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看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记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正式上映了,相信在观看后心中有很多的感触,有很多的心得,此时就可以写个心得体会,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出来,那么《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看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看心得体会【一】

抗美援朝老兵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正式上线了。片中,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和平,感人至深。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把威胁挡在了国门之外。他们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这一段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应该在新时代的中国人心中留下印记。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历时4年拍摄制作,主创团队以“真实、珍贵、热血青春”的创作初心出发,走访了近50位志愿军战士,选取了26位收录在影片中,从不同军种、不同维度还原抗美援朝战场的故事。26位志愿军老兵首登大银幕 ,与20多万抗美援朝牺牲战士一起谱写出无悔的“青春”赞歌。

以前梳理中国近现代史,只知道中国在每一次关键历史节点上取得了胜利,只有了解到这些历史中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倾听他们的记忆,才能体会到先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多么惨烈的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人民筑成一道血肉长城,将强敌阻于国门之外,他们在用他们的方式报效国家。

作为一名年轻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应该承担自己的使命。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看心得体会【二】

一部影片,将观众瞬间拉回到七十年前“抗美援朝”的炮火连天之中,去感受战场的残酷,去感受曾经一代年轻人的浴血奋战,这样的题材的影片,这样的观影感受,并不多。这部影片便是于9月3日公映的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

历史上的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8个月内,先后连续进行5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而这一场场战争的背后,是无数志愿军战士们的流血与牺牲,才换来了这场保家卫国之战的伟大胜利。

时至今日,当年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们,也在陆续“回家”:2014年,首批437具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得以回归祖国大地。在今年的9月2日,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将回国。

当年,他们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距离这场战争过去了七十多年,曾经的战士也都成了耄耋老人,但只要一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依然能够记得清许多的细节,那里有战争的胜利之光,有战斗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也有为战友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遗憾与哀痛。

我在观看时被影片深深感动,被他们这些共和国最可爱的人感动,更是被那场正义之战所感动。正是他们,用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和对敌人最切齿的狠,维护了世界的正义与和平。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看心得体会【三】

提起1950年10月打响的抗美援朝战争,相信大多数国人的心情都会变得很沉重,因为那是一段充满了悲壮与惨痛的记忆,两百多万志愿军战士先后跨过鸭绿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奋勇作战,把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得丢盔卸甲,实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付出了数十万伤亡的代价。

《1950他们正年轻》通过采访一大批当年的志愿兵战士,与英雄面对面,听他们讲述年轻时的故事,有文艺战士讲当年如何怎样入伍,怎样经历第一次战斗,怎样趁着夜色潜入敌人的营地偷年糕,也有炮兵讲述怎样将炮弹射向敌人,新兵怎样和老兵一起吃饭,过春节的时候就着坑水吃水饺,又是怎样同生共死,将生命毫无保留的托付。甚至还有《奇袭白虎团》的原型讲述电影与真实的差别。

当然,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分7次回到了祖国,9月2日,中韩将交接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这应该算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了吧。

这或许就是《1950他们正年轻》的意义,就像《二十二》一样,既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态度,影片中出镜的英雄,现在最年轻的89岁,年长者已接近百岁,他们当年在战争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保卫了国土,打出了国威,他们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人,也是最不该被遗忘的人。现在,我们与他们面对面,聆听也好,记录也好,要把他们的故事留下来,放给下一代看,讲给下一代听,只有这样,才能把英雄的气概传递下去,让任何人都不敢再觊觎我华夏大地。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后感


《1950他们正年轻》这部电影主要的内容是一些老英雄讲述他们抗美援朝时的事迹,所以能从他们的表述中想象到当时的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呀!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很多人去学习。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后感(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唱着最悲壮的战歌,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们,把家乡背在身后,向着危险出发了。

真正到了战场,实际的危险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危险,战争的残酷比他们想象中的更残酷。

中国人,可能无法唱出完整的抗美援朝战歌,但都能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更增添了满腔热血和激昂。

看了好多表现抗美援朝的影视剧,读了好多关于抗美援朝战士的文字,但听到《1950,他们正年轻》里的老兵们讲述那段历史,没有嘶吼的口号,只有平静的哽咽,他们口中看似苍白无力的文字,却像钝刀子剜心一样,让人感到滴血地疼。挂满他们胸膛的勋章,在我们看是荣誉,在他们看来,却是沉甸甸不愿提及的回忆,是战友们殷红的鲜血和永远停滞的青春。

七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十几岁的少年,都成了八九十岁的垂暮老人,战争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太遥远了,以至于老兵们在给儿孙们讲抗美援朝的经历时,儿孙们却不太相信。

还好,《1950,他们正年轻》的制作团队,找到了这些老兵,他们想尽量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他们要与时间赛跑,因为抗美援朝老兵们不多了,并且还在减少。刘素谦老奶奶说:你们来得正好,你们再不来,我可能就没了。

