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曾在电视里照片中见过那些孩子样的眼睛,干净的,明澈的,黑白分明的,在脏兮兮的脸上显得格外清晰。黑白两色的相片,似乎也有一种缚不住情感,强烈的渴望挣脱了平面,喷涌而出。

那一瞬的震撼,任何人都有;那一瞬,所有人都会希望为那些小朋友们做些什么。

我们把自己心爱的书、文具、崭新的书包、衣服送给他们,我们希望他们和我们一样幸福!我们更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有明亮的教室有可亲的老师!

可是,我也知道,这一切有多么难!那里太穷了!那里太苦了!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的100个人物》徐本禹的故事,我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动了!他能抛弃我们视若必需的东西,尊崇内心的感动,信奉自己善良的本心,选择将自己奉献给这个世界。于是,他感动了我们。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出生与贫困的农村家庭,父亲每月800元的工资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1999年,徐本禹考入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7月,徐本禹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设在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2003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研究生。到这里,还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男生的简单履历,他真的没什么特别的甚至比别人拥有的更少一些,他的人生刚刚起步,正通往一条在别人看来逐渐光明的道路从农村进入城市,有好的学历,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可是他让这一切戛然而止,他选择了一条极少人走的路,和那条即将到来的康庄大道截然相反徐本禹放弃了高分考取的学校公费硕士研究生,又回到了那个办学条件极艰苦,生活条件极辛苦的小学支教,面对父母导师的不解,朋友的劝阻,他的一意孤行。只因当初暑期结束离开时他向依依不舍孩子们许下了诺言:大学毕业再回来教你们。

然后的生活是1500多米海拔的大山区,是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山村,是没有自来水,是玉米渣子,是因为条件艰苦落下的胃病,因昏暗煤气灯而引起急剧下降的视力,是内心无处排解的孤苦与寂寞,是一次一次在夜晚的泪水中醒来这样的两年,可是他忍下来了。

捧着书,我一次次地想:是什么,支持他一次一次从崩溃的边缘回来?是什么,让他坚持在这几百个日日夜夜不退缩,不逃避,反而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

岂只是那一个承诺,不是的,让他坚持的还有那双双渴望的眼睛,还有作为一个社会公民那必须的社会责任感。

更是爱啊!对孩子!对乡村!对祖国!

我想,现在,他也许是那极少数的人,走的是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

但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有更多的人跟着他,和他一起走下去!

因为,他的精神吸引了更多人!

因为,他的爱感动了中国人十三亿!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纯美至爱感动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一部纯美小说,给我寂寞的寒假带去了许多温暖,

书中有两个主人公,分别是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青铜因为小时候在经历了一场大火之后,便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变成了哑巴;葵花从小就没有妈妈,可老天爷还觉得他不够苦,在她7岁那年,因为一场事故,她失去了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

他们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一个是哑巴,一个没有父母,他们的经历虽然不一样,但命运同样的坎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许正是这一点,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变成了兄妹。尽管他们不是亲兄妹,但感情却胜过了亲兄妹。

曹文轩曾在书中说过两句话,一句是: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另一句是: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快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我认为这两句话是有联系的,其中都着重告诉了我们,曹文轩叔叔对痛苦的理解与看法,让我体会到了它过去经历了多少痛苦的磨难事。从这两句话中让我感受到了旧时代的人们面对痛苦与困难越挫越勇的性格,而我们新时代的人遇到挫折只会自爆自弃,放弃生命。最近新闻里抱出一位初一的女孩,因为与同学关系不和、与父母亲发生争执之后,便放弃了生命,跳楼自杀。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人们替她与她的父母难过与惋惜。

刚读这本书时,我就喜欢上了青铜和葵花,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的人。

久违的感动


天空淡了云彩,阳光掠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风儿悄然滑过岁月的掌心。享受着泪水淹没头颅的微妙错觉,这一久违的感动来得好迟,我这样想着

依稀回到了那个下午,学校组织团员在五中花园内捡垃圾。在校门口集合好队伍就出发了,管理人员将各班分成两小组,且每组一块场地,我们班也不例外,而分组情况当然就是男女各一对喽。男生组在半个花坛内捡,女生则被分到了一条小河的旁边,包括河内的脏东西。时间过的飞快,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等我们大致捡完了岸上的垃圾,就开始考虑水里的垃圾了。思量片刻,我们决定直接下去,脚踩干的石头来保持平衡。

