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孩子一样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像孩子一样,欢迎你的品鉴!

特别喜欢看几米的作品,小时候喜欢,是因为书里面好多好多精美的插画,现在喜欢,也还是因为书里面的插画,只是和小时候单纯的喜欢不一样了,长大了。

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喜欢捧起这本《1。2。3木头人》,一看又是好久好久。像这本书的书名1。2。3木头人一样,这本书的内容也很稚气,随手一翻都是天真烂漫的小孩子的脸庞,于是有人嫌弃它的幼稚,我却是看的津津有味。

它的画像是有魔力,把我带回到那个其实并不遥远但着实已经离我而去的童年。记得有一幅画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只小猫,脸上是幸福的微笑,身旁是许多的爱心,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他们了。配的一句话是拥抱一只猫,莫名涌现,幸福美满的感动。我像是看到了我自己。曾几何时,我不也是这样的单纯吗,不也对过一样东西过分的偏爱认为全世界就只有自己和它吗?或许所有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在流逝,我们在长大,听惯了知道了那样的事情叫做幼稚,于是又尽量不去那么做了,一心追求着小时候心心念念的成长。可是人说到底就是不满足的,等你长大了,又开始回忆起小时候了那时候还不谙世事,那时候还童言无忌但那只是那时候啊。有人把童年时期的回忆比作是一张白纸上最开始画下的线条,最清晰,最美好,可是你在长大,纸上的色彩在变多,想要再回去吗,能把纸上的色彩全都抹掉,又退回到最开始的线条吗?不可能的啊。你还是个人,是个顺应自然规律的正常人。

所以说,几米的作品教会我们要像孩子一样,可不是像孩子一样傻傻的笑,酣畅淋漓地疯玩,说那些只有孩子才说得出来的可爱的话。说到底了,你还是大了,回不去了也别把自己变回去了。他教会我们的,是像孩子一样单纯一点,像孩子一样把一个人想得很好很好,像孩子一样对明天对每一天总是充满了信心。记得吗?你也曾经是个孩子呢,你也曾经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好很美好,你晚上也不会因为哪一件烦心的事,哪一个人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你也曾经面对挫折却仍上扬嘴角。你现在也一样可以的啊。把心放简单一点吧,该留下的人就留下,不该留下的就把它忘掉,别人的话语权当呼啸而过的耳旁风罢了,他们怎么想你的认为你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开心一点,要多爱自己多爱别人,哦,对了,要像孩子一样活着。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有感


我拜读的正是顾诚笔下的诗篇——《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我对诗赋新词感兴趣同样也是从这里开始,那些印在我脑海记忆的白纸黑字,来自灵魂深处的语言,是默默间人与人之间的共鸣相错相通。

他的诗好短。

这是我起初轻翻这书的喃喃。我把看顾诚的诗当作自己每天晚上的作业,就好像是应付作业的态度,懒懒散散地对付着,一页又一页伴随着我一一夜又一一夜的过去。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一个不容易被左右的人,尤其是看书,看一些名人推荐的书。从来只有我自己去窥看推敲这些书的灵动的底蕴,一享匿藏其中的奥秘的快一感。可是后来,我被他的文字一点一点地改变了,震撼了。

他的诗又虚又真。

每晚,我都是以玩味的感觉去对待这本书。顾诚写景的小诗很多,又好像完全不着边际,恍若隔世处在幻世异地,这场故梦里把我引领到他的旧记忆,浅浅的涉足去另一个人的世界。而他的文字带给我的没有我想象中的明亮,反而有片不真实的迷惘困扰着我。我自然是不甘心的,有一探究竟的执意。

他,很懂你我。

我慢慢地发现,他的文字说好似自言自语,还 不如说是对另一个人的暗示低诉。我总觉得他写的有几篇特别的适合自己,文字间的一交一流吗我次次问自己。才发现我已经被这书窥见了心里不觉发现的声音,原来顾诚不是仅仅在透过字里行间记叙身边种种,还 把人世间的千姿百态藏在简短的文字待人发觉。读他的小诗,怪不得有恍若鉴明镜的发现。还 是顾诚的文字读懂了我。

我被他的只言片语改变了,甚至有被看透一切的心虚。到底是怎样的疫病可以忍心夺取这样有才华的现代诗人,他四十岁也不到却被召唤到另一个世界。我心底只有无限的遗憾吞没哀怨,视人间之疾苦,执笔底下波澜说的更应该是这位看破一切的诗人。许是他泄一了天机才被早早召回?留下这本密码册留予我们解读吧。

我写到这里,心里便剩下崇敬这位诗人了。每每翻阅,纸页触一摸的奇妙质感和神秘感直袭而来,因此我认为这本书是有灵魂的。







《幸福像花儿一样》读后感


《幸福像花儿一样》读后感

初次见《幸福像花儿一样》这本书时,本以为是叙述幸福的故事,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于是便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阅读,读完却满心抑郁地发现,原来书中描写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可人的同时也像花儿一样容易凋零。

《幸福像花儿一样》这本书记叙了两位典型的70年代的女性人生,围绕着文工团舞蹈队里杜娟这位令人瞩目的女演员和一名赤脚医生王桂花的情感命运展开,细腻生动地讲述了她们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多年的感情纠葛和人生起伏让我们不禁思考:人生重要的是什么?爱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幸福是得到了还是付出?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还是一个无法捕捉的结果?

