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北读后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真北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真北读后感(一)

玖这本书感觉一缕清风吹进心田。有一种久违的得着,好象是原本所盼望的,似干旱的树苗被春雨滋润。

本书把道德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提到领导层面来,实在是黑夜里的一道亮光。如今的人都在想方设法追逐名利,唯钱是瞻,有钱就有一切,只要能赚钱,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于是功利充斥世人的心田,成为大家的价值观,左右所有计划和行为。

道德值几个钱?经济大潮中提及道德,岂非逆世而行。读及此书,便知道德的分量和作用。在这本分量十足的书中,美国最受尊重的商业领袖和一位年轻且才华横溢的学者共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道德上的完善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人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同时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这是一条振奋人心的信息,相信所有听到它的人都会为之欣喜不已。

道德包含真诚、信任、忍耐、宽容、谦卑、和睦等一精一神层面的各要素,他能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实质上的效益吗?在哲学领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直争辩不休。我记得一句哲言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胸。心胸有多宽广,事业就有多大。事业的物质一性一体现就是销一售量、利润等反映经济状况的名词。这句话把唯心和唯物联系起来了。也就佐证了【真北】中认为的,企业人士尤其是管理阶层在道德上的完善可以带来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

钱一直被丑化,因为很多人因其堕一落。但人又不断的追求钱,因为钱是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的货币体现形式。长期以来,尤其是中国,商总和歼扯在一起。好象不通过暴力等非法手段就不能把企业做大,对客户如此、对员工也如此。道德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根本无立足之地。【真北】的作者乔治强调,要成为真诚领导者,就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道德底限。乔治还认为,基于伦理道德进行领导不仅可以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这甚至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这话穿过世间众多云里来雾里去的管理学说,为管理和领导找到了灵丹妙药,其实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人应回归到人本一性一的基础上来,离开道德这个根基,万丈高楼必要倒塌。所以,历史学家大卫麦库卢说:人品是一位总统身上最为重要的资产。对于一位领导者来说,只有人品没有能力是一种软弱,而只有能力没有人品则意味着危险。

这些认识应该进入内心,绝非头脑一热,否则对【真北】的领受就会肤浅,甚至歪曲。基于此,就能在【真北】里进深,享受这次真北之旅。

真诚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他们个人经历的影响。这些CEO大多经历了人生的苦难、挫折、逆境,在这些环境中造就了自己真诚的品格和意志,拓展了更广阔的人生目标,不再活在狭隘的自我中。中国有举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老其坚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废起所能。【真北】里提及,被采访的领导者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完全来自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通过不断地在现实世界中考验自己,不断地重新诠释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由此,他们才能释放自己的激一情,发现自己作为一名领导者的意义。作者在【真北】中提到:几乎毫无例外地,这些领导者都认定,真诚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高效,更加成功。他们成长为真诚领导者的过程与我的个人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我们坚信:真诚领导力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而前提则是要忠于自己的人生经历。【真北】给真诚领导一词下个新的定义:真诚领导能够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将身边的人聚集到一起,授予他们足够的权力来担负起领导职责,并最终为所有的利益相关人创造价值。

然而,许多领导者的故事说明:通向领导巅峰的道路绝对不是一条直线。事实上,它很可能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考验,要想成为整个组织的领导者,你首先必须成功地克服一系列挑战。

【真北】介绍了领导力培训计划的五个关键要素,是全书最具实用一性一的一部分。第一步是了解真实的自我。第二步,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后,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第三步是找出自己的激励因素。作者写道,最成功的领导者走上领导岗位,或许是为了改变现状,或许是想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亦或许单纯出于对工作的热一爱一与激一情,总之,极少是为了钱。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领导者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放弃稳定的职位。第四步是建立好的支持一团一队。作者列举了许多硅谷企业的领导者的例子,其中包括palm公司的CEO杜宾斯基,她得到了被乔治称为教导主任的Intuit公司主席比尔坎贝尔的帮助。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也从管理大师沃伦本尼斯处得到过启发。最后,我们应该努力将工作与家庭、朋友、社区服务、体育锻炼、宗教信仰等所有重要的生活元素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追求作者乔治和西蒙斯提出的一种完整无缺的生活。