得益于《1950,我们正年轻》,我们才能看到二十六位不同兵种的老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有怕鬼的侦察兵任红举,在阴森的小磨坊,发现了肠子流出来,血已流干的指导员,了了指导员的心愿,把指导员埋在异乡,为了自己的良心,用钢笔在枯树皮上为指导员写上英雄的墓志铭:李振唐。

有《奇袭白虎团》的原型包月禄,在他的描述中,并不觉得那场战斗有多么了不起,就是服从命令,听到声响就打,打完就走,也不知道白虎旗是什么东西,缠在腰上,继续走,他说:打仗,命都不是自己的。

有被最好的战友骂“怕死鬼”的薛英杰,冒着敌机运送物资,战友气不过他的谨慎,骂他是“怕死鬼”,因为怄气占了他的位置,一屁股给他拱进了车里,敌机正好扫在战友身上,最好的战友死在了他的怀里,他找遍了烈士陵园,却找不到战友的名字,哭着对镜头说:希望能为老兵说句话。

有爱臭美爱照相的刘素谦,她知道自己的状况不是太好,说:你们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了。她捧着一本相册,相册里都是年轻的面孔,他们的容颜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年纪,他们的青春留在了最惨烈的战火里。

有老兵轻蔑地说:“美国佬他们身上穿着防弹背心,防个屁弹,还不是被打死。”

有老兵平平淡淡地说:“我杀了好多人,我胆子大我不怕。”

... ...

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有的胆大,有的胆小,有的有文艺梦,有的爱臭美,他们也会闹情绪,也会吵架,他们被裹挟在战争中,他们讨厌战争,但他们相信未来,他们不希望再有战争,但他们决不投降,他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他们做的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1950他们正年轻》,他们的精神永远年轻

影片的最后说: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

老兵们正在离我们而去,历史也在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怎能忘记?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后感(二)

从坐下去开场十分钟第一个老兵开始讲述,我就开始掉眼泪,断断续续哭到了最后,我是对主旋律很警惕的人,但这部片不同,它里面更多是对老兵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而且我能在里面看到抢救历史的使命感——再不纪录下来,就没有人了。

所以,我就节选一些这部片里听到的老兵口述吧,这应该比我写什么影评都更打动人,希望大家看完能去影院看看,人多了,排片也会上去,实在不行,能转发或者口耳相传也好的。

1.有一个文工团的老兵,他是电影里第一个出来讲述的:

“还有一个歌剧演员,我看到他坐在河沟里,我怎么拉都起不来,我往下一捞,找不到屁股了,一看右腿没了.....我们背着他往后撤,他趴在我们背上的时候还在唱歌。”

“有一个小提琴手,炮弹一过来,炸得就剩下了一只手,手里还撰着小提琴弦。我后来给他写了首诗:等我老了,我就抓一把白头发丝,编在你的小提琴上,我们还演奏。”

2.还有一个卫生员老兵说:

“有一个士兵下巴炸没了,舌头没坏,还有牙,没有一个护士喂饭能喂下去,因为太惨了,惨不忍睹。”“飞机子弹来了我就趴在伤员上面,我知道挡不住,但我就是要安慰啊,就是要给他们安慰”

3.“(埋战友)我用笔在树皮上写了他的名字,我还记得是我用的关勒铭的钢笔,写他名字,姓李李振唐,有什么用啊,我知道没有用啊,可这是我的良心,良心告诉我,要有名有姓。”

4.有一个老兵年轻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个手风琴演奏家,打仗的时候遇到飞机扫射,手被扫烂了,“我知道这一刻,我的人生可能就这样被改变了。”

5.全片最让我意外的,是一个水坑的故事。

战场没有水,只有炸弹坑里积累下来的雨水能用,美军没有,我们也没有。大家都要去水坑里打水,一开始,我们去取水,敌人就放冷枪,敌人去打水,我们也打回去,弄得大家都没水喝了。后来慢慢双方都不打了,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守则,双方都不打取水人。那时候正好春节,部队在阵地包了顿饺子,用的就是这个弹坑的水。讲这个故事的老兵有一句话让我特别触动:

“我们就这样,吃了一顿饺子,用着同一坑水”

这是战争短暂回归到人道主义的一刻,生命被暂时拨回了它本该在的位置。这也是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明白的一种宝贵。

6.整一部纪录片里,你能听到最多一句话就是“我不愿意想过去,一想我控制不了”所有老兵都不约而同地对着镜头表现出回忆的痛苦。

有一个老人说着说着突然停了很久,不像是忘记了什么,而是好像陷入了回忆,失语了。但是他们又都呈现出了一种“即使痛苦,也要说”的勇气。有一个开口第一句就开始哭,导演说休息一下再开始吧,老兵又挥手说自己可以继续。最后有一个老兵奶奶我印象最深,她说,你们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有了。说完之后是一段非常非常长的沉默。

