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有感800字(一)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诗经》有感800字(一)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 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诗经》有感800字(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读《诗经》、《诗经鉴赏》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经如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星,熠熠生辉。朗朗乾坤,堂堂中华,诗经风采,啧啧有音,飘扬千古。如今,吟读诗经,辅以鉴赏,以个人浅薄,感受古人智慧。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广泛地反映了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关雎》一篇我在初中就有所了解,如今《诗经》第一篇又看见了它,它被古人冠于三百篇之首,可见其重要性。关雎关雎,一首真挚动人的情歌,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关雎》巧妙地写出了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用兴寄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追求过程,从深切的思慕到结婚的愿望。这过程有追寻不得的痛苦,有求之不得的忧思,有倾之一切的勇气。诗歌的音韵美展现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正如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般,让人感到美好,让人不禁祝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葛覃》唱出了当时女子的心声,女子纺纱织布,洗衣做饭,但是并不觉得劳苦,而是怀着快乐的心情去歌唱,想要赶紧做好自己的事情,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最后一句的歌唱唱出了女子迫切盼望回家看望父母的愿望。过去数千年中,我们的祖先遵循自然法则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种生活,陶冶出的是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态,是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满足和幸福感。如今在第三次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已经看不到河边杨柳依依流水缓缓、女子浣衣的场景。洗衣机早已进入广大人民家中,社会在进步,但是环境却不容乐观,令人堪忧。然而,浣衣归去那份美好却随着《葛覃》穿越千年,随着缓缓细水流入我们心中。

《卷耳》是一篇思怀之作。文中的卷耳是北方山石上常见的一种伏地而生的植物,可以入药,也可以当野菜食用。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女子上山采卷耳,却心不在焉,采了半天连半筐也未采满,就兀自怀念远行的心上人。在古代,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频繁,烽火四起。江山人才代代辈出,有多少热血青年保卫国家,奋战沙场,又有多少女子日日思念远方的人?男子只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女子只能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战争所带来的,关乎国家安危,关乎百姓幸福。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世间才会更加美好。

《螽斯》是一首庆生之作,古人逢生辰庆典,宾客来仪。用螽斯之多祝愿寿星多子多孙,福寿绵长。古人把人生的幸福和多子多孙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相联系,在封建社会下,以小农经济为主,多子多孙,人多势众有利于家族的繁盛。但对于现代而言,少生优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桃夭》,这首诗词表达出了古代人民对新婚女子的纯真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而且,此诗开篇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是兴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这个比喻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艳丽盛开的桃花,随风摇曳的桃枝,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桃树硕果累累、枝繁叶茂,象征着未来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预兆。结婚自古以来就是人间一大喜事,结婚祝愿也各种各样。而《桃夭》将这种祝愿发挥得淋漓尽致。

《芣苢》这首诗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贯穿全诗,意境优美,节奏明快。以一种简单的语言表述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但我们似乎看到劳动者的勤快的动作,感受到她们喜悦的心情。通过《芣苢》,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劳作的火热氛围,团结就是力量,正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的艰辛付出,才会创造出震撼世界的佳作,如那盘山蜿蜒的万里长城,如那金碧辉煌的阿房宫

《汉广》传达出一种爱而不得的忧伤。古代强调三六九等,强调门当户对。当一个渔夫爱上一位即将出嫁的美丽姑娘,这一段爱情注定是失败的,或者说只是单相思。就现代而言,多少平凡女子都希望找到一个高富帅,多少平凡男子都希望找到一个白富美,这些就像海市蜃楼。渔夫深知自己所爱之人是不可得的,却仍不能忘怀,为其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可谓一片痴情,一往情深。乔木是神话传说中一株美丽的大树,渔夫以它象征美丽的女子,就说明了对于美丽的女子,虽然心里向往着,却不可能得到,就好像神话传说中虚无缥缈不可企及的乔木一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追求如此困难,但是男子依旧义无反顾,企望以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心中有了爱,便可以所向披靡,便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便可以坚守至海枯石烂。