【真北】还鲜明地提出,每个领导者无需以完美的光辉形象出现在公司和员工心目中,应该回归到人朴素、朴实的本一性一上来,人都有弱点、缺点,关键在于如何真正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动力,磨炼自己的领导效力,从我转变成我们,信任并授权,为自己的一团一队成员提一供服务。

真北读后感(二)

距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领导力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得到,但是【真北】的作者比尔乔治和彼得西蒙斯却提出:领导的心智不是学来的,是由个人危机及其生活经历共同塑造而成,而真诚领导就是领导力巨轮的指北针。眼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众多企业被卷入这场跨暴中。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坚定内心的真北,并由内而外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我,进而引导企业顺利地走出困境。

该书认为:真北就像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指针,代表着内心最深处的自己。每个人的真北源于那些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如最珍视的价值观、热情和动力等,它们是生命中所有幸福与满足的源泉。每个人一旦听从了你的内心指针,你的领导就会变得真诚,人们自然就想和你在一起。虽然很多人可以指引或影响你,但你的真北却是来自于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只有你才能确定它到底是什么。

【真北】中所讨论的领导者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道德上的完善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人成为合格的领导者,同时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领导方式。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拥有令组织中所有人都理解并欣赏的品质,这就是真北的一精一髓所在。

驹于如何培养真诚领导力,书中集中阐述了五个关键要素。首先,要学会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激一情,并且成功地领导自己。其次,当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后,就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第三,找出激励自己的因素。作者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领导者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放弃稳定的职位。最成功的领导者走上领导岗位往往是因为拥有实现更远大目标的强烈愿望,而不仅仅是赚钱。第四,建立良好的支持一团一队。作者列举了许多硅谷企业的领导者的例子,其中包括palm公司的CEO杜宾斯基,她得到了被乔治称为教导主任的Intuit公司主席比尔坎贝尔的帮助。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也从管理大师沃伦本尼斯处得到过启发。最后,要努力将工作与家庭、朋友等所有重要的生活元素整合在一起,追求完整无缺的生活。

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领导者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作者认为,只有学会将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各个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领导者才能够从容面对各种情况,免于遭受分身应对各种情况的痛苦。如果切实做到了这一点,领导者就可避开孤立与傲慢的误区。

另外,杰出的领导者还要善于激励周围的人,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将身边的人聚集在一起,授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一种真诚的感情纽带,并逐渐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最终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真诚领导是一门领导的艺术,更是一种领导的哲学。【真北】这本书值得广大管理者去阅读和领悟。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一)

继【陈寅恪与傅斯年】后,又手棒岳南的新作【南渡北归】三部曲(【南渡】、【北归】、【离别】)反复研读。读后,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鸿篇巨作震撼之余,更多的则是感叹和无语。如果前者是再现了陈寅恪和傅斯年追求学术独立和一精一神自一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而【南渡北归】三部曲则是立体呈现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史诗巨着,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更重要的是在含泪读完每部多达450多页的大部头后,他们完全颠覆了我从小所受的历史教育,对大师们经历的那个时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敬佩作者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的简单描写,而是重点着墨大师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的交待以及人物成长的家世背景及其对他们成长(特别是思想形成和专业造诣)的关联影响,辅以详实的背景材料为支撑,兼具文学作品的流畅描绘和历史学家严谨的治学方式的考据和追溯,让这三部厚实的巨着能让人有一气呵成读完的冲动,同时读后带给读者深深地思考。在为大师命运悲叹之余,在无法排遣的怆然中,不得不去仔细思量如果身处其境自己又该作何诀择和判断。历史不可重来,但以史为鉴,是每一个国家和有使命感的人都应该看重的。

历史的真相,对于我们认识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叶企孙、曾昭抡、陈梦家、吴宓、穆旦等大家都有重要意义。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大师们在重要人生关口的选择对启迪后人方面将有深刻影响。

