烟弥漫,白色恐怖的年代,同时为施洋的这种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撼着。 在施洋烈士雕像基座上的一块洁白的大理石上,镌刻着董必武同志的一首七律。碑文上,陌生的繁体字困扰了我们,也影响了我们的理解,还是回来后,通过网上的资料,我弄懂,董老在碑文上所提的是一首七律: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肖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至此我们才了解到伫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历史的伟人,中华的先烈。

说不清是一种什么力量,几个人又重新返回纪念碑,仔细阅读,从碑文上,我们深刻的了解了施洋同志的生平和革命奋斗史。1920年,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阅读了《***宣言》,同时还深入工人居住区,了解工人疾苦,参与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宣传“劳工神圣”和社会主义,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当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时,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施洋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敌人恼羞成怒,连开数枪。施洋高呼:“劳工万岁!”第二枪响时,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劳工万岁!”终于,施洋烈士倒在了敌人的枪口。施洋年仅34岁的生命在敌人的残酷下凋零了,但他的精神至今鼓舞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

也许,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那个年代的战火硝烟与白色恐怖,也许,我们当中也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为了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可即使是和平年代,即使人民的事业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却时刻存在着各种隐形的、没有的硝烟的战争,大到非典、冰雪灾害、地震、洪水等等,小到让座、献血等等,这些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此时,需要有人挺身而出,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革命先烈们便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走出陵园,直到现在,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为偶然的发现,更为正准备接受层层考验而入党的自己意外的收获而惊奇。为纪念此次偶遇写下。

汇报人:小编

2012年4月21日

入党思想汇报:施洋精神永存


敬爱的党组织:
9月5日下午,文学院党课第八小组全体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参观了施洋烈士陵园。下午两点钟,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这片神圣的革命基地。

陵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陵园大门前的施洋雕像稍被风化,但塑像高大伟岸,烈士双目炯炯有神凝视前方,眼眸依旧透着刚毅和决然。上面镌刻着董老苍劲有力的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雕像下定格当年“二七”大罢工的浮雕穿越时空,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现了当时激烈的斗争场景,把82年前的那场悲壮再现人们眼前。3月

缓步走上三重每重27级的台阶——这是设计者的匠心,脚下的花岗岩石阶在向人昭示:这是“二七”回顾地,是“二七”惨案中54位烈士之一的施先生安魂处。拾级而上,烈士纪念碑耸立云霄,纪念碑的背后就是烈士墓。烈士在这里静静的躺了八十多年,世事沧桑,还有什么没有改变呢?变得太多了,但施洋留给我们的"革命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施洋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不断追求救国真理的探索者。在救国道路上,他不断探索,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实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是施洋爱国主义思想与活动的主要内容,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是施洋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曾长怀报国之志,长思肩上之责的施洋烈士有着不平凡的一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地响应并支持爱国运动;1920年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1921年10月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来引领工人劳动合作;1923年2月4日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举行罢工。

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员,却以一颗朴无华、身怀报国的心创造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就这样一个为普天下劳苦大众某幸福,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员在1923年2月15日凌晨被敌人压赴刑场时仍然是那样的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表现了一个***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的坚强信念。敌人恼羞成怒,连呼开枪。施洋高呼:“劳工万岁!”第二枪响时,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劳工万岁!

“人人都说监狱苦,我坐监狱反觉乐,不要钱的饭给我吃个肚儿圆,不要钱的衣给我穿个鼓堆堆。”这是施洋被捕入狱后以“监狱乐”为题所赋的一首诗,表现出一个***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风亮节,令人敬仰!在狱中,施洋以高昂的斗志和坚韧的毅力,每天书写日记,详细记载着被捕和审判的经过、狱中生活情况及反动监狱制度的黑暗。施洋经受了铁窗生活的严峻考验,表现了一个***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不仅要把施洋烈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精神永远记在心上,更要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沉下心来,从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干起;扎扎实实,从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上做起,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坚持下去,必会大受其益。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先做人、后做事,先修德、后立业,诚信做人,踏实工作,发扬革命烈士的乐观主义精神,也要服务他人,实现自我价值,将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并发扬广大。汇报人:

入党积极分子4月烈士陵园扫墓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0年4月3日,我Xx大学Xx学院分团委发起组织了一次烈士陵园扫墓活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归来,感触颇深。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在即,天气稍显阴沉,人们的心情也多了几分肃穆。早上七点的时候,同学们大多感到了集合地点,守纪律、有秩序的等车、上车。车行至XxXx烈士陵园,我们首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祭奠、宣誓活动。敬献鲜花之后,同学们举起右手,与老党员一起宣誓:在家中,要当勤劳懂事、孝顺父母的孩子;在学校,要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学生;在社会坚定响亮的誓言环绕在烈士纪念碑的碑头,也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宣誓人的心中。

怀着敬仰之情,我去参观了烈士墓,并将带来的白花献在了人民英雄吉鸿昌的墓前。

吉鸿昌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必然是因为他做出了英雄的事迹,但影响力多么大的事迹,没用强大的思想、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理念做后盾,都不能成为英雄事迹。英雄长眠了,他为党的主义、人类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存!信念永存!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不忘英雄的志向,学习英雄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民族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新社会里真正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一点事。

参观到无名烈士墓的时候,我的眼眶里有泪在打转。如若说吉鸿昌英雄戎马一生,壮烈牺牲后赢得生前身后名,那么他们呢?据讲解,他们在邙山牺牲后被葬于乱坟岗,解放后被重新安葬于,烈士陵园,无军衔、无军籍,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谁知道他们牺牲是年龄几何?有多少正如坟前拜祭的我们一样正值花样青春?他们的青春,或许正如我们一样,有忧愁有梦想。可是当敌人来了,他们放下一切,亲人、爱人、生命冲了上去

不,他们没有亲人、爱人,也没有放弃生命。正是出于对这一切美好的热爱,为了亲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爱人得到尊严和自由,为了成就更多的生命,他们舍弃了自己的躯体,他们的热爱、他们的坚持正因为他们的牺牲而被更多人热爱、别更多人坚持

既然拼搏,何必在意所谓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尤其是在和平年代。但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远大的目标、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努力了、拼搏了、奉献了的灵魂就是每个人的英雄!新时代的年轻人,这不是一个成就战斗英雄的时代,这是全国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的时代,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念,去努力、去拼搏,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

在烈士纪念堂里,我更加了解了革命战争年代,战士们生活条件的艰苦:露脚趾的草鞋,补丁摞补丁的袜子,磨出丝的毛巾,写秃了的笔尖穿着舒适美观的衣服、提着装满食物和水的包,我是那么的羞愧,我何德何能享受这一切啊?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日子,他们却不能生活的哪怕更好一点了

看过这一切的我,怎能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优越条件?怎能不懂坚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怎能不好好学习以便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怎能不热爱生活孝顺父母?怎能不为中国共产党的高贵品质而感动?怎能部位自己是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而感到骄傲自豪?怎能不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早日加入这个光荣的组织?

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写下这些。要是烈士们看到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会不会感到宽慰?一定会!这正是他们的梦想啊!是他们为之奋斗、牺牲的主义领导着我们奔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勇士们,让我们并肩作战吧!把你们高贵的品质赋予我,将你们高远的目标交给我,我会用你们拼搏的来的优越条件,去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入党积极分子们,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学习烈士们的伟大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质觉悟,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技能,走向社会多做贡献,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