《汝坟》可以看做是一首闺怨诗。古代的女子,当夫君外出,自己只能独自守着空房,膝下有儿女,上有年迈父母。家里没有了男人,只能一个人苦苦支撑这一家,不仅要承担许多琐碎劳苦的活计,细致周到,温柔体贴,而且要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刚毅坚强,不屈不挠。其中的滋味,又怎一个苦字了得!对于丈夫在外远役的妻子来说,精神上最强大的支柱,莫过于盼望丈夫早日平安归来。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如煎如熬,如饥似渴,如在深渊。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希望如星火闪现,如镜中影像,想拼命抓住,绝不放手。等待给人希望也会个人绝望,苦苦等待,希望像是黑暗漫漫长夜的几颗寥落星辰,渺小而遥远,但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希望却足以让一个女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尽等待,春去秋来,花开花谢,等不到远方人儿的归来。当等到夫君的归来,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等待都灰飞烟灭,剩下的只有心中的喜悦。最后结尾,鲂鱼赬尾,王室如燬;虽然如燬,父母孔迩。用了一个很奇特的比喻,就算王室已经快要完了,但愿父母家人能够团聚,犹能差强人意。

《鹊巢》这首诗写女子出嫁,满载财物的众多车辆,庞大的迎亲队伍前呼后拥,吹拉弹唱,场面十分壮观。但是对于这首诗,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一句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在今天多用于贬义,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它的本意居然是好的,是理所当然的。鸠占鹊巢是婚娶的象征,鹊生来有修巢的义务,就好像男子本来就有照顾家庭的义务,男子将家庭房屋修好了,才能吸引女子的到来,组合成一个家庭。但在当代,男女子的地位平等,在照顾家庭方面也不再是男子主力,有些时候甚至是女子主力,对于修建爱巢,有时候也是两个人的事情了。

《采繁》写出了古代被压迫阶级的日常,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在池沼,在水塘,在山涧采繁,采繁来干嘛呢?采来的繁层层叠叠地叠跺在一起,只为给王公贵族做衣服。劳苦人民的日日夜夜工作,换来的是王公贵族的优越生活。看了让人忍不住为古代劳动人民所痛心。

《草虫》是一曲以悲哀忧愁的音调弹奏的心歌,低回往复,缠绵悱恻,尽情吐露出了一位闺中少女对丈夫怀恋的深情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草虫喓喓在鸣叫,蚱蜢四处在蹦跳。久未见到心上人,心中忧愁不安宁。开篇生动勾画一幅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声声催人的虫鸣,增添一层凄凉孤独的阴影,思念与忧愁交织,汇成一篇深情动人的诗篇。让人不禁感慨:小别如新婚,久别盼重逢。长相厮守,日月淡如水;离别重逢,平静中泛起层层波澜。平淡如水,可以长久永恒;波澜起伏,可以激情澎湃。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离别的忧思,相聚的喜悦,以想象为心灵的慰藉,应当是古往今来人世间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生永恒的生存状态。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重读诗经,从中了解到的不仅仅是古代百姓的生活、习俗,还能从中获得感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诗经》如细细春雨般滋润,如夏日炎炎的微风般爽朗,如秋风萧瑟的落叶般凄凉,如皑皑大雪的雾凇般美不可言。

读《诗经》有感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读《诗经》有感900字2024


《诗经》,诗三百,从古流传至今,可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觉得:其中最富有美感的,莫过于它的文字之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一个静谧的夜,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片云,皎皎明月缓缓走进夜色之中,爬上天空。星星纷纷隐去,如无边黑色幕布般广阔的夜,愈发衬托出皎月那洁白的光辉。月光如水,倾泻在地面上。

诗人站立在月下,望向那高悬的明月,思绪不由地飘向了远方。看他那专注的模样,眉头微锁,眼神悲伤,是在想什么呢?他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思念故乡?