距么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在一个岁月安稳的时代,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能凭着独立之思想,自一由之一精一神在各自的学术上有所建树,带领我们这个巨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开放、自一由,鼓励创新的时代对国家的发展有多大意义毋庸置疑,在经历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变革之后,后世之人当以历史为鉴,开启一个全新的民一主、自一由时代。

当再次吟诵陈寅恪的诗词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衰泪已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时,相信大师们的一精一神和伟业以及他们遭逢的命运洗礼会深深警示后来人。

南渡北归读后感(二)

写于20xx年夏,重新整理。【南渡北归】可谓大块头的历史佳作,可与这几年出名的【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相媲美。内容丰富、详实,是一部了解民国文化和抗日历史的佳作。

刚读完岳南着的【南渡北归】之南渡,堪称民国时期大师们命运变迁的史诗巨着,着重描写了清华、北大、南开、同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囯营造学社等在抗日期间艰难跋涉的历程,大师们包括蔡元堷、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梁思成、梁思永、李济、林徽因、金岳霖、冯友兰等,命运坎坷,刚毅坚卓!文中还有大量的注释和考证,还原了很多历史真相:张自忠在卢沟桥事变中的历史污点、胡适对学生运动的批判议认及对日主和的由来,还有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间柏拉图式的一爱一情,等等。何时能追寻一趟大师们南渡之足迹:长沙、云南蒙自、昆明、四川李庄。再加上重庆、腾冲、松山、龙陵,可谓抗日文化苦旅!

【南渡北归】第二部一精一彩内容多多:方先觉军长在以少战多的衡一陽一保卫战中最终是投降还是停战?闻一多教授如何从一名新月诗人变成楚辞学者再变成一位共产斗士;为了让苏联出兵东北,美、英、苏在1945年初达成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利益(外蒙正式独立),苏联红军在东北大肆掠夺厂矿、交通设备。身为驻美大使,胡适如何外交斡旋,让美国政一府停止对日贸易;九一八事变后的大撤退是是张学良自己主意,还是受蒋介石指使?

终于读完了【南渡北归】之离别篇。抗日胜利后,内战爆发,最终胡适、傅斯年等人撤到台湾,梅贻琦等人赴美,陈寅恪、梁思成等大部分教授都留在大一陆准备建设新中国。短暂的欣喜之后,新中国开始复制苏联发展模一式,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随后爆发了反右、文革等系列政治运动。奉行独立、自一由的大师们大多被迫害至死,自一杀者甚多。梁思成临终前说过:抗战八年,跋山涉水,面对饥饿与疾病,过关斩将,终于迎来胜利之日,但过不了文革这一关。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读后感(三)

第一次在网上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被它封面上那些联袂推荐的作家的大名所吸引的,李存葆、莫言、张志忠、朱向前等,然后觉得很奇怪,何谓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什么才称得上是大师,这里所指的大师又是哪方面的呢?于是毫不犹豫地在网上买了下来,最近才看完第一部分,南渡,就深深被其中的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以及两者交叉呈现的内容所吸引,更准确地说是感动。有感于大师们的民族气节和一精一神,更有感于他们的治学、求学之严谨,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更迭,风云如何变幻,烙印在他们心底的那一份一爱一国与求学的一精一神不来,同样,带给我们的这一份感动也同样永存!

【南渡北归】它以时代背景,历史变迁为线索,按时空的逻辑细致全面地描述20世纪在我国国家危亡,民族饱受凌一辱的特殊历史时代,一些有志有为的学术大师们的命运变迁,他们是中国近代最有名的知识分子,也是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侵略和瓜分后保留下来的知识分子的种一子,然而他们的命运,时运都很不济,可谓是命运多舛,用文中自己的文字来讲就是天欤,亦或时运欤?