糟糕的是,臭水一点儿也不安静,总是调皮地想往塑料手套里钻,弄得我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仍旧俯身在臭河内寻找那些被人丢弃的小孩儿,我想它们待在这里也是迫不得已吧,它们也希望早日回家去吧。果然,最后那些臭水还是撞破了手套,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我们的皮肤。可不管怎样,我们的任务终没完成,只是继续埋头捡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很快就粗略地捡完了半条河道。与此同时,大部分小组也已经完成了任务,只有我们还在努力。口头叫嚷着其他班同学互相帮助,男同学捡完后会帮女同学,可能只是希望男生能良心发现,可一切都似乎想的太过美好了。他们只是站在河堤上注视着我们,偶尔嘲讽几句。由于被玻璃划破了塑料袋的缘故,几次向他们借,费劲口舌才得到。我们接着进入工作,他们有些则先回去了。

突然,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陈同学俯身捡了一块玻璃,我们都怀疑――这还是刚刚那位陈同学吗?莫不是做梦呢?好吧回到现实,这就是陈同学。我们纷纷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久违的1感动也许就是如此吧。虽然这件事很微不足道,但是对于陈同学的行为真的是实属难得啊。

感动是一个很细微的感情变化,也许因为某个人的一个小小举动,也许因为某个英雄的丰功伟绩感动,真的是很奇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作为一个人,总会有悲欢离合,不用害怕曾为谁流泪,不用畏惧曾因谁感动。因为人是个个体,有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明白;唯独,自己。

世事的纷扰,不愿让一颗心磨砺出棱角。我曾在尘世的芜杂纷乱、激烈竞争中渐渐丢失了感动的能力。谢谢那些能带给我久违感动的人。

感动600字


我怀着崇敬的感情读完了《乘着歌声的翅膀》这本书,我泪流不止,完全被书中四个小伙伴的情谊感动了,我对其中似真似幻的情节牵肠挂肚。

其时,当我拿起这本书,就对这个充满诗意的书题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于是,我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当我读到:那是一个仙境般的地方,有座大山为他们做屏风,小鸟的歌声使他们陶醉;夏天,有无数棵翠色欲流的大树为他们遮荫,他们,就在这个地方无忧无虑的玩耍。时,我闭上眼睛,一边想象着书中的画面,一边回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我想:他们一定会很幸福,很快乐。可事不尽人意,原本四个好朋友,却分开了,但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彼此牵挂,友谊长存!这本书使我想到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人们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心灵早以受到玷污,使许多美好的品质从人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勾心斗角,是邪恶。

我想:趁现在,人间还有爱,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珍惜身边的爱,珍惜友谊,珍惜师生情谊,珍惜母子情;传递身边的爱,帮助别人,时时刻刻把微笑挂在嘴边,这样,就能使世界变成爱的人间。

感动中国900字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母亲!

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她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儿子,也从不说苦,也从不说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方俊明妈妈就一直开导她的儿子,让他儿子也不再伤心,但是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事,方俊明妻子的离开,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对他们的生活有不少打击。家里的重担也都压在了方俊明妈妈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晚上等到儿子,孙女都入睡了,才敢渐渐入睡。23年来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都是靠母亲来背,她为儿子洗衣、做饭、洗脚、擦身子,有时候肠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母亲及时的换洗。

在天气好的时候,想让方俊明下楼透透风,散散心,就从二楼,一步一步艰难的背下来,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现在方俊明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负担。但是方俊明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已经老了,也渐渐背不动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母亲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的比较放心,只要还走的动,就要把儿子背下去,照顾下去!

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的无私,让人催人泪下,看了这次颁奖典礼,我的感触很深,觉得看的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收获!