佼人僚兮,原来诗人动了情思,想念起了心爱的姑娘。她是那样美好,诗人真想与之终生厮守。想起那步履轻盈、婀娜多姿的女子,诗人不禁心驰神往,心中泛起无限柔情。可是苦思却不得相见,诗人不由地悲愁、忧伤起来。

短短十六字,描写了明月清辉的美丽场面、对姣姣丽人的思念和苦思不得相见的悲愁。文字之美,美于景中。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个美女走过来,她的手指就像白茅幼苗一样光滑柔嫩,肤色像凝结的脂肪一样光润,牙齿像葫芦籽一样白而整齐,额头宽阔,眉毛细长而弯。她微微一笑,便露出甜美的酒窝,她的眼睛黑白分明,惹人喜爱。

多么美丽的女子啊!她是谁?要去哪里呢?她有怎样的故事?文字之美,美于遐想之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从前,诗人志得意满,从军上战场,看到的是柳枝茂盛而随风飘动的美妙春光。如今,久戍边疆,难以归家。(星辰ww)终于打仗归来,看到的是一路鹅毛大雪,雪花纷飞,而诗人以至垂暮之年,于是,悲从中来,更加渴望回到家中。

戍边难归,身处此景之中,诗人更是满腔悲伤。不知家中是否还好?父母是否还健在?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了,诗人简直是肝肠寸断。

强烈的思乡之情充斥在诗中,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那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文字之美,美于情感之中。

阅读《诗经》,我领略了中华古文化文字的魅力,仿佛自己置身于一幅幅美妙的图景之中,随着诗人的文字一起遐想,一起思念故乡,一起悲伤。《诗经》的语言之美,令我陶醉,久久难以释怀!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800字(一)


近几个月来,不知为何,对哲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所以说,拜读了一下哲学大师乔斯坦*贾德的巨作《苏菲的世界》与《纸牌的秘密》当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还是《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位十四岁的少女苏菲,不断地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她开始思索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最终,通过导师的指引与讲解,解开了一切谜团。然而,苏菲却惊恐的发现,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象得更怪异她,还有她的导师艾伯特,只是一个父亲为他女儿写的书中的人物罢了

品读过《苏菲的世界》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对生命,宇宙万物都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悟。《苏菲的世界》好似一曲可以浸透心灵的华美的乐章。它使我如何去从哲学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社会。如何去打开心锁,认知事物,就如:面包师傅可能做出五十个一模一样的姜饼人吗?,为什么所有马都一模一样?这些问题看似是十分可笑的,愚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却高不可测。就拿姜饼人来说。如果做出五十个一模一样的姜饼人,就用一个模子就可以了。那么一模一样的马呢?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马,就像没有一模一样的DNA一样。但是,为什么你一看到一匹马,你就能说出它是马?而不是鹿呢?因为所有马都有共同的特点。这写特点,就构成了我们心中理型的马。也就是说,不管这匹马是被砍了几条腿,被带上个面具,你也能认出是马。再回想姜饼人,他们都一样吗?没有可能。也许有的肚子稍稍鼓起,有的会薄一些,有的有裂缝,有的没有。即使外表完全一样,你又怎能保证,它们是由相同数量的原子(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组成的吗?所以说,没有两个姜饼人会一样,为什么看起来会一样的,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理型姜饼人。由此可知,世界万物都是奇妙的,只有善于思考,才可得到真理。

《苏菲的世界》也不时的散发,挥洒着人性的光辉例如苏格拉底,宁死,也要坚持自己的言论。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品质。一种良心上,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塑造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的形象品质。还有苏菲,一种对真理,去积极探索,不断思索,不断感悟的一个虚拟的人物,她表现了人类勇于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就像居里夫人。

《苏菲的世界》也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学习思索。思索便是学习,没有思索的学习,只可称作背诵罢了。

品哲学之精,悟人生之道。

明世间真理,知万千世界!