7.电影最后拍的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纪念馆的一面墙,上面写满了志愿军老兵的名字,墙入画的那一刻军鼓响起,我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宛如面对一堵巨大的哭墙。

8.电影结束我正要起身的时候,我发现最后滚动的字幕里,电影里接受采访的那些老兵,好几个已经带上了白框。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人观后感(三)

有幸很早就去看过这部片的样片,我以及与我一起去的同事都哭了。说实话,对于抗美援朝,我的了解非常有限,我对那场战争并不感兴趣,因为所有的战争都是残酷的,都与死亡有关。我感动的是这一群老兵,他们经历过那么大的事,很多依然很乐观,还在唱歌。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依然斗志昂扬,让我一个整天想着躺平的年轻人很惭愧。如果当年他们躺平了,我们会怎样?看片子的时候时常会脑子里面想这个问题。

有个老爷爷,想找他战友的遗体,他说电影上了以后,他希望更多人帮他找,一直到他过世,电影还没上映,朋友跟我说起的时候,我也想哭。那个战友救了他的命,自己牺牲了,当年的环境,只能就地掩埋。但中国人,我们讲究叶落归根,这个老兵希望能把他战友的遗体找回来,埋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些爷爷奶奶,他们在出镜的时候很多都戴了他们的军功章,这是他们的荣誉,也是祖国与人民给他们的感谢。

相比《金刚川》这一类的剧情电影,这部电影更为真实动人,看到这些乐观向上的老年人,我们作为年轻人,受到的激励还是不少的。

有孩子的家长,或者创业者、迷茫焦虑中的年轻人,都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里的普通人,如何敢打敢拼,成为时代的英雄。

致敬志愿军烈士《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


2021年距离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已经71年,今年9月2日我国将迎回在韩的第八批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将在9月3日上映,祭奠在战争中逝去的烈士们。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敬志愿军烈士《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供您参考。

致敬志愿军烈士《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一)

“正是有了年轻的他们血染疆场,才有了我们的安稳生活,如今山河无恙,盼英魂归乡。”“向岁月长河中的永远年轻的老兵致敬!”“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有一场仗要打,别忘记过去,别忘记现在。”在影片小规模试映后,首批观众纷纷在朋友圈、豆瓣发表好评,还有人提示观影前一定要带好纸巾,因为该片很燃很感动。

一位观众看完片说,“最后的这一幕挺让人动容的,一位志愿军老奶奶说‘你们要是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有了’”。导演宋坤儒表示,这也正是他最大的遗憾,因为疫情的原因,影片拍摄制作周期拉长,导致片中有几位老人已经过世,他们在临终前都还在问影片何时能上映,包括这位观众注意到的刘奶奶。

一位军人观众表示,数次泪流满面,为什么那么多战场归来的老兵,把军功章深深藏起,不愿意讲诉那段硝烟岁月,他们在讲诉中提到更多的是逝去的战友,那是他们刻骨铭心的沧桑心路。观众中,有一位是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后人,她提到,在几年前,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所在部队的番号以及在哪一次战役中牺牲的。导演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我希望大家通过这部电影,能更了解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可能比你们想象的了不起。”

致敬志愿军烈士《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二)

有幸很早就去看过这部片的样片,我以及与我一起去的同事都哭了。说实话,对于抗美援朝,我的了解非常有限,我对那场战争并不感兴趣,因为所有的战争都是残酷的,都与死亡有关。我感动的是这一群老兵,他们经历过那么大的事,很多依然很乐观,还在唱歌。谈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选择,依然斗志昂扬,让我一个整天想着躺平的年轻人很惭愧。如果当年他们躺平了,我们会怎样?看片子的时候时常会脑子里面想这个问题。

有个老爷爷,想找他战友的遗体,他说电影上了以后,他希望更多人帮他找,一直到他过世,电影还没上映,朋友跟我说起的时候,我也想哭。那个战友救了他的命,自己牺牲了,当年的环境,只能就地掩埋。但中国人,我们讲究叶落归根,这个老兵希望能把他战友的遗体找回来,埋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些爷爷奶奶,他们在出镜的时候很多都戴了他们的军功章,这是他们的荣誉,也是祖国与人民给他们的感谢。

相比《金刚川》这一类的剧情电影,这部电影更为真实动人,看到这些乐观向上的老年人,我们作为年轻人,受到的激励还是不少的。

有孩子的家长,或者创业者、迷茫焦虑中的年轻人,都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里的普通人,如何敢打敢拼,成为时代的英雄。

致敬志愿军烈士《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三)

