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400字:道德在生活的细节里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400字:道德在生活的细节里”,感谢您的参阅。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400字 道德在生活的细节里

寒假里,我看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它分别从六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讲述了道德文明给我们留下的许多深刻启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中列宁理发这个守礼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十月革命后的一天,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当时,理发室里只有两个理发师,许多人都在排队等候。当列宁进去时,许多人都认为列宁工作忙,便都让他先理。可列宁却谢绝了大家的好意,按照次序排队理发。

虽说这事很小,但列宁并没以自己身份特殊为由,违犯规定。作为一位伟人,这显现出了他伟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守礼是秩序,是修养,是人人都该遵守的社会规范。一个明礼、守礼的人,一定是个有教养的文明人。

阅读全文,我明白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而是在生活的细节中,从一些小事上对自己的要求。家里:健康生活、孝敬长辈、勤劳节俭是道德;学校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也是一种道德;其实道德无处不在。真正做有道德的人从一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应在少年时期尽量养成很多的好习惯,这对我们的将来大有帮助。

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启示。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无止的滚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牵扯着四季的轮回,哺育出生生不息。

大自然选择了美,使人类有了一个美好的环境。而人类又该选择什么呢?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成绩;可我觉得,我们因该选择道德。

有这么一本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却蕴藏着道德的力量。

当翻开第一页,我便踏上了实践道德的路程。

微笑的力量使一个仅仅只有九岁的孩子坚强;一个追求音乐梦想的人,不放弃的精神使他最后成为了当红明星:一次钓鱼的过程一直影响了他,最后得到着名这两个字的配饰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道德实践的勇气!

还记得吗?四年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尊严》。那个肚中空空如也的人,怎么也不愿意接受不劳而获的食物,他坚信只有劳动才能换来食物。最后,他用自己的双手,使自己转变成了石油大王哈默。

不是吗?一个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是知道什么该放弃,而不是一无顾忌得去追求,违背道德。有时候,真的,必须放手自己个人利益。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必须要有道德;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必须要有道德;我们更可以不平凡,但我们必须要有道德。因为那是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选择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当我翻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时,一片文章《一碗牛肉面》,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那种蕴含在面里的亲情却是说也说不尽的。
文章篇幅不长,但意味却很深长。儿子带着一位盲人父亲来店里吃面,囊中羞涩的他为了给父亲吃好一些,假意要了两碗牛肉面,其实他只吃葱油面,父亲的筷子不住的给他夹肉片。看到这里,我便想起了我家每天饭桌上的情景,我家里的饮食几乎是父亲一手操办的,从买菜到做饭都是他一人干,他总是想尽办法换花样地做菜,只为了让我多吃一口,他的筷子经常触碰那些菜,但却都是为了夹给我吃的,每每听到我说好吃,他就脸上洋溢着笑容,而他自己却先要把前一天的剩菜吃完。我曾不只一次地和他扭,总想把菜夹给他吃,但我似乎并不懂得他心里真正想的,妈妈就劝我作罢,说我吃往往比他自己吃还要令他快乐
文中父亲年事已高,而且是个盲人,难免行动上多有不便需要儿子帮忙,但父亲依然是父亲,即使是吃碗牛肉面也想让儿子多吃点,尽管眼前什么都看不见,却仍然执意要摸摸索索地把肉夹给儿子,他碗里有多少,就夹多少,他巡回反复地夹着那几块肉片,他不知道,那是儿子夹回来的肉,心里只想着让儿子多吃点,是啊,父亲的筷子是停不下来的,儿子吃比他自己吃还快乐。
而那位儿子呢?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该做的,他不但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他还懂得父亲的心。他清楚的明白,要是父亲给他夹的时候他直接告诉父亲他不需要肉片。那父亲会怎么样?他会不会因为被拒绝而误认为儿子在嫌弃他呢?他会不会因为觉得自己不能为儿子做些什么而苦恼呢?这样和父亲去挣有什么意义吗?到最后即使父亲吃了,那他也不会感到快乐的,所以正所谓孝不只是细心呵护照顾父母,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他们的心。
此时,我耳边似乎回响起《懂你》这首歌,眼前浮现出那MV的画面,那就是一个穷苦人家,几个孩子吃了仅有的一点稀饭上学去了,而母亲却因实在饥饿忍不住舔孩子们吃过的碗,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是啊,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它细微到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双缀满爱的筷子,一个焦虑或安慰的眼神。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感恩?是不是也该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思绪万千
啊,父亲的筷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忙碌。孩子们想要孝顺,就先得读懂它。


关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这本书中有一个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怎样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要增强道德意识,强化道德养成,践行道德规范,提升道德素养,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严师》这个小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女孩玛丽在课堂上总唠叨个不停,有一次上课时与同桌说话被乔丹老师逮个正着,老师叫她去办公室一下.乔丹老师告诉玛丽上课要专心,然后让玛丽写一篇千字作文作为惩罚.玛丽完成了这篇作文后交给了乔丹老师,没想到乔丹老师叫她重写,第二次又叫她拿回去改正语法,第三次叫她改正拼法,第四次改正标点符号,第五次又认为她不够整洁,直到第六次才合格.后来玛丽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次乔丹老师告诉她“你的千字作文获得了三等奖”.玛丽的作文从来没有获过奖,她高兴极了!这时,她才领悟到乔丹老师常对她们说的一句话: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取得成功!

读着这个故事,不由自主让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有一次,我们学校进行出操队列比赛,起先我们班同学都无精打采的,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出操过程中,有说话的,有前后打来打去的,有嘻嘻哈哈闹着玩的.回到教室里,丁老师非常生气地批评了我们.丁老师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没有认真的态度都不能成功,队列比赛可以反映一个班级的班风,如果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就要认真对待比赛.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静、齐、快”三个字,“静”要求大家排队、做操时要绝对安静;“齐”要求大家排队、做操要整齐划一;“快”要求大家排队、听指令要反应迅速.按照丁老师的严格要求,经过几天的专心练习,我班获得了第一名,严格的训练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也许严厉的老师曾经让我们害怕甚至讨厌,但正是严厉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使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我想说:“理解老师的苦心,严格要求自己,既是尊重老师,也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关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