观《感动乐山》有感


观《感动乐山》有感民族小学:王剑今天,看完《感动乐山》的影片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拾起书包,静静地离开了多功能教室。在这部短片中,有变成植物人的伍根权,供妹妹上学的肖建娇,承担起照顾父母责任的江洪,有倒在了讲台上的梁红老师,和顽强自主雷庆瑶等,他们都是一个个神采飞扬的星星,他们都迸发出了坚强的斗志。今天,今日,今时。我们看到过许许多多令人意料不及的事。就如梁红老师在上完他人生中的最后一课,然后悄然消逝一般,这些谁又能事先料到呢?谁又料得到,世界上还有这种超凡脱俗,以身殉职的榜样呢?他就这样走了,走得这样平静,他无法再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了,他无法再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了,可他无所求他无所私,他为下一代而努力去奋斗。可在现实中,这种人毕竟稀少了,谁也不会像他那样尽忠职守。让品德高尚的人来评价梁红老师,可能会这样说:“梁红老师是大公无私、舍已为人,舍身取义,无私奉献的人。”但用现实人的话来回答却是:“呆、傻,连自己的身体也不顾。没良心,就这样把事儿,匆匆撂下……”从中对比,可以看出什么呢?是感觉太现实了吗?还是令人忧心呢?还是有所感触呢?我觉得,他也应该把病治好,这样不是还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工作吗?可毕竟,死亡并不是谁能预料的,况且他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了啊!人的一生,如果像这样受人敬仰,那他无怨无悔;人的一生,如果不怕困难,那他就是勇者;人的一生,如果还能正确解决困难,那你就是智勇双全的人。正如《跑过冬天》里讲的一样:“困难并不可怕,但你要超越它。”这句至理名言,用在江洪、雷庆瑶身上再合适不过。不向命运低头,折腰,在坎坷的人生中,披荆斩棘,在上帝给予的困难中,找到突破口,以自己坚毅不拔的力量挑战——命运。是啊!这个丰富多彩的确良世界,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已越发苍老的世界,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忠诚不二的人而变得无比绚烂夺目,充满神秘,迸发出活力吗?如果世界上人人都像这样,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从感动中觉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阐述人生哲理的散文,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海伦.凯勒.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去用它感受窗外明媚的世界?有的人虽然实力健全,但他们的眼睛里只能折射出昨天和明天,困为他们只有对昨天的怀念和对明天的展望,他们无视今天的存在.等到今天就了昨天,才会感到那一天是什么样的.正如海伦.凯勒所说有: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因为看得不仔细不真切,往往人们不地去珍惜身边的良辰美.无数个"今天"在他们手中悠闲地搁着,他们日日等待着明天的来临,由这样苍白的""今天搭建起来的人生,必然脆弱的不堪一击.我和海伦.凯勒真是无法相比,仔细想想,我是多么幸福.父母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认识那些没接触的知识,空闲下来,我可以看那优美的风景,侧耳倾听歌声.可是海伦.凯勒呢?她享受过这一切吗?没有.但是,她就是在又聋又哑这种情况下,坚持写作,才成为了著名作家!她渴望光明,她的愿望就是给她三天光明,让她做三天分健全的人,她就可以估许多她平常不能做的事了.可见,海伦-凯勒是多么珍惜光阴呀!如果人们都像海伦-凯勒所写的那样"把生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的话,我们过得每一天都会非常充实、有意义、有朝气,对生活充满热情。这样,就不会只是瞎了的人才珍惜光明,聋了的人才留恋喧闹。可为什么耳聪目明的人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为什么一定要失去了才懂得留恋、珍惜?海伦-凯勒的朋友在林里竟找不到一点值得一看的东西,我不禁问他,没有发现树上新长出的枝条吗?没有看见新造的鸟窝吗?没有瞧见刚破壳而出的小鸟吧?......可想而之,那位朋友只是在“走”不能说“散步”。如果让他带着先前的问题在去走一圈,回来时的回答肯定不一样,因为这次他在“散步”,用心散步。海伦-凯勒在黑暗中挺过来了,我们平常的那一些小挫折又算什么呢?只要尽力而为,就一定会成功。在这个世界上,像海伦-凯勒这样的人很多,我们要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痛苦中得一点安慰,使他们对生活更有信心。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工作和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好好地报效祖国!

感动你,我,他


感动中国大家一定都看过吧!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人物,他也是获奖者哦!

从前有一位大学生家里并不富裕,父亲有轻微精神病。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外面捡了一个小妹妹回来。妈妈忍受不了家庭的巨大压力,选择了离开。从此家庭的重任,压到了他的身上。让他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拥有七彩童年。他成绩优异却满脑子都是钱。因为他不能缺钱,他的家人还等着吃饭。

他就是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

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对另一个还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因此从男孩变成了困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困难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在精神上他永远都是强者。

在他身上我学会了自立自强,和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感受很深。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呀!

风呼呼地刮,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件事让我感受到很多很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