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45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450字”,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他曾对人这样说过:一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就能感到有生命。他大鹏展翅,陡蔽乌云,狂飚施威,恐飘鬼国。他又熟读圣贤之书,广看烈女之文,吟诗作赋,出口成章,提笔能写,走马观碑,目数群羊。

他------毛泽东

一个平凡的名字,却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心不由自已地,群情鼎沸。

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死于1976年9月9日,他应当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这一段文字,然说明毛主席的职务是巨大的,但是谁都知道,毛主席为了革命失去过六位亲人。

毛主席他是铁石心肠吗?不是,因为他也是普通人,他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欲。这说明,他虽然爱家人,但是更爱革命,更爱人民。

也许他是人们如何效仿都替代不了的存在。在那个时代,他就像光明,照亮了所有黑暗;他就想春雨,滋润了所有土地。

他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我相信,无论天地转,还是光阴追,尽管到了一万年以后我们中国人依然会记得那神采奕奕,英姿焕发,万夫不当的毛主席!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一代枭雄――曹操800字


他,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一个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好学者;一个礼贤下士、诡计多端的枭雄。他是谁?他就是集四大家于一身的奸雄曹操。

那时,董卓称霸中原,欺压百姓。百姓们叫苦连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此,曹操为百姓们痛心,为百姓们忿忿不平,一直伺机报复,准备推倒这个暴君董卓。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已。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爱民的曹操。有一天,王允为曹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王允把曹操叫到家里,对曹操说:曹操呀,现在在董卓这个暴君的统治下,民不聊生。现在,我有一个计策,能除掉他,你能帮我吗?曹操经过深思熟虑,说:行,我求之不得!于是王允在曹操耳边把方案说了出来。一天晚上,曹操拿着七星宝刀,以送刀名义骗了进来。他拿起刀,刚准备刺向董卓,忽然,董卓醒了,从铜镜中看到了曹操拿刀向前,大喝一声曹丞相,你在干什么?曹操见此情况,灵机一动,马上跪下,说:我是来献宝刀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灵活应变的曹操。于是董卓收下了这把七星宝刀,赏了曹操许多金银珠宝,曹操吓出了一身冷汗,做贼心虚,便乖战马慌忙而逃。

过了很久,曹操接纳了孙权,袁绍大怒,立刻集合了全军大部分人马,向曹操攻去。曹操得知了这个消息,略加思索,说:袁绍一直没有作为,不足为患。于是曹操就只派了几万人防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清高的曹操。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轻敌,两个月后,军中粮草告急,便派使者向总营催粮,可在路中,却被袁绍的部将许悠所擒。从他口中,许攸得知了曹军粮草告急。许攸把消息告诉了袁绍,可袁绍却怀疑许攸与曹操私通。许攸得知后,差池民不回地离开了军营,去投靠曹操。曹操听说后,鞋都没穿,面笑容地迎了上去:许将军助我,袁军肯定指日可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曹操。也正是曹操对许攸的尊重,许攸把袁军的内部信息全盘托出。在许攸的帮助下,袁军粮草被烧,军队被破,袁绍被捕。

毛主席曾对曹操大加赞扬:曹操真是文学、政治、军事一代风流!又是一代可爱的奸雄!

《一代良师》读后感1000字


  《一代良师》读后感1000字
  《一代良师》是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已故燕京、西南联大社会学教授成就研讨会”时的演讲,先生在深情回忆、热情赞扬了他的几位前辈老师的同时,着力阐明了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前辈” 的观点——“我们只有立足在今天的现实去评估前人的知识和思想,这才是老老实实的态度,是我们对待上一辈的态度。”我认为费老的观点对我们当前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从“应试教育”中吸取合理内核,更好的推进新课改,切实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自从第三次全教会以来,我们通常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对立的两种教育理念,认为我们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应试教育”,存有“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之不足,这当然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然而,我们却不能把他们两者对立起来,“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不是我们的专家们凭空想出来的,如果我们把以前的教育全盘否定,错误的认为考试是“应试教育”的专利,唱唱跳跳、多开展几项学生活动就是素质教育,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必须看到的是,现在在各行各业的许多领军人物就是我们在恢复高考后利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而那些高分低能的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我们必须审慎的反思我们的过去,在摒弃过去过度应试的错误的同时,也要把我们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发扬光大,绝不能做出“泼掉洗澡水的同时连孩子一起泼掉”的荒唐事情。正如费老所言:“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全面和一贯正确的。