读《雾都孤儿》有感800字(一)


读《雾都孤儿》有感800字(一)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了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感触颇深。

书中讲述了19世纪繁荣一时的英国,老百姓生活却十分贫苦。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就是其中之一。奥利弗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在孤儿院里。那里有个规定:只要活到9岁的孩子就可以意外的得到两片面包(比平时得到的面包多),一碗稀饭和一件新衣服,而很多孩子却活不过9岁就死了,可怜的奥利弗能活到9岁也算是个奇迹了。在那里满9岁的孩子就相当于成年了,就可以自己干活,挣钱养活自己。

于是奥利弗被送到一家承办丧事的棺材店里当学徒,那里的每一个人都瞧不起他,打骂他,侮辱他,奥利弗再也不能忍受,就只身逃往伦敦。可是不想被骗入贼巢,后来被一位好心的老绅士救出(最后才知道他是奥利弗父亲年轻时的一个好友),但很不幸,他又一次被抓回贼巢。读到这儿,我的心被奥利弗的悲惨命运紧紧地揪着,他的饥饿、他的喘息、他的恐惧让我时时牵挂着,我多希望他能早日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天生心地善良的奥利弗不愿与这帮盗贼为伍,他想逃生,想向被盗的人家报信,可是他太小、太纤弱了,他的命运被凶恶的坏人掌握着,他努力抗争,最后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重新获救,并找到了那位曾经救过他的老绅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几经周折,夺回了属于奥利弗的财产,老绅士还认奥利弗做了自己的儿子。终于,奥利弗可以过幸福的生活了。我真为奥利弗感到高兴,可怜的他获得了父爱,再也不用居无定所了。

书中主人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面对困难,面对利诱,面对毒打,奥利弗能抵制诱惑,不堕落,不走向犯罪道路,坚定做人的标准,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重获新生。我从小说的开始到结束一直为小奥利弗的命运担心着,紧张着,庆幸着,欢呼着,他的生长历程时刻牵动着我的心,震撼着我的心。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社会安定,父母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要珍惜现在美好时光,向奥利弗学习,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才!

读《雾都孤儿》有感800字(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雾都孤儿》这本书,这本名著出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笔下。寒假里我很认真地看完了这本书,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这本书的,书里的情节和小主人公一系列的遭遇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同时也被小主人公坚强、正直和善良的品质深深打动。

小主人公奥利弗刚刚出生便失去了父母,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被贫民救济所收养,在救济所里,奥利弗吃不饱穿不暖,那里的管理远员曼太太是可贪心冷酷的人,她没有爱心,一次奥利弗被误解并送出了孤儿院,从此他就开始了流亡的生活,年仅十岁的他,吃尽了生活的苦,但他很坚强,对未来一直充满了信心,而且十分的正直。最令我感动的是奥利弗遇到强盗集团的那段经历。奥利费在路上走上了七天七夜,饥饿难忍,疲倦不堪。他遇到杰克一个小偷。杰克把奥利弗带到了贼窝,小偷们想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小偷。但奥利弗受尽折磨也不愿意,逃了出来。读到这,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奥利弗承受着痛苦,宁愿过着流浪的生活,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小偷。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向往,是支持他前进的力量。想想自己比他还要大一点,我现在过得可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有妈妈的爱,爸爸的呵护,但有时还要和爸爸妈妈生气,他的坚强我有吗?他的意志力我有吗?他的忍耐我有吗?也许是我们的生活太美好了,所以我们才不知道什么是苦。

另一个方面也让我看到了很多好心的人,让我想到了一个善良的人总能得到好心人的同情,善良的露丝小姐收留了可怜的奥利弗,把奥利弗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南希和奥利弗一样可怜,但还是死死捍卫奥利弗的生命,还有布朗洛先生,他们都是在奥利弗灰暗的生活里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人,让可怜的奥利弗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真情和爱。这些善良的人和奥利弗非亲非故,但却对他像亲人一样,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想,如果我身处那个环境我也会像那些善良的人一样不顾一切地去帮助奥利弗的,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爱多一丝温暖。

我们应该学习奥利弗的顽强、正直和善良,不要被困难所打倒,不要被邪恶征服。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去读一读吧!