一张张年轻志愿军的黑白照片,一群意气风发学生样貌的年轻人率先映入观众的眼帘,镜头一晃,一位白发苍苍、胸前挂满勋章的志愿军老战士出现在镜头面前,《1950 他们正年轻》71 年的时间跨度犹如 " 一瞬 " 被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在老人旁白带领之下,我们得以回到那场真实而又残酷的战争之中。

" 我的战友梦想是当小提琴家,可是那场战争,炸断了他的手,他的梦想没有了。" 这样的故事,《1950 他们正年轻》不只一个。70 多年前,百万青年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把威胁挡在了国门之外,他们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回来的战士,如今他们怎样了?当年的战场究竟有多惨烈?在军力物力悬殊的那场战斗中,这些年轻人想的是什么?26 位平均年龄 88 岁老人讲述着他们的经历,那个属于他们的 1950。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首励志感人的青春赞歌。

观看焦裕禄电影心得体会


观看焦裕禄电影心得体会

观看焦裕禄电影后,我深深地感到,焦裕禄精神对于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给自己在税收事业中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增强在前进中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个人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提升,为自己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细心体会焦裕禄精神
学要有所思,学要有所获,我们学习焦裕禄同志,首先要细心体会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的第一种精神就是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切实做到爱民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常说,“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他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以贴心为民的情怀和访贫问苦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生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本质特征。焦裕禄同志的第二种精神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作了最好的回答,他跑遍全县角角落落,靠的不是汽车,而是破旧的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他用过的物品,总是修了又修,补了又补,所使用的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焦裕禄同志的第三种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470天中,他先后跋涉5000余里,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蹲点调研,把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从而摸清了“三害”底细,探索出了淤泥盖沙、排涝治碱、植树挡风等有效措施,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焦裕禄同志的第四种精神就是不怕困难、不惧风险。45年前,焦裕禄同志面对当时兰考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死抠“本本”,不生搬硬套,而是勇于创新,善于攻坚,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面对严峻困难,我们也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不断增强迎难而上的勇气,坚定必胜的信心,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不怕问题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带领广大群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才能为中原迅速崛起创造条件。焦裕禄同志的第五种精神就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经常坚持带病工作,肝区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拿不住笔仍然坚守岗位、冲在一线。他严于律己,当发现自己的子女“看白戏”时,专门召开家庭会议进行批评教育,并亲自主持起草了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的《干部十不准规定》,他用自己的行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二、要持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照与焦裕禄精神的差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放松了思想改造。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加强学习显得尤其重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努力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不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要正确树立执政为民的权力观
学习焦裕禄精神,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群众,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群众谋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大转轨时期,人们的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都大大增强,但由于各种文化和思潮的磨擦、碰撞,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所以,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务必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种种诱惑,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四、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良表现和差距,说到底还是一个工作作风的问题。对照焦裕禄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持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干部队伍里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讲排场,比待遇,工作谈条件,生活图安逸,对群众指手画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得过且过,作风浮夸,个别的甚至追求个人私欲,贪赃枉法,最终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我体会到,差距要从自身找,成绩要向别人学。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也要不断地学习与自省。对于自己的问题,要看到一点,修正一点,提高一点。党纪国法,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执行得如何,体现我们对党和国家的态度与行动。干实事,就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
五、要时刻遵循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
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正是焦裕禄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我们一定要自觉规范自己的权力和行为,牢记党的宗旨,严于律己,依法依规办事,作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掌权为民。结合本部门实际,国税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狠抓《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贯彻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公道正派,客观公正地做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
总而言之,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注重“能”的培养,更要在“德”上加深修炼。特别是要有重点地修炼好自身的政治、作风、情操和职业道德,真正把焦裕禄同志作为自己学习工作的榜样

观看电影焦裕禄心得体会


电影《焦裕禄》。通过观看,让我对焦裕禄同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给我本人心灵巨大的震感,让我从内心深处深感焦裕禄同志的工作动力是从哪里来的,让我彻底明白要时刻对党忠诚、对岗位热爱、对人民群众要具有深厚的感情。但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同时又是一名司法行政干警,不能忘却感动,因为最重要的是在感动之后我们需要付诸不折不扣的行动。

一、要时刻对党忠诚。

从我本人角度理解对党的忠诚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焦裕禄同志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的投身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深思。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就紧皱眉头,完不成上级交办的工作时讲客观理由。但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的光辉业绩为我们当今的领导干部确立了一个笔直的标杆,用自己的言行了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从中让我个人明白,党和人民因为信任我,所以让我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就不能只看官位的大小,更不能看财富的多少,要看在这个领导位置上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要对岗位热爱。

我理解的对岗位的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以干好各项工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各族百姓群众服务。影片中,焦裕禄同志的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们广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工作中,作为领导干部的我们,有些时候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这都是一些违背党的原则的做法。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领导干部学习。

三、要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

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局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