”同样,我们现在大谈而特谈的一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也不会永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应该有其一定的适应条件和适应范围。我们正在大力推广的建构主义理论、探究教学法,也应该因地制宜,因事而用,决不可一提新课改就要求进行探究教学、自主建构,错误的认为将原来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有些知识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而有些知识却属于默会知识,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己慢慢体悟、细细品味,才能取得有效效果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过去,在批判的吸收、借鉴“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推进素质教育,不搞花架子,在提高课堂深度上下功夫,真正把我们的课堂打造成为深入思考的课堂,才能真正开创美好未来,取得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之功效。如斯,我们在今后的世界上才能不低人一等,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大放光明。

  《一代良师》读后感1000字
  《一代良师》是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已故燕京、西南联大社会学教授成就研讨会”时的演讲,先生在深情回忆、热情赞扬了他的几位前辈老师的同时,着力阐明了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前辈” 的观点——“我们只有立足在今天的现实去评估前人的知识和思想,这才是老老实实的态度,是我们对待上一辈的态度。”我认为费老的观点对我们当前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从“应试教育”中吸取合理内核,更好的推进新课改,切实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自从第三次全教会以来,我们通常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对立的两种教育理念,认为我们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应试教育”,存有“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之不足,这当然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然而,我们却不能把他们两者对立起来,“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不是我们的专家们凭空想出来的,如果我们把以前的教育全盘否定,错误的认为考试是“应试教育”的专利,唱唱跳跳、多开展几项学生活动就是素质教育,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必须看到的是,现在在各行各业的许多领军人物就是我们在恢复高考后利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而那些高分低能的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我们必须审慎的反思我们的过去,在摒弃过去过度应试的错误的同时,也要把我们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发扬光大,绝不能做出“泼掉洗澡水的同时连孩子一起泼掉”的荒唐事情。正如费老所言:“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全面和一贯正确的。

《一代影后阮玲玉》读后感1000字


  《一代影后阮玲玉》读后感1000字
  阮玲玉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幼时丧父,母亲依照其父的遗愿,辛辛苦苦供她上学。母亲为了玲玉不被同学们嘲笑,让她隐瞒自己的出身。阮玲玉从小就饱尝了阶级出身带来的苦难,她只有隐忍。但俊俏的外表和天生的艺术爱好让她心底储存了另一种快乐。邓肯是她的偶像,是她心底最美的梦。
  机会来临时,她在万分犹豫下还是抓住了——成了一名演员。但情感的恶魔也已展开。在那个思想正开化的年代,她在戏中接受了新的思想理念,但心底还在忍受着没有真正名分的折磨。那个骗得她身心的“丈夫”沦落到靠她接济的赌徒。掩起悲伤,她全身心的投入戏中。戏中饱受磨难和摧残的妇女,好像集中了她从小到大的苦难。于是,在戏中她留下了所有的忧伤,留下了所有的泪水。在家,还要以笑脸面对母亲和养女。而这两个亲人也成了她活着的理由。
  然而,善良和隐忍没能唤起她“丈夫”的良知。于是在阮玲玉和他决裂后,他变本加厉的压榨阮玲玉。同时,第二次情感也被愚弄、被欺骗。大报小报开始肆意宣传阮玲玉的“不良作风”。一时间,所有的污垢和口水都向她涌来,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她。她绝望了,她不能忍受情感的再次被玩弄,她不能忍受自己隐忍多年的痛苦的伤疤又被撕的鲜血淋漓。她——被逼上了绝路。留下了一句“人言可畏”向世人证明她的清白。


  阮玲玉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反省。在她走向事业的成功时,她也走向了情感的悬崖。一切都因为她太不懂人心。多一些圆滑,多一些处事的技巧,未尝不是件好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复杂的,是深不可测的。自身的简单有时是最好的应对技巧,但一旦陷入某种漩涡,这简单就变得毫无用处。
  现在韩星接连自杀的现象成了性质类似的悲剧。人何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那么微妙,恶语伤人六月寒。明星光闪的背后隐藏了多少辛劳和苦楚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们公众不应该要求他们事事完美。生活的苦痛每个人都有,也不必像墙头草似的来什么风就往哪边倒。给每个人都留一点私人的空间。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高质量的谈话,少一些无聊的闲谈。客观的审视明星的对与错。这样,这个世界才能有绝对的黑与白。