读《雾都孤儿》有感800字(三)

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叫《雾都孤儿》。书中主要讲了主人公奥利弗是一个孤儿,出生于救济院,在教区贫民艺习所,小小年纪的他就被迫到棺材铺当学徒,由于不堪黑心的教区主管邦布尔等人的陷害与迫害,趁机逃到伦敦,结果路遇小偷机灵鬼被带入贼窝,被盗窃犯费根和赛克斯控制,最后他历经磨难,才得到好心人布郎劳先生等人的帮助,摆脱了悲惨命运,与亲姐姐团聚,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这本书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最黑暗的社会生活。作者笔下的人物富有鲜明的个性,整个作品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让我们从苦难的生活中找到别样的风采。

看完这部书,我心中五味杂陈,可怜的奥利弗在已经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下,依然能自力更生,真不知道在他瘦弱的身体之下,有着怎样的意志,能让他坚持不懈,使他在饥饿,寒冷,孤独下顽强斗争,向往美好的生活。我同样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金钱,为了权力,不惜欺骗,为了得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一个人的生命多么脆弱,但是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社会,一个人如果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他就会受到别人的冷眼旁观,被嘲笑,被谩骂。是的,多少人就是因为害怕这样,给自己盖上了一个伪善的面具,当把面具摘下来时,剩下的就是凛冽的面目,势利,对穷人的歧视,对上司无耻的赞美与崇拜,这些势利的人无非是墙头的一根小草,哪里风大就往哪里靠。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奥利弗遇到强盗集团那段经历,奥利弗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饥饿难忍,疲惫不堪,他遇到小偷杰克,小头想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小偷,但奥利弗受尽了折磨也不愿逃了出来。读到这,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他的坚强,勇敢,正义是我们难以相比。奥利弗承受着痛苦,宁愿过着流浪的生活,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强盗,他对美好的生活,对生命的向往,是支持他前进的力量。

与奥利弗相比,我们生活的多幸福,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满足,我们生活在蜜罐里,却总是抱怨。但我们可曾经想过,在世界上,有多少孩子,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正在和饥饿,疾病作战。正面对着失去亲人,漂泊,流浪的生活。善与恶之间的区别不大,无非是两条路:恶面前是漆黑,利益在诱惑着人,善面前是光明,从来不怕会有乌云。

在孤独下成长,在痛苦之间挣扎,在尊严的摧残下斗争,在悲惨的出身奋进,这就是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奥利弗。

读诗经有感


读诗经有感(一)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一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陰一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一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一性一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一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读诗经有感(二)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它展现了当时的风情风貌,集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绝在此次寒假,我慕名阅读了【诗经】。终于懂得了孔子为何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中含有无尽言语智慧。赋,比,兴使得【诗经】中的内容生动,有趣,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场景活泼有趣。以下便是我此次的读后感想。

提起【诗经】,不得不说的便是它的三部分:风,雅、颂。这都是书中的一精一华。

风取自于民间,是描述古代各国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劳动生活,反映了人们的丰富内心。

风描绘了纯洁美好的少年少女对一爱一情的憧憬。如熟能知晓的【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展现了少年间大胆的追慕;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是使一位苦思冥想如何追求淑女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又有【静女】一诗,而其中一爱一而不见,搔首踟蹰则是展现了等心一爱一之人不止的少年的焦灼心理,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是反忖了少年面对心一爱一之人的出现的开心,更是喜悦于喜一爱一之人所赠的一株小草。这虽然是一个物质并不丰富的时代,但是仅仅一株小草、一枚小花,都可以藉慰一对碍于交通不便而少于相见的一爱一侣。这不禁令人感叹古人对一爱一情的纯粹和尽心尽力,令人向往如此单纯的感情。

然而他们中间也有对一爱一情的愤怒和失望,反映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痛恨。其中【谷风】中不我能蓄,反以我为仇是多大的痛苦啊,女主人公尽心尽力地服侍,尽力地帮助他人,然而却遭到夫君的仇视。以及【氓】中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则是遭到遗弃的女子怨其夫君的见异思迁,虐一待自己,违背誓言,最后从痛苦中醒悟出来,与丈夫断绝关系。

这里亦有对剥削制度的愤懑及反抗。其中【硕鼠】尤为经典,引人注目,三岁贯女,莫我肯劳描写了自己多年辛劳侍奉统治阶层,而最后却不能从中得到任何慰劳,适将去女,适彼乐土字表明自己对乐土的向往,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愈发的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如同硕鼠剥削劳动者的成果、坐享其成、收刮民脂的憎恨。而【相鼠】中的劳动者则是冷嘲统治阶层连鼠都不如!毕竟鼠有齿有皮,而他们连基本的礼仪廉耻尚不知,不死何俟!

