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读后感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防知识读后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消防知识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个《消防知识教育》视频。节目一开始先播放了一段火灾发生的场景,燃烧的熊熊大火把楼房少的面目全非,还有人在大火丧了命。视频中报道了近几年来得火灾发生次数和伤亡人数。这些惨痛的教训,大多都是人们的疏忽或小孩玩火造成的。同学们个个看的认真,听得仔细。

有一次火灾,是几个学生在树林里烤土豆,老师进行了阻止,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们又重新点燃了火,没想到因此引发了森林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又讲了遇到火灾如何自救的知识,报警时都要说清什么,着火了的第一刻都要做些什么。还有着火时,不得呼救否则会吸入毒气。还讲了很多知识,不过主要还是让大家要防止火灾的发生。

通过这些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有防止火灾发生的意识。

消防知识读后感范文二

火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但你可知道,一旦小火苗变成大火灾时,后果是社么?会烧掉人们的房子,失去家园。会烧掉一片大森林,甚至会连我们自己也会烧伤火烧死,而且着火时所散发出的有毒烟雾,一旦人吸入体内过多就会造成缺氧引起窒息造成死亡。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要乱丢烟头不要爱玩火。用过电器后要及时拔掉插头,以防漏电引起火灾。

上海两个电焊工因为没有正就上岗,(1)由于缺少经验,操作错误,一不小心,点燃了易燃物,结果这幢大楼就失火了死了50多人,伤了几百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不过你不要担心,只要正确使用逃生方法就可避免灾难的发生。在这里我就说几条:

1、着火了,用湿布捂住鼻子,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2、身上着火时,要及时脱下衣服,或者就地打滚。

3、要快速跑到阳台大声呼救,引起他人的注意。有安全通道的要从安全通道迅速离开。

听了这次消防知识讲座,我希望以后的活在不再发生,让人们永远幸福平安的生活下去。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防空知识读后感


防空知识读后感范文一

我怀着无比兴奋和由衷热爱的心情,津津有味的看起《人民防空知识》,它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人防工作是自从诞生了飞机并用于战争以后产生的。世界上最早有组织地保卫后方城市及其他要地的防空是英国伦敦。这一段话使我浮想联翩

此时此刻,我心中难以平静,那惊天动地的炮火轰鸣声又在耳边回荡,妻离子散人们饱受空袭摧残的事例数不胜数,多少英魂在空袭中长眠地下,多少无辜的生命在空袭中消逝。的确,在飞机出现在战场后,人防工作是多么重要啊!解放后,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人防工作,早在1953年11月中央就制定了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1972年毛泽东主席又号召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积霸,使人民防空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制定了《人民防空法》,使我国的人防建设走向了法制轨道。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如果再有战争,就不会出现抗战时期那种悲壮的场面。

如今,我们生活在阳光沐寓雨水滋润的幸福时代,没有了枪林弹雨,没有了战火硝烟,然而战争仍然随时可能出现,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做好准备,努力学好人防知识,于是我按照《人防知识》中介绍的防护技能训练知识,学会了带防毒面具要注意密封,穿防毒衣要注意扎紧三口(裤口、袖口、领口)。还让我学会了包扎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使我掌握了一些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战时的生存方法。随后我还学会了简易防毒面具的制作,使我们在防毒面具短缺的情况下,知道了生存的本领,通过训练使我根深蒂固地扎入了国防观念,更是激发了我满腔的爱国热情和立场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伊拉克战争再一次警示我们: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闪电式的空袭已成为局部战争的必然趋势,未来战争人民防空地位凸显。我们责无旁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不忘国耻,居安思危,认真学习和宣传人防知识,掌握防护技能,提高防护能力,增强国防观念,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提高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自觉性,不要再让战争毁坏我们的家园,破坏人民安宁和家庭幸福,更要劝告大人们在重视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应重视人防工程的建设,永葆国家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安宁和家庭的幸福。

防空知识读后感范文二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困难再大,只要人们知道如何去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核武器,它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攻打途径。我想:当时发明核武器的人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学家。它的辐射太强了,居然能造成视网膜烧伤,我读到这里,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平常使用的电脑、电视都有辐射,但从来没有造成视网膜烧伤,这种辐射一定是破坏力最大的吧!