  《一代影后阮玲玉》读后感1000字
  阮玲玉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幼时丧父,母亲依照其父的遗愿,辛辛苦苦供她上学。母亲为了玲玉不被同学们嘲笑,让她隐瞒自己的出身。阮玲玉从小就饱尝了阶级出身带来的苦难,她只有隐忍。但俊俏的外表和天生的艺术爱好让她心底储存了另一种快乐。邓肯是她的偶像,是她心底最美的梦。
  机会来临时,她在万分犹豫下还是抓住了——成了一名演员。但情感的恶魔也已展开。在那个思想正开化的年代,她在戏中接受了新的思想理念,但心底还在忍受着没有真正名分的折磨。那个骗得她身心的“丈夫”沦落到靠她接济的赌徒。掩起悲伤,她全身心的投入戏中。戏中饱受磨难和摧残的妇女,好像集中了她从小到大的苦难。于是,在戏中她留下了所有的忧伤,留下了所有的泪水。在家,还要以笑脸面对母亲和养女。而这两个亲人也成了她活着的理由。
  然而,善良和隐忍没能唤起她“丈夫”的良知。于是在阮玲玉和他决裂后,他变本加厉的压榨阮玲玉。同时,第二次情感也被愚弄、被欺骗。大报小报开始肆意宣传阮玲玉的“不良作风”。一时间,所有的污垢和口水都向她涌来,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她。她绝望了,她不能忍受情感的再次被玩弄,她不能忍受自己隐忍多年的痛苦的伤疤又被撕的鲜血淋漓。她——被逼上了绝路。留下了一句“人言可畏”向世人证明她的清白。

《一代名将袁崇焕》读书笔记


今天我趴在桌子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一代名将袁崇焕》。看完,我不禁感叹袁崇焕将军那卓越的军事能力,赞叹他那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却也哀叹他那悲催的结局,谁能想到一个忠君爱国的好汉子,竟落得如此结局,想着想着,我感到有些眩晕,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英雄的辉煌

杀!迷迷糊糊间,我听到了一阵喊杀声,睁眼一看,啊!下方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海,一阵阵箭雨过去,倒下了无数的人,可那人群仍悍不畏死地冲上来,一架架云梯搭起,眼看就要突破城池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雄浑有力的声音响起:

众军听令,开炮。

轰伴随着那铿锵有力的发令声,一声声巨响响起,那一颗颗炮弹在地上炸出了一道道美丽的烟火,可是,在这美丽的外衣下,却隐藏着一个凶残的死神,无情地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人命,下方军队霎时溃不成军,败逃而去。

上方城池里的人发出胜利的吼叫,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眼前这一幕似乎有点眼熟,而我却又不可能经历眼前这一幕。

正在我疑惑时,一个气吞山河的声音响起:哈哈,只要我袁崇焕在此,尔等蛮夷之邦休想踏入我大明江山一步!听到这磅礴有力的声音,我终于想起来了:啊,这不就是书上所描写的袁崇焕大战努尔哈赤的地方吗?想到这儿,我激动地看着眼前之人。

阳光照射在他的铠甲上,熠熠生光,如同战神降临一般,我看着他,捏了捏拳头,决定改写历史。

英雄的落寞

这天,袁崇焕将军从皇宫走出来,脸上还有未消的余怒,细细看去,又有一丝无奈。

看到他这样子,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走上前问道:

将军为何这般愤怒?

他看了看我,我现在是他的亲卫,所以他也不隐瞒。

唉。他叹了口气,想我取得宁锦大捷,立下赫赫战功,怎奈奸臣当道,无我容身之地。

呵呵我听了,笑了笑,既然如此,将军何不学那陶渊明一般,隐居世外,不问世事,岂不逍遥自在?