在这样一部着作里,我们看到了无数大师级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要么抱病离开,要么含恨而终,要么终于与自己毕生所追求所向往的事业与人生失之交臂,悔不终生。他们为了中国的文化传承事业,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放弃了自己原本美满的生活,违背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放弃权威、名利本可以双收的社会地位,或失去亲人,或离开一爱一侣,而这些都是他们所不想更不愿的,然而他们处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一切都身不由己,一切也都理所当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付出了,牺牲了,可是值还是不值?

我想它留给我们后人尤其是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应该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反省,如今局势安稳,环境充裕,我们可否一时像这些大师们一样潜心于学术,专注于真知,废寝忘食不是为了备考,绞尽脑汁不是为了作一弊,我想我们不会如此肤浅,不会这么快对一件事情失去热情,失去耐心。

书中阐明了一个观点,当代的中国人(指那个历史剧烈变迁的时代),大多下愚上欺,官僚勾结、腐败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面对这样的民众,如果仅强其体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在这一点上,我想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由强其体魄,转为强其一精一神、灵魂的观点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从这一个层面上来看,发展壮大中国知识分子队伍,重视文化、知识、品德的教育就显得越为重要了。这也是这批大师们命运剧烈变迁留给后人的一大启发吧。

可是还是有遗憾,还是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吴宓真的迷恋一毛一彦文,如果徐志摩真的倾心于林徽因,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处于安稳之秋,也许有情一人终能眷属,至少没有那么多凄美的色彩。如果陈寅恪真的是奔李庄而去,也确实去了,留给他自己的不会是深深的遗憾,留给后人的也不会是迷一般的历史遐想,然而,陈寅恪最终却舍李庄而去。自此,一代史学大师失去了李庄,李庄推动了这位三百年才得一见的大师。而史语所同仁与陈寅恪之间的交往也如滚滚长江中游走的鱼,渐行渐远,直至冲出三峡汇入大海的那一刻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南渡北归》读后感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知北游》读后感300字


由于不玩LOL了,而且《北京爱情故事》也看完了,所以突然间又没事干了,每天晚上浪费最多的时间就是去搜电影,搜来搜去也没几个感兴趣的。于是又想起了小说,赶紧搜索了下大概2年前看的《知北游》,结果让我惊喜的是,老天爷果真不忍心看我闲的蛋碎。。洛水大神在停更了2年后居然续更了,再翻翻洛水博客的相关文章,发现确实是洛水回来继续写了,而且还有一篇类似说明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人是有激情的,自然也就有平淡。多年丢失的东西,念兹在兹,某天突然找到了,心头石块落地的同时既会震动,也会空洞。

当初念头所急所思,真的是这个东西吗?还是它已不是它,我也不是了我?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中,因为水在变,人也在变。。。。。。。。。。。

读后明白了,原来洛水是因情所困,所以两年前停更了。现在她当初的恋人已成他人妻,他也放下了,就回来继续写了。读后引起了小小的共鸣。。

当年看这个小说时,一点都不寂寞孤单冷的我对生活对她是那样充满激情,现在情况全变了,每天自己一个人像傻子一样不是在单位就是在家,要不就是在单位和家之间的路上,我自己都发现自己越来越闷骚了,这都是自己呆的结果,我快成鳖精了。之前想看的小说又回来了,而当时的那景那人却再也回不来了。现在这篇小说又续更了,而它也不是当年的它,因为写它的人变了,我也不是当年的我了,因为生活的河流也把我冲的变味了。呵呵,写到这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具体表达什么,可能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算了,不多说了,自己发发感慨而已是不是?谁还没个想感慨的时候,随你们说我是沧桑的褶子脸!哈哈~~话说我脸上真没褶子,我真胖了,我TM要减肥了,再不减肥,我怕哪天和妞子约会,大肚腩把妞子弹飞了,妞子起身拍拍身上的土还得说:你真够小心的,约会还随身还携带安全气囊呀。。猛然间摇摇头,我可不想出现这场景。。。所以我得减肥。呵呵,扯远了。

最后推荐下这个小说《知北游》,虽然是玄幻的,但它并不是纯粹打打杀杀的小白文,女孩也可以看,因为曾经有个女孩在我最快乐的那年和我一起看过,而且也十分喜欢。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