生物武器比核武器还要可怕,它们非常小,传播的也很快,它造成的疾病真是太多了。我们要随时随地保持卫生,千万不要让细菌进入体内,还要防止蚊虫叮咬,以防染上细菌。我们对生物武器的防护要面面俱到,要观察地情、空情、反常情况、时机,要是这几点都做到了,就不怕生物武器了。

虽然火灾只能对一部分人造成伤害,但是很容易发生。我们日常生活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像书中说的在床上吸烟,多危险呀!万一睡着了,燃着的烟头掉在床上,就非常有可能引发火灾。如果已经着火,用书中的几种灭火方法来做,一定有效果。

溺水时要运用好自救常识,千万不要慌张。我想:落水如果是因为失控,体力消耗不大,应该可以奋力游泳自救。

虽然各种各样的灾害不断发生,但是只要我们了解自救常识,任何灾害都能平安无事。

证券知识读后感


证券知识读后感范文一

阅读《证券分析》这本第六版至今已经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了,现在闭上眼睛试图回忆起一些细节,发现好像什么都没有留在脑子里。我想这个原因可能有三:

1、我的阅读能力的下降。我不认为该问题是可以置若罔闻的。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阅读书籍的能力可以决定学习的最终效果,而对于我这种离开过校园,又试过在每个回到家的夜里吃喝玩乐的人来说,这个警钟应该为我而鸣。

2、关于证券的先导知识的缺乏。对于书中的一些很基本的术语我也是通过google(现在我改用*了)而知的,所以反应上肯定要慢一拍。这个问题,我并不担心,因为记忆是个熟练工而非技术活。

3、格雷厄姆的本意。这是我大胆的猜测,至少在这开头的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中,作者有极力规劝读者忘记过去的理念、定义、方法与结论的意思。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倒是件好事,因为我没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第一次阅读投资类的书籍,有着强烈的好奇,坦白讲,我以为这类的书籍中的内容是虚无缥缈的,甚至与经济毫无相关。回过头来看这部着作,至少到目前为止,它以及作者格雷厄姆与多德所表述的都是中肯的证券世界,可能我的评语本就多此一举。

在第一部分以及前面的内容中大量从证券的角度来诠释人性,(即便投资的潜在动机只不过是人性投机的贪婪,人的本性仍试图用明显的逻辑和正当的理由来掩盖这一不光彩的冲动。这里可以用伏尔泰的名言,稍加改动,我们可以说如果世界上本没有普通股份这回事,我们也有必要造出一个来。)这样的语言不得不令人感触很深了,一个人到底怎么思维?!而当从个人扩展到一群人的时候,问题的难度就又上升了几个维度,等到这一群人的数量达到庞大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基本无解了。(就像从个体供给需求到总体供给需求;内部性到外部性)。

本书写在1931-1933年金融市场崩溃之后,对于这种重回人性的分析与判断也显格外深刻,(通用电气以64.875美元的股价出售是因为公众对其持乐观态度,而以27.25美元出售,是因为同样的一伙人对其持悲观的态度。人类的本性不会改变,人们仍然在令人疯狂的高位和令人抑郁的低位之间,在对速成利润的渴望中,在对辛勤劳动、认真研究、独立思考的厌恶中徘徊。)

这样的语句我认为是美妙的,合乎逻辑的,就像作者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一样,虽然显而易见但往往不愿被人接受而遭拒绝提起。或许我们觉得在预测与控制天气、大自然、宇宙的浩瀚工程以前可以先征服证券市场,毕竟它是由人类发明的东西。

最后一点感受是关于理论的问题,在看书之前、之中都时刻萦绕着我。本书所代表的价值投资理论之前有过诸多投资理论,但在金融大崩盘中不堪一击。对于投资的理论就像对于投资本身的怀疑一样没有间断过:困难并不来自于以投资之名行投机之实而遭遇亏损的行为,而是来自即使是按历经考验证明有效的法则进行的投资也仍然出现了亏损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稳健和令人满意的投资是不是存在?亦或许理论失效之前都是对的,如同超额利润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一样。当然,和经济学原理及其他很多科学一样,理论不能给予明确而精准的答案,但证券或者是投资理论在我脑中更像是混沌理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里头涉及到许多许多钱!