他听了,摇了摇头,说:大明生我养我,如今内忧外患之际,我怎能安居世外!说着,缓缓走向了远方,夕阳的余晖照着他身上,如一个垂暮老人,消失在了眼前

英雄再起

清晨,一匹骏马飞奔着,向皇宫方向驶去,我看了,无奈地叹了口气,拦在前方,问道:

将军这是要去哪儿?

吁他将马喝住,脸上挂满了笑容,兴致勃勃地说:哈哈,现在新帝即位,灭了魏忠贤一党,如今,重昭我守卫边疆呢。

我听了,苦笑一下,说:将军可曾听过伴君如伴虎,最难测的就是帝王之心?以将军这耿直的性子,必定难得信任,再则,灭了一个魏忠贤,又怎知不会出现第二个呢,到时候弄不好就是万劫不复啊。

可是,袁崇焕将军听了,却豪气凌云地说:男儿一生自当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即使倒在战场之上,我死而无憾。说完,马鞭一挥,飞奔而去。

初升的朝阳映在他身上,灿灿生光,渐渐消失在眼前。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唉,将军啊,你可知你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你所效忠的大明手上啊!

英雄的哀歌

夜晚,在烛光旁,袁崇焕将军手上拿着召见他入宫的圣旨,皱着眉头,良久,唤来马匹,准备入宫。

我心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急忙挡在马前,说道:将军可是要入宫?

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说:如今魏忠贤余党散布谣言,诬陷将军是清军奸细,再加上将军怒斩毛文龙,以圣上多疑的性格,您此次前去必定九死一生啊!

他听了,沉默一会儿,摇着头说:不,我对大明忠心耿耿,陛下定会还我清白的。

我听了,心说:将军啊,你此次前去岂止是九死一生,简直就是龙潭虎穴啊。无奈,我只好将历史真相告诉他。

他听后,先是不可置信,可是他见我真诚的面孔,选择了相信,随即,他的眼神霎时黯然起来,变得死气沉沉,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一股悲伤的气息弥漫而出,很压抑。

良久,他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既然这样,那我更必须去,哪怕千刀万剐,我也要留清名于世,这时我若走了,你便才是真正的遗臭万年。

我听了,张了张嘴角,想要劝他,可是看着他那执着的眼神,我唯有尊重他的选择。

他挥动马鞭,缓缓向皇宫走去,凄冷的月光照在他的身上,显得那么苍白,这时,他如一个心死的老人,缓缓走向死神。

在他身后,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唉,我还是无法改变历史吗?或许对于袁崇焕将军来说,从他踏上这条路起,便注定了结局吧!

英雄的末路

行刑当天,毒辣的阳光烤着大地,袁崇焕将军被押上刑场,可他毫不在意,大笑,念道: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刚说完,第一刀便斩下了。

看着袁崇焕将军那痛苦的表情,再听听旁边那愚蠢百姓的叫喊,我终于忍不住,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下,仰天长啸一声。

啊!我睁开双眼,看着眼前那本《一代名将袁崇焕》,原来是个梦,可是,我又紧紧地盯着它,难道刚刚真的是个梦吗?

袁崇焕将军,您一路好走!

《关心下一代周报》读后感600字


一年级到现在,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报纸,有《校园文学》、周报》《综合素质周刊》、《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文学》、《关心下一代周报》。其中令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好看的《关心下一代周报》。它包含了“家长博文”;“妈妈的心声”、“繁星点点”、“童言童趣”、“家庭教育”和各类作文等等。我喜欢“童言童趣”里那些有趣的笑话、“家长博文”里家长写的一些家庭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小学生写的一些好作文。

最近学校又发下一些《关心下一代周报》,如往常一样我津津有味的读着一些好文章。

有《自信的“金豆豆”》;《小蜻蜓演唱会》;《牵挂》;《超人老爸》等文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超人老爸》,小作者有趣的描写了他爸爸的外形及特点。文中的爸爸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有一次将钥匙竟然锁进了办公室里,情急之下,只见他爸后退几步,“嗖”地飞到门上,一个引体向上接单杠上翻跟头的动作,刚读到这儿我想他爸不会掉下来摔坏吧?想到这儿我急忙看下去。结果,他人爸竟然进去把门打开了。我自言自语道:“真够险的!他爸真历害。”我觉得我们应该学聪明的老爸而不是糊涂的老爸。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丢三落四,有时忘记作业没完成,有时学习用品都忘记带了。记得有一次我竟然连语文书都忘家了。害得妈妈给我送到学校去,想想真不应该啊!我想: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多一些清醒,少一些糊涂。