其次则是雅,取自贵族在宴会的奏乐,体现了当时的风气和贵族的生活交际。

【诗经】中有不少宴饮之乐。其中【常棣】赞扬了他们宜室之乐,妻儿和睦的场景。这种话语能够很容易通过奏乐使宴会感染到欢快和睦的氛围。也还有借机抒发朋友之间的不舍之情,【白驹】中慎尔优游,勉尔遁思表现主人家的再三挽留,依依不舍。【南山有台】则是借宴会之际宣扬求贤若渴,歌颂先王的主题,乐只君子,邦家有光则表现贤才先王的李国邦家之能,高度赞扬求贤的行为。

当时人们喜欢通过宴乐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阅读【国语】之中,较为典型的则是晋公子子重与秦王襄公的宴会对答。还有则是歌颂诸侯的德行功苦,如【桑邑】、【大田】、【甫田】之类。

不同于风、雅,颂则是收录于诸侯的祭祀之曲,以追颂先祖之德,警戒自我以及后来子孙,展现了周朝都有的宗族制度和错综的宗族关系。

【诗经】收录了不少祭祀藉农劝桑的诗歌,如【臣工】,便是典型的藉农祭祀曲,嗟嗟臣工,敬尔在工则是告诫百官重视农业生产。古代不仅重农,更是重视鬼神宗祀,借此宣传先祖之德,来彰显家族的尊贵,以提升家族的声望和长治久安,以【雍】为典例,宣哲维人,文武为后便是对文王的赞美之词。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人们对于自家的宗族祭祀尤为注重。一系列的繁重礼仪,充分体现了颂在于周朝生活的重要,【雍】便是撤去祭品时所唱。

【诗经】中所采录的风、雅、颂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一性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无比的画卷。

读诗经有感(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心。这是【诗经】中的其中一句话。

【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复杂,展示的社会生活极其广阔,使我们能够真切地了解和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心情等等。【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曲调乐歌的意思,是各个地方的乐曲,绝大数是民歌,又称国风。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宗教祭祀歌曲。很多人喜欢风,可我却喜欢雅,雅主要写的是战争时期,作者对战争的感受和态度。在雅中我喜欢【采薇】这首诗,采薇写的是一位士兵在回家的路上回想对前线生活的艰苦和对家乡的思念。特别是最后一段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心。意思就是昔日我去当兵的时候,就像杨柳在风中轻轻摆一动一样,很轻松的就过去了,可是,如今在回家的路上,大雪下着不停,走起来很艰难也很慢,而且路上又饥又渴都难以坚持,我的心里是多么悲痛啊!可是,又有谁知道我的哀伤呢?

想想看每个士兵都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可是,到头来有家都像无家,也没法请人带信回家去。有时一个月要打三次仗,凶猛的匈奴随时都会攻来。

是啊!也许只有当过兵的人,和军人的家人才可真切体会这份苦衷。看看我们可亲可敬的解放军叔叔,每次当灾难来临时,我们看见最多的就是解放军们的身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这次舟曲泥石流,有的解放军叔叔的家人都在离灾难现场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有的刚失去了怀孕的妻子,可是他们都顾不了自己的家人顾不上悲伤,忍着心痛去救别人。别人家里都是热一热闹闹的,可是,一些解放军的家里却只有悲伤和痛苦。

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饱吃饱住,不愁吃不愁穿的,可是,天天无所事事,还和爸爸一妈一一妈一顶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天天只想着玩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在世界的另一端的伊纳克战争把很多人的家园都给毁了,使他们无家可归,流落街头,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人生,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一切。一爱一护和平,让世界变得和平吧,让全世界变的和平起来吧!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