证券知识读后感范文二

投资是基于详尽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这段话是格雷厄姆在他的着作《证券分析》一书中对价值投资所给出的描述。

自格雷厄姆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价值投资方法以来,众多投资大师和学者不断以自己的方式和理解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太平洋5.39-0.08-1.46%演绎着这一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投资哲学。公认的三位价值投资大师实际也各有侧重:格雷厄姆注重以财务报表和安全边际为核心的量化分析,创立了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而另一位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则更重视企业业务类型和管理能力的质化分析,是关注增长的先驱,他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方法,开创了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分支学派;巴菲特则集前两者之大成,他把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价值增长投资法,把价值投资带进了另一个新阶段。还有这样一个人,他提出同时关注企业回报率和成长性,是权益报酬率的提倡者,他更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对价值投资理解,他就是乔治麦可利斯(George Michaelis)。

乔治麦可利斯196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1971年加入资源资本公司,1977年出任资源资本公司及第一太平洋顾问公司总裁,并于当年1月1日开始,担任着名的资源资本信托(Source Capital Trust)基金经理。该基金成立于1968年10月24日,是一只规模为3亿美元的封闭式基金,于纽交所上市交易。自 1973-1987年的15年间,资源资本公司的总回报高达1200%,是同时期标普500指数(Sp500)报酬率的三倍,年复合收益率高达18.6%,在所有股票型基金中,只有16个基金表现比资源资本公司好,而自1977年乔治麦可利斯担任总裁至1987年的10年间,复利年平均报酬为19%,在所有封闭型股票基金中名列前茅。

麦可利斯崇尚价值投资,他非常注重控制本金风险。在一次采访中,他曾称自己的资源资本基金为防弹型产品,他曾经说道,如果我能找到一个投资标的能够稳定的在5-10年的时间里年均上涨10-15%,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而不是去寻找一个不确定的60%短线收益机会。

在选股方面,麦可利斯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他是华尔街着名的权益报酬投资法的先驱和倡导者。他认为获利能力的价值和资产相同,选股者应设法以折价购买公司的获利能力。在选股上麦可利斯是个严格的自下而上的投资者,他常说,自己没有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经济景气周期,因此唯有通过财务指标来选择高回报的公司,并以低廉的价格买入。资源资本基金优秀的业绩表现证明,麦可利斯的权益报酬投资方法的有效性。也因此,资源资本公司曾受投资大师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青睐,买进资源资本公司的股票。

不幸的是,麦可利斯在1996年3月11日因一场登山越野的意外而去世,他的继任者史帝芬罗米克 (Steven Romick)仍然依循他的方法管理基金。

火灾知识读后感


火灾知识读后感范文一

有一天,王老师借给我一本书,名叫火灾与旱灾。我看的爱不释手。

别看它又小又薄,可趣味和知识却不少。里面关于火灾和旱灾的知识更是引人注目。像怎样从火灾里逃生呀!怎样在旱灾中生存呀!它都知道。

我想知道火灾和旱灾为什么写在一本书上,为什么火灾和洪水不写到一本书上?火?旱?洪水?不是水克火,水克旱吗?啊!我知道了?我兴奋的大叫,骄傲的说:这不是让我们节水、防火、旱灾吗?

现在我的心里刻着二十二个字:好好节水,天天向上。不辜负老师、家长对我的节水希望。因为我太爱玩水了。我一定遵守上面的诺言,不让我白爱这本好书了。

火灾知识读后感范文二

防火一向是注意安全的事件。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工厂;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在野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忘不了这些防火知识。

今天,我们看了《防火知识》这部电影,我一开始还不知道防火的重要性,现在,我注意了,知道了。我看完以后,一个念头猛然想了起来:宣传世界各地,要全世界的人民都认识防火知识。

朋友们,你们肯定不知道防火的重要性,那我就讲个小故事给你们听吧!

有一次我们邻居的大哥哥,到草堆边烤地瓜,一不小心,把火把放到草堆上,一下子燃烧了起来,因为火太大,他又不懂防火知识,来不及逃走,就把一只眼睛给烧坏了,这样给他的生活带来了麻烦,一个聪明的学生成绩下降了,做手术用了几万块钱,最后,连屋子也没有了

所以,朋友们,你们不认识防火知识是不行的, 像我以前的邻居大哥哥一样给自己添了重多的麻烦。

在生活中,注意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想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必须要懂得防火知识,才能保得住生命。但是,出现失误的时候,在必要的情况下就会受伤的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个念头呢?因为楼房着火时,着火的楼房下面的所有楼房都会引起火灾,我们不但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还祸及别人的灾害。所以我才会有这个念头。

那些没有防火知识的人,万一遇到了火灾,手脚残废了甚至连命也没有了,如果被远在乡村的父母知道了,不只留下了多少思念的泪。他们想起为儿女上学成人,自己省吃俭用,受尽艰辛,却落个难见儿女的下场,能不痛苦寒心吗?

朋友们,防火知识不能丢,找点时间,一起来学一学这些防火知识吧!让天下人民健康成长,让我们发生火灾的事件渐渐减少吧!记住: 注意防火,人人有责,健康成长,快乐家庭!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