我爱《关心下一代周报》,它告诉我们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学习的真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它给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一代才子钱钟书》读后感



《一代才子钱钟书》 汤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钱钟书与王国维、陈寅恪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界三座巍巍“文化昆仑”,柯灵及郑朝宗先生称钱钟书是“300年难得一见的天才”。1980年代以来,“钱学”日渐增温,赫然已成显学,钱钟书的各种事迹被不断放大,有关其轶事花絮、生平传记时有出现。不过,无论如何,在我读过的大约近千部(篇)传记中,汤晏先生的《一代才子钱钟书》乃是值得向读者的一本。

为人立传,真实性乃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任何一位读者都会首先升起的一个问号。正是在这一点上,该著首先征服了我。汤晏先生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后为美国纽约大学史学博士,扎实的史学功底,严正的治史态度,字字有来历,笔笔有出处,言必有征,征必务详,以宋诗精神为钱钟书作传,乃是该著最放光彩之处。用书中所引殷海光之语“看脚注就可以盘老底”,该著脚注细密详备流光溢彩,可谓之最,非沉潜史家不能为也。如对钱钟书的各阶段评价,多引各路人物原语原评;对钱钟书的博闻强记浩瀚学问,全用一一实例;出处凿凿,追根溯源,决不轻信耳食途说。再如对书中所涉各式人物,一律附小传式介绍,仅此一项,耗功之巨自在不言。甚至像罗家伦办事“虎头蛇尾”、清华园来历及当时面积、上海租界的面积与人口、西南联大教授名单、刘文典如何看不起沈从文与朱自清,包括吴宓与毛文彦的传奇恋爱、李健吾受日军宪兵酷刑——吃饱奶油蛋糕后灌自来水,都交待得既清晰又简洁。书后的索引,更是方便读者循径索骥。

除了惟真求实,作者刻意追求“略他人之所详,详他人之所略”,“取材严谨,行文简洁”,由于取精用宏,择要而叙,笔致简净,全书不过26.9万字。此外,对学者与众多“钱迷”来说,该书澄清了一系列讹误,如钱钟书否认说过“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罗家伦召见钱钟书在大一而非大三大四、牛津大学当年并没有聘其为讲师、钱钟书舍联大而赴蓝田国师的“难言之隐”……书中不少有关传主的“经典段子”,如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到底多少分,是否破格录取,钱钟书留英到底获得什么学位,是否说过那些狂言狂语——“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钱钟书在什么情况下发表拒寿名言——“招邀不三不四之闲人,谈讲不痛不痒之废话,花费不明不白之冤钱也”;钱钟书在斯坦福大学如何当众指斥冯友兰,是否属“忘恩负义”;《围城》中各式原型人物是谁,《猫》中所影射的人物是谁,《管锥编》为什么用文言,《围城》汇校本讼案详末,《围城续集》《围城大结局》等续貂之作的侵权事件……

汤晏先生与钱钟书夫妇有20余年的交往,撰著之时多次去电去函求征杨绛先生,杨绛认为此传“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我很佩服这种精神。”况且,汤晏先生是外边人,顾忌少,符合胡适所说的——“传记文学写得好,必须能够没有忌讳。”正因为站得远,没了身在漩涡的丝丝绊绊,在涉及具体人事时便能持允论衡。

作者很注意传主的各阶段教育,描述甚细。从考察成才角度,意义宏富。原来,除了书香门第这一重要条件,钱钟书的少年灵异实出于严父督学,也是苦学出身。幼年钱钟书可是受了一定的皮肉之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汤晏先生对帮助钱钟书成长的一些关键人物十分关注,不吝揄扬,如清华校长罗家伦“对清华的另一贡献是破格录取了钱钟书”。对传主留法期间放弃获得学位,“只求学问不求学位”,并不予以认同。作者还认为“《管锥编》是避世主义下的作品,也是钱钟书妥协下的结果。如果在太平盛世,他不会去写这种书的,他会去创作小说或写文学史”,并批评“钱钟书胆子小,不敢写”。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