书中,杜娟面对两个男人的追求,她犹如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每一条路都充满着令人神往的憧憬,同时也都充满着难以猜测的事情。可是现实没有给人犹豫的机会,杜娟选择了两条路一起走,然而人在爱情这条道路上是不能同时走两条路的,所以,错误的开始终将导致错误的结局,等待着她的,将是那一年深秋里的苍凉。

而另一个故事中,当兵回家探望家人的李学军喜欢上了村支书的女儿王桂花。每当想起她,李学军的心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她要求他入党;她要求他提干;然后她就嫁给他。可是当李学军接受了命运一次又一次慷慨的施舍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想了那么多年的女人,爱的却不是他。他多年来的努力和憧憬,竟然只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梦境。而他,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在心里装下了另外一个女人,甚至懊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怨恨桂花毁了他本可以更美好的前程。辗转十年,最终两人离婚,李学军入狱了。

当杜娟同时收到两位男性的信而不知所措时,向有经验的大梅询问,大梅的回答是谁能让你感到幸福,你就选谁。读到这里,我觉得很疑惑,幸福不应该是自己创造的吗?为什么需要别人的给予?幸福是一个太抽象的名词,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定义和不同的判定标准。而书中的女性却都以未来伴侣的前程是否似锦作为她们以后能不能幸福的判定标准。大梅在与白杨相处的过程中认识了王参谋,因为白杨父亲地位没有王参谋父亲地位高,于是大梅选择了王参谋;杜娟因为白杨父亲已是干部,而林斌还要去读大学,再且出于时间和物质的考虑,她最终选择了白杨。

另一故事中的王桂花亦是如此,面对两年后即将复员的李学军,她要求他提干后才愿意嫁给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的选择早已昭示她们最终不完美的结局,而我们也只能叹息。可转念一想,时代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不是吗?再看看我们的周围,现在的都市人比起杜娟、王桂花、大梅她们更加变本加厉吗?大多数的她们在选择伴侣之时,不都以有房有车的对象作为首选吗?不也有部分的人将几代人的血汗变成一套拥有70年产权的房子以寻得个更好的结婚对象吗?所以,我们又怎会有资格去批评过去的人们呢?对待爱情,需要务实,可当爱情与物质有太多太多的牵连之时,便失去了最初怦然心动的纯粹,那更是得不偿失!幸福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是否丰厚,更取决于精神上的丰盈。

于我看来,所谓幸福的爱情,并不是如李学军对王桂花那般肉体上的占有,而是灵与灵的交融,两人在一起,不一定要将她或他完全占有,而是互相地尊重对方、互相地理解对方。我们都应该懂得,是自己的终究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终究会失去,不能强求。有一种爱叫做占有,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爱叫做顺其自然。而我更倾向于最后一者顺其自然。爱,不应该是占有,亦不应该是放手,因为强求占有的爱不会幸福,而放手不代表洒脱、宽容,而应该好好地把握,不轻易地放手。当幸福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把握。

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年轻人的心里盛开了,但现实却无情地撕碎了所有的花瓣,让他们落得个悲凉的结局。也许,在爱情的初期,对每一个憧憬爱情的少女来说都是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地盛开着,只是每朵花都有花期,到最后都会有败落的那一天。每个时代都有一条忧伤的河,或许其中有一滴正是你的眼泪。可是,人不能总是以悲观的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个作品而否定掉幸福,我们要坚信:幸福一定会有像花儿一样美丽的一天!


《像绅士一样生活》读后感



绅士的风范

米舒先生:

向您推荐一本好书《像绅士一样生活》,如您读后有所收获,也请推荐给您的读者朋友。

北京同道新文联合图书公司 黄志伟

黄志伟书友:

乘休息天一口气把书读完,掩卷长思,这的确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作者是英国人爱德华·伯曼,他自述此书是写给当今中国的中产阶层。在六七十年代谈论绅士风度,那会给人扣一顶帽子的。今天不同了,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了,但打开此书第一章,作者写了中国新富的陋习。1995年一位中国商人打开了12瓶拉菲堡红酒,倒入12只杯子招待客人,在频频干杯声中,昂贵的12瓶红酒顷刻灌下。作者的结论是:暴殄天物、荒唐至极。可见,享受豪华昂贵的物质生活原来与绅士风范无关。真正的绅士无论是品红酒、呷咖啡、穿高品质的衣服与开有气派的车,都是极讲风度与格调的。一套精美的服装,富人可以穿得粗俗不堪,绅士却小心打理,使之呈现最佳状态。同样一座豪宅,富人花了很多钱,结果是画蛇添足,装饰得毫无情趣,绅士花不多的钱,处处让人眼睛一亮。本书从鞋子、领带、吸烟、喝酒、对待女士的态度,如何驾车谈到绅士的精神气质,读来都让人有所触动、有所思考。作者指出:绅士的精神气质应该包括骑士的勇气、服务公众的道德意识与处于任何极端困难中永远不变的谦恭礼貌。本书还探讨了英国绅士与中国君子的不同点与共同之处。

这本书的有意思是在于对中国一些稍富即躁的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与建议。贵族是要三代造就的,那话有点绝对。但一夜暴富与几十年的文化修养熏陶却是事实。在我访问的30多个国家中,给我最佳印象的是英国。在一些不文明的国土上,豪华房车与名牌服饰不能掩盖一些人不文明的陋习。我想,真正的中国绅士也不仅仅是自身具有美德,还应树立公共服务观念。这正是此书的宗旨之一。 米舒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